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战国中期,周王朝已经衰落不能号令天下,诸侯中老牌霸主魏国也已衰落,新的强国秦、齐、赵先后崛起,称王已不再显赫,于是秦国率先称西帝,而送东帝给齐国。由于燕国为了达到报齐国灭国之仇,派间谍苏秦到齐劝说齐王废除了帝号,再加上其他各国不愿秦国强大,然后合纵攻秦,迫使秦国也废除了帝号。最终造成了齐灭宋国,激怒了各国,形成了合纵攻齐的态势,秦国由此形成一强独大。  相似文献   

2.
完璧归赵     
黄雅萱 《辅导员》2014,(13):88-89
时间:战国时期 地点:赵国大殿、秦国大殿 人物:赵王、秦王、蔺相如、赵国大臣、秦王仆人 第一幕 [赵王得了一个无价之宝——和氏璧,秦王想用十五座城交换。赵王害怕上当,又怕若不答应,秦王会派兵进攻,于是召集众臣商议。  相似文献   

3.
《家教世界》2008,(6):45-45
日常生活中,人们有时骂人,会说真是个二百五,你个二百五,意思是傻瓜、说话不正经、办事不认真、处事随便、好出洋相的人。更有甚者会说"二百四十九",意思就是连二百  相似文献   

4.
拒子入门     
《家教世界》2013,(12):7-8
子发是战国时期楚国的一位大将军。一次,他带兵与秦国作战,前线断了粮草,他派人向楚王告急。使者顺便去看望子发的老母。老人问使者:“兵士都好吗?”  相似文献   

5.
《初中生》2008,(1):94-94
听我这么问,你肯定会说:笑话,“二百五”才乐意呢! 哈哈!其实呀,“二百五”可是有来历的哦!  相似文献   

6.
纸上谈兵     
战国时期,赵国名将赵奢的儿子赵括从小就熟读兵书,被认为是军事奇才。这一年,秦国攻打赵国,赵国大将廉颇闭门不战,秦国无计可施……  相似文献   

7.
泰国面向21世纪的教育政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补充说明泰国第八个全国教育发展规划,泰国教育部颁布内阁会议讨论政府的教育政策和工作重点的文件,包括义务教育、学前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教学过程、师范教育与教师进修、民主发展以及家庭、社区私人机构、宗教团体和行政部门对教育影响等方面的政策,其中许多内容值得我们参考。  相似文献   

8.
利益集团政治是美国政治的显著特征.理解利益集团在美国对华贸易政策制定过程中作用和影响,将有助于我们认识美国政府贸易政策的内涵及形成机制,进而通过有效渠道对其政策制定施加影响.  相似文献   

9.
毛遂在平原君那里当了3年食客,平原君从没正眼瞧过他。后来秦国围住了邯郸,平原君想从千儿八百食客里挑选20个有勇力文武备具者到楚国去游说求救,选了19人,想凑个整数,硬是想不起来凑谁。此时毛遂便自告奋勇,自个儿推荐自个儿。于是平原君把他凑了个整数,带他  相似文献   

10.
战国时期的游说家,往往凭借其高超的游说技巧和独特的人格魅力,游说列国,可谓“一人之辩,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有人形容游说之士“星流电耀”,形容游说之徒“风扬电激”,很大程度上是基于其纵横捭阖、波澜云诡、辩丽激荡的游说风采而言。  相似文献   

11.
12.
战国时期,有个历史人物叫苏秦,是个纵横家,他说服韩、魏、赵、齐、燕、楚六国联合起来,结成同盟,对付共同的敌人——泰国,从而受到了大国君王的赏识,被封为丞相,史称“六国封相”。正当苏秦在齐国积极效力的时候,遇上了刺客,苏秦被当胸刺了一剑,当天晚上就不治身亡了。齐王听到这个消息,非常生气,立即下令捉拿凶手。可是刺客已逃得无影无踪,到哪里去捉呢?  相似文献   

