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一册<庄子·秋水>有句:"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课本注:"[轻伯夷之义]轻视伯夷的义.轻,动词,轻视.伯夷,商朝末年诸侯孤竹君的长子.他认为武王伐纣是不义,商朝灭亡后,以不食周粟表明自己的义,饿死在首阳山上.所以古人称他为义士."孤立地看,此注对"伯夷之义"的解释似乎没有问题,但若联系语境,则是不准确的.  相似文献   

2.
在中国思想史上,"义利之辩"被称为"儒家第一要义","天下之事,唯义利而已"。"义利之辩"持续了几千年,大体上形成"利者义之和",重视"利"但必须受到"义"的规范。对于今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而言,追求个人的物质利益,必须在在国家整体利益为先的前提下,以义为上,利在义中,义利合一,相互为用。  相似文献   

3.
2013年5月30日收到王立新教授几条短信:"给一位老友写下一点纪念文字,叫做《想给老游唱首歌》,被学生放到网上了。这是我此生最用情的文字,怀着可死之心所写,已经哭倒无数人,一周内阅读者已超过三万。此生再不敢以这种心情为文,写完此文之时,自己撞了汽车,好在人家先停了。回到家里,第一次吃下四粒救心丸……"稍后又有邮件来说:"近日真切体会了朋友之义,由此也验证了人生对自己的第一次真正彻底的忠实。他跟我并没有更多‘相濡以沫’的交往,但却是‘相望江湖’的魂交神契。他用死亡的利剑刺穿了我的胸膛,我的鲜血不住地流淌,淹没了自己从前的一切功名和虚妄。向后的人生道路怎么走,我,虽然略感彷徨,但丝毫都不迷惘!"予因思古人盛道"朋友之义",曰"朋友之际",曰"朋友以义合",曰"师长有尊,朋友有旧",昭在五伦,列之五常。《论语》言:"朋友死,无所归。"班孟坚曰:"朋友之际,五常之道,有通财之义,振穷救急之意。"燕人韩生曰:"遇君则修臣下之义,出乡则修长幼之义,遇长老则修弟子之义,遇等夷则修朋友之义,故无不爱也,无不敬也,无与人争也,旷然而天地苞万物也。"今日为宗派者多,为学派者少;以利而同者多,以义而和者少。朋友之道,旷绝久矣!与归之人,其可期哉?予读其文,虽欲有言,而言不尽意,遽为刊布之,冀传久远云。文章据王立新教授的修改稿编辑发表。由于排版原因,文章取消了随文插图。  相似文献   

4.
科考之初隋炀帝时期,进士第一名便有了状元的名号,又称"魁甲"。早期参加考试的士子,经由各州贡送到京城,在应试前需递送"投状",与今日考试报填个人资料类似。考试结束后,最高成绩者放在全部投状最前面,称为状头,也叫状元。  相似文献   

5.
朱熹认为"义"为"心之制,事之宜",其"利"则有两个层面的涵义。在"利"的一个层面的意义上,"义"就是"利",两者含义高度统一;在另一个的层面上,"义""利"之间存在着冲突。义利二者间是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正>何谓科举"三甲"?"三甲"是我国科举制度中最高一级考试殿试的等级。《辞源》先引用《宋史·选举制》指出"三甲"的由来:"太平兴国八年,进士诸科,始试律义……进士始分三甲",然后对"三甲"予以解释:一甲第一名叫状元,第二名叫榜眼,第三名叫探花;二甲第一名叫传胪。明清科举仍分三甲,但第一甲仅限三人,第二甲称"赐进士出身",第三甲称"赐同进士出身"。  相似文献   

7.
国学与管理     
国学与国学热"国学"一词在近代中国的演变大致经历了从"中学"到"国粹",再到"国故",再到"国学"这一过程。"国学"又有古义、今义与广义、狭义之分。"国学"的最早意义是"由国家  相似文献   

8.
蝙蝠,又名"仙鼠",也名"飞鼠",北地俗称"夜摸虎".由于其既禽义兽的生物特征、游走于明暗之间的生活习性以及与人类若即若离的依存关系,在漫长的历史中,蝙蝠被国人赋予了庄谐皆有的形象与内涵.言其"庄"者,取其"庄重、神秘"之义,诸如岁及千岁,食之可仙,能通天地二界,引领钟馗捉鬼;  相似文献   

9.
任丹 《教学随笔》2013,(16):127-128
"走狗"本指猎犬或纵狗行猎活动,在汉代被喻为"奔走效劳者"。至明代,又出现了典型的"自称谦词"和"受人豢养的帮凶"之义,且各自在清代有所延续。至今,多视"走狗"为贬义词。就此,本文将考证"走狗",以此明晰该词词义的历时演化过程。  相似文献   

