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列宁说过:“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斯大林说过:“有声语言在人类历史上是帮助人们脱出动物界、结成社会,发展自己的思维,组织社会生产,同自然力量作胜利的斗争并取得我们今天的进步的力量之一。”其中特别值得注意的词语是“社会”、“交际”、“生产”、“进步”和“力量”,说明了语言在人类社会的文明进步中的重要作用。语言是社会中每一个人所需要的。什么样的社会就需要什么样的语言。不难想象,原始人类的语言决没有现代语言这样繁复而有多样的讲求。说到近代,也是随社会发展而变化着的。就以北京话来说,我是北京人,回忆起六七十年前我的儿童时期日常生活中的词语,有许多今天已逐渐消灭,而代之以新词语。对劳动人民轻蔑、侮辱的称呼听不到了,神鬼迷信的话语听不到了,听到的是工人、师傅、表演艺术家等尊重  相似文献   

2.
<正> 书籍在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中的重要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它是人类文明进步的象征。自有文字记载以来,它就不断地起着传播、保存和积累文化科学知识的重要作用。它可以启迪人类的智慧并给人以力量。古今中外的不少名人都赞扬过书籍的伟大作用。古代大编辑家刘向说过:“书犹药也,善读可以医愚。”歌德说:“读好书,等于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高尔基也曾说过一句非常著名的话:“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如果没有书籍,许多古代的灿烂文化就会失传,许多历史也就无从查考,许多珍贵的思想文化遗产就根本不能保存。从长远观点来看,书籍始终影响着人类的精神世界,它的  相似文献   

3.
一、制造工具是人类特有的本领与人类特有的本领不仅仅是制造工具 初二《思想政治》在讲述人类的产生时指出:“制造工具是人类特有的本领。因此,当第一块石器工具被打制出来时,猿手就转变成为人手,真正的人类劳动也就开始了。”这段话告诉我们,制造工具这种本领只有人类才具备,可以说是人类的“专利”,除了人类之外,其他动物都没有这种本领。同时,制造工具也是“人猿揖别”的标志,是真正的人类劳动的开始。这里应指出的是,教材强调制造工具是人类特有的本领,并没有否认人类还有一般动物所没有的其他本领。事实上,人类特有的本领不仅仅是制造工具,除制造工具以外,思维、语言、劳动等也都是人类特有的本领。对于“制造工具”和“人类特有的本领”的关系,我们可以用下图来说明,以达到一目了然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恩格斯并没有提出“艺术起源于劳动”的命题,他们只是认为人类起源于劳动,因而自然地人类的艺术也与劳动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马克思、恩格斯的艺术起源“劳动说”可以称为广义的劳动说。历来我们对马克思、恩格斯的“劳动说”有很大的误解。本文对此进行了详细的检讨并初步提出了我们的疑问。  相似文献   

5.
普希金说过:“人的影响短暂而微弱,书的影响则广泛而深远。”莎士比亚说:“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图书是人类的好朋友。  相似文献   

6.
亚里士多德曾说过: “没有想像,心灵就不会思想。”在远古时代,人们用想像来编制神话故事,寄托人力所不能及的愿望。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很多古老的想像和愿望变成了现实,你看, “神舟六号”不是上天了吗?想像是人类社会的希望,每一次人类的大胆想像,预示着科学的一次新的尝试和飞跃,没有想像力和创造力就没有人类文明的发展和历史的进步。  相似文献   

7.
众所周知,人类的一切发明创造,都离不开想象.新理念的构建,新规律的发现,新机械的制造,都是人类运用创造想象,先提出假设,而后研究,最后总结概括并用实践检验产生的.可以说,没有想象,人就不可能预见未来,也不会有任何创造性的劳动.同样,想象在学生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上也是不可缺少的条件.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的源泉.”  相似文献   

8.
莎士比亚说过:“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地球失去了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小鸟失去了翅膀。”高尔基也曾说过:“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这就告诉我们,好书对人的生活,对人的智力发展,对人类社会的进步,特别是对充满求知欲的小学生来说,多读书,读好书,既能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行为规范,陶冶情操,又能拓宽知识面,提高读写能力。尤其是当今面对新形势,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都起着重要的作用。为此,十几年来,我校一直坚持面向全体学生,持之以恒地开展红领巾读书活动,曾获得全国、市、区红读  相似文献   

9.
教师是十分光荣的称号,被人们敬称为老师。教师劳动不是一般劳动,而是充满神奇色彩的劳动。因为无论哪一位教师,他的昨天都有教师的劳动;已经覆盖五大洲众多国家的“因特网”有教师的劳动;历史的发展、国家的强大也有教师的劳动。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说:“太阳底下再没有比教师这个职业高尚的了。”前苏联教育家加里宁把教师喻称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在我国,人们把教师喻称作“辛勤的园丁”。这充分反映了整个社会对教师这个职业高度的评价。人们对教师是尊重的。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今天的教师的劳动具有了新的特点。笔者在此就当代教…  相似文献   

