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晏平 《小读者》2010,(11):28-28
每个人在求学的过程中都会遇到无数个“怎么办”。本期开始,我们将把大家在学习中遇到的典型问题整理成集.听听专家如何帮你解决“怎么办”。愿你在求知的路途中.扫清障碍,愉快地汲取知识营养!  相似文献   

2.
众所周知,解数学题的显性目的是求出未知数或证明所要求的结论,我们的思维必须为此而展开.但在具体的解题实践中,我们的思维很可能会因为种种原因而淡化或远离这一目标,从而导致解题过程冗长,甚至思维受阻.波利亚告诫我们:“记住你的目的,勿忘你的目标,想着你希望得到的东西.不要看不见你所需要的,记住你为什么而工作.”“看着未知数,看着结论.集中注意力于我们的目标,集中意志  相似文献   

3.
“你不可救药.无可挽救了”、“你这孩子就是贪玩.不是读书的料”、“你这孩子怎么这样没有记性.真是木瓜脑袋”、“某某与你同龄样样都行,就你不行”、“像你这样.今后只能上街拉板车混饭吃了”等等.在平时的家庭教育中.我们经常会听到家长这样训斥孩子。  相似文献   

4.
清晨。当黎明被鸟儿的歌声擦得透亮.灿烂的阳光洒在大地上,丝丝和风轻轻拂过你的面庞,你一定会感到无限幸福:当你享受着父母的呵护、朋友的关爱、同学的友谊.你一定会感到无限温暖。但你想过没有:“阳光雨露”是自然给予我们的恩赐:“呵护、关爱、友谊”是别人的付出,“乌鸦反哺”、“羊羔跪乳”.我们也应该学会感恩。  相似文献   

5.
在英语学习过程中,我们经常见到含有“Too+形容词+不定式”结构的句子。例如:Thechildistooyoungtojointhearmy.这孩子年龄大小,不能参军。Itistoodangerous(forthechildren)toplayonthestreet.(孩子们)在街道上玩耍太危险。lamonlytoohappytomeetyouhere.我在这里见到你不胜高兴。Youaretooreadytocrltlclzeothers.你动不动就批评别人。从以上这些例句中我们可以看出:虽然每个句子中都有“Too+形容词+不定式”结构,但它们的含义却不尽相同。那么,我们究竟应该如何理解“Too+形容词+不定式”结构及其含义呢?下面我…  相似文献   

6.
世界数学大师波利亚强调:“不断地变换你的问题”,“我们必须一再变化它,重新叙述它,变换它,直到最后成功地找到某些有用的东西为止.”他认为,解题过程就是“转化”的过程,因此,“转化”是解数学题的重要思想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7.
5岁的莎莎在公园里玩.妈妈在一旁看着她。莎莎问:“我可以不可以坐秋千?”“如果你喜欢就玩吧,但让我拉着你的手。”莎莎站起来拉着妈妈的手.妈妈又说:“我们要非常小心.从后面绕过.这样我们不会被别的秋千碰伤。”莎莎坐到秋千上.妈妈说:“我来推你。坐好了,抓紧。”玩了一会几.莎莎说:“能不能让我自己来?”“不行,那样你会掉下来的,”  相似文献   

8.
新旧课程理念下数学课堂教学语言对比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指出:教学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激励者、促进者.但是,当我们重新审视课堂教学时,我们还不时听到这样的教学语言:“同学们能配合老师上好这节课吗?”、“老师还没有让你们讨论,你们怎么就讨论开了?”、“你能给老师说一说你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吗?”、“谁会回答这个问题?请举手!”  相似文献   

9.
小时候,我和你总是手牵着手.嘴里咬着棒棒糖.蹦蹦跳跳地走在路上。我们是很好的伙伴,大家都说我们是“傻瓜二人组”,边叫还边笑。你总是说:“笑什么笑.我们又不是笑话书。”我回过头看到你生气的样子,还真好笑。  相似文献   

10.
严师的标准     
陈耀 《今日教育》2013,(11):69-69
走在校园的小路上.迎面而来几个熟悉的身影。“陈老师!陈老师!”我定睛细看.原来是刚移交出去的班里的几个“老部下”。“陈老师!你怎么把我们扔下不管啦?”“就是!你怎么这么狠心?说都不说一声,就不教我们了?”几位女生一下子把我围住.不依不饶.  相似文献   

