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选题依据随着体操技术的发展,单杠中的脱手再握技术在七十年代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各种高难的脱手再握动作不断出现。通过国内重大比赛的调研和据有关资料介绍,国内、外一些优秀体操运动员的自选动作中无例外地都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C组脱手再握动作。而国际体操评分规则第三十条第4款对此更有明确规定:获得编排最高分的最低要求之一是至少要有一个B组的脱手再握动作。由此可以予料,脱手再握动作在单杠的成套自选动作中,今后  相似文献   

2.
单杠正握向后大摆振浪动作的力学特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单杠正握向后大摆振浪动作是发展单杠高难动作的基础,本文将向后大摆振浪动作按接做不同动作的需要,分成大回环型、下法型、空翻再握型和空翻越杠再握型4种。对各种振浪动作、人体受力情况、能量贮备与转换、振浪速度、用力方向、脱手时间部位等因素进行了定量分析。采用人体力学模型的单杠大摆动振浪动作的计算机模拟对比,指出当前很多运动员采用的大屈体振浪动作与直体大摆振浪动作相比较,能量浪费多,动作不流畅,还易造成运动员肩、腰部损伤,振浪的效果几乎相同。建议在做下法时以不采用大屈体振浪动作为宜。  相似文献   

3.
单杠前空翻和腾越类动作振浪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体操技术的迅速发展,单杠向前类型下法和脱手再握动作的难度越来越大,这对振浪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振浪技术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下法和脱手再握动作的掌握和技术质量,所以分析研究振浪技术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研究的动作有:团身前空翻二周转体180°,屈体前空翻二周转体180°,直体前空翻转体540°,“猫跳”,反吊前空翻抓杠,燕式转体360°,团身前空翻二周越杠下。  相似文献   

4.
单杠的正握前摆分腿向后腾越成悬垂简称分腿后切,是一种新式飞行动作。其技术特点是正握大摆落下,向前摆,兜腿撒手,身体不是向前跳下,而是经过单杠上空向后飞越单杠,然后再抓住杠子,这是一个非常漂亮而又惊险的难尖动作。整个动作过程可分为下落鞭打、兜腿振胸、撒手过杠,伸手抓杠四个部分。  相似文献   

5.
一、引言国际体操规则第30条自选动作的编排要求中规定:单杠要获得编排最高分的最低要求之一”至少要有一个 B 组的双手同时脱手又同时抓杠的动作”。要求脱手后有明显腾空,如高腾越、空翻抓杠、空翻转体抓杠等,统称“飞行动作”。我国单杠项目飞行动作单调、质量不高,同国际上先进国家比较存在差距。飞行动作后连接技术简单、陈旧,使精彩高潮失去了应有的魅力,破坏了整套动作的编排和结  相似文献   

6.
一、高低杠的特点和动作分类: 一套高低杠动作,当前几乎全运用动力性动作组成。组织编排要求新颖、独特。近年来运用大摆技术练习崩杠、(弓旦)杠,发展了不少高难的空翻、转体和脱手再握的越动作,动作之间换握、连接紧凑多变,有百花争艳之势,再加上燕子旋飞似的惊险下法,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  相似文献   

7.
王进 《湖北体育科技》2006,25(3):304-307
单杠正握向后大摆振浪动作是发展单杠高难度下法型、大回环型、空翻再握型和空翻越杠再握型的基础.文章对4种类型振浪技术动作中出现的9种肌肉用力感觉的方法,通过参考文献,经验的传授,进行归纳与总结,得出不同类型振浪技术动作中的各种肌肉用力感觉的方法,并对它们的相同之处与不同之处的重点部位找出有效的训练手段.  相似文献   

8.
做单杠单臂类型动作时,不少运动员握杠手感到吃力、滑脱,甚至脱手。我们的研究表明,改善护掌结构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新护掌具有改善握杠效果、增强握杠能力的作用,可为运动员掌握单臂类型动作,提供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9.
目前单杠向后大回环连接的下法采用了“盖浪”与“鞭打振浪”相结合的技术(下称“盖浪鞭打”技术),然而同样连接的脱手再握动作在结构和技术上与下法有许多相似之处。为了进一步发展脱手再握动作,不妨对二者进行简略分析。一、二者发展之相互关系在采用向后大回环的技术与动作的发展过程中,二者都经过了前三十多年的演变。下法采用的向后大回环技术经过挺腹式——鞭打振浪式——盖浪鞭打式的发展过程。其动作则从简单空翻下——复杂空翻下——高难空翻下。脱手再握动作在前  相似文献   

10.
男子部分一、单杠自21届奥运会以来,单杠技术的发展的男子六项中发展最快的一个项目。这一发展是以18—20岁的年轻运动员为代表,其特点如下:1.腾越动作和脱手再握动作更加惊险独特。直角腾越现在都趋向于用直体来  相似文献   

