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农民工:城市社会保障系统应该覆盖的对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前城市中存在大量的农民工,由于他们的农民身份,使得他们无法享受城市的社会保障权利,但他们已经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农民,而为非农职业者,他们同样面临城市职工所面临的各种风险,国家有义务将他们纳入城市社会保障系统;将农民工纳入城市社会保障系统意义重大,却存在一些障碍性因素,但只要转变观念,深化制度改革,把农民工纳入城市社会保障系统是绝对可行的。  相似文献   

2.
完善新生代农民工社会保障,要准确把握社会保障现状,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变革体制制度消除新生代农民工社会保障的制度瓶颈,加大公共财政支持力度并形成政府和社会合力,以法律法规完善制度型社会资本,调动社会组织作用拓展社会资本,转变传统观念将新生代农民工纳入城市社会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3.
城市农民工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他们的正当权益却屡遭漠视.目前城市农民工存在较为严重的社会保障问题,而这种状况又隐藏着严重的社会隐患.造成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缺失的原因既有管理体制,也有资金筹集困难、思想意识落后等因素.解决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必须建立有利于城乡衔接的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4.
我国农民工社会保障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农民工问题受到广泛关注,但农民工的社会保障因各种原因还存在很多问题,社会保障状况令人堪忧,集中体现在工作环境恶劣、安全保障缺乏,对于享受社会福利与社会救助比较困难,未被纳入医疗保险体系和社会保障立法不健全。造成农民工社会保障困局的原因主要在于户籍制度带来的限制性政策以及农民工社会保障的各主体的意识不强。在这样的情况下,探索建立一种适应中国国情的农民工社会保障的体制,真正维护农民工的社会保障权益就非常重要。国家需要全力发展经济,制定健全的农民工社会保障的法律法规,加强对农民工就业单位的监管,监督他们严格执行劳动和社会保障法规,深入宣传农民工社会保障的制度和政策,把更多的农民工纳入到这一体系中来,彻底免除农民工的后顾之忧,促进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农民工问题受到广泛关注,但农民工的社会保障因各种原因还存在很多问题,社会保障状况令人堪忧,集中体现在工作环境恶劣、安全保障缺乏,对于享受社会福利与社会救助比较困难,未被纳入医疗保险体系和社会保障立法不健全。造成农民工社会保障困局的原因主要在于户籍制度带来的限制性政策以及农民工社会保障的各主体的意识不强。在这样的情况下,探索建立一种适应中国国情的农民工社会保障的体制,真正维护农民工的社会保障权益就非常重要。国家需要全力发展经济,制定健全的农民工社会保障的法律法规,加强对农民工就业单位的监管,监督他们严格执行劳动和社会保障法规,深入宣传农民工社会保障的制度和政策,把更多的农民工纳入到这一体系中来,彻底免除农民工的后顾之忧,促进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6.
社会保障制度是一种稳定社会、调节经济、促进经济发展的社会安全机制,是市场经济正常运行必要的外部条件。目前,我国城市已逐步建立起较为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而对于同样在城市工作但保留着农民身份的农民工来说,其社会保障则远远滞后于现实的需要。建立和完善面对农民工的社会保障制度,是构建和谐社会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条件,将对社会的稳定和经济发展以及促进我国的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带来重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建立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建立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思路和对策应以马克思主义社会保障思想为指导,坚持局部服从和促进整体发展的原则;坚持全方位设计,分类指导、分层级推进的原则.加快制度创新步伐.努力消除农民工社会保障的制度性障碍,加快建立适合农民工特点的社会保障制度,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8.
城市农民工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他们的正当权益却屡遭漠视。目前城市农民工存在较为严重的社会保障问题,而这种状况又隐藏着严重的社会隐患。造成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缺失的原因既有管理体制,也有资金筹集困难、思想意识落后等因素。解决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必须建立有利于城乡衔接的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9.
农民工是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具有“农村人“和“城市人“双重身份的特殊群体.虽然他们离开农村到城市工作和生活,但没有被城市所承认,更没有被城市现行的社会保障体系所吸纳.农民工成为劳动力市场上的弱势群体、城市社会的“边缘人“,而建立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保护好这一越来越庞大的社会弱势群体,也成为当前政府和社会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10.
建立健全农民工社会保障体制,首先要对其理念和原则进行探索.制度安排的公平正义,保障对象的普遍J生和差异性,制度设计的前瞻性,尊重农民工本身的意愿,充分考虑其保障需求的理念和原则等,应为农民工社会保障的基本价值追求.其次,全面分析农民工面临的社会风险,运用经济学的效用理论切实分析农民工的保障需求,对健全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也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此外,应明确政府应负的责任,分类分层地保障农民工的权益.  相似文献   

