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高校学生社团组织伴随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而发展迅速,也日益突显其对于高校建设和学生发展的重要性。研究高校学生社团发展历程及其特征,发挥理论对于社团工作实践的指导作用,从而促使学生社团健康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高科技的进步催生了技术教育,技术的不断更新又推动了技术教育的发展。紧跟时代的步伐,技术教育的发展处于持续变化的状态。顺应技术的发展方向,技术教育的未来发展会更加注重学生和时代发展的要求。本文通过对国内外技术教育发展历程和现状的整体性分析,以及对技术教育发展的比较,尝试对技术教育的发展特征与趋势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3.
论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精英教育的发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我国高等教育在精英阶段就很重视大众性,因而精英高等教育并不发达。但没有发达的精英高等教育,我们将难以适应知识经济时代激烈的知识竞争,也将难以保障大众化进程的顺利推进。为此,需要在大众化进程中努力提高精英教育水平,使精英教育与大众教育能够相辅相成,共同提高。  相似文献   

4.
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的精英教育理念建构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作为教育体系中的两种模式,精英教育与大众教育的内涵和标准随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而变化。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只有树立社会、教育和个人协调发展的质量观,才能把握精英教育理念的本质,促进精英教育与大众教育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5.
赵立香 《文教资料》2009,(4):142-143
大众教育和精英教育作为大众教育阶段统一教育体系中的两种教育类型,大众化高等教育的发展,不是不要精英教育,而是要更加保护精英教育,实现大众教育与精英教育的和谐发展才是知识经济、科技发展和教育创新时代的理智选择.  相似文献   

6.
本文初步探讨了社会主义发展历程的阶段及其特征问题。在梳理了学术界关于社会主义发展历程阶段性特征的几种不同观点的基础上,提出了以社会主义理论的奠基发展阶段、"苏联模式"的发展阶段以及本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等三个主要的社会主义发展历程阶段性特征。  相似文献   

7.
白桦派是日本近代文坛上令人瞩目的文学流派,其发展起始于明治末期,于1916年左右发展到顶点。与其他文学流派不同的是,白桦派作家出身于贵族阶级,大多毕业于贵族学习院,他们生活宽裕,不愁生计。但由于白桦派诞生的特殊时代背景,作家们表现出强烈的批判社会现实的倾向。笔者力图通过对白桦派的发展历程及其所贯穿的人道主义进行分析,揭示白桦派文学的特征。  相似文献   

8.
作为大陆法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巴西的劳工立法可以追溯到16世纪。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巴西的劳工立法经历了萌芽、发展和成熟三个阶段。巴西的劳工立法深受宪法影响,具有不稳定性,修改侧重保护劳工权益,工会作为劳工机构之一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9.
澳大利亚的技术与继续教育(TAFE)经过长时间的实践与探索,建立了比较完备的体系,为澳大利亚职业教育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文章通过总结、梳理TAFF的整体性特征,提出我国发展职业教育的思考,进而对我国的职业教育提供一些可行性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等职业教育发生沧桑巨变,主要经历了整顿调整时期、曲折发展时期、快速成长时期、大起大落时期以及内涵建设时期五个阶段。其发展特征主要表现为国家需要的主导作用,人本思想的逐渐渗透,以及内在发展的动力不足等。未来,在高职扩招的背景下,中等职业教育可以从打造升学发展空间、增加自身综合实力以及重塑良好社会声誉等方面着手,努力提升内在吸引力。  相似文献   

11.
精英人才的内涵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在不断扩大,坚守"文化批判"这一最高理想,不蜕变为纯粹技术精英的培养,是今天各国精英高等教育面临的主要挑战,更是转型时期中国大学尤其应该重视的问题。中国近代大学的精英教育实践为今天的高水平大学建设提供了重要的经验和借鉴,其未完成的文化改良与社会启蒙任务,也是处于转型社会中的精英教育不容推卸的责任。  相似文献   

12.
社会越是发展进步,教育的作用越是重要.昨天的教育传统一定是今日教育的营养,社会未来发展的方向应是今日教育的部分内容.当社会发展到一个高度的时候,我们对教育的认识就必须更具前瞻性.我国教育的未来何去何从?教育要培养有根的人,中国五千年所积淀的优良传统应该是中国人的根,也应该是中国教育的根,有根的中国教育就是未来教育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3.
“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提法有其合理成分 ,但更带来一系列令人困惑的问题。保证基础教育健康发展 ,要顺乎历史进程 ,端正方向 ,创造条件 ,提高质量。长达 1 0年围绕上述提法的讨论 ,其意义远远超出争论问题本身。它关涉到教育理论和实践的许多重大问题 ,引发、开阔了思路 ,进行了广泛探讨 ,获得了重要成果。我们能从中总结教育领导、教育改革和发展、教育科学研究等丰富的经验和教训 ,把我们教育思想理论水平提高一步  相似文献   

