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件事情总是被做好,人们可能不再用过多心思去关注它,因为不担心做不好。高考试卷试题却总是备受关注,说明了什么?至少说明没完全做好。本来,“考试领导教学”是很自然、很正常的事,可是有的命题专家坚决否认这一事实,是不是不愿担当“导向”责任?未可知。这些年,不少地方的读者反映他们学校历史学科的高考成绩总比其他学科低,导致教师...  相似文献   

2.
如何教育孩子?这个话题一直是父母、教师及社会所关注的。一直以来,人们习惯于把对父母或老师的话言听计从的孩子称为“乖孩子”,而把跟父母或老师对着干的孩子称为“坏孩子”。一般说来,“乖孩子”总是很讨人喜欢的,而“坏孩子”总是挨打、挨骂。我曾遇见过这样一件事:  相似文献   

3.
墨菲 《父母必读》2009,(4):77-79
对于分娩,你总是有种莫名的期待和恐惧。如何为那一神圣的时刻做好准备?在分娩过程中,又有哪些“捷径”可以遵循呢?  相似文献   

4.
学习成绩常成为家长关注的焦点。为什么孩子对学习总是没有兴趣?为什么孩子很努力,效果却不好?该怎样提升孩子的学习方法,使孩子达到最佳学习状态呢?带着“学习”这个家长关心的大问题,我们来到绍兴市柯灵小学,和该校老师、家长们共同探讨。座谈中,许多家长都提供了属于他们自己的“教子良方”,现摘取部分内容和大家共享,共同关注孩子学习这件事。  相似文献   

5.
习惯成自然     
叶圣陶 《新读写》2014,(7):71-71
“习惯成自然”,这句老话很有意思。 我们走路为什么总是左脚往前,右脚往前,两只胳膊跟着动荡,保持身体的均衡,不会跌倒在地上?我们说话,为什么总是依照心里的意思,先一句,后一句,一直连贯下来,把要说的都说明了?因为我们从小习惯了走路,习惯了说话,而且“成自然”了。什么叫做“成自然”?就是不必故意费什么心,仿佛本来就像那样子的意思。  相似文献   

6.
习惯成自然     
“习惯成自然”,这句老话很有意思。我们走路为什么总是左脚往前,右脚往后,两只胳膊跟着动荡,保持身体的均衡,不会跌倒在地上?我们说话,为什么总是依照心里的意思,先一句,后一句,一直连贯下来,把要说的都说明了?因为我们从小习惯了走路,习惯了说话,而且“成自然”了。什么叫做“成自然”?就是不必故意费什么心,仿佛本来就像那样子的意思。  相似文献   

7.
《海外求学》2011,(1):24-25
这就是我们的花音小姐,她很可爱是吧?不过为什么叫她“花音”呢?因为她平时发音总是不准,就像我们中国有些人“花”——“发”不分呀!就让我们跟着花音小姐一起,来一次奇妙而有趣的发音之旅吧!  相似文献   

8.
现象一:“你老师算什么?不就是靠那本教参吃饭的吗?”一个语文成绩在班上排名第一的女生如是说。“虽然她头脑很聪明,但平时总是自以为很了不起,根本不会把老师放在眼里.自从在她爷爷那里弄来教师用书后,更是骄傲得无法形容。”语文老师这样评价她。  相似文献   

9.
现象一:“你老师算什么?不就是靠那本教参吃饭的吗?”一个语文成绩在班上排名第一的女生如是说。“虽然她头脑很聪明,但平时总是自以为很了不起,根本不会把老师放在眼里.自从在她爷爷那里弄来教师用书后,更是骄傲得无法形容。”语文老师这样评价她。  相似文献   

10.
王玲菊 《成才之路》2012,(12):27-27
假如你是一位数学老师,当学生问:“老师,您讲课时我听得很明白,可是一做起题来总是出错,感觉很吃力,成绩很不理想。您说我该怎么学好数学呢?”你怎么回答呢?回答肯定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因“师”而异,因“生”而异。但大都会建议学生:你要多做题,在反复练习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训练解题技能,“熟能生巧”吗!  相似文献   

11.
高秀梅 《班主任》2008,(12):33-33
有一次,一名学生问我:“老师,你为什么不爱笑呢?其实你笑起来很好看,同学们都喜欢看你笑。”面对学生突如其来的问题,我无言以对。是呀,在学生面前,我为什么总是板着脸呢?我原本是很喜欢笑的呀。  相似文献   

12.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著名的“钱学森之问”成了教育界有识之士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13.
岁末大盘点     
不知不觉来到“红粉”们中间已经一年,以前总是觉得一年好长好长,可是快乐让这一年变得似乎很短暂,亲爱的“红粉”们,你们觉得呢?让我们先进“EQ魔法营”,测试一下我们的时间观念吧:  相似文献   

14.
寻找童心     
森林里有一个快乐的花精灵叫兰花。它对待任何事情总是那么乐观,从不向困难低头。森林里的精灵们都很喜欢它。 “啦啦啦!我是快乐的小兰花,总是不知忧愁,啦啦啦!”“谁呀?”一棵空心老树睁开它那睡意朦胧的双眼望着自信满满的小兰花。  相似文献   

15.
肖波 《教师》2011,(13):121-122
儿子五岁,每天从幼儿园回家我都要习惯性地问一句:“你今天快乐吗?”他总是脆生生地回答:“很快乐!”很快乐,真好,如果问问自己,今天你快乐吗?也许我会有些迟疑,我不能确定是否快乐,因为单纯的快乐的感觉似乎随着年龄的增长,随着家庭、社会责任的增加而渐行渐远……是谁,悄悄地拿走了我的快乐?  相似文献   

16.
岁末大盘点     
童童 《红领巾》2009,(1):30-31
不知不觉来到“红粉”们中间已经一年,以前总是觉得一年好长好长,可是快乐让这一年变得似乎很短暂,亲爱的“红粉”们,你们觉得呢?让我们先进“EQ魔法营”,测试一下我们的时间观念吧:  相似文献   

17.
周末的太阳好像总是醒得特别早,安奇奇很不情愿地睁开眼睛。 “春眠不觉晓。”妈妈在门外笑,“奇奇,早餐想吃什么?”  相似文献   

18.
如影随形     
谭行绩 《广西教育》2007,(11C):18-19
“不知道为什么,最近我总是关注我们班上的一个女同学小兰(化名),她上课做什么比如做什么练习,看什么书……下课去哪里,甚至上厕所。我都会关注她的一举一动。本不想那样,但是又没有办法摆脱不去想有关她的事情,这使得我很痛苦,我该怎么办?”  相似文献   

19.
一到家,看见老妈在厨房里忙乎,我很惊讶。妈妈最怕油烟,对厨房总是敬而远之,今天这是怎么了?于是我好奇地问:“蚂妈,今天爸爸罢工丁?”“爸爸今天要加班,我只好临时代班。儿子,看看我的手艺.我准备和你爸毪PK一下。”  相似文献   

20.
我是一名年轻老师。我喜欢把每个小朋友的画展示在墙面上,总是有家长问我:“李教师,我孩子的作品为什么跟教师画的不一样呢?是不是很笨呢?”我不知如何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