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南极海豹     
《全国新书目》2023,(9):30-33
<正>这是一部书写南极科考事业的科普纪实长篇作品,记录了一位科考工作者在南极日常艰苦且枯燥的科研工作之余的心路历程,以及作为一位中国极地人对南极事业强烈的热爱、担当和期望。通过他笔下叙述和拍摄的南极世界,读者可以进一步认识南极科学考察的意义,了解科考队员在南极艰辛与快乐并存的生活,以及南极独特绚丽的自然景观和可爱的南极生物种群,有助于宣传中国极地事业,提高全民的极地意识,激励广大青少年树立勇于探索极地奥秘的信心和理想。  相似文献   

2.
国家极地档案馆是在国家南极考察委员会领导下,集中管理南极(包括北极,下同)考察档案资料的事业机构,是国家南极考察档案资料的统一保管基地和咨询、服务中心。 南极考察档案资料是指我国各单位和个人从事南极科学考察、建站、航渡及参加国际间有关南极事项的活动,直接形成(或收集)的对国家和社会有保存价值的各种文件、数据、图表、声像、标本以及其它实物等不同形式的历史记录。 随着我国南极考察事业的发展,参加南极考察的人员和单位逐年增多,目前已积累了丰富的南极考察档案资料,这是考察人员智慧和劳动的结晶,是国家的宝贵财富。国家档案局十分重视南极考察档案的收集管理及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3.
上世纪90年代初,在一次欢庆南极考察队归来的酒会上,有人问考察归来的南极探险家秦大河教授:你们在南极遇到的最大困难是什么,是冰川和寒冷吗?好多人议论纷纷,南极的冰川和寒冷一定会是考察队员面临的最大生存挑战。就在大家猜测的时候,秦大河却摇头否定:冰川和寒冷并不是我们南极考察队员最大的挑战,在南极面临最大的困难是那里的极昼,完全没有黑夜。  相似文献   

4.
北京时间12月17号凌晨两点、阿根廷时间12月16号15点,由唐山交通文艺广播选送的"的哥"李海波终于登上了美丽的南极。据了解,他是中国第一个登上南极的出租司机。唐山交通文艺广播记者陈思从南极发回十几篇报道,他也因此成为唐山第一个赴南极采访的新回记者。同时,他也是此次"企鹅的感动·2012零距南极"海昌公益行动记  相似文献   

5.
再赴南极超越自已张岳庚南极,冰清玉洁,气势恢宏。她不仅有叹为观止的冰盖,憨态可掬的企鹅,遮天蔽日的雪暴,更有由这一切带给观者的那种宠辱俱忘的独持感受。但我1997年再赴南极,更强烈的是另一番感受。1990年12月2日至翌年4月12日,我作为中国南极考...  相似文献   

6.
为163天的采访做足准备 小时候,曾经在电视上看过关于中国人登上南极大陆开展科学考察的新闻报道,踏上那片地球的头顶和边缘的土地便成为我儿时的梦想. 作为海洋领域的专业报纸,中国海洋报每年都会派记者随“雪龙”船远赴南极报道.近些年,出于南极内陆考察新闻宣传的需要,中国海洋报一直只派男性记者随队深入南极内陆采访.幸运的是,在我第五次申请参加南极考察报道之际,国家海洋局极地办公室安排中国海洋报可派记者随船采访,这使得我的南极梦终于可以实现.  相似文献   

7.
<正> 一、引言一九八四年底,中国首次南极考察队开赴南极,揭开了我国科学发展史上新的一页,这一科学事件引起了广大科学工作者的关注,激发了他们为和平利用南极事业作贡献的巨大热情.我系师生正式申请参加一九八五年度中国南极考察,并积极开展课题准备工作,他们迫切需要有关南极的各种情报资料,以便了解世界各国南极考察的历史、现状和今后动向,以期使我国的南考科学研究工作在起步较晚的情况下有一个高的起点.  相似文献   

8.
第21次南极科考在人类历史上首次向南极冰盖之巅发起冲击,它填补了南极科考空白点,弥补了其他国家在南极内陆考察的一个空白区域,使人们更全面地了解南极大陆的本来状态。到达南极内陆冰盖最高地区——“冰穹A”的最高点,为我国今后在南极内陆地区建立第三个科学考察站的选址做准备,是这次科考任务中一项最为艰难、也最为引入注目的任务。为了向全国乃至世界观众及时报道这一具有历史意义的科技事件,中央电视台社教中心科技专题部承担了第21次南极科考的报道工作,在持续一百多天的报道过程中,《挺进南极冰盖最高点》节目组前后方密切配合,当日传送,当日录制,当日播出,共计完成了累计1310分钟的专题报道,并实现了电视史上的两次突破:从西风带传送画面,从南纬80度以南成功传送画面。  相似文献   

9.
档案广角     
《湖北档案》2008,(7):1-1
据《中国海洋报》报道,在不久前召开的第31届南极条约协商会议上,中国提出的格罗夫山哈丁山南极特别保护区管理计划获得会议批准。这是中国设立的第一个南极特别保护区。据报道,  相似文献   

