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我敢说“儿不嫌母丑”这句话如果不是母亲的一厢情愿。就是儿子已经长大成人,经历了许多事后.能以一个成人的角度来理解母亲时的认识。我还敢说,处于青春期的孩子百分之八十都嫌母亲“丑”。只是我们做母亲的不愿意承认罢了.只不过孩子们所嫌弃的母亲丑的地方不同罢了。有的孩子嫌母亲长相丑,有的嫌母亲衣着丑.有的嫌母亲语言丑.有的嫌母亲行为丑.有的嫌母亲灵魂丑……  相似文献   

2.
当我接到“青墩文化”这个地方文化课程的教学内容时,才真正体会到“教师不只是一个单纯的知识的传授者,不再只是带着知识走向学生,而是带着学生走向知识,和学生一起共同寻找‘真知’。”这一句话的真实内涵。因为,这时的我对“青墩文化”几乎是一无所知。  相似文献   

3.
应深切关怀教师的生活最近河南省某些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領导干部,不关心教师生活的情况相当严重,为此,河南省“教育半月刊”發表了一篇社论,题为“关心教师生活”,同时还發表了竹溪的“农村小学教师工資为什么不按时發給”、丁久的“为什么女教师的生活困难得不到照顧”的来信,此外,该刊还綜合一部分讀者来信写了一篇“难申請的福利費”。社論指出:某些地方教育行政部門和学校領导干部所注意的只是教师对工作和学習的态度如何,而对教师生活上的困难則漠不关心;許多可以解决的也不帮助解决,应当照顧的也不加以照顧,致使有些教师生活上的困难,長期得不到合理的解决,教师的工作積極性不能充分發揮,学校工作也因此受到不应有的損失。社論指出最近有的县甚至对小学教师的工资不能及时發給,造成教师生活上很多困难。有的地方对  相似文献   

4.
有一次上课时,我在黑板上写了这样一个句子:All of the students are notin the classroom.大部分学生把它译成了“所有的学生都不在教室”.我把正确答案“并非所有的学生都在教室”告诉大家后,他们都觉得不理解,问为什么在He isnot a worker.这类句子中not可以起全部否定的作用.而在这里却只是部分否定?  相似文献   

5.
王振兴 《课外阅读》2011,(12):129-129
在新课程改革已经进行得如火如茶的今天,“尊重学生”这个词语我想广大教师朋友们一定不陌生。但如果请大家仔细地想想,自己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是怎样做到“尊重学生”的呢?您有没有跟在别人的身后人云亦云地只是说说而已了呢?笔者在这里权且举几个小例子,做为自己对“尊重学生”的理解,也供大家品评,亦不知是否人云亦云。  相似文献   

6.
子非鱼 《家长》2009,(6):37-38
“我只看我所有的,不看我所没有的”,多么平和的一句话啊,没有一丝抱怨,有的只是一种豁达的人生态度。“我只看我所有的,不看我所没有的”。多么真诚的一句话啊,没有一丝伤感,有的只是一种超越自我的坚强。  相似文献   

7.
冯璐 《语文天地》2010,(11):54-56
时下.在许多学校语文教学仍然存在一个误区:将“以学生为主体”、“学生为本”简单地理解为在课堂上让学生多活动、多说话.为了使课堂显得学生活动丰富,有的教师将动画片、课本剧引入课堂.而实际效果只是徒添了笑料而不能引起深思;有的教师不管什么体裁、题材的课文,都是提出’问题让学生分组讨论.将学生活动流于形式;有的教师只是搞机械式的一问一答:  相似文献   

8.
所谓“教案”就是指教师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编写的供教学用的具体方案。教案本身服务于教学,应是教师创造思维的蓝本,现如今却被人为地异化了。有些地方和学校严格要求写教案,细致到一个手势,出示一块小黑板都要出现在教师的教案中。听课时会发现有的教师忘了教案,对着学生一脸的茫然,急促地翻看“救命草”;有的教师为了沿着既定的教案,死拉活拽的将学生牵放到套路中来;有的教师对学生的质疑置之不理或只作为一个形式出现而已。此时的教案已扭曲为束缚教学创造性生存的条条框框,教师和学生只是在其中生产出来的“标准样件”,无甚…  相似文献   

9.
在学习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决定》过程中,有一些同志对“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很不理解。有的发出“公有制能成为主体吗”的疑问,并用国有经济比例下降、民有经济比例上升的数字来加以说明。有的地方领导人认为,我这个地方公有经济比例已经下降,并计划还要降低,甚至不到20%,公有制怎么能成为主体呢?  相似文献   

10.
2002年暑假,我园积极参与了国家“十五”重点课题“改善在职幼儿教师培养过程与方式的研究”的实验研究。我园以互动墙饰为切入点,引导教师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在教研中集体反思,然后共同解决问题。“墙饰主题如何确定”是我们研讨的第一个问题。尽管这是一个看似熟悉的老话题,但大家坐在一起研讨还是第一次。有的老师说:“过去的墙饰主题基本上由老师说了算,距离孩子生活较远,因此激不起孩子关注的兴趣。”有的老师说:“我们原来理解的互动墙饰就是墙上有孩子的作品,其实那只是形式上的互动,不是互动墙饰的本质所在。”大家在对过去的墙饰进…  相似文献   

