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当今文化发展多元化与现代化的背景进程中,大量传统的民间艺术作为非物质文遗产正濒临或已经走向消亡,在惋惜与痛心之时,更应该采取妥善的方法来对民间传统文化艺术进行有效保护。本课题通过对临清鼓吹乐乐班的组织形式、传承方式和生存现状等方面的调查来获取珍贵的一手资料,进而分析他们的生存现状,对临清、鲁西北乃至山东省鼓吹乐及与其相类似民间传统技艺的保护与传承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民间艺术作为一种艺术形态、民众的生活方式,一直以来深切地影响着台州人的生活。民间艺术的文化时空存在、信仰观念、伦理情感、真善美的统一、精绝的艺术品展示等是我们需要学习与传承的民族精粹。关注台州民间艺术整体现状,聚焦台州的地域个案,侧重于台州优美纯朴的民间艺术形式和艺术产业经营,是目前艺术传承和艺术教育的要旨。通过调查和总结研究,观察广大民众对台州民间艺术的认知情况,解读民间艺术的运营机制并对其进行深层发掘,以便达到对台州民间艺术的整体认识和找到行之有效的传承之路是我们当代人的职责所在。本文就台州民间艺术的生存状态、继承与保护、产业开发三方面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3.
我国民间艺术作品种类丰富,是我国重要的文化遗产。但是在全球化和国际化发展的潮流中,民间艺术作品正面临严峻的生存和发展环境。如何保护民间艺术作品已经日益必要和紧迫。关于民间艺术作品的保护,学界存在两种保护模式之说,但是均有其利弊,从民间艺术作品的定义、保护模式进行论述,讲述民间艺术作品的法律保护。  相似文献   

4.
藏族唐卡绘画艺术的传承方式与趋变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卡是藏民族文化艺术的精髓,既具备强烈的民族特征,又显现出民间的生存状态,所以它是最具有典型意义的民族民间艺术。文章在探循传统艺术教育规律过程的同时,认为对唐卡艺术进行传承方式的专业化和精品化是保护抢救和开发利用这一民族民间艺术资源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5.
艺术文化资源保护不是某一方面的问题,也不是某一部门的问题,而应形成一个多层次多角度的思考方式,立体式思考民间艺术文化的保护,把民间艺术文化保护与行政、经济、教育等环节联系在一起,形成正确的保护观.民间艺术文化资源保护体系一方面强调民间艺术文化资源的挖掘,只有发现才能保护;另一方面以原生态为切入点,强调以民众为基础还原民间艺术的本来面目,使民间艺术不失去其赖以生存的民间原生态氛围;同时还应明确政府、学者专家以及文化市场在民间艺术文化保护中的责任,即行政指导作用、教育传承作用,资源开发作用等.多层次保护体系可以有效弥补政府所实施一系列保护措施的浅泛与功利,也可以补充民间艺术文化学者提出的各种保护措施研究的传播短效,使民间艺术文化在民众氛围中自律性变迁,还原民间艺术文化的民间内涵.只有民问俗文化的自律性保护与政府保护措施、学者研究等精英文化相互配合,展开精英文化与()文化的融合,才能共同促进民间艺术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民间艺术的保护备受关注,我国政府也相应地出台了不少政策和文件,以保护我国的民间艺术。在保护民间艺术的具体实践方面,建立了较为完善的体系。目前,运用较为广泛和效力较高的途径是现代数字化多媒体,通过数字化多媒体对民间艺术进行较为完整的记录,不仅还原真实度高,而且可以建立数据库使其系统化。而西安民间艺术数字化保护已经初具规模。  相似文献   

7.
在基础教育中渗透民间艺术在这个时代有着重大的意义,民间艺术是我们祖国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将民间美术文化融入美术课堂教学,以弘扬日渐走向消亡的民间艺术已经成为当今美术教学改革的一个必然趋势,在基础美术教育中渗透民间艺术,既是对传统民间艺术的一种保护,也是继承和弘扬我们民族文化,甚至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时代需求.  相似文献   

8.
将民族民间美术作为课程纳入高校美术教育体系,既是使民族民间文化艺术得以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也是弘扬和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渠道。本文仅就唐卡这一美术门类在高校美术教学的实践从学院化、专业化、学术化、精品化等方面探讨民族民间艺术在高校的生存状态。  相似文献   

9.
文化强省战略是河南省委、省政府作出的重大决策.中原要崛起,河南要振兴,就必须充分发挥河南文化的领军作用,发挥文化传统优势.民间艺术是极具河南本土文化特色的艺术,其深刻的文化内涵、强大的精神作用力对文化强省战略的顺利实现有着深远的影响.本文通过河南省民间艺术现状的深入研究,探寻河南民间艺术的未来发展之路,并给出丰富传承方式、多元化传播途径,加大对民间艺术遗产的保护力度,优化传统方式、深化文化内涵,结合现代艺术形式、丰富表现手段等四个相应的对策,以证明河南省民间艺术对文化强省战略的强大作用力.  相似文献   