11.
单杠是男子体操项目中弹性强、位置高,容易获得较大动力的器械。器械的这些特点,使运动员能有较充裕的空间、时间,完成各种大幅度的回环、高腾空的脱手再握动作、转体和高难度的下法。因此,它也是一个技术和难度发展都较快的项目。在美国沃斯堡第20届世界体操锦标赛上,单杠前六名选手中就有三名(中国的童非、日本的监物、苏联的特卡切夫)首次使用了单臂大回环,震动了体坛。它不仅打破了过去一向认为做单臂大回环在杠下垂面会因惯性离心力的作用而脱手的看法,而且很快被许多优秀选手加以发展,创造了许多单臂类的难新动作,这可谓是惊人的突破。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影片解析及对比的方法,对单杠上法中的正握起摆后摆直体前空翻抓杠动作进行详细分析:一、后摆振浪;二、撒手腾空;三、空中翻转,四、再握。最后得出结论:这一空翻上法还可以发展为再连接一个“飞行”动作的连续“飞行”上法。  相似文献   

13.
自1981年甘一届世界体操锦标赛以来,男子单杠技术是六项中发展最快的项目之一。首先表现在下法的难度、腾空高度、落地稳定性方面都有新提高;其次是脱手再握的高空翻、高腾越的数量更加普及,尤其是腾越接腾越及腾越接空翻的高难度连接已成了夺冠的重要武器之一;第三,用单臂完成的各种转体以及各种握法(反握、正握、扭握)的单臂接空翻抓杠已成为加难、出新、改变成套编排的极重要内容之一。因而,继续深入的总结和研  相似文献   

14.
主要通过运动生物力学、视频观察和文献资料等研究方法研究了日本优秀运动员富田洋之和白俄罗斯优秀运动员伊万科夫完成的单杠团身后空翻2周转体360°越杠再握的高难飞行动作,通过比较重点分析了他们完成该动作时在撒手、腾空转体、再握杠等几个关键技术环节中的运动学特点和区别,为我国运动员发展和改进此类动作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参考,对提高我国男子单杠项目的整体水平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1 前言单杠团身后空翻转体180°越杠再握动作,是我国运动员创新动作,它使单杠的飞行动作向空翻、转体、腾越三结合更高的水平发展,是当今世界较难的动作之一。我们通过对王崇升成功与失败动作的准备阶段、基本阶段、完成阶段的研究,总结归纳出该动作的技术特征,并揭示失败的原因,为进一步提高动作质量,促进该动作的普及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6.
单杠直体“特卡切夫”腾越创新动作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作者设计并研究了直体“特卡切夫”这一单杠创新动作,根据理论研究的成果推导了该动作的最佳振浪下摆条件、最佳脱手、腾起和再握条件,研制最佳值的模拟求解程序。以江苏队赵志强为研究对象,从1984年开始,通过影片解析和计算机摸拟方法对他的“特卡切夫”动作进行了技术诊断和改进,1987年对他进行新动作的实验训练,获得成功。研究表明,赵志强直体新动作的最佳脱手角为34度,最佳腾起初速和腾起角分别为4.18米/秒、56度,最佳再握角和再握半径分别为32.2度和0.91米。  相似文献   

17.
经过影片数字化及数据处理 ,对单杠扭臂握直体前空翻抓杠技术进行比较与分析 ,从运动学角度对该动作进行技术诊断 ,找出该动作的技术特征 ,提出相关结论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
采用影片解析和生物力学分析法,对单杠“屈体前空翻一周半越杠再握”动作的振浪、撒手腾起、空中翻转及再握四个技术环节进行定量研究。  相似文献   

19.
单杠前摆分腿前空翻再握技术是最新的“飞行”动作。本文通过影片解析数据的生物力学方法,对这一最新飞行动作的下摆技术、兜腿技术、脱手技术及腾空和再握技术进行了详细分析,指出了前摆分腿前空翻动作技术的要点。提高动作质量、改变身体姿势、增大动作难度是该动作继续创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20.
脱手技术是单杠“飞行”类动作的关键技术。对于“特卡切夫”腾越动作的腾越和再握的最佳条件和有关技术,我们已在本系列论文之二中作了详尽的分析研究,但最佳腾起条件的实现还必须通过合理的脱手技术来达到。因此找出“特卡切夫”腾越动作的最佳脱手时机,研究其合理技术正是本文探讨的重点。一、“制振”技术1、“制振”动作原理“特卡切夫”腾越动作的脱手,就是在兜腿以后立即通过合理的制腿振胸(简称“制振”)技术来使人体获得一定的腾起初速度和腾起角度,以及与回环方向相反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