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姚一苇是当代台湾卓越的戏剧家。1982年北京青年艺术剧院演出了他的代表作《红鼻子》,由于这是大陆首次演出台湾话剧,当时曾引起首都文艺界的热烈反响,丁玲、吴祖光等人曾撰文,对该剧予以高度评价。自此以后,姚一苇的戏剧创作和学术  相似文献   

2.
姚一苇,本名公伟,江西南昌人,1922年生,自幼喜爱戏剧。1941年考入厦门大学,1946年毕业。初学电机工程,后又转学银行系。在校时有次参加戏剧演出,使他由此爱上了戏剧。他开始到图书馆借阅有关戏剧方面的书籍,阅读了大量欧洲经典剧作,奠定了他后来从事戏剧工作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文章指出“五四”时期为中国现代戏剧的重建阶段,话剧体式开始出现了现实主义、浪漫主义、现代主义和喜剧型话剧形态.多元化的话剧体式,标志中国戏剧在创作层面真正实现了从古典向现代的突破和转型.  相似文献   

4.
西方现代主义戏剧在中国剧坛的两次回响,对中国戏剧产生了深刻影响,不仅使带有浓郁现代主义色彩的戏剧在中国风靡一时,而且促进了中国戏剧观的更新,促进了中国戏剧的现代化和民族化进程。“五四”时期,西方现代主义戏剧既促使中国戏剧完成了由“古典”向“现代”的转型,又促使艺术家们开始了对话剧“民族化”的思考与探索。新时期以来,西方现代主义戏剧彻底打破了中国话剧原有的美学体系,使话剧艺术从写实性的再现艺术向假定性的表现艺术转化,向中国戏剧传统回归,促进了中国话剧的“民族化”向纵深发展。  相似文献   

5.
闻一多是现代著名的诗人、学者。他主张用诗歌的“三美”主张来引导诗进入“纯形”的艺术,使中国新诗走向规范发展的道路。但闻一多的戏剧理论对中国现代戏剧的贡献却很少有人提及。他认为在戏剧革新中重问题轻艺术的现象是戏剧发展的歧途,必须拯救现代戏剧,这一强调不仅及时纠正了当时的戏剧发展偏向,且影响着整个中国现代戏剧的发展。论文将论述闻一多的戏剧观及其矛盾性,谈谈它对中国现代戏剧的贡献。  相似文献   

6.
幻想、双重人格是美国现代戏剧大师尤金·奥尼尔(1888—1953)戏剧人物的典型特征,其内涵的替换过程,标志作者对现代人精神危机认识的逐步深化;其发展走向,又昭示了现代人自我拯救的渴望与内在机制。倾诉、坦露自己,是奥尼尔给现代人提供的精神上的出路。不能用现代派文学的类特征简单规范奥尼尔,他是独特的“这一个”。  相似文献   

7.
现代教学论的发展趋向:生活认识论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认为,现代教学论应实现从近代科学认识论到现代生活认识论的理论基础的转换,具体表现为:在研究视界上,从“认知领域”扩展到“生活和生命全域”,以一种更全面的视角来关注和促进个体生命的动态生成和发展;在价值取向上,从“价值中立”走向“价值负载”,实现从塑造“知识人”到培养“现实生活人”的转变;在思维方式上,从实体主义思维走向关系性思维,促进教学活动从“物的世界”的思维方式转向“人的世界”的思维方式,真正成为一种“人对人的活动”,从而使现代课堂教学成为一个完整的人的动态生成过程,成为一个人的生命意义和价值不断显现的生动活泼的生活过程。  相似文献   