14.
智慧教育是信息时代我国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和重要趋势,是破解教育发展难题的创新举措.当前,我国教育信息化水平的显著提升,各种智慧技术的逐步成熟,教育信息化经费的持续增加以及良好教育信息化政策环境的逐步建立,为发展智慧教育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我国智慧教育的发展要结合国情大力实施大变革战略、科教融合战略、协同创新战略和无障碍战略.七大发展路径包括:建设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无缝接入智慧城市系统;实施ICT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实施教育信息无障碍工程;建设智慧教育示范区;打造智慧教育产业链;建立智慧教育研发基地.  相似文献   

15.
知识分子一开始就介入了中国政党政治的发育过程。资产阶级知识分子自国外引入"政党"概念,并在接受、传播和改造这一概念的过程中,一面消解了国人对"党"的心理障碍,一面身体力行直接参与了政党的实践。但他们对"政党"与"革命党"的刻意区分,也造成了国人对政党知识的某种误读。而这种误读直到五四时期才被逐步纠正过来。从中国共产党的酝酿和创建看,早期马克思主义者就很少受到上述限制。与老一代的知识分子不同,这批新一代的知识精英更具不依附于政治权力的独立性特征。"五四"以后,他们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一面着手在知识青年中建党,以完成"党化",一面又大力推进国共合作,以实施"化党",并最终在"党化"与"化党"的事实推演中,逐步找到了一条改造政党、变革中国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6.
关于我国高中阶段教育发展策略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 2 0 2 0年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战略目标。为实现这一目标 ,就要妥善处理好发展高中阶段教育与普及、巩固和提高义务教育水平的关系 ,扩大优质高中阶段教育资源与推进区域内教育均衡发展的关系 ,政府办学与鼓励社会多方参与、积极发展民办高中的关系 ,发展普通高中教育与发展中等职业教育的关系 ,有效化解发展高中阶段教育的诸多矛盾 ,切实保证我国高中阶段教育持续的、稳定的和健康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基于证据的教育及其对我国教育发展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证据的教育是20世纪末首先在英、美兴起的一种教育发展思想和方法。基于证据的教育是指在决定如何进行教育的过程中,专业智慧与最佳经验证据的融合。在基于证据的教育中,教育发展基于的证据必须满足相关性、充分性和真实性三个标准。基于证据的思想对我国教育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要走向基于证据的教育需要把握基于证据的教育的四个要素:一是教育实证研究质量的提升;二是对科学研究的综述和评估;三是科学研究结果的推广;四是发展和支持基于证据的文化。  相似文献   

18.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基础教育政策创新发展的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直以来,我国农村基础教育政策对于农村基础教育的整体发展具有绝对的导向作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基础教育政策系统处于不断革新之中,有必要从定性分析的角度,由政策生态环境发展的基本特征、政策内容创新的突出特点、政策制定创新的主要特色、政策创新约束的具体表征四个层面深入探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基础教育政策创新发展的具体特点.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以及四类国家级青年人才项目入选者的描述性统计分析,本文发现人才项目已成为我国学界特别是理工科领域塑造学术精英的重要制度。学术精英的成长呈现出"人才项目依托"与"人才项目嵌套"的特点,不同层次人才项目的重叠嵌套,形成了学术精英生成的结构性路径,"不入选则出局"成为塑造学术精英的法则。与单位制时代相比,人才项目在塑造学术精英的过程中延续了"制度化的精英主义",其及早筛选与重点培养优秀学者的特征并未褪去。人才项目也被纳入院系学术队伍的建设之中。与此同时,人才项目强化了学术精英生成中的学术竞争,对学术精英的德行与才能的要求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人才项目广泛扩散并应用于高校人事聘任制度改革,带来了一系列的非意图后果。  相似文献   

20.
远程教育的发展历程及其对传统教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为核心的计算机网络引入教育领域后,使教育的面貌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本就远程教育的发展历程,以及根据它所具有的覆盖范围广、传播信息速度快、交互性强等优势,对传统教育所产生的影响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