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及时认输     
从不认输,常被视为坚强和值得钦佩的人格品质.羚牛便有着这样一种从不认输的品质.羚牛是一种大型食草动物.外形似牛,机体结实又介于山羊和羚羊之间,故称羚牛. 羚牛有着粗大的角,角尖光滑,从头顶先弯向两侧,然后向后上方扭转,角尖向内.体形粗大,四肢粗壮,体长约1.8米,成年羚牛可达到2米以上.体重约300公斤,尾较短,吻鼻部高而弯起,似羊.  相似文献   

2.
学会认输     
白云 《良师》2010,(5):29-29
羚牛有着一种从不认输的品质。它是一种大型食草动物,外形似牛。 羚牛和山羊一样,凡是能够到达它们宽阔嘴边的植物,几乎都吃,它的食料至少有100多种植物。凭借强壮的躯体和力气,羚牛可以随时赶走前来争食的其它有蹄动物。别看羚牛身体臃肿,在行进时弓腰驼背,步履蹒跚,可是在需要时却能跃过近3米高的枝头,或者用前腿、胸膛去对付一根挡在前进道路上的树干。  相似文献   

3.
秦岭羚牛,别名金毛扭角羚,俗名白羊,是亚洲的特有种。羚牛分指名亚种、不丹亚种、四川亚种和秦岭亚种等4个亚种。其中四川亚种和秦岭亚种是我国的特有亚种。由于羚牛在全世界分布狭窄、数量少,世界自然保护同盟(IUCN)将我国特有的两个亚种列入《红皮书》的珍稀级(Rare)中,我国政府也将羚牛列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  相似文献   

4.
课堂教学是一种目的性和意识性都很强的活动。在日常的课堂教学活动中,就是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知识,习得技能,发展智力,形成态度和相应的品质。通过有效性教学,能使学生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可以说,有效性是课堂教学的生命线。  相似文献   

5.
苏小谦 《小火炬》2020,(8):28-31
羚牛,一种传说中脾气很暴躁的动物。哦,不,这只是坊间传闻。据羚牛本尊表示,暴躁绝不是它们的代名词。为了向大家科学辟谣,羚牛群做出了一个决定——上网开直播,向大家展示羚牛群的真实日常。  相似文献   

6.
这一课没有哪个学校开设,这一课却人人都应学会,这一课叫:学会认输。学会认输是什么? 一个人如果听惯了这些词汇:百折不回,坚定不移,前仆后继,永不言悔……那么,他需要学会认输。  相似文献   

7.
士心 《教师博览》2004,(9):34-34
“宁输一垅田.不输一句言。”可见,很多人从来不知道认输。人们常常赞誉不认输是好样的。其实,人生的道路坎坎坷坷,有时放弃和妥协也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8.
这一课没有哪个学校开设,这一课却人人都应学会,这一课叫:学会认输。学会认输是什么?一个人如果听惯了这些词汇:百折不回,坚定不移,前仆后继,永不言悔……那么,他需要学会认输。  相似文献   

9.
这一课没有哪个学校开设,这一课却人人都应学会,这一课叫:学会认输。学会认输是什么?一个人如果听惯了这些词汇:百折不回,坚定不移,前仆后继,永不言悔……那么,他需要学会认输。  相似文献   

10.
致命的优势     
《小读者》2008,(4)
非洲鳄是一种凶猛的肉食动物,就连体形硕大的羚牛都能成为它的家常美味。它捕获猎物的看家本事叫做"无敌翻滚术"。事先潜伏在河水中,只露出眼睛和鼻孔观察外面的动静,当看到有猎物,比如羚牛在河边悠闲地饮水时,它便悄无声息地游过去,  相似文献   

11.
致命的优势     
非洲鳄是一种凶猛的肉食动物,它捕获猎物的看家本事叫做“无敌翻滚术”。具体讲来,就是鳄鱼要事先潜伏在河水中,只露出眼睛和鼻孔观察外面的动静,当看到有猎物比如羚牛在河边悠闲地饮水时,它便悄无声息地游过去,迅猛出击咬住羚牛的一块皮肉不放松,然后把对手拽跌到水中,接下来鳄鱼不断快速地翻滚自己的身躯。相应地,被紧紧咬住的羚牛也被迫在水中做翻滚运动。到后来不知是羚牛被水呛晕了还是被转晕了,总之猎物的挣扎渐渐地趋于平静,无奈而绝望地成为了非洲鳄的美味大餐。正是凭借屡试不爽的“无敌翻滚术”的优良招数,鳄鱼才成为非洲沼泽地区…  相似文献   

12.
人们常常赞誉不认输者是好样的,却鲜有人为认输者唱赞歌。生活中需要不认输精神的地方当然很多,但不认输也不是放之“四海”皆对,不少时候我们更应该懂得认输。懂得认输,是因为生活中我们不可能时时处处都是“赢家”,是因为凡事如果都死不认输,最后反而会输掉  相似文献   

13.
<正>不管怎样,璐璐总是能够坚持到最后一刻,不到最后一刻,永远都不会认输。最后一刻来临,当看到结果时,她就只好甩甩白旗,代表认输了。她是坚强的战士吗?一次又一次,冲锋陷阵,坚持到最后一刻,失败以后再重来,愈战愈勇?不是的!不到最后一刻,她确实不认输、不悔改、不掉泪。每天,她都在重复这一种毫无意义的“坚持”,不自觉地坚持。  相似文献   

14.
这一课没有哪个学校开设,这一课却人人都应学会,这一课叫:学会认输。  相似文献   

15.
如果某拳击手在败场认输之后,又自吹:"嘿!我比那个打到第十回合就精疲力竭无条件认输的拳击手优越哩!因为我在第九回合就认输,我本来还有力气打第十回合。我应被看作是有条件认输。"如此荒谬的自吹,人们自然会报以嘲笑。其实,这样的自吹者,在拳击场上罕见,在政治斗争场合却不乏其人。日本的清濑一郎和江藤淳,就因此而臭名昭  相似文献   

16.
叶延滨 《中学教育》2005,(12):62-63
这一课没有哪个学校开设,这一课却人人都应学会,这一课叫:学会认输。  相似文献   

17.
学会认输     
这一课没有哪个学校开设,这一课却人人都应学会,这一课叫:学会认输。  相似文献   

18.
常忆起那次难忘的会见●鸥一洋在商潮风时时袭来的今天,谷军的品质是无可挑剔的。在党风问题上,他从不私下发牢骚、骂街,而是向中央寄去他恳切的批评与建议。1991年3月8日中央秘书处复函感谢他对党的一片赤诚之情。组织观念在他心里是一面明镜,从不越轨。谷军同...  相似文献   

19.
学会认输,就是上错了公共汽车时,及时下车,另外坐一辆车。学会认输是什么?一个人如果听惯了这些词汇:百折不回、坚定不移、前仆后继、永不言悔……那么,他需要学会认输。学会认输,就是在陷进泥塘里的时候,知道及时爬起来,远远地离开那个泥塘。有人说,这个谁不会呀!不会的人多了。那个泥塘也许是个投资项目,也许是个好单位,也许是个温柔的恋情,也许是个当作家的梦。  相似文献   

20.
艾小羊 《师道》2015,(3):60
年龄的增长,会不知不觉地让一个人显露刻薄,这刻薄里却并无恶意,类似一种倚老卖老的"小样儿,到时你就明白了"。过了30岁,我对于那些说30岁就认输或30岁也不认输的"年轻人"总是忍不住带有几分这样的刻薄。我是一个对年龄特别不敏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