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政治课课堂教学最忌枯燥乏味,也最容易出现枯燥乏味。陶行知说过,“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教学不是无情物”。“沁人心者,莫先施于情”,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授者和情感的调动者,应以学生为主体,以情感为突破口,挖掘更多的情感元素,让高深的理论成功地实现“软着陆”,让学生在课堂上“如沐春风雨露”。  相似文献   

2.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中学语文教学变成了枯燥乏味的技艺之学、知识之学,乃至畸变为一种应试训练,使学生不堪重负。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特点找出教材中的学习兴趣点,将语文与学生的生活相结合,以自身情感使学生受到感悟,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体现其“主体”作用。  相似文献   

3.
冯兰 《天津教育》2001,(5):41-42
谁都希望学生们手中有一支神奇的笔,可以描绘出大千世界的千变万化,心灵中的奇思妙想。作为教师要启发引导他们准确地表达出丰富的情感和对世界的认识。多年来,我一直尝试“读写结合”的方法,让学生在读中积累,读中提炼,读后练笔,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让他们“胸中有沟壑,下笔涌千言”。一、以读为本以读为本,继承和发展了我国古代传统语文教学的精华。读是“思”的凭借,是“悟”的前提,是“说”的储备,是“写”的基础。说话写文章如果没有文采,就显得枯燥乏味。为了让学生把话说好,我注意引导学生积累语言的建筑材料──词句…  相似文献   

4.
列宁说:“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思想品德课是实施小学德育的重要途径之一。要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就必须唤起儿童的道德情感。道德情感是学生的道德认识从内部升华为道德信念,从外部转化为道德行为的中间环节。它是思想品德课教学内化过程的必要条件。要做到这,必须让学生处于充满爱的富有情感的情境中,让其自然地接受教育,而不是枯燥乏味的说教。  相似文献   

5.
谈起学生习作,老师们都有这样的感受:套话多,真情实感少,缺乏鲜活和灵气。这“病症”在习作,“病根”却在阅读教学。如何施治?阅读教学方面:———要让学生真切地感受课文的情感。文章不是无情物,语文教学绝不是那种没完没了、枯燥乏味的讲解,也绝不是那种机械重复、文字游戏式的练习。阅读教学要创设课文描绘的特定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反复朗读体味,入其境,悟其情,使课文中的语言如同发自学生的心底。对那些情节性强、形象鲜明生动的句段,还要让学生反复揣摸、推敲、表演,变隔岸观火为身临其境。———要让学生直观地了解语…  相似文献   

6.
中学语文教学是紧密联系生活,以一篇篇的课文为“例子”,向学生传授语文知识,培养语文能力,提高文学修养,锻炼人文精神。这一篇篇的课文。饱含了作者丰富的思想感情,深刻的人生体验。因而,中学语文教学是极富情感的,不能机械地照本宣科,“万曲不关心”——忽视学生的情感体验,把富有情感的语文课上得枯燥乏味,使学生恹恹欲唾;应该注意把情感因索和智力因索结合起来。有意地创设一些课堂学习情境,“一曲动情多”——善于沟通学生与作者的情感,拨动学生思想感情的心弦,使学生存和谐的课堂学习中,愉快的情感体验中,深入理解教材,兴趣盎然。热情愉悦地去学习。  相似文献   

7.
读通文本当然离不开多读,但一遍又一遍地读,总会让学生觉得枯燥乏味,兴致索然。久而久之,课堂变得沉闷。如何突破这一瓶颈,让学生“读”不厌倦呢?  相似文献   

8.
新课程教学要求教师由知识的拥有者向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转化,教学活动是一个师生互教互学的共同体,作为数学教学,它不仅是师生共同参与的活动过程,而且是师生情感交流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作为主导方面,在传播知识的同时,要因势利导,激发学生情感,让学生主动地、乐意地获取数学知识。老师既是“演员”又是“导演”,要从表面看似枯燥乏味的数学知识中,靠教师的“表演”技艺和“导演”的艺术创造,让学生在生活和活动中体验数学知识的产生和形成过程,探究数学结论,  相似文献   

9.
创设富有情感的教学氛围.有助于把学生从枯燥乏味的学习中解脱出来,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求知,有助于学生形象思维、创新思维的发展。因此,语文教学必须寓情于教,诱发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情感体验,以推动学生“学史”、“悟道”,有效地理解和吸收课文语言,从而优化阅读教学,提高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0.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小学生更多地关注“有趣、新奇”的事物。因此,新课程教学以“玩”贯穿始终,让学生参与形式多样、新颖有趣的游戏、竞赛等活动中,化机械重复、枯燥乏味的练习为趣味性的活动。这样,学生就在“玩”、“乐中掌握了知识,发展了能力,增长了智慧。  相似文献   

11.
本文的“优化课堂”是指通过把语文课堂教学情境化、生活化、综合化、活动化和实践化,摆脱以往语文课枯燥乏味、“教师讲得头昏脑胀,学生听得昏昏欲睡”的被动局面,让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让课堂走进学生的生活。这样,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不仅仅是知识,还能发展能力,形成良好的情感。这既是新课程理念的体现,也是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走出低谷、实现优化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2.
要让学生肯学、要学,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关键在于应用新课程的理念,突破传统教学的樊笼,把枯燥乏味的教学内容变得生动活泼,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自主探究,善于合作,善于运用,把“要我学”变为“我要学”。  相似文献   

