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例题引入 某射手进行射击练习,每射击5发子弹算一组,一旦命中就停止射击,并进入下一组练习,否则一直打完5发子弹后进入下一组练习,且已知他射击一次的命中率为0.8,求在这一组练习中耗用子弹数ξ的分布列,并求出ξ的期望Eξ与方差Dξ.  相似文献   

2.
某射手进行射击练习,每射击5发子弹算一组,一旦命中就停止射击,并进入下一组练习,否则一直打完5发子弹后进入下一组练习,且已知他射击一次的命中率为0.8,  相似文献   

3.
少年鲍格丹诺夫遇到了一位射击教练,教练认为他有射击天赋,就亲自培养他。不过,教练很快便失望了,鲍格丹诺夫的成绩并不好。不过,教练不想放弃,他坚持每天让鲍格丹诺夫练习射击三百发子弹。可是,训练场上的鲍格丹诺夫明显是在应付,他只是漫不经心地完成训练课程,根本就不珍惜那三百发子弹。  相似文献   

4.
[题目]在一次射击练习中,小张、小王、小李各打了4发子弹,全部中靶。命中情况如下: (1)每人4发子弹所命中的环数各不相同; (2)每人4发子弹所命中的总环数均为17环; (3)小王有2发子弹命中的环数分别与小张的2发子弹命中的一样,小王的另2发子弹命中的环数分别与小李的2发子弹命中的一样;  相似文献   

5.
25米手枪速射竞赛的实施程序分上下两个阶段,每个阶段各30发子弹,5发子弹为一组,每个阶段各按8秒、6秒、4秒各两组进行记分射击,由两个阶段的总成绩评定资格名次。我国优秀射手都谈到"4秒"一靶打得要快点,但研究快到什么程度,如何做到科学合理,很值得我们研究。  相似文献   

6.
我教数学"期望"时给学生布置了这样一道题: 例1 一射手对靶射击,直到第一次命中为止,每次命中率为0.6,现有4颗子弹,命中后剩余子弹数目ξ的期望为( )  相似文献   

7.
本文结合过去在教学训练的实践,就新教学模式中的“手枪应用射击”所规定的,在22秒时间内完成立十发子弹连续射击的训练方法,进行了分析、探讨和研究。  相似文献   

8.
惭愧士兵     
彼得十八岁那年参了军,他需要参加几个月的学习以成为一名好士兵。彼得在其他方面都做得很好,但是射击不行。一天他和伙伴们练习射击,除了彼得其他人都没有问题。他射了九次,一次也没有命中目标。这时,教新兵射击的教官说:“彼得,你看来是没希望了,不要连最后一发子弹都浪费掉!去那堵墙后面用它向自己打一枪吧。”  相似文献   

9.
一、概念聚焦1.频数与频率频数,指每个对象出现的次数,如:小明练习射击,打5发子弹,命中环数如下:6环1次,8环1次,9环3次.这里把击中“6环,8环,9环”都看成是个对象,在5次射击中,“9环”这个对象出现了3次,因此说“9环”的频数是3,同理,“6环”的频数是1,“8环”的频数是1.频率,即每个对象出现的次数与总次数的比值.如上面射击总次数为5次,“9环”出现3次.因此,“9环”的频率为35=0.6,同样“8环”的频率为15,“6环”的频率也为15.频数与频率都能反映每个对象出现的频繁程度.但频数是某个对象出现的次数,是个数,而频率是每个对象出现的次数与总…  相似文献   

10.
在高一力学教学和高中总复习时,时常碰到子弹射击木块问题.本人总结以往的教学经验,把它作为一种物理模型加以推广.因为这种模型的解题思路和方法具有某种普遍性及可操作性,对许多力学问题的解决能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现结合实例谈谈这种模型及其应用、延伸、拓展. 1 子弹射击木块模型 用质量为m的子弹,以速度v_0水平射击放在光滑水平桌面上质量为M的木块,则子弹与木块组成的系统遵守动量守恒定律和能的转化与守恒定律,即  相似文献   

11.
《科学启蒙》2009,(4):32-33
大博士,我看电影的时候发现,人们往往跳入江河中避免子弹射击,而有的会被打中有的却没事。那么,到底要潜入水下多深才能避开子弹射击呢?  相似文献   

