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节仁 《师道》2012,(7):58-58
教育的问题实在是太多太多,而且看似极其复杂、难以解决。我们为教育做的不可谓不多,然而,别说人们质疑诺大一个中国居然出不了一个获诺贝尔奖的科学家,只一个"高分低能"就让中国教育十分尴尬。我们不能不承认目前的教育在某种程度上是失败的。  相似文献   

2.
在相对薄弱的农村小学任校长的几年中,我们制定了切合农村学校实际、操作性强,有创意的学校发展规划和近期工作计划,并借鉴业内管理专家的管理方式,结合自身管理农村小学的经验,提升为自己的一套管理思想与方法,积极追求:无为而"管",有为而"理"的学校管理境界。  相似文献   

3.
由于学习内容与实践活动日渐增多,学习竞争日益激烈,学生在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的同时,也产生了一定的心理压力和心理障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高强度的学习任务,频繁的考核、竞赛,满负荷的课余安排等,造成学生精神紧张,心情压抑。 2 面对激烈的竞争,学生焦虑不安、忧虑重重。 3 在望子成龙、盼生成钢的高期望值下,学生心理负担日益加重。 4 面对学习中的不如意,学生的自信心受到挫伤。  相似文献   

4.
教育艺术的最高境界——“无为”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无为”教育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无为”思想与现代教育学中“主导、主体”理论的结合。“无为”教育艺术展现的是教育者导演的以学生为主体的自我教育。“无为”即“无背道之行,顺自然而为”,顺其自然、因势利导是其最高法则。所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现代教育理论特别重视学生的自我教育,即以教育者的“无为”促进受教育者的“有为”。  相似文献   

5.
管理之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一定学得来,也很难教得会,嫁接和移植都不是良策,它往往是一位校长的个性使然、阅历沉淀和学养所致。当校长,并非是我原初的人生理想,但既然做了校  相似文献   

6.
老子哲学不是消极厌世的,而是积极救世的;是不象古希腊那样的一种自然哲学,而是拯救乱世的政治哲学,不是空无飘渺的玄谈阔论,而是处世立身的人生哲理。老子提出的“无为”、“不争”、“柔弱”,是指人的行为应取法于“道”的自然法则。如果局限于“无为”二字理解,忽视“无为”中蕴蓄着有为的进取精神,是片面的。  相似文献   

7.
郭霄 《班主任》2011,(6):10-11
这一天是"篮球明星"小马负责擦黑板。整个上午,尽管我们一再提醒他擦黑板,可他总是忘记。于是我决定惩罚他一下。英语课后是我的语文课,上课了,依然有两行红色的英语板书摆在黑板上。我要借此机会大做文章,给他布置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好好难为难为他。我拿起白粉笔直接将当天作文课的板书覆盖在  相似文献   

8.
我们知道,数学教学是一种双边活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如何巧妙地"无为"隐退,才能获得学生的"有为"展示呢?我认为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把准学生学习的起点在新课程实施的过程中,我们发现,要上好一堂课,首先要了解学生的学习起点。我们一起看看一位老师教学"认识钟面"的两次教学活动。【第一次教学活动】师:现在你们可以随便玩自己带来的钟表,你能发现里面有哪些数学知识吗?然后在小组里互相说一说你的发现。  相似文献   

9.
班主任是什么?有人形象地比喻说,班主任是条扁担,一头担着学校的要求,一头担着学生的心愿。“要求”的箩筐里已被教学任务塞得很满,纪律、卫生、活动的加载又会随时出现。“心愿”的一头,不仅有幼稚天真的共性和单纯固执的个性构成难调的众口,还有家长的殷殷期盼。  相似文献   

10.
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是推进素质教育的重点,因而,它必然是当今教育的热门话题和时代的必然选择,相应地,它也要求学校德育必须在教师角色、德育内容、德育途径、德育形式等方面进行相应的变革。  相似文献   

11.
家长在教育子女的过程中应做到"有为"而不是"过分有为",应正确地理解子女教育中的"无为",把握好"有为"和"无为"的度。  相似文献   

12.
《老子》云:道常无为而无不为。自从2007年接手七(四)班以来,我与这些学生已经共同学习生活了两年。我在实施班级管理时,在无为中彰显学生的有为,逐步实现  相似文献   

13.
吴友智 《江西教育》2012,(Z4):63-64
先看几个有趣的教育故事:A.一个女孩初学小提琴,琴声如同锯木头,父母不愿听,孩子一气之下跑到幽静的树林中练琴。突然,她听到一位老人的赞许:"我的耳朵聋了,什么也听不见,只感觉你拉得不错!"小女孩受到鼓励,每天都到树林里为老人拉琴。每奏完一曲,老人都发自内心地说:"谢谢,拉得真不错!"  相似文献   

14.
高职高专院校的班主任在学生管理工作中,应当结合学校的管理性质及学生自身特点,做到管理的“有所为”和“有所不为”。“有为”是为了“无为”,在“有为”的基础上坚持“无为”的两项原则,真正实现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发展与自我实现。  相似文献   

15.
正"无为"是老子思想中至关重要的一个概念。《老子》说:"道常无为而无不为"。(《老子》第三十七章)此句依托"道"而言"无为",实质上就是从"道"之和谐的根底出发,指明"无为而无不为"乃复归"道"之途径和方式。"道"就是顺应自然,自然又崇尚和谐;"道"之"无为"并非"无所作为",而是"不妄为"。由此,从"道"复归和谐,又从和谐回归"无为"。这种思想给现代学校管理带来诸多启发。  相似文献   

16.
"道法自然",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遵循这一原则,艺术也是如此。古今中外,绘画领域的艺术家们都在学习和实践老子的智慧。也有学者提出了"无为而画"的教育理念。  相似文献   

17.
作为一名特教学校校长、法人代表,理应担负起学校的各项管理职责,带领全体教职工为学校的发展作出不懈的努力。校长既要懂得教育的连续性、整体性和时效性,更要认真执行教育方针,遵循教育规律,制定切合学校实际、操作性  相似文献   

18.
“无为”是老子思想中至关重要的一个概念。《老子》说:“道常无为而无不为”。(《老子》第三十七章)此句依托“道”而言“无为”,实质上就是从“道”之和谐的根底出发,指明“无为而无不为”乃复归“道”之途径和方式。  相似文献   

19.
王刚 《学周刊C版》2013,(23):96-97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似乎更习惯去讲评和赏析文本,而疏忽了学生的自我感悟和独立阅读体验。尝试"无为"的阅读教学,改变教师在课堂上的"法官"形象,别限制学生自主理解的范围,不使归类教学绝对化。这样的教学,就是要弱化教师对学生理解的干预,让学生去探索其中的乐趣。  相似文献   

20.
"无为"教育是一种创设情境、引导经历,从教化进入悟化,使受教育者在不知不觉中获得前所未有的体验感悟的教育策略。班主任工作中如何引入"无为"教育艺术,提高工作效率,增强工作效果,是一个值得班主任研究的问题。根据人本主义教育理念,阐明"无为"管理的内涵和特征,探讨行之有效的方法,可以为班主任管理工作提供有益的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