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案例一:师先拿出6个苹果,问:把这6个苹果分给两个小朋友,每人得几个?生:3个。师:要是把2个苹果分给两个小朋友,每人得几个?生:1个。师:那要是只有一个苹果(出示一个苹果)分给两个小朋友,每人得几个?生:每人得半个。师:“半个”还能用以前学过的整数表示吗?生:不能,用分数12表示。师:这节课我们就学习分数,根据刚才分苹果的经验,你能表示出自己喜欢的12吗?(学生拿出一张正方形纸折一折再涂色。)……案例二: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要学习新的知识。老师已经给每对同桌准备好了一些学具(每张课桌上放着一个塑料袋,袋里装着彩色纸。有的袋里装着4…  相似文献   

2.
教学内容:北师大新世纪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认识分数”P56~P58。教学目标:1.经历分数产生的过程中认识分数,了解分数的各部分名及知道分数的读法。2.在动手操作中掌握分数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和初步的想像能力。3.在合作交流中,理解分数的形成,初步学会与人交流。教学重点:二分之一的认识。教学难点:理解分数是整体的几分之几教学过程:一、分一分,认识121.平均分。师:把4个苹果分给2个小朋友,可以怎么分?(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指出每人2个苹果的分法叫平均分)师:如果把2个苹果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每人得到几个?2.认识12。(1)师:如…  相似文献   

3.
教学内容:四省市教材,第八册,第44页。卜 新课导入: 师:“老师有8个苹果,准备分给2个同学,每人得到苹果的个数要相等,谁会分?”请三个同学上来演不。 提问学生:“你是怎样分的?” 学生答:“把8个苹果平均分给2个同学,每人得到4个。”内000 0000每人4个 师:“现在老师有2个苹果,也要平均分给2个同学,每人能得几个呢?” 学生答:“2个苹果平均分给2个同学,每人得1个。”O白 师:“现在老师只有1个苹果,学,每人平均能分到多少呢?” 每人l个还是要分给2个同个生答:“1个苹果平均分给2个同学,每人得到半 口D Dp 每人半个 师:“如果要把这个苹果平…  相似文献   

4.
一、教学设计(一)创设情境,引入分数1.根据生活情境,提出数学问题。师(出示学生在公园过生日的场景图):他们在干什么?看到这样的场景图,你能想到什么数学问题?生1:把4个苹果平均分给两个小朋友,每人得到几个苹果呢?生2:把2瓶矿泉水平均分给两个小朋友,每人分得几瓶?师:一块蛋糕也能平均分给两个小朋友吗?怎么分?同桌的两个小朋友合作尝试分蛋糕。【设计意图:以学生熟悉的过生日的场景引入新课,调动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同时,让学生联系生活情境中有关“数”的信息提出不同的数学问题,旨在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2.动手操作,引入分数。师:同…  相似文献   

5.
[题目]将一些苹果分给8个小朋友,如果每人分7个,还剩2个,那么至少再添几个苹果,才能使每个小朋友多分到1个?  相似文献   

6.
片断一:用好教材师:(课件出示课本主题情境图)叮叮和当当在一次郊游中遇到了一些与数学有关的问题,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师:能帮他们俩把东西分一分吗?谁先来分4个苹果?生:把4个苹果平均分成2份,每人分到2个苹果。师:2瓶水呢?生:……师:每份分得同样多,数学上我们把它叫做“平均分”。师:可是蛋糕只有一个,还能平均分给2个同学吗?(生:能。)每人又分得多少呢?生:每人分得蛋糕的一半。师:(课件演示)是这样分吗?用手指指一指蛋糕的一半在哪里?师:看来把蛋糕平均分成2份,每份都是蛋糕的“一半”。可是这一半该用怎样的数来表示呢?学生交流各自的想…  相似文献   

7.
用好教材片断一师:叮叮和当当在一次郊游中遇到了一些与数学有关的问题,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媒体出示课本主题情境图)师:谁能帮他们把东西分一分?4个苹果怎么分?生1:把4个苹果平均分成2份,他们每人分到2个苹果。(媒体演示分的过程)师:2瓶水呢?(生答略)师:每样东西分得同样多,在数学上我们把它叫做——生:平均分。师:可是蛋糕只有一个,还能平均分给2个同学吗?(生:能)每人分得多少?生2:每人分得蛋糕的一半。师:是这样分吗?(媒体演示)蛋糕的一半是多少?(生答略)师:把蛋糕平均分成2份,每份都是蛋糕的一半,可是这一半该用怎样的数来表示呢?学生交…  相似文献   

