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以软土地区某高速公路桥头路堤工程为例,介绍了砂井堆裁预压法的原理,根据实际路基沉降观测数据,对路基的沉降规律进行研究,并采用三点法预测了路基最终沉降量,并将二者进行对比分析.研究表明:地基沉降量的90%以上发生在地基的中上部,深度为1.0—10.0米范围;该桥头0号桥台路堤累计沉降量为221.8mm,1号桥台路堤累计沉降量为200.9mm,且三点法预测结果与实测结果接近。  相似文献   

2.
通过分析单桩承载力确定存在的问题与不足,结合灰色GM(1,1)模型的特点,根据实际观测资料运用灰色GM(1,1)模型预测了单桩承载力与沉降的关系。利用模型预测了单桩极限承载力,预测结果与实际观测具有较好的符合性,根据本文结果表明,灰色预测具有较好的工程应用意义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客运专线无砟轨道的铺设对线下工程的沉降有着极高的要求,本文依托大西客运专线的渭洛河特大桥,针对工程的实际情况制定了具体的现场观测方案,就标段内的225个墩台进行了从承台施工结束至无砟轨道铺设前的全过程观测,其中最长的观测持续了87期(共计609天)。通过对大量观测数据的统计分析,渭洛河特大桥线下工程的墩台均匀沉降量、相邻墩台沉降差、预测沉降总量与实测值的差别等参数均符合大西客专线下工程沉降变形评判标准。  相似文献   

4.
高速铁路路基沉降控制是高速铁路设计和施工中所要考虑的主控因素,所以在大规模施工前,均应进行路基沉降观测,结合沉降观测数据进行路基沉降量预测。而路基沉降预测常用方法涉及多个学科和领域的交叉运用,本文深入浅出的介绍了对高速铁路路基沉降预测的几个典型方法,主要有曲线法、灰色系统法、BP神经网络法和遗传算法。  相似文献   

5.
住宅楼的沉降与倾斜观测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娟 《太原大学》2000,(2):49-51
由于设计,施工等方面的原因,住宅楼的倾斜与沉降现象时有发生。本结合某住宅楼的变形观测阐述了沉降观测与倾斜观测的一般方法与技术,并根据实际情况,结合具体问题,改进了观测技术,因地制宜地采取了行之有效的措施,确保了观测结果的精确度,并为后继修缮工程提供了资料。  相似文献   

6.
基础打桩和基坑井点降水情况下邻近建筑物的变形情况十分复杂,对其沉降观测必须根据实际施工进度适时调整观测周期,准确分析建筑物的垂直位移变化情况。本文结合扬州市神舟商务广场周边建筑物沉降观测的工程实例,对基础打桩和基坑井点降水情况下周边建筑物沉降观测工作进行研究,提出了沉降观测应当注意的问题及沉降观测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在概述灰色Verhuslt模型基础上,对灰色Verhuslt模型在建筑物沉降监测中的应用做了详细介绍.结合工程实例中4#楼东南角S044点沉降数据建立灰色Verhuslt模型,实证结果表明模型精度可靠,实际沉降量观测值与沉降量预测值吻合较好,在沉降变形分析数据预测分析中应用灰色Verhuslt模型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实际观测的建筑物资料记录的分析与研究,对分层总和法和《规范》法计算地基沉降进行了对比与讨论,对于实际工程沉降量的计算方法的选择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通过沉降观测预测高速铁路的工后沉降,是解决勘察设计、施工阶段的不足,保障铁路安全平顺运行的关键。然而,随着西部高速铁路网的建设,沉降观测中风以及隔壁阳光照射的影响越来越严重,这些对于沉降观测的精度有着非常大的影响。提出在这些地区进行沉降观测建立高精度的基准点网络及沉降观测基准点网误差处理方法,同时提出采用"三固定"及增加仪器配重的方法进行风区沉降观测。  相似文献   

10.
根据工程实例,利用基于有限差分理论的计算程序建立数值分析模型,对深基坑开挖与支护过程中临近基坑的建筑物地基沉降进行数值分析计算,得到了临近建筑物地基沉降的变化规律及沉降量具体数值,将数值分析结果与实测值进行对比,结果基本一致.研究表明,数值分析可以用于基坑开挖和支护过程中相邻建筑物地基变形的预测分析,为实际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结合工程实践,论述了建筑物沉降观测的重要性、观测流程,为确保建筑物的正常施工及安全运营提供了可靠的依据,沉降变形监测方法可供实际工程变形监测时参考。  相似文献   

12.
文章应用二等水准测量方法定期对某高层建筑进行沉降监测,对监测结果进行了细致分析,并用回归分析理论对沉降趋势进行了预测。监测和预测结果表明,所建高层建筑沉降规律正常、稳定性良好,从而为类似条件下的高层建筑的安全施工与管理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一般的灰色残差修正GM(1,1)模型只是单纯利用差分来代替微分,而且用原始沉降数据第一点的值作为时间响应函数的初始值,导致了一定的误差。提出一种多项式逼近法改进后的残差修正GM(1,1)模型,该模型利用多项式在离散观测点上的导数代替常用的差分,同时添加一个初值参数C_0做出调整。实验验证,改进模型具有较好的准确性和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在高层建筑及地质敏感地区建筑物施工过程中,对施工建筑物及其周边地区建筑物进行垂直位移监测即沉降观测工作,是对建筑物施工质量控制的一个重要手段。为快速、准确向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和工程监理提供第一手数据资料,本文结合沉降观测工作的实际经验及产品质量控制的需要,对沉降观测数字化作业的探讨和研究,有效地提高了测绘产品的质量和测绘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5.
建筑施工测量技术简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施工测量,重点分析并解决了建筑物控制线、建筑物的竖向传递、建筑物的高程控制、沉降与垂直度的观测等问题。  相似文献   

16.
本介绍了高速公路高填方路段的变形观测工作,并对变形观测的必要精度、控制网的布设方案及路基沉降位移的规律进行了探讨,其研究成果对其他高速公路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本文主要就天津雾霾形成的主要原因及雾霾预报建立了相关数学模型。对模型进行检验后,确定最终预测方程,并利用预测模型所得结果与天津实际数据比较,预测基本符合。  相似文献   

18.
研究车道被占用对城市道路通行能力的影响,参考高速空气动力学激波理论,均值双样本T检验,多元回归分析及类比法,分别构建横截面实际通行能力评估、差异检验、交通流堵塞激波和时间预测模型,使用Matlab、Sas、Lingo软件编程,求解了模型中所涉及的各问题并给出了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