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辅导员》2011,(18):3
"如果说人的出生是‘自然生命’的诞生,那么,学校、家庭和社会则孕育了人的‘社会生命’,其中学校教育是至关重要的阶段,是把一个人从‘生物人’转变为‘社会人’的教育历程。"一个为丰富学生和教师的社会生命内容、提高其社会生命质量而不懈努力的校长如是说。  相似文献   

2.
随着课程改革不断深入,思想政治课对传统的价值诉求进行了辩证否定,转而追求"有效教学"或者"高效课堂"。然而,思想政治课的价值追求不能止步于"有效"或"高效",同样在对其辩证否定的基础上,应该进而追求学生"幸福的学"和教师"幸福的教"。一、追寻幸福课堂之三问课堂幸福真谛是什么?早在古希腊三贤时期,柏拉图认为德性和智慧是人生的幸福;亚里士多德认为幸福是关于人之功能的最充分的  相似文献   

3.
人的生命意义指向和追求的是尊重生命存在、激发生命潜能、提升生命品质、实现生命价值。生命意义的课程观是对课程价值及其发展的一种新释义。本首先阐释了生命意义的内涵,在此基础上从知识、学生以及教师的角度对生命意义的课程观以及课程的发展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4.
正我国的教育实践形成了"教学活动以教师为中心,教学过程以课堂为中心,课堂教学以讲解为中心,教师讲解以教材为中心,教学价值以应试为中心"的传统教学经验。而在这种传统教学经验支配下形成的"讲授教学取向"的课堂教学观消解了教师在新课程改革中应该培养的课程能力,这主要体现为以下三点:  相似文献   

5.
课堂教学是课程实施中最根本的要素,它的有效性如何会直接关系到课程改革的成效。课堂既复杂多样、千变万化,又充满生机和活力。在心理学视野下,课堂教学应遵循人的心理发展特点,符合学生认知规律,造就学生健全人格;课堂应成为开启学生自由天性,激发其生命活力,展现其多彩自我的舞台;同时也是教师展现其生命价值,心理不断成长、不断完善、不断追求自我实现的过程。  相似文献   

6.
构建生态课堂是教育的理想和追求,也是深化课程改革的关键和根本要求。历史教师要以生命教育与教育生态观为基础,集思广益,努力打造有机的生态课堂,不断开发学生潜能,开启智慧,实现历史素养和生命质量的整体提升。  相似文献   

7.
三生教育即生命教育、生存教育和生活教育。在学校对学生实施三生教育是云南省委高校工委、云南省教育厅的重要决定,对培养和树立学生正确的生命观、生存观和生活观具有重要的意义。充分挖掘其它各门课程中有关‘三生教育’的内容,在教学中有  相似文献   

8.
正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高中教学正面临着新的挑战,"教师们应该认识到:四川课程改革必须针对‘高考’,在保证教学质量的大前提下按实际要求去改革,课程改革的主战场应该是‘学生’。"因此,要搞好新课程改革,我们必须转变教学观念,打造以学生为主体的有特色的课堂。下面,我就如何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效率谈谈自己的一些见解。一、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要做学生的贴心人,要重视感  相似文献   

9.
朱秀慧 《考试周刊》2014,(50):132-132
<正>在国家新一轮课程改革中,人的生活意义、生命价值,人的生动、主动发展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新课堂理应关注"人"的发展,理应善待生命的自主性、尊重生命的独特性、理解生命的生成性、关照生命的整体性、发掘生命的创造性,理应让学生的兴趣和向往、生活和理想、生命和创造都在生机勃勃的课堂环境中焕发、飞扬。只有焕发出生命活力的课堂才是理想的课堂。这样的课堂才是新课程追求的课堂。在这样的课堂上,教师的教要通过学生的学才有成效。学生是学习的主  相似文献   

10.
张亚丽 《家教世界》2012,(14):113-114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实施,教师的教学观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新课程的理念已越来越被教师理解和接受。我们所追求的课堂,应该是学生个体不断得到发展提高的舞台,我们所向往的课堂,应该是洋溢着学生学习活力的广阔天地.如何让我们的课堂时时刻刻让教师、学生的生命力不断扩张?我以为我们  相似文献   

11.
学生的深度学习建立在教师深度引导的基础上,深度教学是一种理想的教育理念和教学形态。实施深度教学,要以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学习观与知识观为基础。追求教学的发展性、促进学生深度学习、实现“知识之后”的价值是深度教学的本质要求。深度教学对于构建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促进课堂教学转型等具有重要价值。可通过“转变教育理念,超越传统教学的现实困境”“提升教师‘学科整体理解’能力,促进深度学习与教学”“开展专家式学习,提高教师课堂实践的专业知识”等途径与方法实现教师深度教学。  相似文献   