11.
1.health说:“有一种东西我们不能透支,它就是健康!” 2.stand说:“站的时间长了,你就不能忍受。” 3.Super对supper说:“你也想了不起?你最好先去瘦身,去掉一个p!” 4.like对朋友说:“不像我的是unlike,不喜欢我的是dislike。” 5.think对thank说:“我经常帮助人们思考,而你却常被挂在嘴上说。” 6.do对say说:“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你可别光说不做啊!” 7.say,says,said说:“虽然我们都是说,但您要记准了,谁说,什么时候说可不一样。”  相似文献   

12.
天使在叩门     
祖母曾经跟我讲过天使的故事。她说,每当天使想捎个信儿给我们时,他就来敲响我们的心门。“但他从不会说‘你好’.”祖母说.“因此。你必须时刻留心。”我非常喜欢这个故事,一次又一次地问祖母:“然后天使做了什么?”祖母答道:“在你伸手接过信后.他会对你说:‘振作精神.向前走!’接下来怎么做,就看你的了。”  相似文献   

13.
作为班主任,常常听到有学生在羡慕别人:“你昨天过生口,有那么多同学给你送礼物.你真幸福”;“你又买厂新衣服了,还是名牌,你真幸福”;“啊,你们家都买车了,你让我们好嫉妒哟,你真幸福”……在感叹别人幸福的同时却不断发出“唉、唉”的叹息声,仿佛自己是多么的不幸:学生问我:“老师,你能告诉我们什么是幸福吗?”我说:“说不好,  相似文献   

14.
关键不在输赢.而是在过程。如果上帝想要我们成功.它将会为我们引路.我只要耐心等候就行了。不幸的是,我不是舍着金钥匙出生的。成功与你知道什么无关.而与你认识谁有关.而我一个人也不认识。富者越富,穷者越穷。我把这些话称为“哲理牛”.为了使我们的一些借口听起来不那么像借口,我们会竭尽所能地去援引上面这些看似意味深长的理论。  相似文献   

15.
徐晓 《中文自修》2008,(7):63-64
徐晓致坚妮: 亲爱的坚妮.我的这番感慨,既是对于你关于我们之间异同的回应,也是对于你信中关于“我们的经历会在下一代身上延伸出什么结果”这一话题的展开。同为母亲。我非常理解你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焦虑。所以,我愿意与你分享在儿子成长中我自己的故事。  相似文献   

16.
孙辉 《幼儿教育》2013,(12):21-21
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变得越来越有主见.他会思考你说的话有没有道理,自己是否可以接受。往往这时候,家长很轻易给孩子扣上“叛逆”、“不听话”之类的帽子。其实,真正叛逆的孩子并不多,归根结底是我们没有真正了麓孩子.没有掌握与孩子沟通的方法。所以.在与孩子“较量”的过程中,光有爱是不够的.还要有技巧。  相似文献   

17.
语文新课程实施以来.“感悟”是一个使用频率极高的词汇。我们除了在语文课程文件、语文研究文章等书面用语中常常见到“感悟”.就连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们也每每能听到老师对学生讲“你感悟感悟”。当然.与训练不同,某项语文训练。训练—怎么做、训练二怎么做是可以教的.但感悟—怎么做、感悟二怎么做却并不那么好教.有的甚至是无法诉诸言语的。因此。运用之妙,存乎于心。  相似文献   

18.
最近.笔者参加优质课评选活动,在讨论课的过程中.有一个小的环节设计引起了我的注意——课堂小结。在12名教师最初的设计中,无一例外地都将课堂小结设置为引导学生进行小结.即“你有什么收获”。再回想我们自己组织的研讨活动中的32节课,竞发现有30节课在临近结束时都有“你有什么收获”之类的引导课堂小结的话语。不知从何时起,  相似文献   

19.
《父母必读》2010,(10):82-82
和轰轰烈烈的生产过程一样.宝宝出生后.你所听到的第一句话也会让我们记忆犹新!尤其是那些或有趣.或有点儿刺激,或相当无厘头的“语录”更会印象深刻——  相似文献   

20.
妈妈又在唠叨.爸爸随声附和。“我们单位你王姨的儿子,被美国一所常青藤大学录取了,还是全额奖学金呢!你看看.你看看.多不容易呀!雨儿你听见了吗?你也努把力,将来也给我们争口气。”妈妈每次夸赞别人,一定会捎带上雨儿.雨儿心惊肉跳。果然,妈妈还没说完,爸爸又发话了:“我看你就是不用心,作业写得慢,玩的时间长!”完了!雨儿想.这下惨透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