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电影传奇》的工作室里,有一间大屋子摆着工作台和设备,满地摞着箱子盒子,有的地方几乎下不去脚。崔永元踮着脚迈到这边墙根儿打开一提箱,拎出一台摄影机,插上胶片盒:“这是我最近买的老摄影机,德国产的,现在都没人会用了。”到对面墙根儿,指着一个方铁发盒子:“这是《武训传》一套35毫米拷贝,民间收的,哪天我弄场放映。”  相似文献   

2.
每次回到老连队,在学习室一隅看到贴着“军报之家”标签的学习柜和里面存放的一摞摞整齐的军报,我便会感慨万千。因为这个不起眼的“军报之家”的建立,有一个令我永远难忘的故事。5年前,我在连队当文书。由于喜欢写写画画,我对连队订的各种报刊很珍爱;尤其是军报,每一期我都要认真阅读,而且经常把看过的报纸用一个小柜子保存下来,以备日后查阅资料。那时连队的军报比较少,每次我到各班发报纸时都要亲自交到班长手里,还要特意喊上一声“军报,这是今天的军报”,生怕大家不重视。但由于缺乏管理,一些战友看完报纸后随手乱扔的现象时有发生。一…  相似文献   

3.
所谓短册,是指过去日本人用来写和歌或俳句等的一种窄长条厚纸。两年前,我在日本进修时,常听说“短册”这个词,但开始时我不知道短册在出版界为何物。有一天,我与讲谈社的一位部长一起到池袋的一家书店参观,发现陈列在书架上的每一本书里都夹有一张细长的厚纸。当我询问那位部长为何所有书里都要夹上一张这样的纸条时,他告诉我说,“这就是短册”。接着他向我详细地介绍了短册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当记者和当“官”杨尚德在我的印象里,由新闻工作岗位上调入党政机关当“重要官员”的人不少,而从党政机关领导岗位上重返新闻队伍的人不多。因此,当我8年前由国务院办公厅调到经济日报时,有些人就说我“傻”,有些老同学、老同事听说我调出了中南海,以为是“犯了什...  相似文献   

5.
“全国十大杰出青年”、飞行员舰长柏耀平,今天已走上了海军某驱逐舰部队副部队长领导岗位,正率领着官兵在滔滔大洋上磨砺着海疆利剑。在我的新闻生涯中,参与对柏耀平这一重大典型的报道,印象尤深。几年前,我是人民海军的一名“水兵记者”。常年与大海和生活在海洋时空中的水兵打交道,逐渐养成了经常出海的习惯。开春了,我随水兵们追逐着大海涌动的第一阵春潮到海上锚训;夏日里,头顶烈日随战舰到远洋练兵;秋日里到预定海区看导弹、火箭攻击发射;冬日里迎着咸腥的朔风在海疆巡航;每每遇到重大军事演习,我更是丢开机关常规的工作…  相似文献   

6.
初到川大,便听说杨明照先生是著名的“美髯公”,果然一见面,便首先被他的一把拖到胸前的银须所折服:书房很暗,大摞大摞的线装古籍堆满四壁,光线从窗外投射进来,银须闪闪发光,在杨老红润的脸上画出一道很亮的轮廓。杨老今年已87岁高龄,早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研究生院,为研究我  相似文献   

7.
我有三本《现代汉语词典》,分别放在长岗镇我的单人宿舍、办公室和随州市区的家里。在我眼里,这“三兄弟”是我最宝贵的财富,无论是谁都借不走、讨不到。两年前,上五年级的女儿玉莹自量蛮有把握地向我讨要一本,却吃了“闭门羹”。她小嘴巴一撅:“一个人用几本词典,吃着碗里护着锅里”。我得罪不起“小公主”,只好到书店买了一本《新华字典》“呈上”。 其实我并不是“吃着又护着”,只是我实在少不得这些词典。多年来,我一  相似文献   

8.
师生之谊     
20年前我想学习写文章,但那时能找到的可以当老师的好文章很少。其时我们单位唯一可以读到的报纸是湖南日报,在那个阅读很有限的年代里,我有幸在这张报纸上,读到了其时风靡全国的“文学湘军”中一些优秀写手的文章。  相似文献   

9.
5年前我高考落榜了。面对他人的挖苦我无言以对,只好任泪水往心里流。夜里我翻书,看到拿破仑的一句话:“在我的字典里,找不到失败这个词。”他的话给了我勇气,使我鼓起了生活的风帆,并帮助父母做起农活来,在劳动的余暇再次拿起书本默默地攻读。半年后,村头“一人参军,全家光荣”的标语让我迈进了军营。训练之余,我开始问路新闻。由于小有成绩,领导把我从连队调到了机关。但是三年后,新闻这条不归路又使我与军校失之交臂。那一年,我被推荐到军区报社学习,当我捧着80余篇见报作品满意而归时,领导才通知我参加7天以后的军校统考…  相似文献   

10.
王晓明 《视听界》2010,(1):120-120
两年前的“手记”里,我提到了全国观众津津乐道的电视剧《士兵突击》里的那个“呆子”士兵许三多,“有意义就是好好活,好好活就是做有意义的事情”。经过一场全球金融危机和一轮国内房价飙升,人们不敢拿“呆子”当榜样了。一部《蜗居》,慢热,由“房奴”一族到全民关注,仅仅是其中的“色相”么?是它表现了现代都市人生存的困境,触动了百姓的切肤之痛。  相似文献   

11.
五年前,当《超级大赢家》刚开播时,有媒体记者曾质疑“兄弟台已经开播了两档成功的综艺栏目.安徽台这档综艺节目到底能活几年?”当时我回答:“《超级大赢家》至少能生存五年!”其实,话是这么说,谁都知道这是句打气的话.而电视台里的专业人士更愿意相信的是.这是一次为时一到两年的“电视实验田”。  相似文献   