11.
去年我执教一年级并担任一年(2)班的班主任。大家都知道,一年级学生有个共同点——爱“告状”,这是他们的年龄特点所决定的。学生“告状”的原因很多,有的是受了委屈向教师寻求支持、帮助;有的是自己不确定向教师试探某件事的正确性;有的只是单纯想引起教师或同学的注意;更多的则是一些与同学相处磕磕碰碰、鸡毛蒜皮的小事。  相似文献   

12.
所谓‘教案”就是指教师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编写的供教学用的具体方案。教案本身服务于教学,应是教师创造思维的蓝本,现如今却被人为地异化了。有些地方和学校严格要求写教案,细致到一个手势,出示一块小黑板都要出现在教师的教案中。听课时会发现有的教师忘了教案,对着学生一脸的茫然,急促地翻看“救命草”;有的教师为了沿着既定的教案,死拉活拽的将学生牵放到套路中来;有的教师对学生的质疑置之不理或只作为一个形式出现而已。此时的教案已扭曲为束缚教学创造性生存的条条框框,教师和学生只是在其中生产出来的“标准样件”,无甚个性化可言。  相似文献   

13.
花香如歌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讲台上多出了一束花。花瓶是很随意的一个陶瓷杯子。 深秋季节,教室里哪怕是出现一丝绿意,也是十分引人注目的。别的老师见我这么兴奋地说起这束花,便善意地“浇凉水”,有的说这只是孩子们心血来潮时的一点小玩艺么,没什么新奇;有的说这只是“中学生式”的一点小浪漫,算不得雅致。而我却不那么简单地理解这群不算小的孩子,更不敢小瞧这束花。  相似文献   

14.
很多小学科学课上教师设计好了记录单,并在上课时要求学生认真填写,但对于记录和记录单作用的理解却普遍存在问题,有的记录单成为科学教师点缀课堂的化妆品,有的甚至只是科学课上的一种“做秀”。在很多探究式的小学科  相似文献   

15.
张秀梅 《小学生》2011,(2):43-44
尽管五年级的学生学习英语已经两年多了,我却发现不少学生在朗读课文时,还普遍存在一些不良现象,如:有的学生只是朗读而不理解与思考,对朗读内容不进行记忆,结果是一无所获。也有的同学在齐读时漫不经心,把朗读变成默读或是只是做做样子,动动嘴唇,其实根本没有发出声音,根本达不到培养语感的目的。在小学阶段,英语学习应该以听,说,读为主的,可大部分小学生自控能力差,教师布置的口头作业(听磁带,读课文),大部分学生不能认真完成,有的甚至不把“读”当作业,  相似文献   

16.
师德新解     
对“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爱岗敬业”三个核心师德规范作了个人的理解,提出教师应该以全面的人参与教育活动,既包括知识素质,也包括情意素质和人格素质;对为人师表也要作全面的理解,为人师表的德性应该是内在的、灵活的和适度的;不推崇那种充满悲壮色彩的爱岗敬业,认为爱岗敬业的师德修养不只是为了束缚教师,更是为了发展教师,不只是为了别人,更是为了教师自己。  相似文献   

17.
当今,中国教师不可能不知道陶行知,每个教师心中都有一个陶行知。我做老师十多年,愈发有一种感觉:不读陶行知,不学陶行知,如何做教师钥但是如果我们还只是停留于“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人生只为一大事来”“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等片言只语式地走近陶行知,无疑会造成我们对陶行知的理解的片面。  相似文献   

18.
“不动笔墨不读书”郑日金提起读书生活,许多人都知一古谚俗话:“不动笔墨不读书。”这里的“动笔墨”,不知读友您是怎样理解的,我总觉得它是一段步步登高的台阶。回头望,我还只是登上了三级。童年好奇———“不画记号不读书”记得童年受当教师的父亲的影响,读书时...  相似文献   

19.
这两年,高考语文试题一公布,总引起一些语文教师和考生的责难和非议。有的埋怨说:“今后的课文不用学了”对去年的文言文试题议论更多。这些同志议论的共同点是:考试题目不是课文中的原句。我们不同意这种看法。为此,我利用暑假之便,粗略地访问了三个县的三所完全中学,了解了十三所乡镇初中的文言文教学现状。这十六所学校的绝大部分语文教师讲授文言文时,还是采用“先生讲、学生听”的老方法。他们念一句文言文,随口译成现代汉语,让学生记在课本的字行间。他们不讲特殊词义的词,也不强调特殊句式的句子;有的虽然蜻蜒点水,稍提一下特殊词义和特殊句式,却  相似文献   

20.
最近,在听课调研中,我发现有一部分教师对如何教小学略读课文有不少的困惑。比如:有的教师忽视略读课文在单元整体中的地位和与其他课文的联系;有的教师只是根据自己对教材的粗浅理解照本宣科,在中年级和高年级采用的教学模式一样;有的教师变略读为泛读,放任学生自读,不加引导;有的教师"精""略"不分,对略读课文指导过细,以教师的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