13.
游说业在美国是一个成熟的行业门类,目的是争取政策、资金和人才以及社会的认可和支持。高等教育游说活动在本质上是游说需求者和游说对象"双赢"的一种正常社会行为。我国高等教育存在对资金和政策的大量诉求、民办高校的生存环境需要第三方介入、高等教育的民主化进程扩大了决策参与机会,这些为高等教育游说活动提供了空间。目前,我国高等教育游说可以先从各级各类课题与项目中发现议题,有所作为。  相似文献   

14.
秦声与越吟     
《家教世界》2012,(17):13
春秋战国时,有一次,韩国和魏国因为边境纠纷而爆发了战争。魏国派出使者向秦国的惠文王求救。要不要出兵相助?惠文王犹豫不决,正在这时,原来在秦国供职,后又到楚国做官的陈轸奉楚王之命来到秦国访问。惠文王见了陈轸,很高兴,以上国使者的礼仪接见了他,并问道:"你离开了秦国去楚国做官,还会想念我吗?"陈轸不作正面回答,而反问道:"大王,您知道越国人庄舄的故事吗?"秦惠文王摇  相似文献   

15.
利益集团的政治游说活动是澳联邦政府制定公共政策时不可忽略的重要因素之一。职业说客(lobbyist)受雇于某一利益团体,采用各种"布道"手段来与立法者建立沟通渠道,从外部对政府决策或行动施加影响。随着社会的多元化和利益的分散化,一度被指责为公共政策领域寄生产物的政治游说,现已在澳大利亚获得了普遍的认可,被视为民众与执行政府之间合法而且必要的沟通渠道。本文回顾与分析了澳联邦民主议会制度下,游说策略的发展演变过程及背景,明确指出政治游说已走出国会"议事堂走廊",成为了一种"公开性活动"。  相似文献   

16.
自古以来,官就在中国人的心目中具有特别的含义和位置。读《战国策》,苏秦合纵联横的故事就很有代表性。最初苏秦以联横说秦,未被采纳,失意落魄,形容枯槁,面目黎黑,回到家中,看到他这副模样,父母妻嫂都不理他,视同路人。悲凄之下,他夜以继日,刻苦钻研,期年,揣摩成,转而以合纵游说六国,大获成功,以一人之身而挂六国之相印,尊宠至极。再回到家中时,父母郊迎三十里,妻子侧目而视,倾耳而听,嫂子更是蛇行匍伏,前后之反差,皆因此时的苏秦位尊而多金,也就是既有权又有钱。难怪苏秦会感叹:富贵对一个人是何等的重要啊!  相似文献   

17.
秦国自立国尤其是商鞅变法以来,因生存与发展的需要,极其重视粮食安全问题,历代有为秦君采取了一系列积极的政策与措施,致力于粮食安全的构建。最终,秦国通过实施粮食安全的国策,达到了国家富强与军力强劲的目的,为完成统一大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纸上谈兵     
战国时期,秦国攻打赵国。赵国由经验丰富的老将廉颇奉命抗敌,为了争取有利的作战条件,廉颇坚筑营垒,待机而动。而秦军因为粮草供应不上,必须速战速决才能取胜,而现在赵军坚守不出,  相似文献   

19.
现代社会处处需要创新,企业需要有创新精神的人才,商家需要有新意的营销手段,广告需要新鲜的想法。如果我们墨守成规,那么社会就无法发展,人类就不能进步。创新是商鞅"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的冒险进谏。商鞅在秦国宣扬改革,遭到了众多大臣的激烈反对,但因秦孝公的信任,依然进行了变法。秦国由此面貌焕然一新,国力与日俱增,一跃成为战国时期最强大的诸侯国,为后来统一六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20.
李阳琇 《比较教育研究》2004,25(8):79-82,87
文章分析了美国六大高教协会从事游说活动的背景,它们在第104届国会使用的几种游说策略,取得的成果,最后探讨了它们成功运用游说策略的原因以及发展趋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