12.
在中学物理教学中,常常通过对物理过程的分析及物理定理、定律的应用得到一些“普遍”适用的结论,也称“二级”结论。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注意这些结论的适用条件,常常会使学生在解题时出现错误的结果,现略举几例,供参考。1子弹射击木块问题“二级”结论:子弹射击木块问题,属于非弹性碰撞,射击后系统总动能减少,减少的总动能转化为系统的内能即发热,且Q=fs相,其中s相为射击过程中子弹与木块的相对位移。例1如图1所示,一木块放在光滑水平桌面上,一颗子弹以水平初速度v0向右射向木块,射穿木块后的速度为v0/2。设子弹质量为m,木块质量为M,…  相似文献   

13.
神奇的子弹     
塑料子弹美国发明了一种塑料子弹,它的最大好处是打不死人。塑料子弹每5发中有1发带闪光弹,能在200米距离内显示弹道,很适合训练场地狭小的时候使用。无壳子弹德国生产的G11步枪子弹,把耐高温新型发射火药铸成一个坚固的柱体,再把弹头和底火分别嵌压在火药栓两端,其重量相当于普通子弹的1/5。无壳子弹的出现,被称为轻武器发展史上新的革命。智能子弹美国研制的一种智能子弹,它里面有一个制导系统,可以跟踪目标和控制制动的方向。这种子弹一旦冲出弹膛,就会像影子一样跟踪目标。目标转弯,子弹也会跟着转弯。因此,可以准确击中目标,几乎弹无…  相似文献   

14.
1.“子弹打木块”模型 例1装甲车和战舰采用多层钢板比采用同样质量的单层钢板更能抵御穿甲弹的射击.通过对以下简化模型的计算可以粗略说明其原因.  相似文献   

15.
常常觉得射击这个运动挺有意思。在现实生活中极具杀伤力的举动,在运动场上却是很平和的。你可以根本不知道你的对手是谁,不知道他打了多少环。你只是和你自己作斗争,你要最大限度地调动你自己的能力,打出好成绩。有时候想,如果60发子弹,打出了600分的满分,这项赛事还要不要继续比试下去?答案可能是——还要。因为除了准确以外,还有快速。记得我当新兵时练实弹射击,9发子弹打了81环,勉勉强强算个优秀。  相似文献   

16.
一次有三名老猎手带了同样多的子弹出去,他们每人打死了两只狐狸,一只狼,一只兔子(每发子弹打死一只),三人还剩下子弹的总和数,恰好等于他们出来时一个人所带子弹的数目,想想看,这三名老猎手出去时每人带了几发子弹?  相似文献   

17.
一、填空题1.一名射击运动员在射击练习中打出的成绩如右表所示.那么他的成绩的众数是____2.有下列事件:①打开电视机,正在播广告;②从只装有红球的口袋中,任意摸出1个球,是白球;③两次抛掷正方体骰子,掷得的数字之和  相似文献   

18.
人人都知道,一个初次学习打靶的人,首先必须知道子弹射击的位置,然后纠正姿势,以便随时做出校正适应。在此过程中,如果他发现自己射出的子弹经常偏离靶中心的右方、左方、上方或下方,他就可以及时调整射击的姿势,纠正他已经出现的差错。这在“控制论”中称为“及时反馈”,这种及时反馈应用在教学环境中也同样可以对学生的学习产生很大的促进作用。教育心理学家曾做过这样一项实验,有两组六年级的学生,每天用同量的时间学习,在十天的时间里,每天接受成绩测验。他们同一老师教,并在各方面都得到同样待遇,但只有一种例外:第一组学生每天能见到自己前一天的学习成绩纪录,而第二组的测验结果则不予公布。因此,第一组成员每天都能知道  相似文献   

19.
中弹小猫奇迹存活(50枚) 英国一只两岁的家猫近日遭一群暴徒射击身中50枚子弹竞奇迹般地活了下来  相似文献   

20.
例1射击运动员用枪以接近于竖直的方向朝天每隔一秒钟开一枪,子弹射出枪口的速度为20m/s,不计空气阻力,问第三颗发射出去的子弹在空中能与多少颗子弹相遇?(g=10m/s^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