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及其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均衡发展既是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也是一种科学的教育发展观。教育均衡发展在空间结构上,主要是指我国不同地区之间,同一地区不同学校之间,同一学校不同群体之间的教育均衡发展问题;在时间进程上,主要是指学生在接受教育的起点、过程和结果方面拥有相对平等的入学机会,得到大致均等的教育资源和教育条件,并能获得尽可能的发展与成长。就其实质而言,教育均衡发展主要涉及受教育者教育权利的保障问题,教育的民主与公平问题。具体而言,教育均衡发展主要表现在三个层面:在物质层面上追求优质教育资源相对均衡配置,从而为受教育者提供相对平等的受教育机会与条件,  相似文献   

2.
当前,如何办好普通高中教育,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扩张,满足广大青少年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向高校输送大批优秀生源,不仅是基础教育发展中要研究和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同时,也受到家长和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笔者认为,发展普通高中教育,关键在于观念的更新,提出在发展高中教育的过程中务必树立社会观、可持续发展观、产业观、效率观、共享观和均衡观等六种观念,并做了简要的论述.  相似文献   

3.
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是一种理想,一种新的境界,一种新的教育发展观,一种科学合理的政策导向,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最终目标,是要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个学生。目前,基础教育均衡发展问题,已成为教育改革的热点和难点,引起教育界的高度重视和关注。  相似文献   

4.
当前,教育公平问题是社会热点问题之一,缓解这一难题的关键在于学校的均衡发展。而实现学校均衡发展,除了要以政府为主导实现教育资源配置的均衡之外,以评价引导学校均衡发展是推进教育公平的有力手段和助推器,如何在科学发展观指引下更好地创新学校评价机制,解决教育发展观和评价观问题,正确评价学校、教师、学生是否成功,引导学校科学发展,促进学生、教师和学校的个性化的全面进步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5.
现有有关均衡发展的理论研究及政策制订,多着眼于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随着均衡发展的不断推进,这种仅仅立足于资源配置的均衡发展观越来越暴露出它的局限与不足。为了更好地实现提高和促进公平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无论是在理念层面还是政策设计层面,都需要在关注教育资源均衡配置的同时,更要关注对已有存量教育资源的激活。  相似文献   

6.
优质教育资源的标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变化。当经济条件较差、教育政策尚不能以均衡和公平为优先选择之时,优质教育资源更多体现在学校硬件方面。因为学校优良的设施设备条件,能吸引更多优秀教师流向本校,并促使教师把主要精力用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当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教育政策开始把均衡和公平作为首要原则之时,反映优质教育资源的指标逐渐转向考察师资的学历层次。  相似文献   

7.
制度政策是影响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一个能够保障义务教育可持续地均衡发展的制度框架应该包含以下关键性的制度安排:投资保障制度、绩效管理制度和资源共享制度.浙江省各级政府近年来从制度政策这一环节入手,通过加大教育投入、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把教育政策、资源重点向农村、欠发达地区和困难人群倾斜;深化招生制度改革,建立新的教育导向机制;改革和完善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质量评价机制.这些措施有效促进了义务教育和谐、健康、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8.
推进教育均衡发展是实现教育公平、保证教育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石。教育不均衡发展有深刻的社会背景,是教育内、外部矛盾的集中反映,主要表现在区域间、城乡间、校际间、人群间教育发展的相对差异,并威胁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实现教育均衡发展,必须从政策导向、国家权力的介入入手,扩大教育资源总量并合理配置,尽力实现教育自身的健康发展。教育均衡发展既是教育发展的目标,更是教育发展的过程和促进教育发展的途径。  相似文献   

9.
推进教育均衡发展是落实科学教育发展观的重点内容,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保障,是建设小康社会、和谐社会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工程。促进教育均衡发展不是限制发展,把高水平的拉下来,不是平均主义,也不是强求一个模式,不是搞“一刀切”,而是要缩小区域之间、学校之间的发展的差距,在保证办学条件、师资水平相对均衡的情况下,鼓励学校办出特色,不断扩大优质教育资源。我们必须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从讲政治的高度和实现好、发展好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大局出发,  相似文献   

