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升金湖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初探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生态旅游是保护区协调保护与发展最佳策略的选择,升金湖自然保护区以独特的湿地景观、丰富的生物多样性等特点具有发展生态旅游的天然优势。在对升金湖生态旅游开发条件进行分析评价的基础上,提出了生态旅游开发的总体构想和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2.
旅游地可持续发展的新思路--生态旅游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生态旅游的产生和发展是由全球环境问题引起的 ,它改变了国际旅游客源的构成和流向。自然生物多样性是衡量当地能否开展生态旅游的重要标准。生物多样性程度越高 ,生态旅游的价值就越大。生态旅游在发展的过程中要注意环境的保护 ,要有科学的管理 ,生态旅游点的服务产业也应生态化。  相似文献   

3.
本文在论述鸡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管理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保护生物资源,促使保护与发展的良性循环的具体对策:继续做好保护区的基础工作;完善自然保护区区划,加强保护区生物区域规划与管理,协调建立自然保护区区域网络;开展多种经营,增强保护区自身活力;加强生态旅游管理;建立和健全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信息系统。  相似文献   

4.
安吉县开展生态旅游条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旅游发展迅速、意义深远,安吉县开展生态旅游具备得天独厚的条件:生物多样性;竹子资源数量大、种类多;已建成几个比较成功的、示范性的生态旅游区:在安吉县开展生态旅游既有重要性,也有必要性,是该县旅游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5.
对三门峡双龙湖白天鹅观赏景区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规划,目的是把湿地保护区与生态旅游结合起来,以构建具有生物多样性特征的生态旅游景区。规划的内容包括总体布局、功能分区规划、交通系统规划、附属设施和植被景观分区等。结论是通过此规划从宏观、城市整体、生态角度将给三门峡城市带来广阔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时可以为其他类似项目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雷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如何利用区内独具特色的生物多样性和人与自然和谐的社区原生态民族文化进行生态旅游开发,是保护区经营管理的一项新课题。在自然保护区开发生态旅游,要将维护生物多样性,保护传承社区民族传统文化和促进社区发展的理念,贯穿于生态旅游开发建设和经营管理的全过程之中,从而实现自然保护区旅游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生态旅游是当今旅游业发展的热点,徐州市生态旅游开发优势与劣势、机遇与挑战并存,提出促进徐州市生态旅游开发对策:制定生态旅游开发规划,严格生态旅游管理管理;加强生态意识培养,提高对生态旅游的认识;突出生态旅游产品特色,注重产品的多样性与参与性;加强对旅游产品的宣传,坚持区域合作原则。  相似文献   

8.
生物多样性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因此,保护生物多样性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在我国传统饮食中,喜食野生生物及其衍生物的习惯对生物多样性有一定不良影响,本通过对吃发菜等习惯的分析,来阐述纠正这种饮食习惯以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9.
通过分析生态旅游的概念内涵,确定了内蒙古生态旅游的科学含义,对内蒙古生态旅游资源和旅游内容进行了九种基本类型、三个层次的划分,认为内蒙古生态旅游的发展应当实行自然生态与生态文化并重的策略,尤其应当注重对生态旅游资源的科学规划开发,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10.
对模拟生态标本馆和生物多样性标本陈列馆的利弊作了比较分析,提出了生物多样性标本陈列馆和昆虫与贝类文化长廊的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11.
生态旅游是提高自然保护区社区居民收入、缓解保护区与社区矛盾、促进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途径之一.虎牙地区大部分属于四川雪宝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该区旅游资源种类丰富、类型多样、自然旅游资源占优势,易于形成优良的生态旅游产品簇.当前应将环境保护放在第一位,做好生态旅游规划,将自然旅游资源和民族旅游资源结合起来开发,实施旅游扶贫.  相似文献   

