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新闻前哨》2005,(12):22-22
据《中国新闻出版报》报道:为加强和规范省级新闻发布工作,甘肃省决定建立省级新闻发言人制度。省委省政府的相关文件已在10月下旬转发。今后,省直各部门、各市州不得自主发布须由省级新闻发布会发布的内容;对未经批准举办的新闻发布会,记者不得作采访报道。  相似文献   

2.
李龙珠 《新闻传播》2007,(10):42-43
坚守着对新闻的一片痴,隋,凝望着报纸的方寸天地,用敏锐独到的视角洞察市井百态,用流畅锋利的笔触撰写天下华章。[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年轻化是当前新闻从业人员的一个普遍现象。新人给报社带来了活力,但队伍太年轻,也给报纸带来了新的问题。前两年,我常听到群众对老记的描述是:见了记就像见了老乡,特亲切,拉个家常拉个呱,说起话来一点都不外道,跟自己人一样。现在经常听到一些老通讯员对新记的描述则是:现在的记,和老百姓的共同语言越来越少了,老百姓说句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社会公开透明的进程日益推进,越来越多的境外记者出现在政府的新闻发布会上。以2008年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为例,70%以上的场次,境外记者占到提问记者总数的一半以上,热点场次中提问记者有四分之三是境外记者,这个数字相比前几年有较大幅度的提高。这充分表明了中国政府面向世界开放的勇气和信心,也体现了境外媒体对中国大陆的极大关注。然而,现在还有些政府人员怕和境外记者打交道,  相似文献   

5.
记者招待会与新闻发布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季萌 《新闻记者》2004,(4):43-44
近来,我国北京、上海、四川、广东、云南、安徽等地纷纷推出新闻发言人制度。人们对新闻发布会和新闻发言人制度也进行了较为深入和广泛的研究。但对于同样具有新闻发布性质的记者招待会,人们却极少述及,甚至普遍存在将记者招待会与新闻发布会相混淆的情况(如2003年7月《新闻记  相似文献   

6.
新闻发言人与记者的博弈难以避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新闻发言人制度为媒体提供了与政府对话的机制,记者除了听政府“说”以外,还有“问”的权利,代表公众的立场向政府询问民众热切关注的问题。就一般情况而言,政府比媒体掌握更多的全局情况,具有更高的社会责任,必须通过新闻发布会纠正媒体的某些不当之处。  相似文献   

7.
武汉市民不会忘记,就是他——曾装疯13天卧底偷拍飞车大盗,协助铁路公安干警,将一个由60多人组成的大型盗窃团伙一网打尽;就是他——曾化装成修鞋匠、管道工暗访“黑香肠”加工厂,与不法分子面对面地决斗;就是他——曾在风雨交加的寒夜爬上屋顶,揭开注水牛肉的面纱;就是他——曾为拍摄小偷而与其睡在一起……他以照相机为武器,以城市角  相似文献   

8.
尹迎春 《新闻世界》2009,(10):139-141
本文采用内容分析的方法,以《兰州晨报》2007—2008年度报纸中抽取的435篇民生新闻为样本,从新闻要素、报道、版面编排方式、关注内容、受众本位理念等方面对其民生新闻报道状况进行了描述和分析,展示了《兰州晨报》民生新闻的发展现状,在此基础上,对其民生新闻的进一步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9.
“记者座谈”与《记者座谈》专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胡凤  常松 《新闻世界》2009,(11):71-72
“记者座谈”是20世纪30年代诞生于上海的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新闻记者自己的组织。“记者座谈”的出现,以及他们所办的《记者座谈》专栏,是当时中国新闻行业职业化进程向前迈进的重要体现。  相似文献   

10.
《重庆档案》2007,(4):8-9
按:在纪念《档案法》颁布20周年新闻发布会上.记者们就他们关心的问题提了问,市档案局局长陆大钺、副局长陈治平、李玳明回答了他们的提问。现将这些问答整理出来,以飨读者。[编者按]  相似文献   