8.
片断一:在操作中理解师:(多媒体出示课本中3个小朋友拼图的画面)我们也来用12个同样大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想一想,你能拼成几种?看一看,每排摆几个?摆了几排?用乘法算式把各自的摆法表示出来,然而同桌交流。学生操作,教师巡视,一会儿,组织学生交流,出现积是12的不同乘法算式,即4×3=12,2×6=12,1×12= 12。  相似文献   

9.
趣题计算     
下面的几道题很有趣,我们大家来计算一下。一、分书5个同学带同样多的书,分给幼儿园的小朋友。每人拿出12本书分给大一班的小朋友后,5人共剩下的书恰好与原来2人所带的书同样多。现在他们还剩多少本书?二、分苹果一网兜苹果共11个,分给11个人,每人1个。如果要求网兜内最后还剩1个苹果,想一想应该怎样分?三、分针三百六十一根针,一群姑娘分。不许每人分一根,一定要分均。姑娘一共有多少,每人分到多少针?四、分桃小红过生日,40个同学来祝贺。小红高兴极了,她先给同学们分桃子吃。如果每人分3个还剩下一些;每人分4个又不够,剩下的和不够的数目…  相似文献   

10.
【案例】北师大版课标实验教材数学第一册第82页“十五减九”教学片断。用课件显示小白兔买铅笔的情景 ,引导学生列出算式15 -9 ,由学生对15 -9=?算法进行探索。师 :同学们 ,十五减九等于几?请同学们拿出小棒 ,摆一摆、算一算 ,说出你是怎么算出来的?更要说出你是怎么想的。学生们纷纷把手摆了起来 ,过了一会儿 ,几十只小手举了起来。生1 :15 -9=6 ,我是这样算的 :从15根小棒里1根1根地减 ,减到最后剩6。师 :有多少小朋友是1根1根地减出来的?(只有1个小朋友举起手)师 :(故作惊奇的)你们为什么不1根1根地减?生2 :这种方法不好 ,没有小棒时 ,…  相似文献   

11.
在一节“有余数的除法”的数学课上,一个学生操作活动的课堂教学片段如下:投影7只梨、三个盘子。师:把7只梨平均放在三个盘子里,每个盘子里放几只?用小棒当梨,用圆形纸片当盘子,动手摆一下,看看每个盘子里放几只?生:拿出小棒(梨)和圆形纸片(盘子),准备分梨活动。师:注意,一个一个地往盘子里摆。生:按老师说的方法动手活动……结果,学生按老师说的方法分到最后,每人每个盘子里都放了两个,手里剩了一个没法分……不难看出,学生的这种操作结果达到了这位教师教学设计的意图。但是,我认为这个活动的结果并不让我们满意,活动本身所蕴涵的更广的教…  相似文献   

12.
1学生初步认识几分之一,会读、写分数,了解分数各部分的名称。2培养学生的操作及观察能力。分苹果,导新课师:小朋友想一想:如果把4个苹果,平均分给2个led学,每人得几个?生:每人得2个。(师板书:2个。)师:如果把2个苹果,平均分给2个同学,每人得几个?生:每人1个。(师板书:1个。)师:如果把1个苹果,平均分给2个同学,每人得多少个Z生:每人得半个。(师板书:半个。)师:半个怎样用数来表示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新内容——分数。(板书:分数的初步认识。)点评:教师从分苹果的实例中,说明需要引进新的数——分数…  相似文献   

13.
师 :小朋友 ,老师这里有5张卡片(在黑板上贴出2、3、7、 -、=) ,你们桌上也有这样的卡片 ,我们用这些卡片来玩一个数学游戏 ,好吗?(生齐说“好”。)师 :请小朋友听清楚游戏规则 :1 用这些卡片摆成两位数减一位数(板书 :两位数减一位数)的减法算式 ;2 同桌的两个小朋友为一组 ,一个人摆 ,另一个把算式写下来 ;3 在2分钟内 ,看哪一组摆出的算式多。(学生摆卡片 ,写算式。)师 :哪位小朋友说说自己摆好的算式?(教师板书学生说的算式 :73 -2、37 -2、27 -3、23-7、32-7、72-3。)师 :请大家口算前面3个算…  相似文献   

