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康拉德文化身份的混杂性和他的多元文化经历共同造就了其作品后殖民书写的矛盾性。以《黑暗的心》为例,该作品中人物形象的混杂性揭示了殖民主义的虚伪性,同时反映了康拉德对殖民主义的矛盾态度以及西方话语对东方“他者”既爱又恨的矛盾情感;《黑暗的心》所表征的殖民话语的含混性揭示了殖民地历史的复杂性,殖民者和被殖民者既共谋又对抗的复杂关系消解了殖民权威;库尔兹的人生悲剧映射出殖民主义与生俱来的矛盾;“模拟”本来是殖民统治的策略,但最后却成为被殖民者反抗殖民压迫的有力武器。  相似文献   

2.
1985年中日甲午战争中国战败之后,清朝政府同日本国签订《马关条约》,台湾从此沦为日本殖民地长达50年之久。期间,日本殖民当局在台湾推行“皇民化运动”和“同化”政策,妄图割断台湾人民同中国大陆的历史文化联系,将台湾人民同化为日本的“忠良臣民”,将台湾变成他们永久的殖民地。然而60年的今天,李登辉和陈水扁当局步日本殖民者的后尘,大搞“台独”的“去中国化”活动,以实现他们搞“两国论”的迷梦。历史将证明,这条路是走不通的,是注定要失败的。  相似文献   

3.
《大北新报》由日本著名报人中岛真雄于1922年10月1日创办于哈尔滨,1932年伪满洲国建立后,《大北新报》在日本殖民者大力扶植下后获得了迅速的发展。与此同时,《大北新报》也为伪满洲国的殖民宣传立下了汗马功劳,该报积极迎合日本殖民者奴化宣传内容,刻意地歪曲、亵渎中国传统儒学的思想文化内涵,成为日本殖民者毒害东北民众的重要舆论工具。  相似文献   

4.
印度遭受殖民压迫数百年,其文学作品中存在着大量西方殖民视角下对东方的异化描写,具有鲜明的后殖民主义特征。福斯特的小说《印度之行》讲述了殖民时代,英国殖民者与印度人的交流与碰撞,体现了大量的殖民与反殖民意识。本文结合已有研究,借助后殖民主义批评方法,对作品中经典男性人物形象—朗尼、菲尔丁以及阿济兹进行分析。三者背后都折射出了鲜明的东方主义色彩。同时,本文通过剖析这三种截然不同的男性形象形成的原因,从而探寻福斯特的反殖民意识与后殖民主义书写,以期为《印度之行》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5.
徐莉 《武陵学刊》2024,(1):90-96
中日甲午战争后,日本殖民者在中国台湾开始了长达五十年的殖民统治。在五十年的殖民历史和复杂权力演绎中,一种裹挟了殖民霸权和帝国主义殖民意识形态的看与被看的二元关系在近代日本和中国台湾之间形成。日本作家对中国台湾主要采取了三种凝视视角:傲视、盯视和卑视,这三者的形成原因和具体表现,体现了日本殖民者统治台湾的侵略本质,也反映了当下台湾右翼集团宣扬的“日本对台殖民有功”“日台一家亲”等言论的荒谬。  相似文献   

6.
《非洲的假面剧》是维·苏·奈保尔于2010年出版的最作,书中通过作者在非洲的游历见闻,表达了作者对受殖民影响及西方强势文明冲击下非洲诸国现状的关注.本文运用后殖民理论中的“挪用”,从被殖民者对基督教、殖民文化及语言的挪用三个方面分析《非洲的假面剧》中的“挪用”策略.“挪用”不仅可以让被殖民者对自己国家的语言、文字、历史等进行重写,而且可以将其他文明的优秀成果为己所用.  相似文献   

7.
种族之间以及性别之间的不平等存在着一种殖民与被殖民的关系,这种关系在女性被殖民者身上得到更充分的体现。在《一个女剧员的生活》中,沈从文通过描写女主角萝对男性以及殖民者双重屈服的"被殖民"心态,表现出他对于女性独立以及民族独立的思考。  相似文献   

8.
昔日辉煌滋生着英国的怀旧情绪,而乡村景观成为帝国怀旧的寄托之一。研究《长日留痕》中英国乡村景观的呈现有助于增进对文本的语境化理解。通过剖析史蒂文斯眼中的乡村景观,以后殖民理论视角窥视后帝国主义历史语境中的怀旧情绪,同时观照史蒂文斯殖民者与被殖民者的双重身份,揭橥背后隐含的殖民话语的虚无谎言,体现石黑一雄对于殖民后果的审视和批判,借此为《长日留痕》的后殖民主义解读略尽绵力。  相似文献   

9.
论文以《奉天教育》杂志和《东北沦陷十四年教育史料(一)》为基本材料,通过对殖民者文本与被殖本者文本的解读,透析东北沦陷时期伪满教育方针的殖民文化特征.具体概括为:以排斥中华民国教育为提出伪满教育方针的基本前提;以天皇体制的“王道”之治为确立伪满教育方针的理论基础;以“日满一体”为实现伪满教育方针的终极目的.力求揭示历史上日本侵略者对东北三省学校德育的严重文化伤害,反驳日本右冀对东北殖民地教育史的美化,以促使日本能够正确认识文化殖民的非法性与不合理性.  相似文献   

10.
《子夜的孩子》是"后殖民教父"拉什迪的代表作之一。这部作品体现了作家实现文化殖民的消解和完成被殖民者身份的确认的后殖民主义思想。在殖民主义消失的今天,新的文化殖民正悄无声息地影响着现代民族国家。通过对《子夜的孩子》的解读,了解文化殖民对我们现代生活的影响和作者力求消解西方文化中心意识,从而使边缘的非西方的民族文化回归到应有位置的文学意图。  相似文献   