8.
辩证法思想和精神分析心理学投影于姚一苇戏剧理论和创作中,形成他不仅从正面和表面,也从反面和内里观察思考问题的习惯,由此增强了作品的哲理意蕴和对人性真相的了解与揭示。辩证法使姚一苇充分把握戏剧冲突的要理,构思跌宕起伏的情节,呈现"人"作为矛盾统一体的复杂性和丰富性。剧中出现大量幻梦、失忆、痴呆等情景,但未必与"性"相关,而是以真、善、美追求作为解决心理障碍的方式,显示所受弗洛伊德心理学的影响及对它的超越。  相似文献   

9.
《新青年》是最早关注中国现代戏剧改良的中国现代杂志。胡适虽不是戏剧家,但是他率先于1918年在第4卷第6号《新青年》上开辟了第一个中国现代戏剧文学研究的专号"易卜生专号",并发表了他的第一篇关于戏剧改良的文章《易卜生主义》。之后又于1918年10月15日在第5卷第4号《新青年》上组织了戏剧改良的第二个专号,发表戏剧理论文章《文学进化观念与戏剧改良》。这是胡适戏剧改良的两篇重要文章,文章提出了自由主义、写实主义戏剧观,以及戏剧进化论和悲剧观念。这些观点不仅对初期的文学革命产生巨大影响,而且对整个中国现代戏剧的改革和发展有着开创性的意义。但文章也存在着不可避免的局限性,从而左右着整个中国现代戏剧的发展和走向。  相似文献   

10.
萨特是现代西方存在主义哲学的代表人物。他在文学上的主要成就集中体现在戏剧创作上。这是由于存在主义者所倡导的“哲学的人学”中有关“人的存在”、“人与环境”的关系、人的“自由选择”等哲学观念客观上与戏剧所要求的冲突、集中等特点相契合。因此,萨特的“境遇剧”理论也主要呈现于他剧作的思想内容上,从他的诸如“人的概念是新戏剧的动力”、“当代哲学本质上是戏剧性的”言论中,我们也足以见出他视戏剧为宣传自己学说的工具的明显意图。境遇剧的特点首先表现为剧情中那种荒诞而又隔膜的人际关系。在萨特的戏剧中人物的性格往往  相似文献   

11.
契诃夫被称为现代戏剧的先驱者之一,他将易卜生开创的展示普通人生活的现代戏剧引向更深邃的地方,由。表现现实转向表现人的内心。契诃夫崭新的戏剧理念、内容和风格影响了我国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许多作家,促使了中国现代戏剧在那个时期走向成熟。本文就以曹禺为例,简要分析契诃夫对他戏剧创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汤显祖是晚明戏剧宗师,也是一位杰出的戏剧理论家。他的戏剧观的核心是“唯情说”,强调创作要以情为主,高扬“唯情主义”的大旗。他非常注重作品的内容,强调作品的“意趣神色”,蔑视外在形式的束缚,从而确立了自己浪漫主义的戏剧创作原则,成为后世戏剧创作的典范。  相似文献   

13.
郁达夫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相当重要的作家,著译甚丰,包括小说、旧诗、散文、戏剧、翻译和评论等.他的文学创作具有极其鲜明的个人风格,这是其历来引人注目的一个重要原因.对于其创作特色,历来褒贬不一,可以说,他是最受争议的一个现代作家.他的特色,或者说争论的焦点主要是关于他的“感伤主义”、“颓废”、“忧郁”、“苦闷”的基调.可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对于他这一“特色”的成因历来评议甚多,本文拟从心理与文化两个层面进行考察,力寻其感伤主义之根源,以图更深入更全面地把握郁达夫其人其作.  相似文献   

14.
象征,作为戏剧艺术的手段,在现代主义戏剧中尤其重要。在美国现代戏剧之父尤金·奥尼尔(1888—1953)的戏剧象征中,有一种象征具有特殊的意义,值得研究。由于目前评论界尚未提出一个适当的名称,本文姑且称之为“类象征”,这里借用了费尔巴哈用“类”、“类本质”指人类、人类本质的概念,“类象征”即“人”这个类的象征。 评论界认为,采用寓言形式和象征形象来表现“人类困境”、“人的状况”已成为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一个普遍特征或基本结构。这种借用一定的艺术形象来譬喻“人的状况”或暗示人生哲理的“类象征”,在现代主义戏剧中也有突出的表现。下面拟就奥尼尔的《毛猿》(1921)与一些现代主义戏剧作比较探讨,这或许有助于加深我们对现代主义戏剧发展趋势的认识。  相似文献   

