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新课程标准提倡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课堂辩论是探究式学习的一种。本文以《评价哥伦布功过》为例,说明促进学生探究式学习的辩论课,主要有辩题确定一课前准备一课堂辩论一反思评价几个环节。教师的作用是引导学生多角度地评价历史人物哥伦布,促成学生自主探究问题、有效地合作学习。  相似文献   

2.
关于"学生心目中的教师"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学生心目中的教师”的调查,有利于了解教师必备的特质,有益于教师教育,提升教师的专业形象。  相似文献   

3.
谁是学生心目中的好教师——师生关系现状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琼 《中国教师》2008,(17):8-9
<正>怎样才是一名好教师?优秀教师的标准是什么?对教师理想形象的探讨一直是教师教育研究的关注点。以往研究主要从国家政策层面与学者理性分析的角度,提出成为一名优秀教师或好教师应该具备的素质与标准,亦成为广大教师努力追求的方向;然而较  相似文献   

4.
根据关键性事件和典型性特征,可以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中小学教师编制政策划分为三个时期,即初建、中断时期(1949-1976年),城乡倒挂、二元结构时期(1977-2009年)和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时期(2010年至今).教育发展定位、教育实践发展需求和国民经济发展水平是分析中小学教师编制政策演进历史逻辑的要素.差异与均等,公平与效率,结构、规模与质量是中小学教师编制政策历史演进中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5.
根据关键性事件和典型性特征,可以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中小学教师编制政策划分为三个时期,即初建、中断时期(1949-1976年),城乡倒挂、二元结构时期(1977-2009年)和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时期(2010年至今).教育发展定位、教育实践发展需求和国民经济发展水平是分析中小学教师编制政策演进历史逻辑的要素.差异与均等,公平与效率,结构、规模与质量是中小学教师编制政策历史演进中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6.
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程价值认识的现状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在实践层面逐渐走向成熟的同时,研究者和实践者对于课程价值确认的诉求显得越来越紧迫.作为信息技术课程价值的重要认识主体,学生如何认识信息技术课程价值直接关系着价值的实现.为了解学生对于信息技术课程价值的认识,本研究对8位中小学生进行了实地访谈,并对595名中小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研究结果表明:被调查的大部分学生喜欢信息技术课程,不过,随着学段的升高,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程的喜欢程度也有所降低;学生学习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目的为掌握信息科学知识、提高信息技术能力等;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程不感兴趣的主要原因来自于信息技术学习困难等教学方面的问题.总体而言,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程价值的认识存在应用化和应试化两种倾向,即强调信息技术的应用技巧、强调为“通过考试”而学习.  相似文献   

7.
“以史为鉴”是史学永恒的功能。在教学设计中,注重认识历史的过程,是引导学生通向“以史为鉴”的桥梁。本文将以初中历史课《美苏“冷战”对峙局面的形成》为例,谈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构建对历史的认识。  相似文献   

8.
鉴于以往在中学担任历史教师的体会,我们认为懂得一些历史之外的知识,尽量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对于历史教学尤其是培养学生对历史的认识能力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9.
《现代教育技术》2015,(3):36-42
信息技术教师的教学决策和行为都受到其所持有的课程价值取向影响。为了了解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课程价值取向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作者对全国5个地区的信息技术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根据调查统计结果发现,信息技术教师对六种课程价值取向:学术理性、认知过程、社会重建、人文主义、科技发展和生态整合都不排斥,但对于社会重建取向的认同度最高。对影响信息技术教师课程价值取向的不同因素做了显著性差异检验,发现不同性别、不同教龄、不同区位的教师课程价值取向没有显著性差异,不同年龄、不同学段和不同学历的教师课程价值取向存在显著性差异。在对调查数据分析的基础上,作者提出了相关的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建设一个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已成为当代中国所面对的新主题。从关学的角度看,和谐便是一种美;从物理学角度看,这是一种对称和平衡;从哲学角度看,这便是辩证的统一;从政治和管理的角度看,这便是一种公正和稳定,所反映的是社会组织的控制和发展的良性循环。本文试从“和谐”的历史认识与现实价值目标作一思考。  相似文献   

