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
3.
4.
5.
这是贫困山区"一人一校"式的小学堂,授课采用复式教学,工作条件异常艰苦,生活环境窘迫得让常人难以想像.然而,又有谁能够相信在大山深处默默而又出色地支撑着这个小学堂16年的人,竟是一位丈夫不幸因车祸身亡又被婆家赶出家门的弱女子--  相似文献   

6.
家人聚会,孩子自是必不可少的主角.饭后,外甥女要跟小侄儿抢玩具,开始妹妹很耐心地哄劝自己的女儿:"嘉烨,你是大姑娘了,弟弟是小孩儿,你让着弟弟点儿!"可是,一个在自己家独占惯了的五岁孩子哪肯让.不一会儿,她就又跟小弟弟抢起来.在强调数次未果后,当妈的忽然站起来,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冲到闺女跟前,照着后背"啪啪"就是两下,猝不及防的小姑娘愣住了,而后慢慢回过神来,见我正盯着她看,脸上掠过一丝尴尬,浓密的睫毛慢慢垂下,遮住了刚刚还满含笑意的大眼睛,继而慢慢撇了撇小嘴,终于"哇"的一声哭了起来.  相似文献   

7.
二元一次方程组与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本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但它们之间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近年各省市的中考试题中,许多应用性问题常常需要通过构建二元一次方程组与不等式组数学模型综合解答,举例说明如下:  相似文献   

8.
美国公立小学中的一师校从1929-30学年的近15万所,经历70多年的变迁,稳步下降为2000年秋的411所,所占比例近63%下降到6%以下。虽然,美国的一师校减少了148871所,但是,没有消失。  相似文献   

9.
10.
11.
12.
13.
一年级的语文课上,学习《识字7》。按照我的设计,学生学习记忆生字“情”。我问学生:“同学们,这个字你是用什么方法来记住的呢?”生:“我是用‘加一加’的方法来记住的,我们学过了竖心旁,再加上一个‘青’草的‘青’字,就是‘情’字。生:“我是用‘比一比’的方法来记住的。我用学过的‘清、请’来与‘情’作比较,它们只是偏旁不相同。”……  相似文献   

14.
今天一大早,天空瓦蓝瓦蓝的,空中飘着一小朵儿一小朵儿形状各异的云彩,让人心情愉快。吃过早饭,我蹦蹦跳跳地走在上学的路上,心里不住地打着如意算盘:妈妈下午要上街采购生活用品,爸爸下班本来就很晚,哈哈!我终于有机会自己在家中痛痛快快地玩上一下午了。  相似文献   

15.
说到"诚信",我不由得想起一年以前发生的一件事.  相似文献   

16.
在代数中对“一次不定方程”的研究是建立在现代数论基础上的,而中国古代数学家发明的“大衍求一术”已用独特与完整的方法解决了“同余式”的求解问题;在介绍了中国古算中关于“同余”问题求解的成就的同时,对秦九韶的“大衍求一术”做了基本阐述,特别对“大衍求一术”的基本思想与现代数论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究,重点给出了大衍求一术“的现代证明;并用证明的结果对《孙子算经》中的“物不知数”与《数书九章》中“粜米推原”两个“同余”问题做了解答。  相似文献   

17.
18.
在小学数学教材第九册“梯形的面积计算”一节中,有这样一道习 题:“我们经常见到圆木、钢管等堆成像图1的形状,通常用下面的算法求总根数:(顶层的 根数+底层的根数)×层数÷2,想一想这是什么道理,并算出图中圆木的总根数。”有位教师在指导学生练习时,首先问学生:“这些圆木堆成的横截面,近似于什么形状” ?(生:梯形)“结合梯形面积公式,想一想,你能用较快的方法算出圆木的总根数吗?”[生 :(顶层的根数+底层的根数)×层数÷2]。这样图1的总根数很快就可以算出来了。教师很高兴地表扬学生:“真不错,我们以后就要这样,运用…  相似文献   

19.
借用动量词"一NVP"结构"一N"中隐含了一个谓词Va,能够隐含的原因是N与Va之间的相互依赖性和名词的动态性,谓词隐含造成整个"一N"和"一量N"可以代替谓词而具有可谓性.  相似文献   

20.
所谓“一事一议”类文章,就是指针对某一事件提出观点、发表议论的议论文。正因为它具有“即事说理,有感而发”的特点,因此学写议论文一般都从它起步。“一事一议”类文章要求先叙事后说理,叙事是说理的由头,为说理服务;说理要从所叙之事开始,做到以理服人。写作“一事一议”类文章,要把握以下三点:一、据事提炼观点谈看法、说观点的文章,具有“由叙生议”的特点。这就要求我们在动笔写作之前要从事例或材料中提炼出自己的观点,并且用一句话表述出来,这便是文章的中心论点。根据事例提炼观点,要透过事物表象发现其本质,通过事件的个性寻找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