15.
田汉的早期创作是对于“新浪漫主义”的自觉实践,奠定了他在中国现代戏剧史上的重要地位.作品中频繁出现的“死亡”情节体现了作者对于现实与艺术的思考.本文将以“死亡”为线索,探讨田汉早期剧作的艺术特征与文学史意义.  相似文献   

16.
基督精神与曹禺戏剧的博爱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博爱”意识是曹禹早期戏剧创作的中心主题之一,同时也是他受基督教文化影响的 一个显著标志。在曹禹早期的戏剧作品中,他不仅以艺术化的手法演绎了基督教文化的“博爱”理 念,同时也以基督的博爱意识重新阐释了现代意识和世界意识,从而显示出他与其他中国现代作 家完全不同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  相似文献   

17.
从平行研究角度浅析《哈姆雷特》与《雷雨》的悲剧主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洁敏 《文教资料》2014,(28):15-16
莎士比亚是文艺复兴时期剧坛的“巨人”,是“人类最伟大的戏剧天才”,其代表作《哈姆雷特》集聚了多种艺术成分,体现的人物特性完美而又悲剧,反应的人文主义思想鲜明又强烈,这些都是莎士比亚的悲剧艺术特点。曹禺,中国现代著名剧作家,他的处女作《雷雨》被认为是中国戏剧史上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悲剧。《雷雨》的诞生奠定了曹禺作为中国现代戏剧第一人的地位。同时也为中国戏剧发展开拓了道路。本文采用比较文学中平行研究的方法,将两部戏剧的悲剧主题进行对比分析,达到更深入地解读两部作品,从而更好地了解两住剧作家的创作思想及中美文化背景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在中国新诗史上,卞之琳是一位真正有哲学意识的诗人,西方现代意识和“荒原”意识对诗人的诗歌创作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他的逃避情感而追求智性凝聚的诗,正渗透了西方现代主义思想的影响,他的现代诗用一种近乎冷峻的笔调,描述了他“小处智慧,大处茫然”的生之迷茫和对现实的哲学思考。  相似文献   

19.
《雷雨》诞生于三十年代,是中国现代戏剧史上一座拔地而起的艺术高峰,从此,中国现代戏剧走向了成熟,中国有了真正的现代戏剧.至今,《雷雨》已经在舞台上六十余年长演不衰.关于《雷雨》的主题,从《雷雨》第一次出现在舞台上,就存在着不同的见解,大体上有以下几种看法:首先是曹禺本人的观点“命运说”,“宇宙正象一口残酷的井,落在里面,怎样呼号也难逃脱这黑暗的坑.”其次,是三十年代接受者所理解的,做为社会问题剧的《雷雨》.进而,又被阶级论者片面强调为阶级斗争的文本.新时期以来,曹禺本人的观点重新获得研究者的重视.  相似文献   

20.
曹禺和尤金·奥尼尔是二十世纪东西方戏剧届的领军人物。尤金·奥尼尔的创作使美国戏剧真正跨进世界行列并对世界戏剧做出贡献,是美国现代戏剧的奠基者。曹禺因其一系列经典的剧作被人们称为"东方的莎士比亚",《雷雨》的问世标志着中国现代戏剧从草创期走向成熟,自上映后便在世界各地进行演绎。把《榆树下的欲望》和《雷雨》中的悲剧冲突进行比较分析,可见曹禺和奥尼尔虽身处不同的国家、浸染着不同的文化,但他们的创作所蕴含的悲剧观念却存在着众多相似之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