14.
片断一:情境创设,引入分数师:同学们,喜欢野营吗?生:喜欢。师(:投影出示课本上两个小朋友正在进行野营时的情境)现在两个小朋友在野营,他们将要干什么呢?生:有四个苹果,两瓶矿泉水,一个蛋糕,他们两人将要分东西。生:一个小朋友分得两个苹果和一瓶矿泉水。师:他们的分法是我们以前所学的什么呢?生:平均分。师:对,这两个小朋友采用了我们以前所学的平均分。分完了没有?生:没有,还有一个蛋糕,他们两人平均分,每人得半个。师:再请一个同学说一说。生:就是两个小朋友把这个蛋糕平均分成两份,每人得一份,也就是每人分得半个蛋糕。师:同学们所说的,…  相似文献   

15.
分苹果     
李梓涵 《数学小灵通》2014,(3):F0004-F0004,11
幼儿园买来一批苹果,分给大班的小朋友。如果没人分5个苹果,那么还剩32个;如果每人分8个苹果,那么还有5个小朋友分不到苹果。这批苹果的个数是多少?  相似文献   

16.
有些应用题利用给出特殊数值代入条件(即赋值法)可实现巧解。例1幼儿园给大、小班小朋友分苹果,平均每人可得2个;若仅分给大班,则平均每人可得3个。若仅分给小班,平均每人可以分得几个?常规方法:将第一次分给小班的苹果分给大班,则大班每人可得1个。因此推知大班人数是小班人数的2倍,所以小班每人可得6个。显然这样的解法须有一定的抽象理解能力。赋值法:因为苹果的总数是偶数,而大班平均每人分得的数为奇数,所以大班人数只能是偶数。我们不妨假设大班有4人,容易得出苹果有3×4=12(个)。所以共有小朋友12÷2=6(人)。小班有人6-4=2(人)。若仅…  相似文献   

17.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1.谈话: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许多礼物,你们喜欢吗?只是老师没来得及分好,请你和同桌商量商量怎样分一分好吗?2.学生同桌讨论后动手分。3.汇报交流:你们分得什么?怎么分的?生:把8块糖平均分给2个同学,每人分得了4块;(师板书:4)把6块糖平均分给2个同学,每人分得了3块,(师板书:3)4.提问:把一个苹果平均分给2个同学,每人分得了一半,一半怎么表示呢?还能用你知道的数来表示吗?(生:不能)那你们有没有好办法啊?(学生说自己的想法,可能有:12、0.5、画图等等)5.小结:小朋友们都用自己的方法表示了苹果的一半,说明小朋友们都很…  相似文献   

18.
片断一、小组合作分食品(出示课件,画面上呈现出3种食品:12根棒棒糖,6小袋蛋黄派,9个橘子。)师:如果将这些食品分给3位客人,怎么分呢?同学们想不想当小主人,也来分一分食品?师:请各小组分别选一种食品来分一分,可以按照课件出示的问题来合作。每位同学在小组内轮流说一说自己的分法。请今天的记录员把小组合作的结果记下来。(课前先将准备好的3样实物,放在每位小组长的抽屉里,等组内讨论后,再拿出实物。)课件出示小组要合作解决的问题:1.你们组选什么?2.你们拿了多少?分给几个人?每人几个?3.怎样列算式?4.你们是怎么想的?教学反思:在情境导…  相似文献   

19.
【教学内容】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过程】一、游戏导入1.摆小棒游戏。师:同学们,我们先来玩一个摆小棒的游戏,好吗?拿出4根蓝色的小棒,你能用这4根蓝色的小棒摆一个我们学过的图形吗?生:能。师:好,开始。(学生操作,教师巡视)师:都摆好了吗?(学生齐答)师:老师把同学们的作品收集起来了。想不想看一下?生:想。师:这是我们刚才摆的,第一个是什么图形?生:(齐)正方形。师:第二个呢?生:(齐)平行四边形。师:如果拿掉1根小棒呢?  相似文献   

20.
认识分数     
【课例描述】一、创设情境,初步感受分数的意义师:丁丁和冬冬在野餐时遇到了一些数学问题,我们一起去看看好吗?(课件出示:丁丁和冬冬、一个蛋糕、4个苹果、两瓶矿泉水。)你们能帮他们分一分吗? 生:4个苹果每人分两个。生:两瓶矿泉水每人分一瓶。师:同学们特别善解人意。瞧,苹果和矿泉水每人分得怎么样? 生:一样多。师:数学上,我们把每人分得同样多的这种分法叫做什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