12.
一批老民俗学家、民间文艺学者提出“理论重建”的倡仪,已经是好几年前的事情了。今天当我重新温习他们理论主张的时候,我就暗地里为他们的学术勇气和开阔的理论视野感到几分自豪和骄傲。我还注意到,在以后的岁月里,这些专家们把自己的心得体会投放到民俗学的“炼丹炉”之中,锻炼成许多各具特色的文化工具。上海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姜彬教授就是其中的一位。  相似文献   

13.
王伟 《河北广播》2006,(4):60-61
“十年前,我还在上中学,一天无意中打开收音机,听到《灯火阑珊》这个节目,由此我认识了李爽、黄迪、重阳……于是每天晚上听收音机便成了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听《灯火阑珊》也便成了习惯。十年后,我走进了河北电台成了一名主持人,当我在直播间的时候,我知道还有他们的声音在飞扬……”,这是我在河北生活广播庆祝“河北人民广播电台建台55周年特别节目”时录制的一段话,道出了我从一个广播“FANS”到广播人的心路历程。  相似文献   

14.
走进昆仑     
(一)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以为我熟悉了大山,理解了大山。 因为在开始新闻工作前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在括苍山中的一个矿山里干过几年活。 那个地方对我来说充满了艰难、生机和憧憬。 “波涛一般的群山”,其实那里的山与东南沿海的其他“大山”一样,一般海拔也只有六七百米,主峰海拔也只不过是一千多米。 从小城到大山,从山沟到省城和北京,随着时间的流逝,我似乎与大山隔得已经很远了。 八年前的深秋,我来到了南疆。在塔克拉玛干大沙漠的彼岸,我眺望着南方天际隐现的昆仑山积雪的峰峦,突然受到了一种诱惑,一种感召——应当走进昆仑。昆仑山中应有很多新闻的矿藏。六十年代,一部影片叫《昆仑山上一棵草》。在莽莽的昆仑山中,连“小草”都值得歌颂,都是新闻,这在其他地方是不可思议的。  相似文献   

15.
文摘     
我喜欢在大自然里游泳 1989 年,作为邓小平的朋友,李政道又一次到中国。 一见面,邓小平便笑容满面地对李政道说:“我的身体还好,头脑还清楚,记忆力还不错。在北戴河每天游泳一个小时。我不喜欢室内游泳池,喜欢在大自然里游泳,自由度大一些,有股气势。” 这就是邓小平的性格。 邓小平告诉李政道:“我在练习怎样适应完全退下来以后的生活。几十年了,一直在繁忙的工作中,就是后来事情管得不多了,脑子里也放不下问题,总在活动。” 当李政道对邓小平说到:“您的健康是中国稳定的需要”时,邓小平说:“我历来不主张夸大一个人的作用。这样是危险的,…  相似文献   

16.
二十年前的一个大雪天,我去虎跑寺看弘一法师。八十年前的一个大雪天,李叔同到虎跑寺断食辟谷。那一天我回去时鞋子全湿了,公交车也都不通了,走在雪地里,我听到了大雪落在地上的声音。而八十年前的那个雪天里,李叔同走出他所任教的那个学校时,一定也听到了雪落在地上的声音.  相似文献   

17.
绿叶情     
在我“爬格子”的崎岖山径上,有几位难忘的老师,是他们携领着我,搀扶着我,让我探访过“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幽境,领略过“芳草萋萋鹦鹉洲”的胜景,见识过“日暮长河盘大漠”的壮观。在这几位老师中,最难忘的一位是现任河南日报理论处副处长的孙传恒同志。这要从八、九年前说起。那是1981年8月24日,孙传恒同志作为省报政治性杂文专栏“小论丛”的编辑,巡回到各地和该栏作者见面。他住在信阳地委二招打电话约我去聊聊。在这之前,我们尚  相似文献   

18.
如今健在的中国第一代记者,也许就剩下陶菊隐了。陶老今年91高龄,76年前,也就是他15岁那年就当上了记者。他虽然离开报界多年,但还在写作,从未放下手中的笔。去年初秋的一天,我们叩开陶家的门,只见他伏在临窗的案头上,正在稿纸上不停地写着。见我们来访,老人站起身来,缓步迎上,操着湖南乡音说’。“请坐、请坐。”顿时,那间宁静的卧室兼工作室里的气氛活跃起来。“陶老,你这么大年纪还在写作呀”,我们亲切地问。“想写的东西太多了”,他指着桌上一大堆稿纸说:“这篇文章是写西安事变的,平时我想到就写点札记。我还要写下去。”  相似文献   

19.
5年前去青岛日报社送稿的那次经历,现在还记忆犹新。记得当时写了一篇反映驻长门岩岛某部官兵数十年如一日守护海岛上珍稀花木──耐冬的感人事迹。刚当上报道员的我上稿心切,于是决定去送稿。在报社里我恭恭敬敬地将稿件送给一位编辑审阅,这位编辑边看边点头说:“回去给我折两枝耐冬花送来,我这办公室里也太单调了!”闻听此言,我的脑袋“嗡”的一声,“坏了,海岛上规定严禁任何人破坏耐冬,编辑交待的事咱办不到,上稿的事肯定没戏了”。忽然,一个念头一闪而过,“先答应下来,等稿子登出来再说”。然而,一撒谎就脸红心跳的我还…  相似文献   

20.
我刚当通讯员的时候信心挺足,干劲挺大,有闻必录,有感即写,有时候一天往邮筒里投三、四篇稿子。我总以为,写,就会有希望;多,就能够打动编辑。实践证明。我这想法是错的。上稿,要靠稿件的质量,企图以“多”“制胜”,其实是做了“无用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