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普通民众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县级广播电视台身处基层,应该把普通民众作为新闻报道的主角。普通民众的采访,记者应掌  相似文献   

2.
民生新闻最主要的宗旨就是以普通民众为主要对象,解决民众的日常问题。民生新闻的采访要以百姓关注的话题为主,新闻工作者要站在民众的角度思考问题,要做好新闻的质量,首先要对民众的生活状态有所了解,走进群众生活,进而才能更好的报道新闻。本文主要从做好采访前准备工作、加强记者认知观念、从普通民众的角度与被采访者交流、采访中把握关键问题、采访过程中灵活应变这几个方面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3.
姜雪 《记者摇篮》2015,(2):16-17
2012年,央视"走基层百姓心声"连续播放了对全国各地不同行业的民众所进行的街头采访"你幸福吗"和"幸福是什么"。记者采用突然发问的方式,让受访者在猝不及防的情况下做出下意识的回答,非常真实。很多"神回复"也被原生态播出,人们在津津乐道的同时,也发现了街头采访的魅力。不少媒体也越来越多受此启发,做出了更多新鲜的尝试。《辽宁新闻》栏目中的《视线》板块也经常会就某个话题发起街头采访,探寻市民的观点。街头采访仅仅就等同于递上话筒,抛出问题,拍  相似文献   

4.
王琳 《青年记者》2012,(20):55-56
2011年,根据中共中央宣传部等五部委的号召,"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深入开展起来.从中央媒体开始,新闻记者深入厂矿社区、田间地头"蹲点"采访.他们"走下去"、"沉下来",用心灵倾听百姓心声、用双脚展开田间调查、用镜头捕捉时代变迁.这些报道使得媒体的新闻镜头对准普通民众,充分发挥媒体作为社会发展观察者角色的作用.在走基层中,新闻记者深入基层,通过和基层民众的接触,写出具有接近性和平民性的新闻报道.  相似文献   

5.
经济新闻是地方都市类报纸的传统版面,与前些年一些都市报经济版面效仿财经类报纸,偏重财经味,走高端路线不同,近年来各家都市类报纸经济版面纷纷放下架子,放低视角,重归平民化路线。报道从普通民众的需求出发,以平民化的视角,选择普通民众关心的选题,采用适合普通民众的传播方式和表现方式。  相似文献   

6.
生活化的新闻实际上就是贴近普通民众的新闻,节目制作者在制作新闻的时候,必须考虑到观众的真实感受,必须尊重新闻评论者自己的价值判断,不能把新闻格式化,因为那样会使新闻失去生命力。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中,记者以街头随机采访的方式,提出"你幸福吗"这个话题,引起了学术界关于生活化新闻的思考。有人认为,  相似文献   

7.
"提问",是新闻采访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成功的提问,不但可以顺利完成既定的采访任务,还常常能锦上添花,引出采访对象灵光一现的精彩回答。相对于众多不同媒介的新闻采访而言,提问在电视访谈节目中的地位更是举足轻重。一个电视访谈节  相似文献   

8.
止戈 《传媒》2014,(7):72-73
正《人民日报》3月5日在《求证·探寻喧哗背后国并未商业化生产转基因主粮》,对目前众说纷纭的真相》栏目刊发对有关部门和专家的采访《我的转基因问题加以明确澄清,以"我国主粮并未‘转基因’"的结论回答了舆论关注。近期,有些媒体发表一些不负责任的文章,说我国有很多地区种植了转基因粮食,比如深圳卫视3月4日《正午30分》节目还以"转基因之争"为题,说到"只要到餐馆吃饭,就有可能吃到转基因大豆油、调和油等制品"。这种说法非常容易造成民众的心理恐慌,影响民众的思想稳定,特别是对于粮食主产区的农业稳定、农民种粮积极性和种粮收益的多少,都会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事实究竟如何,党报确有责任给个明确  相似文献   

9.
黄磊 《新闻前哨》2023,(24):20-21
党报经济报道分量举足轻重,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晴雨表和风向标。如何让消费类经济报道更加接地气,增强吸引力、亲和力,提高报道质量和效果,更多反映普通民众的愿望和诉求,回应民众关切,增强报道的可读性、可视性、故事性?近年来,湖北日报作出探索。  相似文献   

