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空间是构成整个历史叙事必不可少的基础。要使历史更贴近事件的原始存在状态,便应该在空间维度上进行编排和创造,赋予历史事件一种空间性的结构。[1]相对于历史时序,教师较缺乏营造历史空间引领学生体悟历史的策略,故对于学生而言,存在于教科书中的像“奥斯威辛集中营”那样的封闭历史空间,只是一种抽象的概念、一堆无法想象的数据,以及...  相似文献   

2.
著名学者葛兆光说:“我对现在大学教师不教书深恶痛绝。”近年来,他是把三分之二的时间用在教书上。但在教学过程中,他也深感现行的教科书有许多不足和缺点,以他开课的中国思想史为例,他认为现行的许多历史教科书的共同缺点是:一、都是概论式的内容,限制了学生的思想;二、历史教科书中没有故事,也就没有历史,历史仿佛是按照写作者的概念发展的,内容无趣、枯燥;三、没有国际视野。  相似文献   

3.
教科书是教学活动的载体,是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工具。通过对不同版本的历史教科书进行比较,有助于教学活动的拓展。历史教科书依据《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但各个版本的历史教科书在编排体例、内容结构上各有特色。历史教学是为完成历史学科的教学任务,由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共同完成,是一种教师指导和学生学习相结合的双边活动。根据学生实际情况,结合不同版本历史教科书的知识内容进行比较分析,促进历史教学的有效进行。  相似文献   

4.
现代中学历史教材,知识覆盖面广大并高度浓缩,加之历史事件年代久远,学生不易感知。所以,课堂教学中,教师在认真钻研教学大纲和教材基础上,对教材作适当的补充是非常必要的,但这个补充要以不超越教科书规定的知识范围为度  相似文献   

5.
初中历史教科书内容繁杂,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概念等纵横交错,在记忆历史知识的过程中,学生往往感到力不从心。本文就教学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记忆能力进行探讨,力求通过文中论述的方法,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6.
现行教材中有很多重要的历史事件或历史概念,在实际教学中需要教师及时处理与准确解读,从而逐渐接近历史真实,否则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教学效果。基于此,就现行教材中诸多历史事件与历史概念进行比较认真的梳理与归类,将其概括为五种常见类型,并提炼出若干基本解读思路与方法,旨在引起重视,便于教师教学,并对教师专业成长以及学科相应核心素养的落地生根能带来些许启示。  相似文献   

7.
历史既是一门蕴含着丰富知识、逻辑性强的学科,也是一门趣味性强、非常形象的学科。在教学实践中,有的教师按照公式演绎历史,使得教学过程枯燥呆板;有的教师语言表达能力不强,词汇不够丰富,让学生感到索然无味;有的教师高度浓缩历史教科书,使得学生无法很好地了解许多重要的历史人物和生动的历史事件。  相似文献   

8.
对广大一线历史教师而言,历史教科书是“有序”进行历史教学的重要材料与基本工具,这主要基于两方面的原因:一是历史教科书是史学专家以及富有教科书编写经验者依据一定的指导性文件编写的,更能科学、准确地贯彻与体现相关指导性文件的精神;二是历史教科书基本叙述了历史发展的线索与主要内容,知识结构、呈现方式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虽然如此,我们也不能有惟教科书至上、惟教科书是瞻的思想,尤其是在新课程背景下,作为一线教师,必须树立正确的历史教科书观,在充分认识历史教科书是历史教学的重要资源的同时,还要有效挖掘、合理利用其他历史教学资源,创造性地用好历史教科书。  相似文献   

9.
“内阁”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历史教科书对它的讲述过于抽象化,几乎没有具体人物、典型事件的描述,如果教学中只是照本宣科则容易导致鲜活生动的历史被遮蔽,具体可触的生活被掩盖,结果教师教得索然无味,学生学得晕头转向。为此,我尝试从历史细节人手,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探究,自然生成认识,让学生明白“内阁”是怎样炼成的。  相似文献   

10.
说到中学历史教育改革,就不能不涉及历史教材,尤其是历史教科书的问题。因为一讲教学,就意味着要摆正“教师、学生与教科书”三者的关系。这已经是我们的一种思维定势。目前最新的研究成果(如“历史教材学”)表明,在中学历史教学中,教科书中心的位置仍不可动摇。“教学活动的媒介就是教材”,而且“历史课堂教学的核心,实质就是学生对历史教科书内容的感知、理解和运用。”于是说,  相似文献   

