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课程倡导的“一个核心”、“三个维度”、“五个方面”、“两种课程”,必将对现有的语文教育学的学科目标、课程观、教学观、教学范式提出挑战。而新课程、语文新课标、师范教育转型、学科教育自身的发展都为学科转型提供了必要条件。实现语文教育学现代转型,必须建构新的学科目标、课程观、教学观、课程范式,惟有如此,语文学科教育学才能引领课程改革潮流。  相似文献   

2.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语文是一门践性和综合性很强的学科。”首次提出“综合性学习”要求,意在加强语文课程和其他课程及生活的联系,改变传统教学的单一性。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综合性学习呢?  相似文献   

3.
新课程倡导“一个核心”、“三个维度”、“五个方面”、“两种课程”,必将对现有的语文学科教育学的学科目标、课程观、教学观、教学范式提出挑战。实现语文学科教育学现代转型,必须建构新的学科目标、课程观、教学观、课程范式,唯有如此,语文学科教育学才能引领课程改革潮流。  相似文献   

4.
小学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如何在教学中渗透素质教育,有效地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已经成为众多同志关注的一个重要课题.“学科课程”以及目前正在兴起的“活动课程”、“环境课程”,  相似文献   

5.
随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颁布实施,基础教育实现从“人人有学上”到“人人上好学”成为一个新的教育价值取向。学生发展是通过课程来实现的,语文学科承担着重要的使命,这是因为,语文学科作为一门重要的基础性学科,是所有学科中最为敏感的学科,它往往是课程改革的“风向标”,语文学科的敏感性提醒我们对语文教学的关注及语文教学的改革应当格外的小心。  相似文献   

6.
阅读教学,在语文教学中至关重要,它直接影响着学生听、说、读、写及欣赏能力的培养和提高。语文作为一门工具学科不同于其他学科,“数学一条线,语文一大片”,道出了语文学科的特点。教育家叶圣陶说“教材无非是例子”,明确地提出语文教学是让学生从一篇篇选文中对知识汲取、消化、积累并运用。要做到这一点,  相似文献   

7.
语文教学论是高师中文教育专业一门必修课程,与中文其他课程相比,它既重视语文教育基本理论的探讨,又具有明显的教学实践性的指向,是一门联结理论与实践的重要课程。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师范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作为最能体现师范性课程的学科教学论面临新的挑战,在如何顺应语文新课程改革需要,实现与基础教育的接轨等方面上,必须进行积极探索。  相似文献   

8.
袁鸿彬 《广西教育》2013,(29):18-18
依据建构主义的课程观,课程与教学的改革应基于学科,超越学科,面向真实世界;应始于课堂,走出课堂,融人复杂社会。在教育改革的今天,我们更要树立“大语文”教育观,既要正确认识语文教学的内涵,又要优化并充分利用语文环境,使学生的语文学习时空得以真正延伸与拓展。  相似文献   

9.
《小学课程教学论》是小学教育专业的必修课程,传统上是以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为分类标准分为各学科教学论来组织教学的,教学模式也基本上沿用着以“教师为中心、以教科书为中心、以课堂教学为中心”的“三中心”模式。为了改革这种教学模式,我们建立了一门综合的《小学课程教学论》,并且研究了支撑这门课程的基本的教育理论,从教学设计、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方式等三方面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0.
徐特立是20世纪中国杰出的革命教育家,一生致力于中小学语文教育事业。他在长期的语文教学实践中对语文的教育目标、学科性质、学科教材、学科教学、课程评价以及教师素养都提出了精辟独到的见解。本文着重探讨徐特立的课程评价观以及其对当今中小学语文课程改革的启示。  相似文献   

11.
“实践”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理论基石和与时俱进的根本内在动力,通过“实践”观进行梳理,澄清“实践”的真正内涵,进而将“实践”观的具体内容深刻运用到小学数学教育实践中,这样才能更好地进行“实践”观教学,引导学生在数学课程中了解“实践”的真正内涵。在小学教育中,课程体系建设作为培养人才体系建设的重要环节,在小学课程思政改革实践中,应从“课程实践观”“教材实践观”和“教学实践观”三个方面出发,进一步构建起完善的学科育人内容体系、教材体系和课程教学体系。由此本文阐述了小学数学课程建设中的链条理论,希望能为数学学科的教学实践提供可行性的指导和规范。  相似文献   

