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作为杰出的辛亥革命家,景梅九不仅从思想上,更从行动上完成了他的生命升华。他的《罪案》一书,既是对自我一生的评判,更是对辛亥革命前后面对危机四伏和曙光将临的中国优秀知识分子心灵变化和升华的真实写照。他在辛亥革命中的活动,既有热烈情绪,又有亲身投入,更有冷静反思,其革命精神与人生智慧,值得我们重新认识和学习。  相似文献   

2.
景梅九(1882——1961),名定成,山西安邑(今运城市)人。早年留学日本,加入同盟会,积极追随孙中山先生的革命活动。辛亥革命前,他主要从事革命报刊活动,致力于推翻清王朝封建统治的宣传鼓动工作,为中国民主革命的胜利建立了功业。本文拟对景梅九先生辛亥革命前的报刊活动作以探索,旨在研究和总结景梅九先生早期的思想、精神及办报办刊经验。  相似文献   

3.
4.
5.
6.
7.
侯志平 《科技文萃》2001,(11):73-74
世界语是1887年波兰眼科医生柴门霍夫创造的一种国际辅助语,旨在为各民族在进行国际交往时提供一种交际工具.世界语传入中国大约有100年的历史.在民族救亡运动和抗日战争中,世界语应用于国际宣传和联络以及中外文化交流,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建国后,在胡愈之同志的倡导下,成立了中华全国世界语协会,创办了世界语月刊《中国报道》杂志.这些都得到了郭沫若、胡乔木和陈毅同志的大力支持.  相似文献   

8.
巴金是蜚声海内外的著名作家,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巴金又是中国知名的世界语学行.为世界语在中国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本文就巴金在世界语学习、传播、文学翻译及创作方面的情况作些介绍  相似文献   

9.
10.
《罪案》是我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前驱、著名学者、报人景梅九先生的一部代表性著作,在我国民主革命史和近现代文化史上,都占有一席之地。 一、释 题 对“景梅九”问题不太熟悉,初次接触《罪案》的人,往往会从一般的字面意义去理解它。 其实,《罪案》是自传式回忆录,是作者的一段光华历史的“功绩簿”,满载着他与战友们的斗争风采和丰功伟业。那么,景梅九为何把它题为“罪案”呢?这首先就是一个复杂而有趣的问题。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考察。 (一)政治上的考虑  相似文献   

11.
21、咏友人 怅说来秦为避秦,八仙庵里愵劳尘。 沉沉午睡初呼醒,恍遇邯郸旧道人。 (老友刘冠三民三入秦赋诗有“来秦为避秦”句,予甚爱之。) [来秦为避秦]据景氏原注云,此为老友刘冠三在民国三年入秦赋诗的原句。前一个“秦”字,指秦地陕西,后一个“秦”字,当指封建军阀对革命党人的追捕与迫害。史称:秦,虎狼之国也。  相似文献   

12.
景梅九先生早期诗作《秦中杂咏》四十六首手稿,系湖北省政协委员贺觉非同志捐献给山西省文史馆的。原稿为十六行竖印稿纸,直书,作大草,无涂改。稿纸是景氏专用,每五末行旁均印有“老梅用稿纸”五字、稿末有“禺哥斧正”及“梅弟手录”字样。 景梅九(1882~1961)名定成,号无碍居士,梅九系其字,撰述多用“老梅”作笔名,山西安邑(今运城县)人,早期留学日本,加入同盟会,参加辛亥革命。民国成立,当选为首届国会众议院议员,任江西省代省长,孙中山大元帅府参议,山西省稽勋局局长等职,是辛亥革命时期知名的民主主义革命家、社会活动家、学者及著名报人。早在日本留学期间,他就重视报刊的社会舆论作用,发表鼓吹革命的文章。一九一一年景氏在北京刨办《国风日报》,获得“《国  相似文献   

13.
世界语概说     
世界上的语言达数千种,互不相通,交往不便,所以很早就有人致力于国际语的研究。早在罗马帝国时期,哲学家和医学家盖仑就研究过共同语方案。后来英国哲学家培根(156-1626)、法国哲学家笛卡儿(596-165N等人都为此发出过强烈的呼吁。1666年德国思想家莱布尼兹(letouitz)也在一篇论文里提出要创造世界通用语言。至1929年已先后出现了311种共同语方案,但因为都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缺陷而告失败,唯独波兰眼科医生拉扎洛·鲁多维科·柴门霍夫(haroLll'u,!)theZamenhof,1859-1917)的世界语获得了成功。柴门霍夫于1859年12月15日…  相似文献   

14.
关于世界语     
每当我们坐在电视机旁观看通过卫星转播的国际新闻时,不免为人类通讯技术的高度发展而惊叹。但同时也感到遗憾,我们往往只能见其人,闻其声,却不能解其意。只有通过广播员的解说才能略知大概。人类语言的这种隔阂不仅影响各国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而且阻碍各国文化、科学技术的交流。九十多年前,波兰籍犹太人眼科医生柴门霍夫(Zamenhof)创造了世界语,才为人类在寻找一种共同的国际语方面开辟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5.
杭军 《科技文萃》2001,(11):85-88
世界是丰富多彩的,不仅因为有美丽富饶的大自然,更因为有各国各民族绚丽多彩的文明.生物的多样性,文明的多样性,是我们这个星球的基本特征,也是推动人类社会不断进步的动力.  相似文献   

16.
世界语谈微     
<正> 十九世纪八十年代,波兰眼科医生柴门霍夫人工创造了一种语言。柴氏在公布这种语言方案时使用的笔名是Doktoro Zamenhof(意为希望者博士)。本世纪初,这种语言刚传入中国时,有人曾把它音译为:“爱斯不难读”语,以后人们借用日本人的意译名称“世界语”,一直沿用至今。柴氏当时发明这种语言,是想借助它达到民族间相互了解、消除仇恨和战  相似文献   

17.
18.
19.
无政府主义与中国早期世界语运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世界语自诞生之日,即具有内在的意识形态诉求,其终极指向与无政府主义相当吻合。因此,世界语在传播过程中被无政府主义者广为借用,成为一种泛政治化的人类共同语。无政府主义者将世界语引入中国,并成为传播这一人工语言的重要力量,从而使中国早期世界语运动乃至整个语言文字改革运动都呈现出浓厚的乌托邦色彩。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