10.
4月15日,“雪龙”号抵达上海。随着这艘极地科考船的返航,中国第24次南极考察也落下帷幕。 在这次科考中,有17个人最为引人注目。由他们组成的南极内陆冰盖考察队,继2005年1月18日中国在人类历史上首次从地面到达南极最高点“冰穹A”之后,再一次成功登上南极内陆的“冰盖之巅”。  相似文献   

11.
1957年,我国著名科学家竺可桢曾提出:"中国是一个大国,我们要研究极地。"为此国家派了学习极地专业的中国留学生到莫斯科大学深造,然而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中国的南极事业推迟了几十年。时光荏苒,1978年中国科学家再次提出对南极考察的建议,得到了国家认可。1983年,我驻美大使章文晋向《南极条约》保存国——美国递交加入书,成为《南极条约》缔约国,中国人几百年的"南极梦"终于得以实现。1985年  相似文献   

12.
张雪梅 《传媒》2001,(7):54-55
“极端”体验 2000年12月7日至2001年2月21日,作为中国第17次南极考察队员,我赴南极乔治王岛采访。我在南极跨越了千年,仰望离祖国最远的一面国旗升起。新世纪的第一个春节也是在那里度过的,算得上是一次极端的体验了。在南极的50多天里,我留下了太多的回忆,到最后一天离开我和越冬队员拥  相似文献   

13.
1772年,英国海军中校詹姆士库克第一次远征南极,翻开了人类征服南极的历史篇章,随后各国探险家和科学家奔赴南极洲,1900年至1946年英国、新西兰、澳大利亚、法国、挪威、智利、阿根廷七国先后对南极提出了主权要求,并纷纷建立南极科学考察站.  相似文献   

14.
<正> 1985年9月27日北京大学图书馆和北京大学地球物理系召开了《南极文献数据库》鉴定会,参加鉴定会的有中国科技情报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图书馆及有关研究所、北京图书馆、南极考察委员会、国家气象局、国家地震局及北京大学有关单位的专家学者.与会同志听取了《南极文献数据库》的工作报告,参观了南极文献卡片目录,对共编制目的、收录范围、资料来源、编制原理和使用价值进行了认真的分析讨论,一致认为:  相似文献   

15.
1996年10月,北京,国家海洋局办公大厦静立一隅。走进南极办公室,记者认识了他——一位其貌不扬的中年人。1.7米出头的个儿,面色黑红,一副和蔼可亲的脸庞透出几分执著的憨厚。浓眉托出一双深邃而极富洞察力的眼睛,显得格外明亮有神。这位普通的中年人就是三下南极,荣立南极考察一等功的科学家,中国南极研究所党委书记、南极中山站站长颜其德同志。oP L  相似文献   

16.
正对大多数人而言,南极是一个遥远、寒冷、神秘的地方。1985年,中国成为《南极条约》的协商国,先后在南极建立长城站和中山站等4个站。从1994年至今,中国科考船"雪龙号"每年都去南极考察,为上海大型渔船入渔南大洋捕磷虾开辟了道路。捕南极磷虾的地理位置在南纬60度,靠南极洲的西北面,南设得兰群岛、南奥克尼群岛附近。离南美国家如智利较近,或者穿过麦哲伦海峡,到阿根廷和乌拉圭都不远。捕虾后到阿根廷、乌拉圭卸货或修船,都很方便。从2009年开始,上海开创远洋渔业公司7000吨级大型捕捞加工渔船"开利号""开裕号""开富号",都到南极冰海捕捞过营养丰富的磷虾。  相似文献   

17.
南极天寒地冻,与世隔绝,在那里从事科学探险的人们,不仅加大了遇到灾祸的可能性,救助条件也相当脆弱。然而,为了探索南极的奥秘,他们勇往直前,不怕牺牲,一次又一次奏出悲壮的奋斗者之歌。 冰雪南极,不仅是太阳出来时银光刺眼,道道冰隙了布  相似文献   

18.
情系南极──记我国第一位登上南极的女记者白山杉熊艳见到这位身高只有1.53米,体重个足50公斤,纤弱文静的50岁女性,你也许无法把她和冰天雪地、渺无人烟的南极联系起来。她却真真切切就是我国第一位、也是唯一一位登上南极的女记者──四川广播电视报记者白山...  相似文献   

19.
《中国新闻周刊》记者调查确认:中国第24次南极科考队回国时,带回了不少于20只的帝企鹅。这种珍贵的鸟类是企鹅家族中体型最大的属种,只分布在南极。在“雪龙”号抵达南极后,部分队员来到中山站附近的“企鹅岛”,借助直升机完成了围捕。  相似文献   

20.
<正>抵达南极考察船穿越了太平洋,终于抵达南极。中国要建的第一个科学考察站选在哪里?南极是一个矿产资源极为丰富的地方,而且对于自然环境规律等方面的研究,有着重要的科考价值,因此也成为强国间的争夺目标。在1957年至1958年国际地球物理年期间,有12个国家先后派出上万名科学家踏上南极洲,开展了空前规模的南极考察。从此,人们希望了解、亲近、考察和开发这块处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