10.
文化软实力已经成为国家竞争的重要内容,本文在系统总结国内有关民间艺术的研究基础上,提出市场经济条件下河南民间艺术的产业开发制约因素及实现途径,既是对民间艺术保护和提升的重要支撑,也会成为河南艺术产业发展的助推器。  相似文献   

11.
医巫闾山民间剪纸作为国家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值得深入探索。本文从吉祥文化观、生存与繁衍文化观、图腾与萨满文化观三个方面来分析这一文化形态。也正是在这些价值观念的土壤中,才产生出了这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不论是从保护和发展这一文化遗产的角度,还是从繁荣整个民间艺术文化的角度,对其文化观的追根溯源都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12.
易薇  温芳 《宜春学院学报》2023,(11):42-45+90
民间艺术有着鲜明的艺术特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尽管它已经存在很长时间,依旧具有独特的生机和魅力,是古代人文精神、思想观念、道德规范的凝练,潜移默化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审美观念。将民间艺术与现代艺术设计融合,能让作品更具表现张力,同时也有助于现代艺术设计的创新发展。阐述了民间艺术与现代艺术设计融合的理论渊源,厘清了民间艺术与现代艺术设计的关系,并以万载傩舞艺术设计为例,归纳出民间艺术与现代艺术设计的融合方式。  相似文献   

13.
中国民间艺术有着独特的艺术价值,它体现了丰富的人生哲理和艺术内涵,反映了民众的审美理想,凝聚着民族文化的精髓。然而,当代中国民间艺术正濒临着灭绝的危险,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包括社会转型、西方文化渗透、传统文化的缺失和青年一代的浮躁心态。但通过对民间艺术生存态势的研究及反思发现,民间艺术作为民族文化的回归,立足中国现代,甚至跨出国门走向世界,屹立于世界艺术之林,并不是一句空谈。  相似文献   

14.
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的艺术资源应深刻理解"点"状本土民间艺术资源,进行"线"状整理归纳,并在此过程中,将深层次的文化对比、文化归属、文化发展方面等内容进行糅合,进而形成真正意义上的"网"状发展的文化生态区民间艺术。  相似文献   

15.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与实施,文化部制定了《文化部"一带一路"文化发展行动计划(2016—2020)》,给地方传统民间艺术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也带动了民间艺术的相关研究。而河南省传统民间艺术在传承与发展中还存在不少问题:人才老龄化严重,缺少传承人;民间艺术与学校教育没有进行有效的衔接;政府保护意识淡薄,管理不规范;地方民间艺术故步自封,创新发展缓慢。针对这些问题,河南省传统民间艺术的保护与传承应采取如下措施:丰富多元化的传承方式,加强民间艺术与学校教育的结合;加强相关部门的保护工作,规范管理;积极引导和鼓励民间艺人提升自身能力,推动民间艺术的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16.
发展经济与繁荣文化艺术是相辅相成的。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要靠精神文明 ,要靠全体民众道德及文化艺术修养水平的普遍提高。民间艺术是中华文化的母体文化 ,是地方文化得以传承的物质载体。保护民间文化艺术就是保护民族文化延续的桥梁和纽带。保护民间艺术绝不只是文化问题 ,也是经济问题 ,更是政治问题。对优秀民间文化艺术的保护和开发 ,有利于促进地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少数民族地区民间艺术种类繁多,各具特色,是民族文化中的瑰宝,然而由于各种因素,使人们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民间艺术认识不足、保护不力,导致对民族民间艺术濒临失传的境地。于是如何保护这些艺术瑰宝,是摆在我们每个人面前的严峻的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18.
儋州调声作为民间艺术,其生存基础是海南民间文化需求与自觉创造的结果。保持固有特色与生存之道,就在于不切断其不断来自民间艺术自觉性。此后,儋州调声适当地市场化,不仅可以为调声发展提供更多经济基础,也可以提高调声艺术水平,为调声发展提供更多经济资助。从儋州调声文化保护已取得的成绩、存在问题、改进措施三个方面探讨儋州调声传承与发展的有效途径,让更多人喜欢这种古老艺术,开启其全面发展新道路。  相似文献   

19.
广西壮族的原生态民歌包含了壮族人民的文化魅力以及风土人情,是极具张力与表演性的民间艺术形式。舞台表演对原生态民歌的传承与保护十分有效。文章在原生态民歌的本身属性、受众群体心理以及歌手素质各方面做出分析,重点在其舞台表演运用上的起源、发展前景以及文化保护方面做出探究。  相似文献   

20.
民间艺术是幼儿园课程的重要资源,绥化市虽然拥有丰富的民间艺术文化资源,但是民办幼儿园却从未将民间艺术纳入过课程中。为了民办幼儿园更好的生存,也为了幼儿的发展。本文对绥化市的民间艺术进行了一个简单的梳理,针对民办幼儿园特点,提出一个包括课程分析与选择、课程设计、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四个环节的民办幼儿园民间艺术课程开发程序,在课程开发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前期准备和资源利用两方面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