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水浒故事兴盛于宋元时期,主要以“说话”形式流传,其受众主要是市民阶层。接受美学认为艺术的接受不是被动的消费,而是显示赞同与拒绝的审美活动。因此,其故事能否被市民接受对创作者有直接的影响。在《水浒传》中,尤其是其所宣扬的侠义行为中,我们可以明显感受到市民阶层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  相似文献   

2.
金圣叹的《水浒传》评点及其小说美学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圣叹的《水浒传》评点涉及小说美学的诸多方面,包括创作思想、人物性格论、情节结构论。金圣叹小说情节美学的最大特点是运用了读者阅读、接受心理学。  相似文献   

3.
中国宋代侠义文化是草莽民间对于公正与正义的心理企盼的产物,《水浒传》中侠义文化的产生和发展有着复杂的社会、文化、经济、政治与心理等方面的原因,侠义与忠义、正义、复仇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宋江的艺术形象传达出来的是那个时代市井中人或游民深刻而又较为真实的人生体验。  相似文献   

4.
李贽的《水浒传》评点体现了双重的美学接受视野。一是强调小说怨刺功用的儒家美学视野;二是在道家、禅佛和心学影响下,追求童心自然之美的审美视野。这两种美学接受视野的统一,提高了古典小说的社会地位。李贽评本也成为中国古典小说美学发展成熟的奠基之作。  相似文献   

5.
李贽的《水浒传》评点体现了双重的美学接受视野。一是强调小说怨刺功用的儒家美学视野;二是在道家、禅佛和心学影响下,追求童心自然之美的审美视野。这两种美学接受视野的统一,提高了古典小说的社会地位。李贽评本也成为中国古典小说美学发展成熟的奠基之作。  相似文献   

6.
接受美学强调读者的感受,读者和文本共同的作用才会使文学作品获得真正的文学生命。从接受美学的角度来分析,网络小说《琅琊榜》得到了极大的成功。这部作品既满足了读者的期待视野又打破了期待视野,这正是《琅琊榜》的艺术魅力之所在。  相似文献   

7.
《水浒传》究竟是一部什么样的小说?历来说法不一,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民起义说一直占主导地位,但自七十年代末,学术界便对这一观点不断地提出了质疑,本文认为农民起义说是受了毛泽东主席和阶级斗争学说的影响,而忽视了我们民族文化的特点,它不妥之处是显面易见的,本文认为,(水浒传,是一部侠义英雄传奇,文章从侠的精神,行侠的背景、侠的组成、侠的社会心理结构四个方面论证分析了《水浒传》的侠义文化特点及文化意义,特别分析了水浒英雄们由盗侠到官侠的转变,即毛泽东主席所说的“投降”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老舍的《想北平》以质朴的语言抒写了作者对老北京这座文化古城的深情眷恋。其译文面向的是西方受众,目的是使西方受众感受中国文化,理解原作者在特定背景下的思乡情韵。接受美学重视文本的社会效果以及读者对文本的参与和理解过程。本文从接受美学角度,分析张培基英译的《想北平》的翻译技巧。  相似文献   

9.
杨荔 《考试周刊》2009,(4):29-30
露西·莫德·蒙哥玛利是加拿大杰出的女作家,也是在世界范围内具有很高知名度的加拿大作家之一。她所写的安妮系列小说,尤其是第一部《绿山墙的安妮》风靡全球。评论家与读者对《绿山墙的安妮》褒贬不一。本文集中探讨了该小说在不同读者人群和诸多领域中的接受状况,运用接受反应理论,且以女性主义者对小说的接受与该小说在日本的接受状况为例,指明小说《绿山墙的安妮》阐释的多样性,及对不同读者人群的吸引力。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期待视野和文本的召唤结构出发,以接受美学视角解读《嘉莉妹妹》,对文本中的主要人物做出全新阐释。  相似文献   