12.
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刍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态旅游是一种正在迅速发展的新兴的旅游形式,其目标在于保护自然资源和生物的多样性、维持资源利用的可持续性、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然而近几年我国的生态旅游发展方面强调"认识自然,走进自然",而忽略了生态旅游"保护自然"的目标,导致了对生态环境的破坏.针对这种情况,必须强化保护生态环境意识,科学规划和开发生态旅游区、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以及完善生态环境管理.  相似文献   

13.
中国湿地生物多样性资源的保护及其可持续开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湿地是淡水之源和最丰富的物种基因库,也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中国的湿地广泛分布于全国各地,由于地质、气候、环境等不同,使湿地生物在生态系统、物种、遗传和景观上具有丰富的多样性,但是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对生物多样性资源的破坏也越来越严重。本文从湿地的分布及其类别入手,剖析湿地生物多样性资源的种类、价值及其面临的问题,根据搏弈论观点提出建立数据库,划定保护区,加强科研,开发生态旅游以及唤起民众参与意识等一系列保护和开发措施,让湿地的生物多样性资源得到可持续的发展,为中国湿地的开发与保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论我国生态旅游的现状、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的山水风光游,把大自然作为消费对象,双方是一种商品交换关系,即花钱享受自然。而生态旅游则对大自然充满了尊重与关爱,双方是一种平等的,朋友的关系。人在欣赏自然美色的同时,也在聆听自然的呼声,关注和思考着环境问题。这是一种肩负着社会责任感的全新的旅游方式,既融入了环境教育,又有利于自然资源与生物多样性保护事业。以下笔者将从什么是生态旅游谈起,介绍一下目前我国生态旅游的现状,并探讨其健康发展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5.
以合肥市绿化建设为例,通过对现代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目标、措施与管理对策的浅述,引起人们对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视,深入探讨、研究.  相似文献   

16.
生物多样性是生命支持系统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自然界生态平衡的维持者。它既为人类基本生存及实现持续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生物资源,同时也在水土保持、气候调节、污染防治、生态旅游和科学研究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随着人口的急剧膨胀和经济的飞速发展,生物多样性正遭受到前所未有的破坏。生物多样性的锐减,势必威胁到人类本身的生存和发展。因此,保护性地可持续地利用生物资源已成为当务之急。豆生物多样性的不可逆性生物的进化是不可逆的:退化的器官不会再像以前那样发达起来,完全消失的器官更不会再度出现;已经灭绝的物种,不可能…  相似文献   

17.
生态旅游的科学内涵与生态学原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生态旅游在世界范围的兴起不过近20年时间,但已引起非常广泛而深入的影响,成为旅游业发展的龙头。作为一种新兴的旅游产业,生态旅游是应用生态学研究的一个领域,为旅游学界、生态学界及其他相关学科所关注。生态旅游是一种高雅的休闲活动和寓教于游的旅游方式,它可让当地居民在经济上获益。生态保护、生态平衡、生态阈限规律以及生物多样性导致稳定性等是生态旅游得以实施与发展的生态学原理。  相似文献   

18.
生态旅游是绿色旅游,它以保护自然环境和生物的多样性、维持资源利用的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生态旅游不仅是指在旅游过程中欣赏美丽的景色,更强调的是一种行为和思维方式,即保护性旅游.生态旅游以旅游促进生态保护,以生态保护促进旅游.本文以世界自然遗产九寨沟风景名胜区作为案例分析对象具有很强的代表性,在肯定九寨沟为保护生态环境所作努力的同时,也提出了其潜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九寨沟生态保护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目前生态旅游方兴未艾,但其发展也面临着可持续性问题的挑战,由于人们对生态旅游认识上的偏差和管理上的疏漏,生态旅游在实践上出现了诸多问题。文章通过对生态旅游内涵及其面临的挑战和问题的分析,提出了一些改善生态旅游发展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生态旅游的角度,通过对茂名生态旅游资源及发展现状的分析,阐明茂名发展生态旅游的必要性,并对发展茂名生态旅游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