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去年辽宁高考文科状元刘丁宁入读香港大学一个月后,放弃72万元全额奖学金,退学回到本溪高中复读。希望追求更纯粹的国学,梦想进入北大中文系。今年,她以666分再次拿到辽宁省高考文科最高分,第二次获辽宁高考状元!(据6月24日人民网)去年因为退学港大成为话题人物的刘丁宁,两次成为辽宁高考文科状元,创造了堪让人们颤抖的"神迹"。可以想见,  相似文献   

2.
《教育文汇》2011,(9):7-7
2011年高考成绩“揭榜”后,山东省相关部门联合组织媒体高考座谈会,重拳封杀“高考状元”相关信息和炒作。在此之前,辽宁省教育厅也严令全省各校不得炒作中高考成绩和“高考状元”。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域都传递出同一个声音:“状元”不应被热炒,“状元经济”必须降温。  相似文献   

3.
熊丙奇 《生活教育》2014,(15):46-46
正去年辽宁高考文科状元刘丁宁入读香港大学一个月后,放弃72万元全额奖学金,选择退学复读,希望追求更纯粹的国学,圆梦北大中文。今年,她以666分再次拿到辽宁省高考文科状元!这次,她报考了北京大学中文系。连续两年勇夺"状元",如此彪悍的表现令人不得不佩服。作为个体,刘丁宁用自己的行动,通过一年的复读,去实现了自己的梦想,但是,如果有好的制度,如果高  相似文献   

4.
每年高考过后,学校、媒体、社会都会以各种方式炒作所谓的"状元"。但是,这样做的直接后果就是给在读和后来的考生及其家长传递"状元"好风光的信息,以至  相似文献   

5.
2013年高考辽宁省文科状元刘丁宁,选择从港大休学,回到高中母校复读,这一新闻让"高考状元"的"能力"再一次成为公众热议的话题。刘丁宁自己的解释是,她听不懂粤语,港大无法满足其研究国学的愿望。她希望回到北大,继续自己的理想。有人认为她的选择太过草率,因为大学仅仅只是学习的一个很小的方面,从这点上说,港大和北大是一样的。更多的人对她表示理解和赞同,认为她遵从内心对北大的渴望,敢于放下世俗与功利的考量,这份纯粹与执着让人感佩。这不禁让我想到自己当年高考的时候。班上大多数人并没有明确的目标,不知道自己将来想从事什么样的职业,不知道自己的兴趣究竟在哪里,也不知道自己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多是听从老师或家长的建议,选择了一个有"前途"的专业,然后或煎熬或浑噩地上完大学。也许,我们原本都和刘丁宁一样,有一个"桃花源"般的梦想,想学文学、学考古、学甲骨文、学哲学……但是,这些梦想,在这个纷繁复杂、珠光宝气的人间,却显得那么"不合时宜"。于是,我们小心翼翼地掩盖内心的声音,假装淡定地迎向在他人眼中光芒万丈的未来。  相似文献   

6.
一、刘丁宁:辽宁高考状元放弃港大复读考北大 据报道,2013年辽宁省文科状元刘丁宁入读港大后突然放弃,又回母校本溪高中复读,准备考北大。刘丁宁此次就读港大,获得了72万元人民币的奖学金:那么,她为何毅然做出从港大休学、复读考北大的决定呢?刘丁宁的父亲刘兵透露,女儿一直想读北大,  相似文献   

7.
正选择,是一个人的自由,为自己选择就为自己负责。虽然很多人不太理解刘丁宁"抛弃"港大的选择,但我们还是应该给予充分的理解和祝福。但是不是还必须复读重考就值得思考了,可否考虑给刘丁宁一条去北大的便道?一个市的文科状元,不出意外,复读重考进入北大的可能性还是比较大的。但是,复读的这一年,对刘丁宁意味着什  相似文献   

8.
正2014年高考已经落幕,而媒体炒作才刚刚开始。状元名单、照片都成了新闻媒体追逐的焦点。国内几大门户网站上,早早辟出了各地的"状元专栏",心急的网站还预先留下了"本网状元博客""状元做客本网"的预告,与之相关的诸如"状元榜中榜""状元语录""状元宴"等更是数不胜数。  相似文献   

9.
声音     
"绑架"状元的背后几名身穿校服的小伙子合力扛起一块大幅"喜报",一名胸戴大红花的男生穿过天窗站立在一辆黑色轿车中,紧随其后的是数十人组成的腰鼓队,闹市区行人纷纷驻足围观。日前,一则"恩施高考状元游街"的微博引起网友围观,并且有媒体记者从湖北来凤县高级中学校长周曼那里得到了证实。(据《新华网》报道)"状元情节"和"状元政绩观"让各地一直热衷于宣传本地的高考状元,一些教育部门也借此宣传政绩。商业利益的催化作用更使状元炒作愈演愈烈。尽管教育部早就规定,不得宣传炒作高考状元。但对知识的尊重已经被状元背后的"利益链"挤到了边缘,究其原因,应试教育衍生的"教育政绩观"难辞其咎。  相似文献   

