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北宋后期蜀地诗人唐庚生于眉州丹棱,是前辈苏轼的小同乡,其诗文创作代表了他所处时代蜀地文人的最高水平。后人赠以"小东坡"的雅号使我们了解到其学习苏轼诗风的创作特色。但是在详细研读唐庚诗歌的基础之上,读者可以发现其七言绝句固然多学苏轼,五言律诗却明显地学习了杜甫五律的篇章结构模式、用语和句式。故后人在精析其五律具体文本的基础上展现唐庚学杜的经验,既有利于我们更好地接受和赏读唐庚的诗歌,也能加深对杜诗的理解。  相似文献   

2.
赵鼎臣是北宋后期的一位文学家,有《竹隐畸士集》二十卷传世。《四库全书总目.<竹隐畸士集>提要》认为赵鼎臣与王安石、苏轼均有诗文交往,并且其文学成就高于晁补之、唐庚。然对四库馆臣此评详加考辨,其中颇多谬误,今予以纠正,同时解析赵鼎臣生前颇负文名而后世却寥落无闻的原因。  相似文献   

3.
清人论“史公三失”朱思红班固讥司马迁“是非颇谬于圣人”,受其影响,宋人轻诋司马迁为“乱道”。但自秦观、唐庚、晁公武等对班固的讥议以及“乱道”的说法表示诘难以后,经过一个时期的论争,清代学者完全同意班固看法的人就很少了。相反,对班固“史公三失”的说法加...  相似文献   

4.
大慧宗杲是两宋最杰出的禅师,他的成就离不开对苏轼的接受。通过结交受苏轼影响很深的惠洪、唐庚、李彭、张商英、韩驹等,宗杲实现了对苏轼的间接接受;而通过对苏轼人品的称赞、置苏轼像于佛殿、对苏轼作品的熟悉评述,宗果实现了对苏轼的直接接受。  相似文献   

5.
最近,学术界对苏轼的豪放词提出了颇多疑问:如提苏轼是不是豪放词人?他有多少豪放词?如其说苏轼是“豪放”倒不如说是“旷达”,他仅有的极少数的六、七首豪放词,不过是“偶尔即兴”之作,如此等等。但细谙之下,又觉颇有值得推敲和思考之处,故不揣冒昧提出拙见,以与海内诸专家学者们请教。一、苏轼有没有豪放词?有多少豪放词? 要谈苏轼有没有豪放词?首先必须弄清“豪放”的定义和标准,才能衡量苏轼的词作。“豪放”,在一般意义上讲,大都认为是气魄大而无所拘束(见新《辞海》)的意思,但这对词作的含义似乎远没有具体阐明。  相似文献   

6.
苏轼与两位山东名士的交游,现存的资料不多。本文讨论了他们交游的情况,收寻材料不遗余力,对苏轼研究颇有帮助。  相似文献   

7.
苏轼谪居惠州是其人生中的重要阶段。在书法观念上,苏轼惠州时期的书法观念是其“尚意”书法观念的继承与发展。苏轼对黄庭坚草书变法的认可,体现着苏轼主张在“学古”的基础上“自出新意”的创作观念。苏轼在惠州关于酒对书法的作用有了更进一步的探索。苏轼醉后作书能让自己心手两忘,达到“醉笔得天全”的境界。除此之外,苏轼对颜真卿《争座位帖》的题跋,体现着苏轼“入晋人之室”与“知人论世”的书法审美观。  相似文献   

8.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是苏轼为悼念妻子王弗所写的一首词。王弗是苏轼的结发之妻,眉山青神人,十六岁时与比他大三岁的苏东坡成婚,婚后两人恩爱。东坡《亡妻墓志铭》中曾如此描述他的这位妻子:“见轼读书,则终日不去。”颇有“红袖添香夜伴读”的味道,可以说两个人不仅在生活上相互扶持,王弗同时还是苏轼的红颜知己,陪他度过了生活中的许多风雨。但是恩爱夫妻不到头,苏轼的这位贤娇妻、贤内助竟于二十七岁上不幸病逝于京师。[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美国学者斯坦利·金斯伯格(Stanley Ginsberg)是英语世界使用“知人论世”法研究中国古代士人流寓文学与贬谪心态的少数学者之一。金斯伯格对苏轼从“乌台诗案”至贬谪黄州时期的代表作进行了评骘,勾勒出被政治事件强迫离朝的苏轼如何使自己与隔离开的社会和世界再度取得和谐心态的转变过程,尤其是通过剖析苏轼作于黄州的作品,解读出他如何将自我定位从“臣”到“人”的思想转变过程,发前人所未发之覆,结论也颇有见地,将英语世界的苏轼研究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  相似文献   