11.
朱宇杰 《海外英语》2020,(8):258-259
《米格尔大街》作为后殖民作家奈保尔的成名作,描绘了生活在英属殖民地特立尼达的底层属民的生存状况和对身份认知的追寻.殖民暴力将米格尔大街属民生活摧残得千疮百孔,但米格尔大街中的小人物对身份的追寻却从未停歇.在《米格尔大街》中,殖民者的认知暴力是殖民地属民身份迷失的文化根源,殖民地的知识分子在对属民进行身份重塑和他者书写的过程中沦为殖民统治者的共谋,但被殖民者凭借模仿策略的顺从与颠覆的张力为自我的杂糅性身份找到了栖身之所.  相似文献   

12.
日本殖民当局在中国东北实施了长达30余年的殖民教育,而面向中国青少年进行的实业教育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中20世纪20年代在满洲铁路株式会社附属地内创办并实施的中国人实业教育的首要前提是维持日本人在政治、经济领域内的统治地位,其目的是保持在华日本人学生的优势地位,削弱中国人的竞争力,带有明显的民族歧视和愚民特质。  相似文献   

13.
王樊逸 《现代语文》2007,(8):126-128
在抗战时期北京沦陷区的儿童报刊(例如:《东亚儿童新闻》、《好朋友》)上充斥着大量日本殖民者用来“宣抚”、奴化少年儿童的各类文艺性作品,这些刊物常以隐含着殖民意图的纯文艺性作品来消弭沦陷区儿童的亡国意识,同时也刊登许多署名儿童的密切关照现实的议论、书信类习作,来增加奴化教育的说服力。除此之外,这些报刊上还大量刊登着利用中国传统文艺形式来露骨地宣传殖民意图的篇什,以及完全不具有文艺性的、丧心病狂的口号标语。这些儿童报刊上的儿童文艺纯粹是工具性的,可以说是在殖民语境下儿童文艺的扭曲形态。  相似文献   

14.
“满洲”一词频现于夏目漱石《满韩漫游》一作。然而该词系满族旧称,中国罕见用作地名。日本人以之呼中国东北,意将“满洲”与“支那”并论,割裂东北与其他地区的联系。“满洲”“成为”中日共争之地,殖民“满洲”成了同汉族“闯关东”一样的“开拓”,“文明程度”远超中国的日本有了做“满洲之主”的正当理由。夏目漱石沿用“满洲”一词,不经意间接受了该词背后的殖民逻辑。《满韩漫游》中便出现了“满洲”与“支那”并立、中日对比、“满洲”的主人意识等殖民思想要素。  相似文献   

15.
从后殖民角度解读英国著名女作家多丽丝·莱辛(1919-)的第一部作品《野草在歌唱》(1950)。通过对小说中的人物描写和象征手法进行分析与研究,可以领悟作者对殖民统治下土著人悲惨境地的深切同情。她通过《野草在歌唱》向读者展示了在殖民者的“东方主义者注视”下,土著人是如何被描述为一群低劣的、野蛮的、暴力的下等民族;在二者的对话中,前者自诩为“我者”,强占了中心地位,而把后者驱逐成为边缘地势上的“他者”。在殖民统治者的压迫下,小说中土著人的反抗是无言的、徒劳的,小说的标题《野草在歌唱》的真正含义实为犹如野草般的土著在痛苦的哀鸣。  相似文献   

16.
库切的作品中充满了对主奴关系的哲学反思,在南非文化语境下,这种反思主要指向殖民者的自我和殖民地的他者之间的关系。库切通过细致地展示殖民者不断地对自我进行复制和对他者进行想象的过程,通过剖析殖民者居高临下的单向透视角度对他者主体性的变形和殖民者的自我与他者存在不可分离的关系,揭示出殖民者的自我和殖民地的他者双方的特征都是出自权力的操作和话语的建构,矛头直指殖民话语背后的哲学基础。  相似文献   

17.
学者周宁的著作《天朝遥远:西方的中国形象研究》大概可以为我们理解国民性话语背后隐藏的殖民本质提供一个非常值得关注和思考的视角,本文通过解读周宁的这部著作,着重探讨了关于中国的国民性话语是西方殖民者"制造"出来的服务于他们殖民侵略和统治的工具,而与真实的中国人的形象和特征没有关系这一基本观点。  相似文献   

18.
王慧 《文教资料》2011,(30):15-17
在日据这一特定的殖民环境下.梅娘的作品既不是对殖民者的统治给予坚决地抵抗和斗争.具有鲜明民族意识的爱国作品,又不是鼓吹逢迎殖民者的求荣作品,而是以一个有着天然的民族情感的平凡人的角度歌写着对人的爱。  相似文献   

19.
王雨的《开埠》回望与反思了近代中国在中西文化夹缝中的艰难挣扎,反思了自身与他者、殖民者与受殖者复杂纠葛的关系,描写了近代中国在殖民、现代化与民族国家之间纠缠不休,既反抗殖民又追慕殖民的矛盾痛苦史。而相似的问题,也规约着整个中国现代文化和文学的走向和愿景。  相似文献   

20.
《黑暗的心》主题思想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小说一方面描述了非洲地区的落后状况和非洲人民的愚昧无知,流露出“欧洲中心主义”思想;另一方面,小说又揭露了欧洲殖民者压榨非洲人民的行径,具有反殖民主义特征。分析这看似矛盾的思想背后隐藏的作者意图,是想通过采用独特的叙事结构隐藏作者的真实意图,以避免叙述者的主观评价;同时,小说通过含蓄暗示和客观展示的表现手法,对当时英国人狂热的“殖民热潮”进行了讽刺,揭露了殖民主义的罪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