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同学少年》2011,(10):52
最快的船——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最害羞的人——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最瘦削的人——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最忧愁的事——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眼力最差的人——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相似文献   

2.
最害羞的人——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白居易)最多愁的人——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最消瘦的人——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李清照)最憔悴的人——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最忧愁的人——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李白)最高的楼——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李白)最大的瀑布——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李白)最牛B的人——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李白)最长的头发——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李白)最穷的妇人——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白居易)最长的脸——去年…  相似文献   

3.
最快的船——李白:两岸猿声啼不住, 轻舟已过万重山。 最害羞的人——白居易:千呼万唤始出 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最多的愁——李煜(yu):问君能有几多 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最消瘦的人——李清照:帘卷西风,人比 黄花瘦。  相似文献   

4.
最快的船: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李白) 最忧愁的人: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李白) 最深的情: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 最高的瀑布: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李白) 架子最大的人: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李白) 最长的头发: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李白)  相似文献   

5.
张扬与内敛     
《新作文》2006,(1)
布莱尔曾说过:“一个人年轻时若是保守党, 就太没有心肝,但一个人年老时若是自由党,就太欠成熟。”或许,张扬属于年轻人,内敛属于老人。苏轼高唱:“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李清照低吟:“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相似文献   

6.
最大的雪花:燕山雪花大如席。——唐·李白《北风行》最寂寥的环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唐·韩愈《江雪》最长的头发: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唐·李白《秋浦歌》最难寻的东西: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唐·白居易《长恨歌》最暖的春风: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唐·岑参《白雪歌  相似文献   

7.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去年一滴相思泪,今年刚流到腮边。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最厚的冰最深的情最高的楼最快的船最长的脸最消瘦的人最害羞的人最多…  相似文献   

8.
最快的船——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李白)最害羞的人——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白居易)最多的愁——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最消瘦的人——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李清照)眼力最差的人——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辛弃疾  相似文献   

9.
秋色入心即为愁。秋天来了 ,秋风起了 ,秋雨下了 ,秋叶落了 ,这些景色最容易引发人的感伤和愁绪 ,特别是对于多愁善感的古代文人。《汉乐府·古歌》中“秋风萧萧愁杀人 ,出亦愁 ,入亦愁”的诗句 ,道出了秋天典型的景致和文人们典型的心境。古人写愁绪有很多名篇名句 ,屈原的《离骚》以长歌的形式抒发被楚王放逐的郁闷 ;张衡的《四愁诗》一唱三叠 ,表达的是郁郁不得志的心声 ;李白也有很多写愁的诗句 ,随手拈来 ,皆成名句 :“白发三千丈 ,缘愁是个长。”(《秋甫歌》)“抽刀断水水更流 ,举杯消愁愁更愁。”(《宣州谢 楼饯别校书叔云》)“五花…  相似文献   

10.
同样的话,诗人偏要变个法子说。就说“愁”吧,人恐怕都是有些感受的,多数人的表达是:“愁”、“真愁”、“愁苦”、“忧愁”、“愁闷”,如此而已。看看大诗人李白的“愁”——“白发三千丈,  相似文献   

11.
正人们遭遇离愁困扰时,常借用苏轼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来排遣苦愁和表达对亲人的美好祝愿。加之,明月是诗人们吟咏离愁的常见意象,或许我们会认为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在抒写离愁主题。其实,这种认识是不恰当的。单从词序"兼怀子由"句,我们就可以看出,所谓表达思念之情并非此词创作的原始动机,只不过是作者真实意图"兼"有的副产品。况且,时值"中秋"之夜,苏轼偏偏不先述及此夜的常见主题——离别,劈头便问"明月几时有",将话题引向沧桑,更足  相似文献   

12.
张扬与内敛     
佚名 《高中生》2009,(13):64-64
布莱尔曾经说过,一个人年轻的时候若是保守党,就太没有心肝,但一个人年老的时候若是自由党,就太欠成熟。或许,张扬属于年轻人,内敛属于老人。苏轼高唱:"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李清照低吟:"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或许,张扬属于男子,内敛属于女子。  相似文献   