13.
美术课中教师创造出一些“流行语”,学生为此经常谈及并兴致盎然,增添了美术课的愉悦性和活力,让美术学习更加轻松快乐,也更加高效。“拼多多”“洋芋坨坨”“僵尸”“标准配置”“顶天立地”等流行语,赋予它新的含义,让抽象的美术知识通俗易懂。通过流行语的流行,培养了学生的美术意识,增强了学生对生活的理解和艺术表现力,美术技能的培养不再枯燥乏味,提升了学生艺术素养。  相似文献   

14.
在大多数人的心目中,语文老师情感丰富,语文课可以让人出神人化,浮想联翩;数学老师则古板,数学课枯燥乏味、抽象、神秘难懂,人们常常把大量练习、死记硬背公式和数学课划上等号。然而今年四月份在河南郑州召开的“全国小学数学大赛历届一等奖获得者精品课展示交流活动”,彻底改变了我对数学课的看法,原来数学课能上得如此精彩。他们视学生如朋友,平易、谦和,尊重学生,  相似文献   

15.
何健翔 《师道》2005,(8):57-58
由于种种原因,历史课长期以来被看作是“死记硬背”“枯燥乏味”的代名词,尤其是初中历史课程,因为不是中考科目,学生、家长更加不重视。如何改变人们对历史课的偏见,真正让学生喜欢历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是当前摆在每个历史教师面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本文探讨了多媒体技术在新课改中的运用。与传统教学相比,多媒体一改传统教学的枯燥乏味,具有无比的优越性,应当成为政治教师新课改中的有力武器。它能够紧跟时代潮流,把时代信息带入课堂,增大课堂信息容量,做到图文并茂,化抽象理论为具体形象,容易被学生接受。它打破“是什么——为什么”思维模式而是采用“为什么这样”的思维模式,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在情感教育中,多媒体一改传统的空洞说教,易于采取真实事例着眼于学生情感深处,更富感染力。  相似文献   

17.
自古以来教师被喻为“辛勤的园丁”,而学生则是花圃中那一朵朵或小蕾初绽或骄人怒放的鲜花。在体育课中只要你稍加留意就会发现那花的海洋中有几棵“无精打采”或“半枯半萎”的小花。是任其自然,还是多费心思去探究如何让他们融入花海中呢?我认为问题的关键在于要认真仔细的揣摩学生心理,找出问题症结所在。有学生无精打采,是认为体育课总是跑啊、跳啊让学生机械的反复练习,枯燥乏味而又厌烦;而“半枯半萎”则主要由于有的学生身体素质较差,对体育课有害怕恐惧心理,从而缺乏动力。问题的症结找到了,就要对症下药,我通过向前辈学习和从体育教学实践中认识到:要消除体育课的枯燥、乏味,就要在课中多加入新生事物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因素,使课变得生动多姿,学生听起来有滋有味,动起来生龙活虎。  相似文献   

18.
修订版“大纲”指出,“语文教学要注意知识、能力、情感之间的联系”,习作指导“要引导学生写熟悉的人、事、景、物,做到说真话,表达真情实感,不说假话空话”。那么,如何在习作指导中创设丰富多彩的情境.让学生用细腻的笔墨,倾吐情感,抒发情感,交流情感,让习作成为情感倾诉和交流的温馨的天地呢?笔者认为,可以采用“情感交流式”的习作指导模式。 一、创设情境──诱真情 1.模拟“情场”,营造情感倾吐氛围。新课伊始,采用故事引题、谈话引题、情境引题等方法,创设并把学生带入情感丰富的教学情境,让学生置身于现实的或模…  相似文献   

19.
郭小丽 《考试周刊》2012,(69):32-33
随着教育改革趋势的不断深化,素质教育的不断推广和深入,语文教学改革也取得了进展。过去,学习语文和教学语文对师生而言都曾令人难以把握,“灌输式”的教学方法使语文课堂教学黯然失色.学生对学习语文失去了兴趣,优美的语言文字在学生眼中变得枯燥乏味。新课标中指出:语文教学要尊重学生个性,发展学生能力,培养学生的技能。注重让学生在学习语言文字中获得情感体验.并能利用在语文学习中获得的知识进行社会交往。因此,语文课堂教学再不能“以本为本”了,而应体现“以人为本”.让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这就关系到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刘桂珍 《现代教学》2004,(12):24-24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任何一堂课都会形成一定的“情感场”,这种“情感场”是以教师的情感为核心去影响学生的情感,进而形成师生对教材及师生之间的情感体验,从而去影响教学效果。多媒体网络能创设出与教学内容相吻合的情境,不仅可以教给学生知识,还可以让学生在情境中触发情感,更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保持活跃的思维状态,全身心地投入学习活动。因此,将音、像、动为一体的多媒体网络运用到语文课堂教学中去,使之与课堂教学的“情感场”相互交融,可以使语文教学焕发生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