10.
本方介绍和评议了北宋末年四川丹棱诗人唐庚对杜甫、杜诗的评价和学习情况,认为唐庚对杜诗的地位、来源、影响、诗艺、李杜优劣等方面皆有较好的看法;在创作中,不仅学习杜诗的精神,而且在句法、风格、创作态度等方而明显受到杜诗影响,真正体现了他“作诗当学杜子美”的主张.  相似文献   

11.
林语堂先生在《苏东坡传》中把苏轼贬居惠州的一段时光称之为“仙居”,并以之名章,但究竟内容为何,语焉未详。这是一个饶有兴味的话题。笔者以为,苏轼在地方官员庇护下所居合江楼时光以及与王朝云的风流缠缱的爱情、与友朋的诗酒唱和、抄书题品、种药浇蔬等赋闲生活是构成其仙居生活的主要内涵,这些也表现出苏轼一洗尘念,寂灭万想,物我两忘、潇洒自任的超旷态度。  相似文献   

12.
林纾的小说创作实践显然受到自身小说翻译实践的影响,表现在内容与形式两个层面。在小说内容上,林纾小说受所翻译的西方小说的影响,表现出现代爱情观念的觉醒以及小说社会批判功能的突显;在小说的形式上,林纾小说借鉴西方小说的叙事手法和结构方式是对中国传统小说艺术的一种自觉变革。  相似文献   

13.
别有意味的色彩语言——苏童小说语言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色彩运用是苏童小说世界的一道亮丽风景。我们认为色彩的陌生化使用是苏童创作的重要手段,通过以文本为对象,具体分析了苏童小说色彩语言的意味。苏童对色彩的使用已经具有现代色彩意识,不再是传统意义上对事物色彩的简单描摹,他突破了传统色彩意义,在描绘色彩时,甚至将客观事物色彩进行改变,融入主观的感觉。究其原因,这与苏童的创作心理、童年的生活环境不无关系。  相似文献   

14.
对于苏童的文学史命名,并没有一个相对一致的说法,主要有先锋小说、新历史主义小说等。评论界对于苏童小说的主题认识得比较全面,囊括了其小说想要表达的方方面面,包括罪恶、性、逃亡等,而且还注意到了在叙述美学方面的独到之处。苏童研究的热点很多,无论是对他的"枫杨树系列"、"香椿树街系列"以及"红粉系列"的研究,还是对他作品中的"还乡"情结、意象等的研究,都为研究者所关注。  相似文献   

15.
苏东坡其文其诗其词,丰富如海。自古而今,研究者众。而对其人,或褒其超旷洒脱。或贬其消极虚无,颇有争议。羡其胸中万卷,下笔无尘,慕其独立不倚,高蹈远赴。文章结合苏轼的人生经历和文学创作,对其文化性格和人生态度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6.
归纳综合梁肃作品有关学创作,评论的见解,将它与前辈古家和后起古运动主将的学主张作对比分析,说明梁肃学观念承前启后的意义,指出他是唐代古运动中由萧颖士,李华,独孤及到韩愈,柳宗元之间的一座桥梁。  相似文献   

17.
苏轼接受佛教影响的情况较为复杂,这也相应体现在其词的创作中。苏轼对人生之虚幻与无常的深刻体验,使得其词往往否定现实价值观念的束缚,从而透示出人生思索的深度;而禅宗“真如本性”、“安心”等思想更是苏轼乐观旷达词风得以形成的重要根源;中国传统文人接受禅宗思想启发,对恬淡静谧、与自然融合而又跃动着生命灵性的美感偏爱有加。苏轼亦将此种美感写入词中,从而再一次拓展了词的境界。  相似文献   

18.
本文试从陈赓创建情报网、营救被捕同志和惩治叛徒等三方面为此作一阐述 ,以求增进对一代名将陈赓同志的深刻认识 ,同时 ,也表示我们对这位新中国开国元勋诞辰的深深纪念  相似文献   

19.
苏轼继欧阳修而出,凌跨群雄,成了北宋文坛的领袖。一方面他的艺术创作热火持续高燃,咳唾成章,一再显示辉煌;另一方面,他的艺术美学思想不断突破前人,超越同代名辈,以其张扬的个性和超前性的理论建树而风靡宋一代。  相似文献   

20.
从《黑奴吁天录》看林纾翻译的文化改写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林纾是中国近代大规模译介外国文学作品的第一人,但他“不谙西文”,从作品的选择到原文的理解都取决于与他合作的口译者。他的翻译作品中出现了大量增补删减现象。本文拟对林译本《黑奴吁天录》进行细读,以寻求隐含在其改写背后的中西文体差异的显现、读者阅读期待的要求和译者我身份的多重等三方面的文化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