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抓准数学教学中的核心问题,是相对于课堂教学那些过多、过浅、过滥的提问而言的,是直指教学关键点,并能引发学生积极思考、讨论和理解的问题,也是对课堂教学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中心问题。因此,教师如何抓准核心问题,并围绕解决核心问题的过程展开教学,促进学生对新知的深入理解,显得至关重要。让学生围绕核心问题开展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这样,学生思维就有了聚焦点和主线,思维活动就会体现出连贯性、层次性。  相似文献   

2.
陶建 《学子》2014,(10):72
正随着时间的推移,课改的许多问题随之出现:过度预设,忽视生成,学生的主体性得不到很好的体现;淡化预设,注重生成,过分地以学生为中心,表面热热闹闹,实际背离本课的教学目标。我们应该针对这些问题,找出症结所在,努力追求和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千万不能追求表面热闹、实则空洞无物的"精彩课堂"。那么如何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呢?  相似文献   

3.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并不能简单地由教师或者他人传授给学生,而只能由每个学生依据自身已有知识和经验主动地加以建构。因此,教师的角色便是调动学生主动思维和主动参与的积极性,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创设条件,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究。  相似文献   

4.
问题解决理论认为思维起源于问题,问题是数学的心脏。创新教育要求数学教师把"问题"作为教学的出发点,提出带有启发性和挑战性的问题。课堂提问是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有效的课堂提问能驱动学生"做数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更好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5.
林钦珠 《教师》2020,(5):44-45
作为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载体,核心问题贯穿整个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负责有效推动整体教学进程。基于此,文章通过参考相关研究资料,在阐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核心问题的基本内涵及其重要特征后,结合具体教学实例,着重围绕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抓准核心问题的有效策略进行简要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进程的进一步深化,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活动中逐渐成为重点。但是在当前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对于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还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导致小学数学教学质量水平提高缓慢。因此,本文将结合实际的工作经验,探讨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去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究精神。  相似文献   

7.
正数学习题教学是通过分析习题,使学生加深对基本概念的理解,使理论完整化、具体化,从多方面、多角度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学生在解答时出现的错误会各种各样,而现实教学中教师往往习惯将正确的解答直接告知学生,没有正视学生的错误,深究其错误的缘由,没有很好地抓住这些使教学效果最大化的契机,让这些错误资源从身边溜走。那么在初中数学习题教学中到底该如何有效地利用错误资源呢?笔者谈一些实践体会。一、错误的根源分析  相似文献   

8.
<正>一、问题的提出目前我国数学课堂教学常常存在这样的问题:一是教师的考核往往与学生的考核联系在一起,导致数学课堂教学往往是以解题训练为中心;二是学生的学习目的就是为了考试,导致学生在数学课堂的学习中过度关注解题技巧.而这些问题严重阻碍了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就数学学科而言,也严重阻碍了优秀学生创新思维的产生.因此,如何将数学知识与人的全面发展相结合就成了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人本主义思想兴起于上世纪五六十年  相似文献   

9.
正由于偏重知识传授,在数学常态课堂上教与学的互动表现为"单车道"——只注重教而不注重学生的学。具体表现为教师在数学课堂上图省力,没有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去思考讨论、动手操作、合作探究,就匆匆给出数学答案,或让少数脑筋转的快的学生回答;这样大部分学生的思维是被老师和那一小部分学生牵着走,答案往往唯一,大部分学生没有自己的思考过程,课堂也就显得呆板。在这样的课堂下,学生学的只是表面知识,无法扎实掌握,更重要的是学生没有参与体验过,不能形成自己的数学思路;教师自己也不可能改变、丰  相似文献   

10.
在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当中教师过于重视学生在成绩方面的提升,忽视了学生在精神上和技能上的提升。这样的理念不利于小学数学学科真正价值的充分体现,这样就导致学生不能够寻找到探究数学知识的乐趣。因此,在当前的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师应该创新教育教学理念,将课堂还给学生,更好地培养学生具有主动探究的精神。基于此,针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当中培养学生具有较强主动探究精神的方法与策略展开深入的分析和研究,促进学生在学习当中能够获得更加全面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每一位教师的永恒追求是有效的教学。什么是有效的教学呢?有效的教学是在课堂有限的时空内,按照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设置合适的教学内容,采用能够激发每个学生潜在学习能力,一直保持紧张兴奋的学习状态,在自主、合作、探究中深度参与教学的组织形式,从而获取足够量的有效知识和能力迁移.同时。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得到充分培养和锻炼的...  相似文献   