10.
树立科学的教育均衡发展观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树立科学的教育均衡发展观,对于保证教育事业健康发展至关重要。推进教育均衡发展,要深刻认识教育均衡发展的基本内涵,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均衡发展观,准确把握教育均衡发展的层次性,正确理解教育均衡发展的阶段性;要正视教育供给与教育需求的长期矛盾,认识导致教育发展不均衡的制度缺陷,警惕教育发展中的"低水平"和"高水平"均衡陷阱,了解我国社会教育流动的新特点;要把握教育均衡发展的关键问题,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教育均衡发展观,重点推进区域教育均衡发展,建立和完善教育均衡发展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11.
均衡发展是义务教育的重中之重,要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目标,首先应强调教育资源配置的均衡,并最终实现教育质量的均衡。教育资源配置均衡是为了保障在义务教育阶段的儿童都能接受水平相当的教育,保证教育的起点公平;在教育资源合理配置的基础上,可通过建设特色学校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同时通过建设高水平的私立学校,满足多元化的教育需求,以实现教育的全面公平。  相似文献   

12.
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是实现教育公平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路径。本文在对影响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各种因素研究的基础上,运用层次分析方法从社会因素、制度因素和经济因素三个方面对各种影响因子进行定量化研究,从而建立教育资源均衡配置评价模型,为制定促进教育公平发展的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一、教育问题矫治视角这一视角以国内为主,认为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政策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教育乱收费、学校差距不断拉大等问题的解决与纠偏的延续与发展,是针对现实中教育供需不平衡提出的问题矫治之道。国内学者认为:“通过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逐步解决区域内教育资源的失衡现象,尽可能均衡地分配教育资源,是政府制定公共教育政策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4.
推进教育均衡发展就要合理配置教育资源,缩小地域间、学校间的差距,办好每一所学校。其中核心要素是全面提升教师群体素质,实现区域内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提高基础教育的整体水平。我们在实践中认识到,教育均衡发展绝不能仅仅满足于校舍、设备、场地等硬件条件的改变与更新,构建素质优良、结构合理、富有活力的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才是优质教育资源的核心要素,是实现在发展中求均衡的重要保证,是实现教育均衡发展的前提。  相似文献   

15.
一、对教育均衡发展内涵的理解教育均衡,实质上是指在教育公平思想和教育平等原则的支配下,教育机构、受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平等待遇的教育理想和确保其实际操作的教育政策和法律制度。其最基本的要求是在教育机构和教育群体之间,平等地分配教育资源,达到教育需求与教育供给的相对均衡,并最终落实在人们对教育资源的分配和使用上。从个体看,教育均衡指受教育者的权利和机会的均等,指学生能否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均衡发展、全面发展;从学校看,教育均衡指区域间、城乡间、学校间以及各类教育间教育资源配置是否均衡;从社会看,教育均衡指  相似文献   

16.
教育公平不是绝对的公平而是相对的公平。造成教育不公平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各地经济发展的不均衡和教育政策某些方面的偏颇。为推动教育公平,应制定相关的法律政策作为实现教育公平的保障,并且合理整合教育资源,建立教师流动机制,并发展远程教育。  相似文献   

17.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双重要求,党的十八大报告中也强调"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均衡九年义务教育"。可见,基础教育改革发展新阶段的重大任务不仅是促进教育公平,更需要满足人民对教育质量的问责。随着人们对教育质量的关注,教育均衡也不断得以重构与发展。一、作为资源配置的教育均衡发展观教育资源是稀缺和有限的,教育资源配置的不合  相似文献   

18.
社区教育是实现教育区域公平的重要途径,是学校教育的补充和延续。我国社区教育事业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经过近40年的发展,社区教育资源空间不均衡问题日益突出,业已成为教育区域不均衡的突出表现。当前有关社区教育资源空间不均衡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社区教育资源的内涵理解、教育资源空间不均衡的现实格局及其影响因素,以及由社区教育资源空间不均衡引发的诸多社会问题等。故,结合当前中国社区教育研究的最新进展、教育资源空间分布不均衡的实际问题,提出未来的研究方向可以围绕地理空间技术在社区教育资源空间布局和规划中的应用以及加强社区教育资源空间布局研究的层次及视角两个方面展开。  相似文献   

19.
从构建和谐社会高度探讨教育均衡发展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教育均衡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实现教育均衡发展,必须加大教育投入,合理配置教育资源。目前,在教育投入相对有限的情况下,必须从教育公平的角度提高经费的使用效益,重点抓好教育的薄弱环节, 对薄弱学校制定更加优惠的资助政策,切实保证教育的均衡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王善波 《成人教育》2011,31(8):105-106
现行的免费师范生政策不利于我国教育的可持续与均衡发展。基于此,从教育均衡发展的视角来分析免费师范生政策的失衡性,并对其形成原因进行剖析,期望为改革免费师范生教育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