10.
郭文婧 《生活教育》2013,(11):34-34
刘丁宁,女,2013年辽宁省本溪市文科状元,668(+10)分。被香港大学中文系录取,并获72万元人民币奖励。现在,刘丁宁已经回本溪高中复读,据说原因是“她想要追寻更纯粹的国学”,认为北大更适合。  相似文献   

11.
正8月,如火如荼的高考录取已近尾声,但有关高考的话题仍在热议中,"状元复读后又成状元"便是其中之一。据媒体报道,去年辽宁省的高考文科"状元"刘丁宁,在入读香港大学一个月后,放弃72万元全额奖学金,选择退学复读,希望能入读北京大学中文系,追求更纯粹的国学梦。今年,她以666分的高考成绩再次成为辽宁省高考文科"状元"。这次,她毫不犹豫  相似文献   

12.
正6月23日,在高考成绩放榜之际,中共海南省委宣传部、海南省教育厅联合下发通知,要求不得以任何形式炒作中、高考"状元"及高分数学生。《通知》重申,各级地方教育行政部门不得以任何形式向所属普通中学下达升学任务,不得仅以中高考成绩和升学率评价学校、评  相似文献   

13.
教育广场     
《山东教育》2012,(26):63-64
聚焦新闻背景又到高考"发榜"时。虽然今年各主流媒体不约而同发声斥责炒作"高考状元"的做法,虽然各地教育部门也推出力举屏蔽考生分数,虽然专家学者发表调查报告指出"高考状元"功业未能与名号相提并论,但媒体、商家炒作"高考状元"的高潮依然不减。"状元情结"何时休?这个问题十分令人困扰。(2012年7月2日《中国教育报》)  相似文献   

14.
每年高考过后,学校、媒体、社会都会以各种方式炒作所谓的状元。但是,这样做的直接后果就是给在读和后来的考生及其家长传递状元好风光的信息,以至  相似文献   

15.
正虽然早在10年前,教育部就发出通知表示禁止炒作"高考状元",并试图通过各种方式冷却对"高考状元"的宣传,但事与愿违,各地对"高考状元"的宣传、炒作、奖励以及让一些"状元"作广告代言的事例层出不穷。高考一结束,各种层级的"状元"纷纷被推出,荣誉、金钱接踵而至,可谓名利双收。这一系列非正常现象背后,有复杂的社会原因,同时也与学校、地方政府功利教育的思维有密不可分的关系。首先,重奖"高考状元"是传统观念影响的结果。科举考试对状元的推崇以及传统思维的影响使得当前一部分人还有挥之不去的"状元情结"。众所周知,现在所谓的"状元"与中国古代的状  相似文献   

16.
<正>为坚持正确育人导向,规范高考和中考成绩发布和相关宣传工作,内蒙古自治区再次明令禁止各地炒作中高考成绩,严禁各地教育系统和学校宣传"高考状元""中考状元""升学率",更不能为有关炒作提供任何考试成绩信息。自治区教育厅要求,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教育招生考试机构要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加强对中高考考生成绩、录取结果等信息的管理,不得公布、提供考生成绩和名次信息,严禁以中高考成绩向学生及其家长发喜报、贺信,严禁在校外和校内摆放、悬挂、张贴关于中考高考成绩的条幅、宣传板等宣传物品。  相似文献   

17.
每年高考结束,各地的高考状元就成了大家追捧的热点。但奇怪的是,在这样一个热炒明星的时代,却有很多人反对炒作高考状元,说什么会"捧杀"了状元。  相似文献   

18.
高考即将临近,各地对“状元”秀的炒作又将开始,年复一年的炒作升温,不由得让人心中升起几丝无奈、几许惆怅!  相似文献   

19.
《教育》2014,(1):24-25
正推荐理由:2013年高考,刘丁宁高考668分,成为2013年辽宁省高考文科第一名,被香港大学文学院录取。但是,上了亚洲排名第一的大学,却没有让这个"有点古典"的女生感到开心,高考状元港大休学考北大,代表了一种理性回归?选择适合自己的教育才是最好的选择应该成为全社会共识。父母坚持填报香港大学2013年7月19日,北大中文系在读博士刘丽朵发现,自己写于2010年的名为《古顽》的博客文章下多了一条留言:"您好!我是准大一学生。高三一直是北大中文系的梦想激励我的,可是阴差阳错进了香港大学文学院。我最喜欢中文  相似文献   

20.
百家观点     
《湖北教育》2013,(8):50
屏蔽状元,向教育功利主义说不高考成绩公布后,我们应将重心放到志愿填报上,对孩子多一些精神呵护和心理关爱,让得意者勿傲、失意者勿怠。看淡状元,不仅是为状元们减压,更有助于纠正"分数崇拜":教育的终极目标,不是为了培养"教育模特"和分数高手,而是让孩子具备温文尔雅的性情,宽广博大的胸怀以及充满自信、勇于面对困难的坚韧心理,成为对社会有益的"公共人才"和"大写的人"。彻底杜绝状元炒作,需要教育管理部门和学校多一些教育家的情怀,为孩子营造健康的成长氛围,让教育真正得到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