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历代兵制的发展变化,在固原的军事与战争过程中多有体现。先秦时期,夏商时实行临时征召的民军制,西周在此基础上更臻完善,曾“料民于太原”,车兵骑兵在固原已有反映。秦汉时期,实行郡县征兵制与募兵相结合,仍体现寓兵于民的思想,主要是步兵、骑兵和车兵。三国时以世兵制为主辅以征、募;西魏北周府兵制代替世兵制,这一形成过程在因原表现突出。隋唐仍实行府兵制,且更趋完备;贞观年间由鼎盛而衰落,募兵制取代府兵制。唐朝在原州设有折冲兵、防戍兵、州县兵且相互交叉,构成了唐朝中央在原州的武装力量。  相似文献   

2.
明代营兵制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营兵制是明代军事制度中久被忽略与曲解的制度。本文初次涉足这一领域,作一些尝试性探索。营兵与卫所军、营兵与募兵的关系,是认识营兵制问题的关键,本文即试图从其关系中把握营兵制的产生与发展脉络,从而正确理解明代独特的军兵并存现象,正确认识明代军事体制。  相似文献   

3.
曹魏士家制度,多年来为史学界所重视,研究成果颇多。但是,其中仍有不少问题未真正解决,特别是一些观点将该制看成为静态事物,不能反映该制发展变化的过程和阶段性。因此,从这一角度进一步深入研究,是很有必要的。一、士家制形成的原因和时间曹魏士家制形成为兵民分离,士兵独立户籍,世代为兵的世兵制度,一方面是当时历史  相似文献   

4.
日本和平宪法规定日本不保留军队,没有交战权。日本政府却通过一系列立法,建立起自卫队,参加联合国维和活动,并建立起战争体制,突破了和平宪法的限制,使日本成为军事大国。  相似文献   

5.
苏轼在府兵制度、选将方法、边防思想,及用兵主张上,对苏洵多有继承。苏轼在削减禁兵、加强士兵,十年兵制,全民懂兵,内设特职,外攘辽夏等方面,对苏洵军事思想多有转变;而苏辙在削减禁兵、重用士兵,放弃兰州,守卫熙州河州等方面,与其父苏洵、其兄苏轼有同有异。造成"三苏"军事思想承变发展的主因为:家学衣钵的传承,社会背景的不同,经历地位的差别,性格思想的多样。  相似文献   

6.
刘基饱览群书,身经历戎,参与军机,指挥作战,排兵布阵,军事论著,倡立兵制,足见其足智多谋的治军思想,无疑是中国历史上一位卓越的军事家.  相似文献   

7.
倭乱期间,东南募兵制推行与省镇营兵制建置过程伴发的严重兵害问题,是明代结构性社会变迁在军事领域的突出表征。戚家军一反募兵为害常态,成为“堂堂节制之师”,成为揭示国家在军事领域因应社会变迁的典型案例。通过军事社会学视角考察后发现,以戚继光为代表的军事改革家顺应了明中后期军政管理与军事指挥体系的重构进程,妥善处理了军政关系,为克服体制弊端、发挥个人才能创造了条件。同时,他们顺应了时代背景与社会条件,主要从户籍、粮饷、功赏等核心要素入手,通过拣择兵源、严控兵籍、足额粮饷、及时赏功等,成功地预防与抑制了兵害现象,创造性地解决了户籍管控弱化、社会群体复杂化背景下,利用募兵制建军与治军等基本问题,为后世管控与运用募兵武装提供了直接借鉴。  相似文献   

8.
二战后 ,日本在美国的支持下 ,建立了自卫队。由于国内外形势的变化 ,防卫政策由专守防卫调整为海上歼敌 ,又进一步调整了与美国的军事同盟关系 ,把自卫队派向海外 ,实现其由防守型向海外型的转变 ,使日本发展成为军事大国。  相似文献   

9.
日本和平宪法规定日本不保留军队,没有交战权,日本政府却通过一系列立法,建立起自卫队,参加联合国维和活动,并建立起战争体制,突破了和平宪法的限制,使日本成为军事大国。  相似文献   

10.
王韬军事改革思想述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韬是晚清历史上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军事改革思想是其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军事改革思想涵括了兵制、军队建设、军事人才的培养、海防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11.
九一八事变前日本对中国留日军事学生政策述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缓和甲午战后中日之间的敌对关系和通过培养中国留日军事学生,扩大日本对华的军事影响,九一八事变前,日本政府和军部积极接受清政府和民国时期各政治军事集团选派的陆军留学生.同时,日本政府和军部又担忧中国留日军事学生成为其向大陆扩张的潜在威胁和障碍,故不愿接受或较少接受中国留日海军学生,采取防备、保密或限制的消极教育措施.这种狭隘的留学教育心态导致其对中国留学生的管理以利己为原则,采取左右逢源的管理模式,在监控留日军事学生动静的同时,收买和拉拢部分意志薄弱者为其所用.  相似文献   