10.
顾此失彼     
课本第 7~ 8页 :“元谋人的发现 ,揭开了祖国大地人类历史的新篇章。”这句话在逻辑上不通。按课本的说法 ,“元谋人是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也就是说在元谋人之前“人类”在我国还没有。没有出现 ,当然也不会有人类的历史。压根儿就没有人类的历史 ,揭开了祖国大地上“人类历史”的“新篇章”又从何说起呢 ?更令人不可思议的是 ,到了同一课的第 8~ 9页 ,又说 :“北京人保留了猿的特点 ,但能够用手使用工具劳动。他们已经是人了。”为了使学生加深对“北京人已经是人了”的理解 ,在课本第 12页的练习题中还设计了一个问答题 :“看看…  相似文献   

11.
余言 《科技文萃》2001,(10):74-75
高尔基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瑞士作家凯勒也曾说过:“书籍就像一艘航船,带领我们从狭窄的地方驶向无限广阔的海洋.”纵观中国历史的发展进程,图书的确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教育是伟大的事业”,这是别林斯基对教育的评价;卢梭也曾说过:“在所有一切有益人类的事业中,首要一件,是教育人的事业。”我国教育家陶行知更是明确地指出:“我们深信教育是国家万年根本大计。”由于教育事业的伟大,当然也就决定了教师职业的神圣。夸美纽斯说过:“太阳底下再没有比教师  相似文献   

13.
如何使孩子从小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邹克寿劳动创造世界。劳动是人类生活的本能。劳动教育是对孩子进行人生教育的根本。不劳动,人类就不能生存、繁衍和发展;不劳动,社会就不能进步、繁荣和昌盛。我国现代著名教育家蔡元培说:“劳动是人生一桩最紧要的事体。”法国著名...  相似文献   

14.
有人说,没有想象就没有语言,这话一点也不夸张.人类语言的发展及进化无一不凝聚着古今仁人志士,语言学家的奇妙丰富的想象.人类行为学家Denis Weitley提出的“ten best-kept secrests of total success”(“十大成功秘诀”)中榜居亚军宝座的就是“充分发挥你的想象”.他认为一个人要拥有成功的一生所要做的不是看自己的智商如何,而是看自己的想象商如何!多么奇妙的见识啊!爱因斯坦也曾经说过:“对于一个科学家来说,  相似文献   

15.
一按照长期流行的看法,恩格斯认为劳动是人类起源的主要动力,即所谓“劳动创造了人本身”。其实这种看法与恩格斯的思想并不完全一致。思格斯的确充分论证了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中的动力作用,但他从没有把劳动当作导致这一转变的唯一动力。恩格斯在《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以下简称《作用》)的开头提出:劳动“是整个人类生活的第一个基本条件,而且达到这样的程度,以致我们在某种意义上不得不说:劳动创造了人本身。”可见,“劳动创造了人本身”这一著名命题是“在某种意义上”说的。按照逻辑,加不加这一限定性状语其意义是不同的。不  相似文献   

16.
    
千层宝典一翻开,黑白横纵一排排。历代往事它记载,知识没它传不开。你能猜出这个谜语的谜底吗?对,它就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人类数千年来的智慧结晶”——书。我们都知道人类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都离不开书。莎士比亚曾说过,生活里没有了书籍,就好像没有了阳光;智慧里没有了阳光,  相似文献   

17.
劳动的颂扬     
劳动是什么?《辞海》中解释为:人们改变对象使之适合自己需要的有目的活动,即劳动的支出或使用。提到劳动,人们自然会想到茫茫的田野,隆隆的机器,喧嚣的工地,深深的矿井;或者那勤锄的农民,挥汗的工友,砌墙的瓦匠,摇橹的船工,讲课的老师,著书的学者……劳动创造世界,劳动是社会进步的动力,是人类生活的核心。毫无疑问,没有劳动,就没有人类的今天,就没有世界的今天。当今时代,劳动是创造财富的源泉,是人们实现小康社会的必然路径。然而,时下引起人谈论的是“发财”、“致富”,追求的是“潇酒”、“享受”,羡慕的是“富贵”、“富有”……而鄙…  相似文献   

18.
人类发展的历史就是劳动的历史。没有劳动,就没有直立行走;没有劳动,人类就看不到通向前进之路的曙光。人类正是依靠劳动才拥有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说过:“资本主义时代的特点是,对工人本身来说,劳动力是归他所有的一种商品的形式,他的劳动因而具有雇佣劳动的形式.”因此,“劳动力”具有商品形式,是资本主义的一个“最重要的特征”.马克思对雇佣劳动的分析,就是对资本主义“劳动力”这一特殊商品的分析.“没有雇佣劳动,就没有资本,就没有资产阶级,就没有资产阶级社会.”雇佣劳动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赖以存在的基础.对雇佣劳动的研究,是“牵涉到全部政治经济学中一个极重要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列宁在《国家与革命》一书中说:“对不同等的人按不等量的(事实上是不等量的)劳动给予等量产品”。而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又说,按劳分配通行着等量劳动交换原则,即:一种形式的一定量的劳动可以和另一种形式的同量劳动相交换。列宁也说过,实行按劳分配时,各个劳动者是“按等量劳动领取等量产品”的。这两种不同的说法有没有矛盾,应该怎样理解呢? 对于这个问题,有过多种解释,其中主要的意见有两种: 一种意见认为,由于各人的劳动能力不同,不同的劳动者为了领取等量产品,所付出的劳动是不同的。这种解释没有说清楚:人们的劳动能力不同,按不等量的劳动领取等量产品为什么还是按劳分配呢?既然不同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