13.
《初中生》2013,(13):61
最开心的事——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最快的船——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李白《早发白帝城》)最害羞的人——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白居易《琵琶行》)最多的愁——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相似文献   

14.
苏轼出生于一个轻财重义、乐善好施的世家,深受眉山苏氏家风的影响,从而形成了其独特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苏轼既获得了眉山的淑灵之气,也承继着眉山苏氏的遗烈之风,不独文章锦绣,其刚正不阿、敢作敢为、轻财重义、乐善好施的人格魅力亦昭示千秋,其忠君爱民、“但令人饱我愁无”的民本意识更受百世景仰。苏氏家风对苏轼人生价值观影响很大,他的优秀品质深受家风熏陶,流传至今,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15.
醉人的琼浆     
历史的营养经历了千年的发酵,于是文化酿成了酒——于是或清冽或醇香的浆液,醉了岁月,醉了人生。世间的万物被世人的心情酵在杯里,酿出了香醇,于是平常的世间万物化作了情怀,溶在了酒里。就像梅的坚守,竹的正直,兰的幽清,酒也有了它的性格。或清冽,或醇香,让人欢愉,伴人消愁。于是——酒,喝出了不同的味道,品出了不同的心情。悲时,陆机说:“置酒高堂,悲歌临觞,人寿几何,逝如朝霜。”欢时,李白诵:“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愁时,李白吟:“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哀时,阮籍唱:“临觞多哀愁,思我故时人,对杯不能言,凄怆怀…  相似文献   

16.
苏轼出生于一个轻财重义、乐善好施的世家,深受眉山苏氏家风的影响,从而形成了其独特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苏轼既获得了眉山的淑灵之气,也承继着眉山苏氏的遗烈之风,不独文章锦绣,其刚正不阿、敢作敢为、轻财重义、乐善好施的人格魅力亦昭示千秋,其忠君爱民、“但令人饱我愁无”的民本意识更受百世景仰。  相似文献   

17.
美丽人生     
童年最美丽的是纯真。少年并非不知愁滋味,他们也愁:愁——可恶的狼外婆,愁——不小心向老师撒的一个谎,愁——明天的小朋友是否依旧。童年的心犹如一张白纸,点上什么便是什么颜色。这便是真实,这便是纯洁,这便是童年令人温暖的美。青年最美丽的是洒脱。放荡不羁也许不被世人所接受,自负骄傲也许为他人所厌恶,但我行我素便是我的特色,你又奈我何?释放青春的热情,放飞青春的梦想,让思绪随风飞舞,让现在充满快乐。冷嘲热讽是什么,闲言碎语又如何?我就是我,我就是自己的主人。洒脱地一回头,烦恼和忧愁,让它们见鬼去吧。这便是青春令人眩目的美。  相似文献   

18.
    
《红领巾》2013,(12):35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ju)无竹。无肉令人瘦(shou),无竹令人俗(su)。人瘦尚可肥(fei),士俗不可医。——宋·苏轼(shi)奖(kua jiang)竹子的诗句很多,不过,最直白的还要数苏轼(也就是苏东坡)写的这几句了。这几句诗的意思是:宁可没有肉吃,住的地方也不能没有竹子。没肉吃,人不过是瘦一点;没有竹子,人就俗气了。  相似文献   

19.
兴衰成败,只是回眸一瞬。月已白,酒已干,人已醉……可是酒入愁肠愁更愁,半醉半醒之际,他悲伤地吟道:"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愁。"这一年,他鬓角斑白,正是知天命的年龄。他找不到温暖,这末世清寒冻彻心扉,只能寄情于诗酒。  相似文献   

20.
游岳庙记     
孔夫子有言:"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山川之景自古以来就是文人骚客吟咏的对象:苏轼泛舟于"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的长江上而作《赤壁赋》;李华观览"平沙无垠,夐不见人"的大漠而作《吊古战场文》;李白登临"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的蜀道而作《蜀道难》……一言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