11.
提高教师调查研究学生的能力,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改进教育教学工作,促进教师自身专业发展。通过提升教师调查研究学生的能力来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的过程是:确定调查研究学生的主题;培训者向教师讲解调查研究学生的系统理论与方法;教师观摩培训者调查研究学生;教师实践如何调查研究学生;和教师一起分析调查学生的结果;寻找问题解决措施并将之实施。实践表明,以教师调查研究学生的能力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具有多方面的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12.
1.1492年10月12日约凌晨两点,特里阿那看到月色朦胧的海平线上闪出一缕白色的微光,大叫起来:“陆地!陆地!”他看到的这块陆地处于西印度群岛,被当地居民称为瓜纳哈尼。从景色和面积来讲,并无出奇之处。但是,当特里阿那的主人哥伦布手举卡斯提尔(古代西班牙中部北部地名)的旗帜登上这块土地时,把它命名为圣萨尔瓦多,或称神圣的救世主。驾着三艘脆弱不堪的船只在海上航行了33天,在三千多英里的航程中从未见到陆地,哥伦布出于感激之情和发现它时的惊喜,才为这块土地选择了这一庄严的名字。站在更长远的历史观点看,这个名字也是再合适不过的。哥伦布和他船员中的任何一个人都对此深信不疑。然而,圣萨尔瓦多的发现,大概是基督诞生以来西方文明史上最重要的事件。  相似文献   

13.
建设一个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已成为当代中国所面对的新主题。从美学的角度看,和谐便是一种美;从物理学角度看,这是一种对称和平衡;从哲学角度看,这便是辩证的统一;从政治和管理的角度看,这便是一种公正和稳定,所反映的是社会组织的控制和发展的良性循环。本文试从"和谐"的历史认识与现实价值目标作一思考。  相似文献   

14.
亚当·斯密的《国富论》不仅仅是一部经济学巨著,更是一个运用历史分析方法来阐释经济范畴与原理的范例。它是斯密关于历史进化过程的更广泛的观点应用到一个特定的社会,反映了一个关于人类和宇宙更基本的前提在历史上的表现。其中斯密的阶级分析法、历史阶段理论、殖民地理论等具有重要的历史认识价值。  相似文献   

15.
16.
教师教育课程的价值取向制约着教师教育的课程活动,关系到未来教师的培养质量。因此,审视当前教师教育课程价值取向的不合理之处,确立其应有取向并探索实现途径,对于实现高师培养目标、服务基础教育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教师教育课程不能在既有的价值取向框架下进行,而是要在教育的时代需要下进行重构与实现。  相似文献   

17.
李代友 《现代教学》2009,(10):38-39
历史学习在本质上是一种思维过程,即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方法。历史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重视学生的思维认知规律,关注教学的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才能真正落实历史教学的价值。围绕如何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我们刊发了上海市凤光宇历史名师基地的学员所作的探讨和研究。  相似文献   

18.
我国中学教育的大环境没有根本的改变情况下,“素质教育”实施的实际效果与教师的行动有一定关系。提出要以学生为主体去组织教学进程。通过整合课程资源、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实践合作学习、不断更新课堂教学套餐、使用计算机辅助教学手段使教师的教学活动着眼于提高学生接受知识和学习能力的程度。最后介绍了实施效果。  相似文献   

19.
关于历史认识与历史评价的检验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历史认识与历史评价的检验问题是一个学术界长期争论的话题,先后出现了史料检验说、观念检验说、实践检验说等不同的理论取向。对这些观点进行批判性地解读,可能为我们深入探究历史认识与评价的检验途径、方式与特性等提供某些思考理路。  相似文献   

20.
本研究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问座谈法对湖州市两所职高200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和数据分析,对当前职高学生从事体育锻炼的认识分别从体育课、提高身体素质、养成习惯、校本课学习、节假休息日锻炼等方面进行讨论与探析,从中了解职高学生对体育锻炼的认识程度,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