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教学内容分析1.1 内容结构及要点(1)内容结构.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下)第19章第一节的主要内容是平行四边形的定义、性质和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方法及三角形中位线定理.其知识结构如下:  相似文献   

2.
1 教学内容分析 1.1 内容结构及要点 (1)内容结构.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下)第19章第一节的主要内容是平行四边形的定义、性质和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方法及三角形中位线定理.其知识结构如下:  相似文献   

3.
1教材分析1.1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义务教育实验教科书数学鲁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九章《四边形性质探索》第五节《梯形》,《梯形》一节共分两个课时,本次说课的内容是《梯形》的第一课时,主要内容是梯形的有关概念和等腰梯形的性质探索及应用.1.2地位和作用梯形是在学习完平行四边形的基础上进行研究的最后一种特殊四边形.因为梯形问题需要综合应用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的知识来解决,因此,梯形是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知识延续与深化.另外,等腰梯形的有关性质,也是今后证明角相等、  相似文献   

4.
教学内容人教版八年级(下)《平行四边形的判定(第一课时)》.教材分析本节课主要任务是,在学生已经掌握平行四边形性质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平行四边形,理解并掌握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方法.教材把平行四边形的几个判定定理的探究放在前面,主要原因是这几个判定方法很容易由  相似文献   

5.
内容概述圆中有关的证明问题是平面几何中涉及知识点最多、综合性和技巧性最强的一类逻辑推理问题.它在初三各类数学竞赛和中考中都被涉及,是考纲上的重点和难点内容,应引起同学们的高度重视.本讲例析探讨圆中常用的一些证题方法和技巧,它用到以下知识点: 1.熟悉(复习)《三角形》、《四边形》、《相似形》中的概念,所有定理、公理、性质及其运用方法和技巧. 2.复习《圆》一章中的有关概念,所有判定定理与性质定理及其运用方法和技巧. 3.归纳圆中常见辅助线:(1)遇弦常作弦心距和半径;(2)遇有直径作周角,连结90°圆周角的弦;(3)两圆相切作公切线及连心线;(4)两圆相交作连心线  相似文献   

6.
(本课选自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八年级上册第4章第1节.) [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与处理 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平行四边形是最基本的几何图形,它在生活中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这不仅表现在日常生活中有许多平行四边形的图案,还包括其性质在生产、生活各领域的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7.
(本课选自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八年级上册8.4.2"平行四边形的判别".)一、教材分析1.从在教材中的地位与作用来看"平行四边形的判别"紧接"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一节.综观整个初中平面几何教材,它是在学生掌握了平行线、三角形及简单图形的平移和旋转等平面几何  相似文献   

8.
一、教学背景分析(一)本课时教学内容的功能和地位本节课内容源自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5.2.2平行线的判定"(第1课时).平行线的判定是继平行线的概念及平行公理、三线八角之后学习的又一个重要知识点.同时也是学习平行线的性质定理等几何知识的基础.因此,它在本章中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平行四边形是四边形这一章中的基础。掌握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及定理,并能熟练地运用这些知识进行有关的证明与计算是学习这部分的重要任务。以下分别从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判定定理及二者的综合运用三方面加以分析:一、平行四边形的性质1.知识点从边看———平行四边形的对边平行且相等。从角看———平行四边形的内角和360°;外角和360°,邻角互补;对角相等。从对角线看———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2.知识点应用应用平行边形的性质进行线段的长度,角的大小及面积大小的计算时,应灵活结合已学过的三角形知识,建立新旧知识间的联系。犤例…  相似文献   

10.
一、教学内容分析(一)教材的地位与作用《菱形》选自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八年级下册第二十七章第二节.本节课是继平行四边形、矩形之后,学习《菱形》的第一课时,主要研究菱形的概念及性质.在教学中,学生经历了观察、猜想、验证和理论证明的过程,掌握了菱形的概念和特殊性质,了解了菱形与平行四边形的关系,丰富了学生的数学经  相似文献   

11.
教学内容: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3~4页例3、例4,试一试、练一练,练习一第4~6题。教材简析:本课内容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等式的性质(一),即等式两边  相似文献   

12.
说课的内容是华东师大版教材《数学》八年级(上)第十二章第一节平行四边形的第三课时平行四边形的识别.1教材分析1.1教材地位与作用“平行四边形的识别”是《数学》八年级(上)第十二章的一个重要内容.它是在前面平行四边形的特征的基础上利用图形的旋转和简单的推理来得到的,是  相似文献   

13.
教学目标及教学背景1.通过复习平行四边形概念和性质,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其性质的实际应用。2.学会用探究的方法,研究学习内容。掌握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定理1和2,并能应用。案例叙述  相似文献   

14.
一、教材分析 1.本节教材的地位及作用: 《果树的嫁接》这节内容选自义务教材《劳技》农村版第六章第四节,是劳技课教学大纲要求的必选课之一。也是我们学校为全面开展素质教育,探索素质教育课堂教学模式确立的实验课题之一。 2.教学目标: 根据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及本课教材的地位、作用,依据教学大纲,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为:(1)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果树嫁接的目的,掌握果树嫁接的知识。(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求异思维能力,提高劳动素质。(3)德  相似文献   

15.
《几何》第二册第四章《四边形》中 ,内容丰富 ,非常重要 .它是在三角形的基础上学习的 ,与三角形知识关系非常密切 .可以这样说 :四边形一章许多知识的展开、许多定理的证明、许多习题的解答 ,是建立在三角形的基础知识之上的 .因此 ,《四边形》一章的学习 ,要特别注意 ·学 ·会 ·转 ·化 ,善于把四边形、多边形问题转化为三角形问题来解决 .课本中这方面的例子很多 .例如 :四边形内角和定理、多边形内角和定理、平行四边形性质定理、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矩形的性质定理和判定定理、等腰梯形的性质定理和判定定理的推导过程 ,直到平行线…  相似文献   

16.
(本课选自华师大版教材《数学》八年级第12章第3节第1部分.) [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与处理 梯形是学生已经认识的平面图形,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进一步认识到梯形与前面学习的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之间的相互转化,通过测量、归纳、猜想、说理、探索,认识等腰梯形轴对称特征及其他性质,为进一步解决实际问题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7.
1 教材分析 1.1 本课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作用和前后联系我们知道《平面解析几何》研究的主要内容是:1)求(平面)曲线的方程;2)通过方程研究(平面)曲线的性质。  相似文献   

18.
1 教材分析1.1 整体感知本章属于《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数与代数领域的内容,是在已经学习了平面直角坐标系和一次函数的基础上,再一次学习函数知识.反比例函数主要的知识点有:反比例函数的概念、图象、性质,反比例函数的应用,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结合.本章共分为两节:第17.1节的内容是反比例函数的概念、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本节还在选学栏目  相似文献   

19.
教材分析:《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人教版实验教材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多边形的面积》中第一课时的内容。这一教学内容是基于长方形面积计算和平行四边形的认识之上,并为以后的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推导的方法奠定基础的。这节课的重点是  相似文献   

20.
<正>"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是人教版教材第十一章第二节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平行四边形性质定理"是人教版教材第十八章第一节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发现,这两课之间在教学上有惊人的相似之处,这里作如下分析,以供参考.一、教学环节对比二、几点启示1.量一量——几何画板提供更加精确的测量测量是发现结论的一种重要手段,但由于测量有误差,通过测量得到的结论未必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