11.
现行各版本历史教科书对某些历史事件的时间表述不尽一致,有的版本甚至有了新的提法,与传统说法差别很大,尤其对世界历史部分来讲更是如此。这给学生学习、教师备课、教研员命题带来了很大困难。现以几个主要版本的初中历史教科书世界历史部分为例,就几个人们关注的世界历史时间问题谈一谈自己的看法,供大家讨论。  相似文献   

12.
提升学生历史概念归纳能力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认知所学的历史知识,进而形成相关的历史概念,这是历史教学中很重要的一步。历史概念是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和历史人物本质的反映,是历史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历史思维的细胞,学生只有在充分认识了该事件或现象的本质时,  相似文献   

13.
裴巨刚 《成才之路》2010,(36):I0029-I0029
教师的历史知识的教学必须要达到一定深度,为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打下基础。为此,在课堂教学中,应加强历史概念教学,注意准确、科学地表达历史概念,并要理解和掌握历史概念。因为历史概念是对历史事实和历史现象的抽象与概括,反映其本质特征。在教学中指导学生学习和理解历史概念的过程,就是训练、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规律性,大到一个时期、一个阶段的历史事实及其特征和规律,小到一个历史事件的前因后果。  相似文献   

14.
一、历史教学要注重深度教师的历史知识的教学必须要达到一定深度,为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下打基础。为此,在课堂教学中,应加强历史概念教学,注意准确、科学地表达历史概念,并要理解和掌握历史概念。在教学中指导学生学习和理解历史概念的过程,就是训练和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规律性,大到一个时期、一个阶段的历史事实及其特征和规律,小到一个历史事件的前因后果。这种讲解会使学生对历史事实有整体概念,  相似文献   

15.
“故事”与“历史”原有密不可分的关系,但在历史课堂上,教师似乎不敢很公开地说“故事”,其原因有以下几方面:(1)历史是指过去发生过的事,有其真实性;故事则是流传下来的说法,经过渲染、演绎,已无多少真实性可言。(2)历史中有一些很重要的概念,可以让我们对一个时代、一个事件等有深刻的理解;故事大多为一些烦琐细小的叙述,除了有趣、好玩,无助于对一个时代或一个事件的理解。(3)历史教科书中,都是写事情的经过、制度的内容、文化的成就等,几乎看不到有趣的故事,好像故事已经被排除于历史学习的主要内容之外。  相似文献   

16.
历史教科书中有大量的知识点要求学生去了解、掌握,而这恰恰是学生在学习历史过程中感到非常头疼的事。要除此“疼”,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对知识点进行“优化”。具体方法有:  相似文献   

17.
对于中学生来说,历史教科书是他们获得历史知识的最重要来源。如何运用好教学方法,最有效地指导学生阅读历史教科书,掌握历史基础知识,是历史教师必须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历史背景是指对历史事件的发生、存在和变化起重要作用的历史条件或现实环境,它是学习历史过程中经常遇到的一个概念。一般来说,历史背景为我们提供了某一历史事件发生时(前)的社会经济、政治、军事、思想化、阶级关系、民族关系等某些方面的状况,从中揭示某一历史事件发生的深刻社会根源。善于从历史背景中分析历史原因,对于学好历史非常重要。怎样从历史背景中分析历史原因呢?  相似文献   

19.
历史教科书设置插图,从浅层次上说,是借形象、直观的视觉冲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深层次上说,则是借插图引导学生观察、想象,启发学生的历史思维,进而理解历史概念、分析历史事件等。本文以人教版教科书中两幅宣传画为例,就教科书插图的“启发性”谈些浅见。  相似文献   

20.
孙智昌 《学科教育》2000,(7):30-34,41
历史科学书中如何认识和描写“南京大屠杀”,关系到如何认识历史,如何教育下一代的大问题。中国很重视对学生进行关于“南京大屠杀”的教育,各家教科书对这一事件都有详细描述,都配有插图,都设计了针对这一问题的习题,由此揭露日本侵华战争的残酷性和野蛮性。日本历史教科书把重点放在这一事件增强了中国人民的抗日意识上,描写这一事件的分量也很少,同时还存在着史实错误。我们希望日本能正确对待历史,教育好下一代,让中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