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明代《登科录》是迄今影响最大的记载进士中式年龄的专门科举文献,但其中也存在诸多讹误,特别是中式者年龄误差较大,因而严重影响了其史料价值。文章依据当事人《墓志铭》《神道碑》《寿序》《行状》等更为可信的资料记载,对嘉靖三十八年、嘉靖四十一年、隆庆二年、万历二年等四科《登科录》中的29名进士的中式年龄进行勘误,确证这29名进士的中式年龄存在讹误。  相似文献   

2.
异体字作为同词异形或同音异体的文字,是汉字字库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汉字不断发展的产物。天一阁馆藏《明代进士登科录》是我国明代科举考试登记考生情况最重要的史料,对研究我国古代科举制度具有十分重要的参考价值。本文以《明代进士登科录》为研究对象,对其中出现的异体字及其类型进行了简要的叙述,以期对《明代进士登科录》异体字的处理工作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3.
本文介绍了山东省东明县文物保管所收藏的明版《万历五年进士登科录》,并利用《万历五年进士登科录》对《明史》和《明实录》进行了校勘,进而探讨了明代《进士登科录》的文献价值。  相似文献   

4.
《皇明进士登科考》是研究明代科举的重要参考文献,但也存在一些讹误。以现存的明代《登科录》和其他重要的科举文献、地方志为依据,考证出22处讹误。  相似文献   

5.
《莆田学院学报》2021,(1):37-47
依据墓志铭、行状等更为原始可靠的记载,确证明代建文至万历朝31科《进士登科录》55名进士的中式年龄存在史实讹误,并推断应试者瞒报中式年龄应是主要致误原由。  相似文献   

6.
《莆田学院学报》2016,(3):66-69
《类姓登科考》是一部重要的科举文献,但也存在一些讹误。以存世的明代《登科录》和其他科举文献为依据,考证进士人名、籍地、科甲讹误及缺载共19则。  相似文献   

7.
《类姓登科考》是研究明代科举的重要参考文献,但也存在一些讹误。文章以现存明代《登科录》和其它科举文献、地方志为依据,考证出其9处讹误,其讹误类型可分为:将非进士举子误作进士、一人误作两人、籍地和科甲之误等。  相似文献   

8.
文章利用清光绪二十一年会试录、登科录材料以及《明清历科进士题名碑录》的记载,澄清了因进士题名碑记载的缺失而导致的康有为进士身份的疑问。并进一步就此问题探讨了人们因对相关科举制度的模糊认识而有的史学研究的偏差。  相似文献   

9.
明代进士登科录研究的意义及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明代进士登科录是一座亟待开发的宝藏,它是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留下的实物例证,是研究明代人物和科举制度的第一手资料。目前国内外学者对进士登科录的研究尚处在文献介绍、影印整理等初级阶段。个别学者已经开始关注和利用,然而仅限于作为文献资料的征引。因此,加强对明代进士登科录系统而深入的研究,有助于后人在明史、明代人物传记和中国科举制度史等领域的研究中充分利用其文献价值。  相似文献   

10.
据台湾学生书局印行的《明代登科录汇编》中殿试录的记载,对明代殿试考官的人数结构;读卷官、提调官、监试官、受卷官、弥封官、掌卷官、巡绰官和供给官等八种考官的人数、官衔、科举功名出生及所占比例做了比较深入细致的分析。最后对殿试考官职位的高品级、各种考官来源上的京官化、考官荣誉头衔的高品级化、考官科举出身的标准化等四个特点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1.
《明清进士题名碑录索引》校误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本文利用20科明代《进士登科录》和其他文献资料考证出朱保炯、谢沛霖两先生编篡的《明清进士题名碑录牵引》(1980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在进士人数、姓名用字以及某些注释等三个方面所存在的错误。  相似文献   

12.
根据明代《明一统志》《土官底薄》《明代登科录汇编》及黄佐《广西通志》等文献,对明代庆远府民族地区的学校教育和科举考试的情况及特点作了论述。出身于宜山县学的举人、进士人数占整个府的首位;韦姓壮族的举人和进士,超过苗、瑶、侗等其他民族,是广西庆远府科举考试特点。  相似文献   

13.
依据台湾学生书局印行《明代登科录汇编》的影印试卷及明、清代人的笔记史料,对明代会试十三种考官的人数、种类及职官、科举出生、籍贯结构以及百分比率逐一作了分析,并对《明会要》的个别错误作了订正。文后,又论述了明代会试主考官显赫的荣誉性、考官来源的多渠道、考官所受的监督性、同考官的非教官化等四个明代会试考官的特点。  相似文献   

14.
依据墓志铭、行状等更为可靠的记载,确证正德至隆庆朝14科《进士登科录》51名进士的中式年龄存在史实讹误,应试者谎报中式年龄应是主要致误之由。  相似文献   

15.
本文专就唐代状元总数、各科状元姓名,针对清人徐松《登科记考》(下称《记考》)相关记载而作,兼及明人徐应秋《玉芝堂谈荟》,(下称《谈荟》);1992年重庆出版社出版的《状元史话》(下称《史话》);1993年沈阳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历代状元录》(下称沈《录》);1995年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历代状元录》(下称沪《录》)的相关部分。  相似文献   

16.
明代进士登科录是研究明代科举制度及明史的重要资料,对明代的政治活动、民间生活以及文学作品等社会文化的诸多方面都有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漂海录》是朝鲜人崔溥在其归国后所写的有关中国行程的经历日记,该书对于明代运河交通和沿岸风情的记载,可谓极为详细.苏北段运河作为明代京杭大运河的重要河段,崔溥在其《漂海录》中关于苏北段运河水利及其沿线的交通设施、城镇乡村和名胜古迹留下了极为详细的记载,这对于我们了解明代苏北段运河的发展情况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清初孙之騄的《二中野录》是一部明朝灾异编年史,记载自然灾害、社会治安以及朝政得失等,对研究明史,尤其明代社会史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相似文献   

19.
张杰 《现代语文》2014,(4):17-18
在明代科举会试考试中,朝廷需要对考生家庭情况进行登记,内容主要包括祖父、父母、兄弟以及妻室等主要家庭成员情况的登记。在这四类家庭成员当中,根据祖父、父母的实际情形分五种方式进行登记。本文以此为研究对象,依据《嘉靖二十六年进士登科录》,对这五种登记方式进行考证辨析。通过这五种登记方式的分析可以反映出明代社会对祖父、父母的称谓及考生的祖父、父母的在世情况。  相似文献   

20.
《顺治十五年武举会试录》和《顺治十五年武进士登科录》,是现存清代武科较为完整的试录文献。依据是科试录文献,考察清代初期武进士的外场成绩、籍贯分布、年龄构成、仕途发展等问题,对于研究清代武举制度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