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淀粉酶对麦芽糖和蔗糖的作用及酶的专一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生物体内的催化剂,酶具有高效性、专一性以及易受温度和pH的影响等特点,教材中针对以上的特点安排了相关实验加以验证。其中“探索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的作用”的实验显示:淀粉酶只能催化淀粉的水解,而对蔗糖不起作用,说明“酶的催化作用具有专一性”的特点。而在高三选修课本中,从“探索温度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的实验原理中我们知道。淀粉酶能催化淀粉水解为麦芽糖和葡萄糖。  相似文献   

2.
高中生物必修课本和选修课本中分别增做了一组有关“酶性质”的实验。本组实验重在验证酶在催化作用中所表现出来的高效性、专一性,探讨了酶的催化作用受温度、pH等理化因素影响的问题。本组实验中因多取材于淀粉作底物,故在实验设计时就应考虑如何选用指示剂来验证淀粉是否发生反应或反应后生成何种物质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正一、教材分析人教版高中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的探究加酶洗衣粉的洗涤效果的实验,是倡导探究性学习、发展探究能力的良好素材.探究加酶洗衣粉和普通洗衣粉去污能力有无差别,是让学生通过探究活动自主发现加酶洗衣粉的洗涤效果的影响因素等问题.探究加酶洗衣粉和普通洗衣粉去污能力有无差别重在引导.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探究实验,能理解酶具有专一性,酶的催化作用易受多种因素的影响.2.能力目标:(1)具有初步的探究能力,会提出问题、做出假设.(2)尝试设计实验方案,独立完成实验,锻炼并运用逻辑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4.
先加碘液效果更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研究温度、pH对酶活性的影响的实验以及验证酶的专一性的实验中 ,常用淀粉酶来催化淀粉水解 ,而对实验结果的验证都采用淀粉遇碘变蓝这一颜色反应。实验中一般是将一定量可溶性淀粉溶液加入试管 ,调至实验所需的温度或pH条件下 ,加入淀粉酶 ,保温 5~ 10分钟 ,最后向试管中滴  相似文献   

5.
在高中生物课本第二章第一节,新陈代谢与酶的内容中,讲到酶的特性,即具有高效性、多样性和专一性。同时酶的催化性要受到温度和pH值的影响。温度和pH值对酶的影响主要是引起酶的结构改变。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能力的蛋白质,酶的变性,失去催化能力,实际就是蛋白质分子的空间结构发生改变,从而失去了催化能力。怎样才能直观地演示,使学生看到蛋白质分子的变性过程呢?笔在教学过程中是这样设计实验的:  相似文献   

6.
在“探究酶的专一性”实验中,教材通过比较唾液淀粉酶和蔗糖酶对淀粉和蔗糖的作用来探究酶的专一性.但教材未注明蔗糖酶的浓度,实验设计也不够严谨,故对原实验进行改进:以市售α-淀粉酶替代新鲜唾液;淀粉酶和蔗糖酶的浓度都为1%;增加两个对照组,用以排除淀粉酶和蔗糖酶中混有还原性糖的可能.按照新的实验设计进行实验具有以下优点:耗时短、效果明显,更加严谨.  相似文献   

7.
崔贞 《生物学教学》2003,28(7):26-27
有关“酶”的实验包括比较过氧化氢酶和Fe~(3+)的催化效率、探索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水解的作用和探索影响淀粉酶活性的条件,不妨将其称为“酶系列实验”。酶系列实验既是验证性实验,又是探究性实验,首先它是对已经存在的定论的验证(如验证酶具有高效性、专一性),其次在验证定论的同时,课本提供的一些实验设计方法,实验中出现的一些现象又引发学生去思考、探究,从而提出更加完善、合理和科学的实验设计方案。这是一组很有探讨价值的实验内容。我们的学生在完成酶系列实验过程中,发现了一些问题,在与教师共同商讨之后,提出了如下一些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8.
朱敏燕 《新高考》2006,(2):53-56
在高中生物实验中,“比较过氧化氢酶和Fe^3+的催化效率”、“探索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的作用”、“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三个实验围绕酶的特性(高效性、专一性)以及影响酶活性的因素等进行探索,由于其中较多地涉及到实验设计的基本思想,如实验变量的控制、对照实验的设置、实验步骤的优化等,近年来逐渐成为高考考查的热点。  相似文献   

9.
高中生物教材中介绍的具有专一性的物质有:酶、载体、抗原(或抗体)、激素、tRNA、根瘤菌、DNA限制性内切酶等,现分述如下:  一、酶有专一性酶的催化作用具有专一性,即每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化合物或一类化合物的化学反应。如淀粉酶只能催化淀粉水解为麦芽糖,而对蔗糖则不起催化作用;蛋白酶只能催化蛋白质水解为多肽,而不能催化多肽水解为氨基酸;麦芽糖酶只能催化麦芽糖水解为葡萄糖,而不能催化其他糖类水解,等等。例1  能够促使脂肪酶水解的酶是(  )。A.淀粉酶    B.蛋白酶C.脂肪酶 D.麦芽糖酶解析  脂肪酶的化学本质是蛋…  相似文献   

