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哲学产生于对人的存在及其意义的反思。哲学与人紧密相关,一种哲学内蕴一种人观,反之,一种人观也意味着一种哲学。人观的变化反映哲学的变化。现代哲学提出“生活世界”哲学,作为一种哲学视野,其本质内涵从人的存在维度的演变可以得到基本的把握,同时,它也内在地包含着一种新的人观。人的存在维度的变化与哲学视野的变化本质上是为了更准确地把握人的真实存在及其意义。  相似文献   

2.
生活世界话语的困限与生存论的自觉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生活世界观念的引入无疑起到了加强实践观启蒙的作用.但也应注意到,作为一个移植过来的、且在西方学术中就不是很明确的概念,生活世界尤其是日常生活世界无论是在学术内涵还是在思想意义上,都不可能给予我们太多的理论承诺.当代哲学的理论基础必须通过展开生活世界的自我批判,从存在主义的感性个体观走向社会历史性的整体生存理解,实现非西方文化传统的创造性转化等途径,最终落实到生存论的自觉建构.  相似文献   

3.
哲学的目光从形而上学的思辨转移到对生活世界的关注,是传统哲学向现代哲学转向的一个重要标志.当“生活世界“被主题化从而受到众多哲学家关注时,当代德国著名哲学家哈贝马斯对于将“生活世界“由单纯的认识论概念向丰满的文化一社会学概念的转变作出了令人敬佩的努力,文章试图从内在精神、背景结构以及功能内涵三重维度为哈贝马斯的生活世界理论勾勒出一幅整体图景.  相似文献   

4.
哈贝马斯提出的“生活世界”概念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对其理解需要说明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兴趣与世界现的关系;第二,哈贝马斯主体问性思维的特征;第三,哈贝马斯社会现的特征;第四,生活世界与诸世界之间的关系。由此可见,“生活世界”是哈贝马斯社会哲学的中心概念,对其理解是通向哈贝马斯理论的大门。  相似文献   

5.
论教育实践的生活世界转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活世界是人的自我生成之域,是人诗意栖居的家园,回归生活世界就意味着走向生成中的人。教育世界中的人是一种生成性的存在,然而,人的生成离不开现实的生活世界。另外,现实的教育存在着遗忘生活世界的问题,因此,教育实践的生活世界转向是一种值得肯定的事实,也是一个需要深入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6.
主体间性德育的基本内涵及价值取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体间性德育是以主体间性哲学为理论基础的,从自身讲,它是对主体性德育的合乎逻辑的发展。主体间性德育关注人的关系性存在,是面向生活,面向实践的教育活动。在主体间性德育过程中,人不但要追求自身的主体价值,也要理解其他主体的价值,建构其他主体的主体性,实现主体间的主体性价值。师生间的理解对话是主体间性德育的中介价值;回归生活世界是主体间性德育的终极价值;提高德育实效性是主体间性德育的基本价值。  相似文献   

7.
西方哲学经历了一条由科学世界走向生活世界的路径。旧形而上学实质上把世界理解为科学世界;康德将旧形而上学的外在对象转换为内在理性,通过将旧形而上学的科学世界降为现象世界而把道德世界从科学世界中解放出来;胡塞尔把康德的纯粹理性彻底内在化为纯粹意识并将对象理解为自在的客观之物,通过研究对象之主观相对的被给予方式,指明了科学世界的生活世界基础,最终把生活世界从旧形而上学的科学世界中解放了出来。  相似文献   

8.
受“科技理性”支配的教育观视教学仅仅为传递和接受知识的过程,教师和学生沦为知识的“奴隶”,教师和学生的主体性难以确立。只有当教育回归“生活世界”,教育才能挣脱“唯科学主义”的樊篱,摆脱多年来所深陷的工具价值的地位,确立能够重视人的价值和经验的“主体教育观”。  相似文献   

9.
10.
哲学与生活世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哲学与生活的辩证关系历来是哲学界所探讨的热门话题。新世纪伊始,当各种学科对其传统价值进行审视的时候,哲学也有必要对自身做出总结与探讨。本文将着重展开哲学追问、哲学构建、哲学方式、哲学现状、哲学回归等问题的研究性论述。  相似文献   

11.
胡塞尔的"生活世界"理论及其意义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生活世界理论是胡塞尔晚期思想中的一个主要方面。按照这个理论,胡塞尔不仅对生活世界与科学世界作了区分,而且又把前划分为两个层次,即日常生活世界和原始生活世界。前是出于胡塞尔对实践和现实的关注,后则是出于胡塞尔在理论和方法上进一步完善其先验现象学的需要。  相似文献   