10.
4年前为筹备电影频道,我们曾采访一些观众,问:"喜不喜欢看电影?"百分之百的观众回答:"喜欢!"问:"喜欢看什么样的电影?"百分之九十的观众回答:"什么电影都喜欢。"4年后的今天,再采访这些观众,他们的回答着实让人吃惊。问:"喜不喜欢看电影?"百分之百的观众回答:"要看是什么样的电影,有些喜欢,有些不喜欢。"问:"喜欢什么样的电影?"有的说"喜欢名著改编的电影";有的说一喜欢希区柯克导演的推理侦破片。"有的说"喜欢潘虹主演的悲情电影。"也有人说"喜欢张艺谋执导的影片"。回答五花八门,每个人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尤其是观…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新闻事业的快速发展,电视民生新闻成为当下最受人们欢迎的新闻类型之一,为了更加贴近百姓们的生活,电视民生新闻的采访方式和策划角度都有了较大的变化。目前大部分电视台的民生新闻栏目,主要是将普通老百姓当做新闻事件的主体,将话语权交给人民群众,以平民视角看待某个新闻事件,极大体现了"民本取向"的主体思想,因而民生新闻引起了百姓的关注和共鸣,提高了民众对新闻媒体的信任度。本文结合当下电视民生新闻存在问题,探讨如何以"民本取向"的主体思想为前提进行电视民生新闻采访策划,以提升电视民生新闻的报道水平。  相似文献   

12.
采访铁道部新闻发言人王勇平,比想象中的容易.自报家门并传真了采访提纲,第二天记者便与王勇平在他的办公室见面了,并得到了一份详尽的书面答复.王勇平说:"接受媒体采访、回答记者提问,是我的正常工作."  相似文献   

13.
刘勇奇 《大观周刊》2012,(51):46-46
民生新闻社及民众生活的各个方面,实现了报道方式从俯视向平视方向的转变,满足了普通民众对于生活信息的诉求,也体现了新闻关注民生和关注社会的价值。因而越来越受到群众的喜爱。而电视作为表现形式丰富的大众传媒,是民生新闻的主要传播阵地。本文从电视民生新闻的特点出发,分析了民生新闻采访的几点策略。  相似文献   

14.
新闻采访是一场比拼智力的"战斗",在新闻采访过程中,由于采访对象的不配合、采访环境的限制以及新闻记者自身业务能力的不足等,往往很难帮助新闻记者获得全面的新闻信息。作为新闻记者业务能力的基本内容,采访技巧的运用尤为关键。在新闻采访环节中,新闻记者可以借助于完善系统的采访技巧,引导采访对象按照新闻记者的思路来回答问题,进而帮助记者获得全面的新闻信息,同时还能够缩短采访时间,提升采访效率。  相似文献   

15.
有一位青年新闻工作者曾经问我:“采访的好坏有无标准?”这是一个很难回答的问题,又是一个很容易回答的问题。说它难回答,难的标准是什么;说它容易回答,易在“没有标准”。在我《新闻采访讲座》最后一讲时,就来讲一讲新闻采访好坏的标准吧!采访的好与坏、成功与失败,是有客观标准的。从我自己的采访实践来说。成功与失败都有几条杠杠。成功的采访是:一、一次到位。不再需要补充采访;二、在写作时呼之即出,不需要再去反复查笔记本,当然核对名字、数字、地点、日期是必  相似文献   

16.
赵联果 《新闻知识》2012,(12):38-39
新闻媒体对于一些通过正常采访无法采访得到的新闻素材,运用隐性采访的手段,全面、真实地了解事实真相,将那些见不得阳光的丑恶事件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使之受到正直的人们的鞭挞,满足了广大民众知悉社会真实情况的要求,受到各界的欢迎。当然,根据这种采访采制的新闻,公开发表以后,有的在法律上引起纠纷,甚至于被判决赔偿精神损害。因此,在法律上究竟应当怎样看待隐性采访,确实是一个重要的问题。一、隐性采访的特征新闻学者把隐性采访界定为"是在采访对象不知情的情况下,通过偷拍、  相似文献   

17.
陈媛媛 《青年记者》2022,(3):105-106
抗战时期,爱国报人邹韬奋面向整体文化素质有限的普通民众积极开展情感动员.在报刊宣传实践中,为唤起民族主义情感,坚定民众团结抗战的决心,他采取了以"惨"唤情、以"恨"聚情、以"史"诉情的情感动员策略积极调动民众的抗战决心与士气.事实证明,其情感动员确实对民众的认知、行动与心态产生了实际的功效,助力了中国抗战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国家广电总局新闻发言人朱虹日前接受采访时表示,今后将降低门槛,支持鼓励民营企业进入广电产业。在回答有关"广播影视体制改革"方面的问题时,朱虹说,今后  相似文献   

19.
民生新闻的内容大多关涉百姓生活,从民众的视角对新闻事件进行解读。本文将基于"民本取向"对电视民生新闻的采访策划进行探讨研究。  相似文献   

20.
民生档案的概念解析与价值指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章首先在总结近年来民生档案建设实践的基础上,从理论上探讨民生档案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认为民生档案应该是与普通民众的生计有直接关系的,受到老百姓关注度高的,人民群众需要查阅利用的档案:接着分析民生档案建设的价值指向,认为民生档案建设的兴起,将引导档案工作从自发走向自觉,使档案部门在实践中自觉地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指向,使我国档案工作自觉地面向普通民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