12.
二战后,日本在美国的支持下,建立了自卫队。由于国内外形势的变化,防卫政策由专守防卫调整为海上歼敌,又进一步调整了与美国的军事同盟关系,把自卫队派向海外,实现其由防守型向海外型的转变,使日本发展成为军事大国。  相似文献   

13.
日本自卫队作为二战以后重新组建的军事组织,其自身经历了若干个时期的变化。而对于日本社会而言,关于自卫队的认识、关注以及研究也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发生演化。由于战后美国在日本进行驻军,使得日本在冷战期间可以避免因国防而消耗国力,从而快速完成战后的复苏;但也正是因为驻日美军的存在,使得日本社会在和平主义思潮的影响下较少关注过自卫队的存在及行动。而自卫队真正开始受到社会的重视则是始于海湾战争以及随后参与"PKO行动"等因素。在日本学术界,对于自卫队的职能、规模、活动以及其他相关问题的研究也随着自卫队开始参与联合国维和活动和驻日美军的有关行动而广泛展开。其中以PKO问题为切入点开展相关研究,对探讨日本自卫队在其国内和国际上如何定位以及观察其未来发展方向均至关重要,对于我国进一步积极参与PKO行动也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一、三国的军事制度 1、募兵制的兴起,以及其他集兵方式。自东汉光武帝建武七年(公元31年),诏罢郡国材官、骑士、楼船兵,征兵制衰微,兵源主要依靠招募。东汉末年战乱,兵制更加紊乱。当时各国采用的集兵方式主要有四种。第一,召募。关东豪杰讨董卓时,其士兵多由募集而来。曹操、刘备、孙氏政权的兴起无不借助募兵。东汉末年,社会动荡不安,人民到处流亡,是募兵兴盛的客观原因。自魏、吴各具国家规模以后,凡募兵须先得到政府的批准,各地将领不得随便召  相似文献   

15.
《大连大学学报》2015,(6):109-113
日本自卫队海外派遣问题历来是中外学术界研究的焦点之一。国内对于日本自卫队参加维和行动的研究从上个世纪90年代初开始得到重视,受日本参加波斯湾水雷排除行动、《和平合作法》的公布以及随后日本向柬埔寨派遣自卫队等事件的影响而展开。关于这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组建的武装力量,无论从军事、国际关系、经济、司法制度还是历史文化等角度,不同领域的学者均持有独特的研究思路。对学界相关研究进行归纳后再作总结与分析,不仅可以充实我们对自卫队问题乃至日本未来走向的了解,而且也可以通过研究日本的PKO行动为我国的维和行动提供重要的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6.
牛时著《伊犁兵要地理》是民国年间唯一出版的伊犁地方史志,也是民国新疆第一部“兵要地理”.《伊犁兵要地理》的内容涉及清末民初伊犁政治、军事、社会、经济及对俄交涉等多个方面,内有许多不为其他文献所载的重要史料.《伊犁兵要地理》在伊犁地方志著作史上的特殊地位,使其正好可补文献、档案之不足,在西北边疆史、新疆近代史及军事史、中俄关系史研究及伊犁地方志研究中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同时,《伊犁兵要地理》也反映了作者要求增设县治、移民实边、兵制改革、加强界务、防范俄国等治边理念.  相似文献   

17.
在中国古代丰富的军事文化中,"象兵"这一古老的兵种长期以来被人们忽略。中国古代"象兵"的发展可分为"以象为兵"、"兵象合一"和"象兵制"三个阶段。"象兵"的地域分布特点主要集中于中国南部地区,且受气候条件制约。受到人为因素影响,"象兵"的使用往往超出其自然分布范围。  相似文献   

18.
北宋时期,北宋政府在边境地区征募了大量乡兵协助禁军戍守和作战.乡兵的编制、教阅制度多参照禁军制度而定.北宋中后期,乡兵的军事地位有了很大提升,乡兵的编制、教阅制度逐步完备.但多数征籍制乡兵的教阅弊端很多,在军事活动中收效甚微.而招募制乡兵如弓箭手和蕃兵等的编制、教阅比较严格,逐渐成为北宋巩固边防和维持对少数民族地区统治的中坚力量。  相似文献   

19.
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刻不容缓、培养大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是高校军事理论课教学的应有之义和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现状等3个方面阐述了在高校军事理论课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并提出通过对学生进行能力培养、传授学生科学的心理调适方法、营造一个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和谐环境、以高校军事理论课教师为榜样等方法,促进大学生形成良好心理品质。  相似文献   

20.
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日本面临严重的海上危机,德川幕府统治者却难以实施相应有效的对策,这种环境下海军现代化思想产生萌芽。在日益丰富的海军思想和严峻的国家危机下,日本开始向西方学习军事现代化,这种学习为建设明治海军创造了条件。明治维新后,日本海军才开始进入真正地创建和发展时期,在"耀皇威于海外"的国家思想指导下,明治政府进行了建立现代海军兵制,创办现代海军教育、培养现代海军人才,组建舰队等一系列举措大力扶持海军现代化建设,并取得相当大的成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