12.
语文是小学阶段一门基础的学科,同时也是一门十分重要的学科。新课程改革要求小学语文教育工作者在展开语文教学时,应当巧妙地利用网络信息技术,不断优化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使学生对语文这门课程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本文主要和大家共同探讨了如何在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当中,巧妙地利用网络资源,以供大家参考和阅读。  相似文献   

13.
《考试周刊》2020,(80):39-40
"语文"这门课程是基础教育课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门学科,它的教学内容以及教学形式都是语言文化,是由"听""说""读""写""编"等语言文字能力和文化知识的统称,语文教学中主要培养的就是学生对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但在现阶段的语文教学中,仍旧存在一些教师教学方式不具系统化的情况,无法将读写合理结合教学,导致学生在进行语文学习时遇到一些阻碍。文章就小学语文中读与写的教学方面做出论述。  相似文献   

14.
曾经,语文课上教师占据课堂的中心,将一篇篇精美的课文酣畅淋漓地肢解分析,这样的教学导致越来越多的学生远离语文。随着课程改革的进行,越来越多的教师认识到这样的做法并不能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学生的语文素养也不能得到有效的提高。要全面实现课程改革的目标,教师就必须屏弃以往的阅读观念。树立与时代发展相协调的语文阅读观,即大阅读观。在语文教学中实施大阅读教学,以阅读为本,体现“因读而写,以写促读,读写双收”的原则,带动学生语文能力的全面提高。  相似文献   

15.
语文学科以汉语言文学为基础,是一门博大精深的课程。它不仅仅是单纯以知识为主体的学科,也是传统文化传承和弘扬的的重要载体,可以说是一门艺术。在新课程改革思想指导下,如果语文学科教学仍然停留任传统教学观指导下的传统教学模式上,那么势必会使语文教学沦入枯燥乏味的境地。教师教的枯燥,学生学的乏味。因此,语文教学讲求课堂艺术,就成了摆在语文教师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需要我们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16.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和综合性很强的学科。"首次提出"综合性学习"要求,意在加强语文课程和其他课程及生活的联系,改变传统教学的单一性。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综合性学习呢?  相似文献   

17.
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和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在《语文课程标准》中,首次提出了“综合性学习”的要求,意在“加强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及生活的联系,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且对不同学段的综合性学习提出了不同要求,并在教学建议和评价建议中进行了专项说明,这一切都表明语文综合性学习在《语文课程标准》中的重要地位,在学生发展中的特有功能。鉴于此,我校在语文教学整体改革中,依托语文教材,积极开展综合性学习,确定的思路是:以语文学科为载体,挖掘课程资源,筛选教学内容,拓展学习时空,创新教学设计,合理使用教学评价,力求通过一…  相似文献   

18.
高职课程的改革与创新是一项系统工程,关涉的因素很多,涉及到方方面面.本文仅就课程观念重建、课程体系重构、教材文本重整三个重要方面,提出自己的思考和操作建议.一、课程观念的重建.课程观是对课程的总看法和根本观点.它是指导高职课程目标确立、课程内容选择、课程组织实施、课程评价改革的总纲.当下适用于普通高等教育的“知识本位”、“学科本位”的旧课程观,依然错位运行、惯性主导高职课程领域,知识构成“学科本位”的实质内容,学科则成为“知识本位”的落实形式,二者互为表里、相与为用.  相似文献   

19.
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又是一门包罗万象的人文课程,综合性特别强。在教学过程中抓住切入点,巧妙地将其他学科融入到语文教学中,让其为语文教学服务,引导拓展延伸,这是新课程改革的一个突破点,也是语文课程改革的一个亮点。[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语文教学法是高等师范院校中文专业的一门必修课。这门课目前存在着许多矛盾,一是课程性质和学科体系至今尚未取得一致意见,给学科本身的教法研究和实践带来一定困难;二是采用的教材缺乏教学实践能力培养方面的内容,难以适应教学发展的需要;三是对教法课的重要性认识不统一,有人认为“教无定法”,“有知识不愁不会教”。因此,从实际出发引导学生明确这门课的任务,掌握学科的知识结构和培养教学能力,就存在着不少困难。学生开始学习这门课程,往往处理不好教学理论知识和实际教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