11.
社会转型·社会治理·社会回应机制链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在全球化多元共生、开放、回应与同构的趋势中,中国社会转型与西方社会转型因社会主义制度因素的嵌入而具有非同源性,但中国因工业化、现代化的使然,仍引发了社会结构的重构和具有现代性特质的社会分化开始,并凸显出我国传统的政府与社会高度合一管制模式的内生性冲突。因而在社会转型情境中建设和谐社会,不仅需要重设动力机制、社会机制,而且建设和谐社会的新制度安排还需要建立一套不断完善的社会机制链才能持续地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才能促进与实现社会的和谐。  相似文献   

12.
教育、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社会分层是应试教育的社会根源。“应试”现象是普遍的 ,而非我国现阶段特有的现象。应试教育的根本问题是社会资源 ,进而是教育资源竞争的问题。在看到社会分层客观存在的现实前提下 ,如何保证教育平等 ,如何通过教育实现社会公平和公正 ,乃是更为根本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本文主要论述了乔治·齐美尔的社会发展理论及其与之相关的一些问题。在他看来 ,现代社会的发展主要与三个因素息息相关 :人际交往以及由此而引起的群体规模的扩大 ;社会冲突以及由此而引发的社会结构的内部边界关系的变化 ;理性及其在现代社会的扩张  相似文献   

14.
完善社会救助,促进社会和谐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洪大用 《教学与研究》2004,12(12):18-23
当前我国社会救助的突出问题表现为:没有实现城乡统筹、救助项目单一、救助水平偏低、救助理念落后、资金分担不合理、救助管理缺乏协调。为了切实保障民生,缓和社会矛盾,进而促进社会和谐,有必要以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基础,以覆盖城乡困难人群为目标,进一步完善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救助体系。  相似文献   

15.
16.
This paper contrasts a number of different cultures existing within Adult Education. It incorporates theoretical perspectives from Bourdieu and Williams with case‐study material obtained through observation, questionnaire and interview at a South London adult education centre in 1986/87. Bourgeois culture is seen as the exception rather than the rule in adult education. Adult education provides space for a number of alternative cultural formulations, but they operate within a predominantly middle‐class atmosphere. Equal opportunities and the social justice dimension of adult education represent a new cultural formulation, but without further developmental work cannot yet be regarded as significant interventions in a society deeply divided by gender, race and class. While the case‐study material is set in the UK of the 1980s, the theoretical perspectives are relevant to the persistence of inequality in many advanced industrial countries.  相似文献   

17.
社会分层是社会结构变化中最主要的现象,社会分层是通过社会流动而形成的,我们通过掌握社会流动来掌握社会结构的变化、发展规律,职业教育是促进社会结构合理化的动力,文章通过对社会分层,社会流动的分析,提出通过职业教育来改变现有的社会分层,促进社会合理的流动,从而促进社会结构更加合理.  相似文献   

18.
Instructor social presence involves instructors establishing their presence as “being there” in terms of frequency of communication and interaction with students as well as supporting students throughout the learning process (Lowenthal 2015). Instructor social presence can be constructed and maintained through the design and facilitation of online courses. Studies have indicated that instructor social presence can be correlated with increased learning satisfaction, engagement and achievement as well as learners perceptions of the instructor. This sequential explanatory mixed method study investigated the effects of instructor social presence on achievement, satisfaction and learner social presence and further sought to identify effective instructor social presence techniques in asynchronous online courses.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showed that the degree of instructor social presence significantly influenced instructor perceptions of student achievement. Findings also suggest that a well-designed collaborative learning activity can be an effective strategy for building instructor social presence.  相似文献   

19.
产业是以投入、产出和收益为特征的社会实践活动。社会产业是以社会科学理论为指导,以社会技术手段为中介,以智力资源投入为主获取经济和社会效益的社会实践。从自然产业发展到社会产业是一种历史的必然,从社会科学推演到社会产业是一种逻辑的必然。社会产业哲学是一种实践哲学,它指导人们如何"经济地"和"有效地"改造社会世界和精神生产方式。  相似文献   

20.
Substance abuse continues to be prevalent on college campuses. This study explored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social interest, social bonding, and hazardous drinking and marijuana use among college students.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social bonding elements of religious commitment, respect for authority, and acceptance of conventional beliefs, along with social interest, significantly differ between groups of students engaged in hazardous drinking and marijuana us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