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许春燕 《广西教育》2012,(37):19-19
数学和学生的生活本身是密不可分的,要让学生感受并认识到这种联系,有赖于我们在数学教学中向学生提供真实的现实背景和问题情景。只有让学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学生才能体会到数学知识是有价值的,才有兴趣去学习数学。  相似文献   

2.
"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是新课改的基本理念。《数学课程标准》把"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作为总体目标,注重数学在社会生活中的应用,力图使数学知识更贴近于学生的生活。因此,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教学,要注  相似文献   

3.
"解决实际问题"是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更是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然而在实际中,我们却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现象,学生已经具有足够多的数学知识,却仍然不能有效地解决实际问题。因此,我们教师就要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  相似文献   

4.
课堂因错误而精彩.融错既是一种教学策略,更是一种教学态度和教学境界.融错不仅是促进课堂教学改革、提升教师专业发展水平的有效途径,更是促进学生自我反思、合作交流、主动纠错、形成感悟、提升认识的有效载体.为此,在实际教学中,我通过设计相关的融错环节,在有效帮助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正确获取数学知识、形成数学能力的同时,尝试在融错中提升学生学习的自觉理念,即能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促进学生自我感悟与觉醒,引领学生更自信、更积极、更有效地进行数学学习的思想与观念.下面,我以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方程》第一课时的教学为例,谈谈自己的一些做法.  相似文献   

5.
小学生在之前用字母表示数等知识的基础上学习方程这部分的知识,认识并理解方程的意义以及性质,并将这部分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然而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出现了不少问题,出现新旧知识的矛盾冲突。本文旨在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中出现的问题,更加深刻地理解方程的意义,并更好地应用。  相似文献   

6.
李强 《生活教育》2008,(10):57-59
在当前的课堂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已引起大家的重视.这是一种很好的趋势.能使数学知识更贴近社会生活与儿童实际.改变枯燥、抽象的教学状况.使我们真切地感受到小学数学课堂的动感与鲜活。但人们似乎又走入了一些"误区".我们应该开始思考一些深层次的问题.究竟怎样的问题情境才是有效的?如何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  相似文献   

7.
《用"替换"的策略解决实际问题》是苏教版第十一册的教学内容。解决问题,不仅仅是为了获得解决具体问题的方法和答案,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形成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本课的教学,旨在引导学生经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初步学会用"替换"策略分析数量关系,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不断反思,感受"替换"策略的价值,进一步发展分析、综合和简单推理能力,丰富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相似文献   

8.
数学是一门应用性学科。它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在知识内容上比较注重突出与生活、社会、学生实际之问的关系,在课程实施中也特别强调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让生活问题走进数学课堂,就是指教师要善于捕捉生活中的数学现象,在数学教学中联系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挖掘数学知识的生活内涵。适当做些变形处理。让数学更多地联系实际,贴进生活。达到生活材料数学化。数学教学生活化。  相似文献   

9.
周明霞 《家长》2021,(1):75-76
初中数学学科学习需要具备严谨的推理能力,但枯燥僵硬的内容知识让很多学生头疼.在素质教育背景下,要求农村初中数学学科的教学内容要和学生生活实际相联系,以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构建数学模型可以帮助农村学生从分析数学应用题入手,学会整理应用题中设计的关键数学信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学会用所学的相关数学知识去应对生活...  相似文献   

10.
人们在社会生活环境当中谋求生存与发展最为重要的能力就是解决问题的能力,数学课程的最终目的就是让学生掌握综合使用数学知识来解决问题。能否解决问题受个体对问题是否理解到位所决定,文中将详细提出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1.
彭平 《河北教育》2008,(6):41-42
数学作为一门基础性的科学,有着其特殊的应用价值,光能“活学”还不够,还应该在活学的基础上学会“活用”,使知识真正为生活服务。我的想法和做法是:“生活经验(解决)→数学问题(获得)→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旨在使数学教学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使学习变得有趣、生动、易懂。  相似文献   

12.
张卫青 《小学生》2012,(12):10-10
《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教学行为应以学生的实际生活为出发点,营造生动、愉悦的问题情境,充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求知欲,为学生实施数学活动创造了无限机会,以全面提升学生的数学能力和水平。然而,在实际数学教学过程中,大部分教师忽略新课改的基本要求,仍采用传统固化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对学生进行数学知识的全盘讲解,使学生不能从根本上理解和掌握新  相似文献   

13.
《考试周刊》2019,(57):77-78
问题解决是数学学习的一部分。数学问题解决是指在遇到新的情况下时,运用之前的数学知识不能解决问题,必须采用新的策略和方法。问题解决具有现实性、具体性和复杂性等特点,基于问题解决的特点,学生的趣味性、好奇心、自主探索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求知欲增强。在此情形下,教师需要设置有趣的问题,引起学生数学学习的乐趣;指导学生开动脑筋,探索不同的要领;鼓励学生动手操作;满足学生求知欲。  相似文献   

14.
1问题提出的背景数学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要加强综合性、应用性内容,重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和社会实践。随着国家基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课堂教学方法与教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问题解决”进入课堂的必要性,适用性和具体在课常上实施“问题解决”的优越性,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6.
所谓"体验学习"是指让学生置身于一定的情境之中经历它、感受它、考察它,最终认识它、掌握它,它能使学在不同的情境体验中消化知识,升华情感,丰富经验,增能力。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倡导体验学习能使生得到充分的成长。一、创设"生活化"的情境,为体验培植基点数学知识源于生活,并最终服务于生活。因此教师要创设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问题情境,使数学贴近学生生活  相似文献   

17.
“问题解决”,是指在教师指导下,学生主动、积极地感受问题和发现问题,主动、积极地应用已有知识和经验解决问题的过程。近两年来,我们结合新课程改革,进行了“问题解决”这一学习方式的研究探索,深刻的体会到在教学中教师注重创设有效的问题情景,重视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培养,正是学生逐步理解和掌握获取数学知识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8.
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就是从现实生活或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学问题,用数学符号建立方程。这类问题大多难在如何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学问题。解决这个难点的关键是找出题目中的相等的数量关系,即我们通常简称的相等关系。我在教学实践中探索总结了六种找相等关系的方法,遵循这些方法去找相等关系,就可以让学生顺利解决列方程(组)解应用题的问题。一、利用题目中的关键语句直接找相等关系有些应用题的文字叙述中就包含了能体现相等关系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数学教学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在于是否培养了学生的数学能力,而学生数学能力的强弱在很大程度上又表现在其能否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如何使学生“领悟”出数学知识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能用数学眼光去观察生活实际。  相似文献   

20.
李文杰 《成才之路》2010,(23):I0016-I0016
实际教学中,数学教学目标常常被简单地理解为数学知识的掌握。以知识掌握的数量和牢固程度作为唯一标准的教学评价,引导着师生对知识的单一追求。为了便于学生理解和接受,抽象、严谨且具有广泛应用性的数学知识经常被教师们分解为一道道数学题,解题成了数学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引导学生解题成了数学教学的一种重要形式和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