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网络教育中的师生交往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民主、平等的师生交往是教育教学得以展开、生效的前提。传统教育教学活动中的师生交往是不够平等的。民主的交往,师生之间是权威型、依附型的关系,在某种程度上束缚了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的发展。计算机与网络技术运用于教育教学,改变了教育教学的模式,师生交往的性质、角色、地位以及交往的方式、手段呈现若干新特征。  相似文献   

2.
在教育活动中,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是最重要的,它直接影响教育目的的实现。师生关系不融洽,其它关系搞得再好,对教学效果也没有多大的意义。因此融洽的师生关系,能够使教学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然而有的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引起师生之间矛盾冲突也是经常发生的,其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3.
中学师生交往的现状及其教育对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问题提出  目前 ,中学中部分存在师生交往实质性缺失 ,主要显示为 :师生之间交往的发生状态主要体现为“知一知”层面的授受关系 ,而缺乏“情一情”层面的相互交流 ,师生关系紧张、冷漠。因此 ,加强、改善中学师生交往已非常迫切。为此 ,本研究拟对中学师生交往的现实状况进行调查 ,以便探明存在的问题 ,诊断出症结所在 ,进而有针对性地加以实施。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与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式 ,辅之以访谈、个案调查、查阅资料等方法 ,调查了解中学生师生交往的现状。1 研究被试。该研究以分层整群随机取样的方式 ,…  相似文献   

4.
5.
网络的出现是人类发展史上的一次重大革命,它使社会的一切领域都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冲击,政治、经济、军事、医疗……,教育也“网”罗其中。现如今,远程教育走势蓬勃,终身教育气候日成,这一切无不归功于网络。与此同时,网络也“闯”入了学校教育,引发了学校教育的一系列变革。这其中,教师和学生的交往作为开展学校教育必不可少的条件,也发生着明显的变化。一、主要变化概括起来说,网络引起的师生交往的变化主要体现在如下4个方面:1.师生交往方式的变化。网络介入师生交往后,至少新生了3类师生交往方式:一是师生双方均使…  相似文献   

6.
师生交往从其社会意义上看是一种代际交往,其关系也可表现为一种代际关系。这种关系预示着师生之间有诸多方面的差异,如教师肩负着为社会教导下二一代的社会责任,他们有知识、有能力、也有经验,而学生要获得发展,需要教师的指导和帮助,需要接受教师的教育。但是,如果我们把教育和教学提升到人的发展这个高度时,我们就会认识到,这种差距并不能构成师生不平等的依据。因为,师生关系理性的表现应当是人——人关系,或如布贝尔所说我——你关系.  相似文献   

7.
当代大学教育交往:师生交往问题的研究与对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教育交往是在教育这一特殊社会领域里人们基本的生活方式,与一般的交往相比,有其特殊的内涵和意义。师生交往是教育交往中的一个侧重点,现代大学师生交往中存在的问题———教育交往的匮乏、空白,表现为教育交往的本质性改变或异变。提倡"对话式"教育交往,重建教育交往的价值,可以促进师生双方人格的完满,使师生之间的关系更加完善。  相似文献   

8.
师生交往是一种重要的教育活动,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至关重要。而在二元对立的师生关系中,师生之问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交往。本文拟从建构主义理论出发,探讨在建构主义视野下新型的师生关系,以及实现师生交往的途径——理解。  相似文献   

9.
主体间性体现了交往的本质。异化的交往不具备真实交往的本质属性,实质上是一种虚假交往。文章揭示了大学师生虚假交往的主要特点、表现类型,阐述了导致师生虚假交往的主要原因、大学师生真实交往关系构建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人是社会的动物,人生活在现实社会中,就必须通过交往来发展自身。教育是在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中展开的,教育领域内,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主要是师生之间的交往,没有师生关系的交互性,就不可能有教育活动。教育起源于交往,教育实质上就是师生之间的交  相似文献   

11.
师生交往在学校教育中的深层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蒲蕊 《早期教育》2002,(17):43-43
现实学校教育中由于对师生交往意义的片面认识,使师生交往缺失了其应有的深层意义。表现在:(1)把师生交往理解为教师与学生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的背景、条件和手段,只重视交往的工具性价值,而忽视它的目的性价值。(2)把教育窄化为教学,把教学窄化为知识教学,进而把师生交往简单理解为一种知识传递活动。(3)在关系范畴内,教师把学生置于不平等的地位。习内容的全面性。  相似文献   

12.
素质教育核心是要培养学生自主意识和创新能力,确立学生在整个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因而教育必须注重建立新型师生关系,同时注重研究师生交往艺术。  相似文献   

13.
人们在日常交往过程中,有声语言交流的同时往往伴随着无声语言交流,有时还可能是无声语言占据主导地位。譬如,聋哑人由于种种原因,他们失去了有声世界,但他们用无声的“语言”可以展现出同样的、甚至加倍的精彩。看过2005年春节晚会的人们一对全部由聋哑人表演的舞蹈:《千手观音》记忆犹新,他们精湛而步调一致的动作同样能表达出他们的心声,给观众强烈的心灵震撼。具有历史意义的毛主席的挥手之间定格在那一刻,向全国人民表达了一种我们必胜的信念。  相似文献   

14.
改善师生交往状态 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广盛 《教书育人》2000,(17):10-11
师生交往,是教育过程中最主要、最基本的人际交往。师生之间的关系与交往状态如何,在一定程度上左右教与学的双边关系,影响教育教学的质量。在教学过程中,师生关系是由浅入深不断变化和发展的,因此既可能向好的纵深方面发展,形成浓厚的师生情谊;也可能发生逆转,形成对立情绪。基于教育目标是由教师主导完成的,同时基于学生在受教育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所以古往今来许多教育家、心理学家对师生关系均十分关注。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心理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学校内许许多多的冲突,其根源在于教师不善于与学生交往,课堂教学中的…  相似文献   

15.
人文关怀:教育转型期师生交往的新需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敏 《教育探索》2003,(11):106-108
新的世纪向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科学精神与人精神相结合。处在教育转型期的师生交往也必须适应这一社会要求,因此它需要渗透一种新的理念。而人关怀在关注人的同时兼顾社会和自然,这恰好满足了师生交往的新需求。  相似文献   

16.
17.
日常化师生交往不可避免地显示出保守性的特征,具体来说,交往行为呈现重复性,交往空间和时间具有封闭性,以及交往体验的不契合性。非日常化师生交往是日常化师生交往的一种超越,其特征表现为交往行为的创造性、交往空间和时间的开放性、交往体验的契合性。要实现从日常化到非日常化师生交往的飞跃,达到师生个性的生成,离不开师生建立起自觉关系。  相似文献   

18.
叶澜教授认为:“人类教育活动起源于交往,在一定意义上,教育是人类一种特殊的交往活动。”而“交往的根本意义不在于获得某种认识意义的‘主体间性’,而在于展示、发现和发展自我,在交往中获得个人的完整性和全面发展”。因此,通过对师生交往过程的探讨,进而找到促进人的全面和谐发展的规律,是师生交往研究的出发点和旨归。  相似文献   

19.
加强师生之间的情摩交流正成为师生互动交往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趋势。师生之间的情感关系是教师和学生在互动交往的过程中一种同质的态度体验,对学生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激励、创新与整合功能。本文认真分析了当前我国学校教育情境中师生情感间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一些基本对策和要求。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