11.
在郑振铎的批判视野中,武侠小说的流行事关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他站在革命者立场上,找到了武侠思想和国民劣根性的联系,对武侠小说进行了深刻批判和全盘否定。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下,郑振铎的侠文化批评话语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但也存在着不可避免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2.
批判中建构:论鲁迅与侠文化精神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侠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体系中的重要一维,侠文化精神是侠文化之话语内涵的价值核心。鲁迅对侠文化进行了批判性改造,继承和发扬了侠文化精神,致力于文化与人格的双重建构。这种文化改造思路对当前文化建设具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3.
墨家思想视域下元代水浒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墨家思想是战国时代代表小生产者的思想,贵义利他,具有献身精神,为侠之起源。元代水浒戏由于时代与作者原因,梁山英雄带有墨家思想元素,富有墨侠精神;明代水浒戏则不然,梁山英雄被塑造成了忠臣义士,儒家观念浓厚,与元代水浒戏相比,侠义性质大变。  相似文献   

14.
文化符码的“侠女形象”在华语文化的后现代化与全球化过程中,无疑是一个相当显著而又常被忽视的现象。透过关籍华裔女学者和女作家Maxine Hong Kingston的《白虎》(White Tigers),探讨当代华语语境中这一跨文类的女性形象,可以捕捉当代华语文化的族群身份建构中的性政治问题。  相似文献   

15.
一般认为,中西方美学理论体系不同导致中西方审美方式的不同。但事实上,方法论的不同是产生这种差异的根本原因。将西方审美深入探究,西方审美体现出审美"人化"的特征,而这种特征是从整体上把握西方美学的切入点,从而更好的掌握西方美学中所体现的独特审美特征。  相似文献   

16.
张瑞 《天中学刊》2011,26(4):61-63
《水浒传》中很多商家都善于利用声响广告进行商业宣传。小说中的声响广告有吆喝、吟唱、音响三种类型。这些广告不仅具有吸引顾客推销商品的商业宣传功效,而且对推动小说故事情节的发展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明遗民陈忱的《水浒后传》今传两个刻本,即绍裕堂本和蔡元放评改本。通过对上海图书馆藏绍裕堂本和蔡元放评改本进行比勘发现,他们之间最有可能是底本和改本的关系,蔡元放改后的本子在艺术上更加成熟。绍裕堂本稍早于蔡元放本,应该刻于乾隆九年到乾隆三十五年之间,应该是初刻本。此时,蔡元放已经在小说评点界闻名,所以,绍裕堂本的评点盗用了蔡元放的名字。  相似文献   

18.
水浒戏源自“宋江三十六人”传说,但它与今本《水浒传》关系如何,方家说法不一。戏曲、小说各有规律,不同文体间的文本比勘需要谨慎对待,不能简单地凭情节上的差异来判断二者的关系。因此,考察元杂剧在水浒故事源流中的地位,应考虑到不同叙事文体自身的特性。  相似文献   

19.
参考金圣叹等人的评点和西方事学理论,可以对《水浒传》的叙事角度进行如下的分析:在叙述声音方面,《水浒传》充分发挥了全知视角模式的特点,利用全知全能的叙述对作品中的人物、事件从多方面进行了评论,具有预告故事内容,提供背景知识和必要信息、深化主题、注明事情原委、解释人物动机等作用。在具体运用全知视角时,《水浒传》主要透视了主要人物和正面人物的内心,为了弥补全知视角损害真实性和戏剧性的弊病,叙述有意识地采用了临时变换为人物有限视角的方法。此外,还采用了故意“隐瞒”人物身份和必要事件的方法,大大增加了作品的神秘感和戏剧性。  相似文献   

20.
中国新文学作家与侠文化关系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已经出现了一些研究成果。其中既有显著的成就,也存在明显的不足。对该课题的研究成果加以述评,并对其创新思路作以初步前瞻,对于深化该课题的研究,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