10.
汪永泰 《教学月刊》2005,(4):48-49,56
自然界的一切生命现象都与酶的活性有关。生物体内全部的生物化学反应,都是在酶的催化作用下进行的。酶是生物催化剂,它除了具有化学催化剂的特性外,还具有催化效率高、专一性和受温度、pH等外界条件影响的特性。由于酶的知识在新陈代谢中的重要地位,又与生产生活实际有紧密的联系,因此在很多高考试题中隐含了酶的知识,  相似文献   

11.
讨论了不同条件下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差异。实验结果表明,影响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因素很多,必须在各种条件适宜的情况下,才能发挥其最佳的催化作用;淀粉酶具有高度专一性,其活性受温度、pH值、激活剂及抑制剂、酶浓度以及作用时间等多种因素影响;每个人产生唾液淀粉酶的量不同,活性强弱也有差异。  相似文献   

12.
淀粉酶是常用的实验酶,被广泛用来探究酶的高效性、专一性和温和性.但在探究酸碱度影响唾液淀粉酶活性实验中,出现了异常现象.一些与预期相矛盾的实验结果的出现,很多都是由实验材料、药品和操作上的原因引起的.通过对实验异常现象的进一步探索,不仅可从反面强化时实验原理的认识,加深对教材内容的理解,而且还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科学探究意识.  相似文献   

13.
黄思 《生物学教学》2003,28(5):52-53
生物学高考复习最后阶段 ,进行学科综合复习 ,我设计了几个实验 ,是用化学、生物学两个学科知识来完成的 ,是课本里没有的 ,是创新能力培养的实验。1 用实验证明唾液淀粉酶的成分是蛋白质 (实验材料、仪器、试剂自选 )1.1 实验依据 生物学课介绍酶是特殊蛋白质 ,酶有高效性、专一性、多样性 ,酶的活动受温度和 pH值影响 ,但没有实验证明酶是蛋白质。化学课介绍蛋白质的组成、性质 ,并有蛋白质性质的实验 ,但没有实验检验酶是蛋白质。根据这种情况 ,我给学生设计了用化学证明唾液淀粉酶的成分是蛋白质的实验 ,巩固蛋白质和酶的知识。1.2…  相似文献   

14.
为克服游离扁桃酸消旋酶的稳定性差、不易回收等缺陷,以镍离子螯合的琼脂糖微球为载体,对扁桃酸消旋酶进行固定化实验.由SDS-PAGE电泳显示,镍离子螯合的琼脂糖微球能专一性地从粗酶液中吸附扁桃酸消旋酶.以偶联效率、蛋白结合率、相对活力和活力回收等为指标,考察给酶量的影响,结果显示:当给酶量为12 mg蛋白/g微球时,固定化效果最佳;固定化酶最佳的反应温度为30℃、pH为8.0、底物浓度为80 mM;与游离酶相比,固定化酶对温度和底物的耐受性均有提高;固定化酶操作稳定性好,在循环使用30批次后,残余酶活为首次固定化酶酶活的60%左右.  相似文献   

15.
淀粉酶能将淀粉水解为葡萄糖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高中《生物》教材第一册第49页“实验七 探索影响淀粉酶活性的条件”中,其实验原理中有这样一句话:淀粉酶可以使淀粉水解成麦芽糖和葡萄糖。不少老师和同学感到疑惑,觉得与酶具有专一性这一特点相违背,果真如此吗?其实不然,淀粉酶有多种类型,  相似文献   

16.
赵赣 《生物学教学》2011,36(2):41-41
有关酶活性的实验一般都涵盖了酶的专一性、pH、温度以及抑制剂、激活剂对酶活性的影响等内容。常用淀粉酶(如让学生用自制的唾液淀粉酶或课前准备好的其他淀粉酶液)来考察完成这些内容。  相似文献   

17.
一、教材分析 “酶的特性”是在学习了酶的作用和本质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酶的高效性、专一性以及温度、pH对酶活性的影响。由于绝大多数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与已学过的组成细胞的化合物、细胞的亚显微结构等内容密切相关,同时又是学习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过程及影响因素、遗传的物质基础、基因工程等内容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正>影响酶活性的因素主要有温度和pH,为此我们可以探究酶的最适温度和最适pH。一、在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实验中要做到"五不宜"1.探究酶的最适温度实验时,不宜选用过氧化氢酶催化H_2O_2的分解,因为过氧化氢在加热的条件下分解会更快。2.探究酶的最适pH实验时,由于酸对淀  相似文献   

19.
"分光光度法测定蔗糖酶的米氏常数"实验是物理化学实验教学中考察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内容,通过对这一实验的蔗糖酶制备方法、比色测定、酶终止反应等方面进行改进,使学生在后续实验中获得良好的实验效果.同时考察了不同温度以及不同p H对蔗糖酶催化反应速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生物反应的最大特征之一是具有高度的识别能力,一百年前E.Fisher曾以“锁与钥匙”的配合来描述这一现象。生物反应的识别可理解为底物与给定受体选择性的键合。这一过程主要表现在生物分子之间相互作用的高度专一性。专一性在化学及生命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诸如,酶与底物间的专一性使复杂的细胞内代谢井然有序地进行;DNA碱基之间的专一性是构成遗传现象的基础;抗原与抗体反应的专一性使生物体具有识别非自身的异物,并加以排除的免疫功能,特别是信息转录过程中DNA和mRNA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