12.
胡塞尔的生活世界是相对于客观的科学世界和抽象的逻辑理念世界而言的主观世界和直观世界,而不是相对于先验意识而言的事实性世界。因此生活世界与先验现象学立场并不相冲突。生活世界的提出主要是胡塞尔试图修正欧洲近代哲学思维与直观的分离,恢复原发直观经验的丰富性对科学理念的奠基性作用。胡塞尔力图探讨的是原发性经验被体验的一般性先验结构,并以之作为个体生活世界相对性得以沟通和比较的先验基础。胡塞尔关注到了生活世界的历史性维度,但仍是内在时间维度的先验性上的关注。  相似文献   

13.
身为现代诗人的叶芝在诗歌中探索了其矛盾分裂的自我,描述了一个二元对立的诗学世界,阐述了关于历史、社会、生活等的哲学观点。本文通过分析其诗歌中关于灵魂与肉体二元对立的观点揭示了叶芝本人的形而上学思想。他相信灵魂的永恒及其对肉体的超越,同时认为灵魂与肉体的矛盾统一构成了人的存在。然而诗人的灵魂从没有停止对绝对的真理和美的求索,这种灵与肉的冲突在他的笔下形成了一个动态的、最终充满希望的世界。  相似文献   

14.
ABSTRACT

This paper introduces existential configuration as a concept possibly used to describe, talk about and discuss peoples’ meaning-making, not least in religious education classrooms. The article builds on an interview study of 21 Swedish young adults from 19 to 29 years of age. Many of these young adults displayed complex methods of meaning-making that challenge some established ways of conceptualising it. Findings showed that the young adults did not all share a single political, philosophical or religious outlook on life. Some had religious beliefs and some did not, but this does not mean that the latter group did not interpret and/or desire to understand their existence. The article argues that a person having any specific outlook on life cannot be assumed if the concept is understood as a cognitive decision in relation to life questions. Based on analysis of empirical material, the article suggests the concept of existential configuration as an alternative way to conceptualise people’s meaning-making. Concepts suggested here are potentially of value for religious educators in helping open classroom dialogue on issues of existential meaning and for enabling deeper understanding of how individuals interpret and understand life in relation to others.  相似文献   

15.
有效的教育管理在于促进被管理者个人或群体的自组织性,而这种个人或群体的自组织性表现为主动感受外界环境的压力和要求,主动调整自身的状态或者优化内部规则,主动地自我成长、自我完善(即在负熵环境中主动地吸收负熵,促进开放系统的有序化),因而这种自组织性也就是被管理者的主体性。在教育管理中要彰显被管理者的主体性,管理者必须和被管理者展开主体间性的交往对话,从而有效实现教育管理的教育伦理价值和效率价值。  相似文献   

16.
主体教育理论:从主体性到主体间性   总被引:38,自引:0,他引:38  
近代的教育理论是在主体性框架中建构的,其历史的意义不容低估。但当代的发展使主体性教育理论陷入了困境,所以,当代的教育理论应当开始主体间性的拓展。主体间性为教育理论提供了新的哲学范式和方法论原则,从而在新的基础上还原了教育和教育研究的本真。  相似文献   

17.
从主体间性理论出发,探讨译者与翻译活动所涉及的各主体之间交往时所体现出的主体性,指出译者作为翻译主体,与其他各主体之间是一种平等、共生的关系,译作是翻译活动各个主体在此基础上理解、对话、交流的产物。  相似文献   

18.
日语条件句「と」「ば」「たら」「なら」等有多种意义用法,存在从一种意义用法向其他意义用法扩张的现象。迄今为止主要从逻辑语义、功能语用和对比分析等视角探讨这个问题,对条件句的主观认知动机的考察较少。本论文从共时的视角,用(交互)主观化理论探讨日语条件句构式中的语义扩张。认为日语条件句构成“非主观性→主观性→交互主观性”的连续统,这个语义扩张现象与认知动机相关,是对客观世界进行客观识解与主观识解的体现。  相似文献   

19.
主体间性范式对于重新审视"两课"教师的主体性,进而反思"两课"教学实效性不足的问题具有借鉴和启示意义。在主体间性范式下,"两课"教师的主体性并没有被否定或削弱,而是在修正中被赋予了有限性、中介性和生成性的新内涵。两课教师只有履行好这种新主体性才能妥善地处理"两课"教学实践当中的矛盾,进而提升"两课"教学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