10.
"婵娟"探源     
"婵娟"具有"月光" "月亮"义,是经历了长期的历时演变过程才形成的.主要表现在,由"哗" "咺"合为同义复音词"啴咺",后固化为联绵词.又经过语音、字形的长期演变,形成了形、音与之稍有不同的"婵娟",其语义也有所分化.唐代频繁地以之绘月,最终"月光" "月亮"的借代义得以产生.  相似文献   

11.
"因材施教"教育思想由来已久"因材施教"在现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中,其关注度与认可度之高,恐很少有出其右者。溯其源头,其实早自孔子倡行"有教无类"始,便已成为其教育实践的题中应有之义。"有教无类"的践行,使得不同民族、不同年龄、不同阶层、不同知识水平、不同情致的学生都有了接受教  相似文献   

12.
义利观是人们对于"义"与"利"的根本看法。孔子的义利观,主要是"义以为上""义以为质""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以义谋利""见利思义""见得思义"等。但孔子并不完全否定人们对利的追求,特别是对民众利益的追求,即使对个人利益的追求也并非一概反对。这就显示了他的义利观的矛盾之处。这种义利观为荀子所继承与改造、开拓。荀子的义利观主要是"义利两有",打破孔子"义利两分"的成见,提出了"义与利者,人之两有也。虽尧舜不能去民之欲利","虽桀纣不能去民之好义"。荀子的义利观还有"以义制利"和"均遍而不偏"。孔子的"义以为上",以义谋利和荀子的"义利两有""以义制利"的思想,在当今仍未失去其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13.
"华山洞者",真乃"华山之阳名之"乎?笔者在教授《游褒禅山记》一文时,对"距其院东五里,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一句产生了疑惑:"华山洞者",真乃"华山之阳名之"乎?褒禅山亦谓之华山。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距其院东五里,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相似文献   

14.
"义"在中国古代是一个重要的哲学范畴,研究者一般把"义"作为"利"的对待来考察,试图解决"义"作为一种道德规范产生的内在根据,而忽视了"义"的合理内核."义"不仅是人们行为所应该遵循的外在规范之所"宜",是一种外在道德规范,更是事物的理则之所"宜",其本质是对事、物之理的遵守."礼"是事、物之理(即是"宜")的节文.因此在理论上讲,个人、集体的行为都必须以行"义"为前提,当然,在取利方面也不应例外.  相似文献   

15.
(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文后的问题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相似文献   

16.
正"巧"与"拙",涉及的是审美范畴的问题。对于书法的审美,正如每个人在不同的时间、阶段、地点,对于美所持的标准会有差异一样。"巧"是相对于"拙"来讲的。看待巧的问题,应该从两个角度切入:第一,从技术层面上讲。清刘熙载在《艺概·书概》中讲道:"学书者始由不工求工,继由工求不工。不工者,工之极也。"《庄  相似文献   

17.
许慎在<说文解字>中释"顺"为"理也",当为"顺"之引申义,"顺"之本义应为"合乎自然次序".依据有三:第一,参照"顺"的古文形体,比合"川"、 "页"两意,可推求"顺"之本义;第二,"顺"之本义在古代文献资料中用例颇多,现代方言俗语亦可佐证;第三,"顺"的这一本义是其整个词义系统的源头和总纲.  相似文献   

18.
用"短"来表示"拦截"义在很多方言中都有体现,但"短"何以有"拦截"之义却少有人论及;除此之外,一些地区方言中还有表示"追赶"义的"断",其本字亦未可知。通过文献论证,考证出表示"拦截"义的"短"本字当为"断",其"拦截"义源于"断"之"截断"义;而方言中表示"追赶"义的"断"当是"追"的记音字。  相似文献   

19.
"讷于言而敏于行"之"讷于言",即君子言无所苟之谓,其义当为"谨慎""慎重",而历来之"迟顿"则是表象的反应;"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句读当为"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反映的是孔子德政学说的精神;"赐不受命"之"命",既非天命,又非官命,乃为教命,即师命;"游于艺",指优游于道之外的一切才艺,与为本、为体的道相比,则为末、为用,皆属形而下之"鄙事";"吾与女弗如也",孔子肯定子贡有自知之明,故判之曰"弗如也",又以"吾与女弗如也",慰勉子贡。  相似文献   

20.
"胡"本义为"颔下垂肉",由此产生的事物名称有"胡袋、胡皴、鹈鹕"等;"胡"引申为"喉"义,"胡咙、胡夷鱼"等词语中即用此义;又引申为"胡须"义,相关的事物名称有"胡孙、蝴蝶"等;又引申为"西北部民族"义,与此相关的事物名称有"胡琴、胡笳、胡饼、胡蒜、胡萝卜、胡瓜、胡豆、胡椒、胡服"等;又引申为"大"义,使用此义的名称词语有"胡鳙、胡沙、胡考、胡耉"等。分析"胡"的意义引申情况,能够解开"胡"类事物名称的命名之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