12.
一、"认知冲突"的概念 心理学研究表明,正常情况下,学生的心理活动处于一种平衡的状态.当学生发现不能用已掌握的知识和经验来解决新问题或者发现新知识与已有的知识相悖时,原来平衡的认知状态被打破,从而产生认知冲突,心理学上将之称谓"认知失衡".认知冲突的出现是教学过程中的必然.学生学习的过程,就是打破旧认知平衡再到构建新的更高级的认知平衡这样一种循环往复的过程.认知冲突是学生固有经验与新知识之间的连结通道,是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们不仅不能把认知冲突视为教学意外加以漠视甚至压抑,反而还要有意识的设置认知冲突,促使学生产生认识新知的心理冲动,由此调动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实现我们的教育目的.  相似文献   

13.
正在日常生活和工作实践中,处处离不开思维.数学被人们称为思维的体操.因此数学教学应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加强对学生思维素质的培养.下面就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谈谈几点看法.一、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例如,在学习了有理数的加法法则后提出如下问题:两个有理数的和是否一定大于每一个加数?不善于思维的学生会想当然地说"是",而有良好思维习惯的学生则回答:"不一  相似文献   

14.
素质教育就是人本主义教育,就是尊重人的个性,全面发挥人的潜能,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与这一时代发展的要求相适应,政治课教学就必须充分运用“最近发展区”理论。  相似文献   

15.
吕建军 《教师》2014,(21):51-51
数学问题中的隐含条件直接决定着数学问题能否有效解决。因而寻觅数学问题中的隐含条件,了解隐含条件的各种形式,掌握隐含条件的发现、分析方法,从题目的各种文字、各种数学模型、各种数学图形中挖掘出隐含条件,就显得非常重要。本文对隐含条件的挖掘和运用进行了一些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16.
课堂教学中提问的目的在于让学生在主动参与的过程中进行有效学习,在探究问题的活动中获得知识并主动建构新的认知结构,掌握获取知识的方法,获得探究所需要的技能,使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学会独立思考,体验并领悟其中蕴含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相似文献   

17.
新《数学课程标准》在关于数学教学活动的基本理念中指出:"教师应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学生是学习数学的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数学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倡导探究性  相似文献   

18.
课堂提问是一种艺术,是开发和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有效教学行为。好的提问,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思维,使学生始终处于一种积极探索的状态。在初中化学课堂的教学中,教师要结合教学目标,精心的建立有效问题;将问题暗藏在一定的情景之中,诱导启发学生发现问题;建立与学生思维相符、兼顾整体的问题,以达到“全民参与”;根据课堂的随即生成,因势利导,利用递进的方式,在分散难度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能力,尊重学生螺旋式上升的思维。在学生的自主探索中,顺畅、高效的完成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的问题与解决。  相似文献   

19.
正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认为学生的发展有两种水平:一种是学生的现有水平,指独立活动时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另一种是学生可能的发展水平,也就是在他人的帮助下,在集体活动中能够达到的水平。两者之间的差距就是最近发展区。人的认知区域分为3个区,即已知区、最近发展区和未知区,人的认知水平就是在这3个区域由低到高循环往复,不断转化,螺旋式上升。教学设计不宜停留在"已知区",也不能单刀直入"未  相似文献   

20.
长期以来,评价一堂课的教学质量如何,指标主要侧重于教师"教得怎样",而不是学生"学得怎样",因而误导教学走入误区:教师讲课时面面倶到,每节课滔滔不绝,自我感觉良好,而学生却是昏昏欲睡,一知半解。这就导致一个结果:基础有待加强的学生感觉物理高深莫测,不知所措,被动地被教师牵着走,久而久之便丧失了学习的兴趣与信心;基础好的学生则"吃不饱",因为没有了主动思考、自我开拓的锻炼,独立解决物理问题的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