12.
像叶圣陶那样办教育,像叶圣陶那样做老师;工作目标学生第一,战略发展教师第一,价值涵养学校第一。——周祖华课堂教学是教师的生命之旅,是教师生命价值的存在方式,打造高质量的课堂是教师的职业追求。当代,教学早已不再仅仅是承载传授知识的"传声器",不再是"繁难偏旧"、"满堂填鸭式灌输"、"用学科成绩单一地评价学生"的课堂;更应是承担培养人,培养社会公民的责任和义务的课  相似文献   

13.
正所谓小学数学"真实课堂"就是坚持"以人为本,育人成才"的社会主义教育核心价值观,尊重和弘扬人文精神,让小学数学教育教学回归到小学生的生命成长、生活经验,以及教育教学最本质的规律上来的小学数学课堂。真实课堂追求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和学的真谛,倡导符合小学数学课堂的学生观、学习观、教师观、教学观和评价观。真实课堂是面对学生原有的认知起点,展现学生真实的学习过程。一、问题的提出2010年,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通过了教育  相似文献   

14.
真教育是教人求真、学做真人的教育,是引领人追求本真、寻求真理、回归本真的教育。真教育是一项心灵碰撞心灵的活动,从心灵深处发出,在思想的激荡中回归心灵的本真。教师应该走向真教育,回归本真课堂。教师在研究学科、关注教学、研讨教学的同时,还应关注学生、研究学生,尊重每一个学生的生命价值,尊重每一个学生的情感与体验,深入研究学生的"儿童文化",从实现生命发展的角度开展"心心相应"的真教育。  相似文献   

15.
教学本来就是一个与错误打交道的过程,特别是在一些公开课的教学中,更加追求所谓的"完美"。这样做就掩盖了错误的暴露,错失了纠错的机会。教育专家成尚荣说:"我们的教室就是一个允许学生出错的地方。出错了,课程才能生成,也正是在‘出错’和‘改错’的探究过程中,课堂才是最活的,教学才是最美的,学生的生命才是最有价值的"。作为教师,我们不应该掩盖错误,而要要学会挖掘教学中形形色色的"错误",善于发现"错误"背后隐藏的教学价值,使之成为一种可贵的教学资源。下面谈谈我在教学中,几种变"废"为"宝"的方式:  相似文献   

16.
关注生命:新课程评价的取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命是教育的原点,教育与生命共存.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人的生命诉求予以了高度重视,作为课程改革重要组成部分的课程评价的改革,把"以人为本"、"尊重主体"、"追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其基本的价值取向,体现了"以人为本,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新课程的灵魂和一以贯之的价值追求.然而审视过去的教育教学,学生被看成是活动的客体,其生命发展的自主性、开放性、无限可能性与超越性在我们的教育和评价中几乎丧失殆尽.为此,在新课程评价理念下,笔者试图通过对课程评价中生命缺失的深层反思,倡导生命本体观照下的课程评价应坚持在评价中关注学生的生命,关注学生生命的完整发展,强调评价的自主性,突出评价的开放性,注重评价的发展性,重视评价的超越性.  相似文献   

17.
教育的对象是人,这意味着教育必须符合人性,满足生命发展的需要。教育只有成为生命化的教育,才是本真的教育;只有生命化的课堂才具有生命的意义,才能成为学生和教师共同成长、共同体现存在价值的舞台。课改的核心理念是"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可见,生命化课堂是实施教学改革的重要方面,也是教师和教研员应该研究的主要问题。【案例】某教师在教学"民主监督:守望公共家园"时,创设情境:王某去县城卖  相似文献   

18.
一、高等教育出版社推出新课程教师教育力作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各门课程都在重新审视自身的价值 ,重新为自身定位。“历史 ,作为一门最古老、传统的学校课程 ,于今面对的问题主要不是所谓的‘学科知识体系’‘学科教育地位’变更问题 ,更不是‘学科教学方法’的‘改革’问题。而是‘社会问题认识’‘学科现代化’等有关学科生存的‘新问题’ ,即‘学科价值论’的问题。”正是在深刻反思现代历史课程的独特价值基础上 ,针对教师们实施新课程、使用新教材所遇到的困惑和问题 ,高等教育出版社推出了赵亚夫老师主编的基础教育力作———新…  相似文献   

19.
黄程 《黑河教育》2013,(9):42-42
今年,县教育局把"回归‘原点’,育人为本;突出‘重点’,提高质量"作为教育工作的重点任务,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在课堂,打造高效课堂应是我们每个教师的追求。打造高效课堂的目的是真正落实"自主、合作、探究"精神,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真正享受学习的乐趣。教师作为教育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是实现高效课堂的关键因素,提高教师素养是实施高效课堂的首要条件。而提高教师  相似文献   

20.
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实施,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即是教学。课堂是生命相遇、心灵相约的场域,是质疑问难的场所,是通过对话寻求真理的过程。课堂是教师和学生的生命主场。因此,追求"有效教学",教师关注课堂教学,研究课堂教学,改进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