11.
记者部落     
《青年记者》2005,(8):28-28
20岁,他开始投身心仪的新闻工作,但真正做新闻时已经将近50岁了。可以说,他的新闻生涯没有什么传奇的色彩,但是中间又充满了很多曲折。回首自己的新闻人生,他最大的心愿是,如果有来生还是当记。本期《传媒骄子》关注原《人民日报》总编辑、清华大学教授、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范敬宜。  相似文献   

12.
刚毕业那段时间,抱着对新闻报道的满腔热情,三两天就写出一篇“大作”,总是希望能在报社哪个角落里能找到一块镶嵌着自己大名的章,可翻来翻去了很多天却始终没能找到那一块属于自己的领地。就在我将笔纸入库的时候,偶然的一件事又把我拉回了原来的轨道。  相似文献   

13.
安冬 《青年记者》2006,(19):25-26
王甘霖,《法制日报》记者,被人称为“中国实力派调查记者”,“实力”两个字的背后,是一次次的打破砂锅查到底和出生入死的一线调查,他的名字总是与“揭黑”、“曝光”等字眼联系在一起。这个身材略胖的记者乍一看似乎没有什么特别,但是眉宇间却显露英气,浑身上下透着一股不服输  相似文献   

14.
15.
观其 《青年记者》2006,(21):72-72
秋忙完了,农民兄弟又收获了一季粮食。 还有一个收获,农民兄弟不知道:在第七个记节前夕,《青年记》做了一个“全国新闻从业状况调查”,其中一调查项是:“您认为以下职业(包括教师、医生、记、政府官员、科研人员、警察、商人、工人、农民等共9项)哪类最值得信任和尊重”。综合抽样调查和网上调查结果,来自全国的600余位编辑记,选择最多的是“农民”(顺便说一句,接受调查的记们是认真的,没有“恶搞”)。  相似文献   

16.
我的首部新闻作品选《海上纪事》终于出炉了。饱尝“新闻园里勤耕耘,格子海里乐遨游”的滋味,如今终于收获了这个果实。1983年年底,我被调配到卢湾区街道办事处宣传部门工作,从事宣传教育,写作一类的活儿也更多了,诗歌、散文、小评论常有见报。而学习新闻写作则是从1985年起,在  相似文献   

17.
(一) 《新闻之友》是西安日报社的一个小小的别致的窗口,它创刊于1993年,是研究新闻业务的专业刊物,刚创刊时,名叫《记者之友》,后来因为该刊名面对的读者和作者群似乎有局限才更名为现名的吧。 这是个内部刊物,正因为内部,才显出它的独特。它为编辑、记者以及报界同仁和广大通讯员提供了一个探索新闻改革、研究新闻业务、交流编采经验、了解国内外传媒动态的阵地。它曾发表过省内外新闻界许多朋友的有理论深度、有独到见解的文章,它从各个角度反映了专业新闻工作者和广大通讯员的工作和生活。它不但开设了许多斑斓多彩的小栏…  相似文献   

18.
《南方周末》对中国民生疾苦和社会流弊的长期关注与揭露,是它赢得许多人认侧的重要因素。这些揭黑报道除了题材本身足够吸引读之外,准确的事实、翔实的内容、到位的细节和恰当的风也非常有助于扩大报道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19.
我的记者生涯从1948年开始。作为燕京大学新闻系学生,我去香港《大公报》实习,采写了不少报道,其中《北平学生的动态》(见1948年7月6日该报),介绍了毛主席称为“第二战场”的国民党统治区学生运动,得到港胞一些好评。 1949年,我主编《北京儿童报》,曾改编胡风夫人梅志的《小红帽脱险记》为连载连环画。1950年出了单行本。我曾与《中国少年报》总编辑吴芸红两人合写《少先队基本知识讲话》,1955年由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1981年我又参加了吴芸红主编的《少先队工作手册》编写组。这本40万字的书由中国…  相似文献   

20.
青年记者     
《青年记者》2008,(1):F0002-F0002
新的一年开始了,《青年记者》根据广大读者和专家的建议,版面上作了些调整。 当然,我们力求更内在的变化; 关注“趋势”:中国政治社会的发展变化,新闻传媒业的发展趋势,是我们办刊的肥沃土壤,也是我们办刊的主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