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课程改革已经让语文教师意识到了,读书对于学生学习语文、全面发展的重要性。近两年,“校园读书计划”“班级读书”“书香校园的建设”以及好书推介课、读书欣赏课、读书会(汇报课)等为了推动师生爱读书、读好书的活动也在很多学校渐行渐热,走进课堂。但是,推进课外读书,指导课外阅读还是新兴事物,还需要探索、交流与研讨,下面笔者想谈谈自己对班级读书活动的思考。[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宽阅读面,增加阅读量,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阅读是读者与文章产生互动性和建构性的过程.班级读书会的"读"不需要像课内阅读那样"透彻",但也不是随意浏览,它要求学生用心去了解与吸收书本的知识.这个学期我尝试与学生一起开展"阅读整本书"的班级读书活动.  相似文献   

3.
一、搭建平台,让学生乐于读书1.为学生展示读书交流与竞赛大舞台,持续激发巩固课外阅读兴趣。首先,班级利用读书课时间,经常组织读书知识竞赛,比一比同读一本书,看谁通过读书,懂得的道理多;讲故事竞赛,看谁通过读书,故事讲得好。其次,学校每隔两周搞一次读书交流会,以班级为单位,以竞赛为形式,以专题为内容,师生当评委,邀请家长观摩。对获胜学生和班级颁发奖品、奖状。2.营造校园书香环境,烘托校园书香氛围。建立校园文化书廊,在烘托校园书香氛围。如在绿化带上镌刻读  相似文献   

4.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要引导学生“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因此,我们都十分重视课外阅读,一时间,“书香校园”、“书香班级”成为最时髦的名词。为了检测读书效果,课外阅读内容纳入了考试的范围之中。于是,学生的课外阅读成了任务,不管喜不喜欢都得读,读后还得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古诗词不仅要会背还得能默写出来。原本快乐的读书活动成为了一种负担,原本不轻的课业负担更重了,学生们苦不堪言。  相似文献   

5.
我校的主题读书课是扩大学生课外阅读量、引领读书方法的一门校本课程。尽管老师们对加强课外读书指导的意义有着共识,学生也表示要读好书,但经过一段时间的课外阅读指导教学,我发现,我执教的课外阅读指导课并没能像我预期的那样,充分激起学生读书兴趣。相反,在课外阅  相似文献   

6.
让学生多读课外书是十分必要的。为了指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我在班级建立了图书角。(1)建立班级图书角,提供"书源",保证学生有书看。(2)提出明确的读书要求,保证课外阅读质量。(3)激发兴趣,促进学生"乐读"。(4)教给读书方法,让学生"会读"。(5)创设条件,促进学生"大量阅读"。  相似文献   

7.
刘颖 《小学生》2012,(8):64-64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学生九年的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作为教师,我们如何组织学生开展“读书活动”,让他们热爱书,让他们与书本拥抱、与大师对话,与人类崇高的精神交流。我想,兴趣应是先导,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是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因此培养小学生课外阅读兴趣十分重要,在平时工作时,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8.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我们认为作为学校教育活动之一的课外阅读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有利于学生素质的培养和提高,有其他教育活动不可替代的作用。自2003年以来,我们以营造书香校园为目标,积极创设读书氛围,开展了系列读书活动,让书香溢满校园,让学生在书的世界中受到精神的熏陶。一、开辟书源,建好书香校园的基础设施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天空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莎士比亚语),书香校园的建设首先要解决书源…  相似文献   

9.
设计理念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课外阅读首先要培养学生读书的兴趣。因此,本教学设计旨在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让学生由“要我读”变为“我要读”。同时引导学生到图书馆去借阅课外书,并在阅读过程中爱护图书。课前准备1.课前每人阅读一本喜欢的课外读物并带到学校。2.介绍图书  相似文献   

10.
语文阅读教学要课内外并举,厚积薄发,这早已为人们所共识.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就指出,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要求"九年的课外阅读总量达到400万字以上".因此,在实施新课程的过程中,要引导学生既努力学好课本里的文章,又要引导学生积极开展课外阅读,生成主动阅读的意识,真正做到"得法于内,得益乃至成长于外".  相似文献   

11.
<正>在课程标准中有这样一段:"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味。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显然,重视课外阅读,是课程标准的一个根本性导向。本着这一点,我在语文教学中重视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和语言文字的积累。一、教阅读方法,培养阅读兴趣对低年级小学生而言,课外阅读读什么?怎样读?书店里,网络上各种各样的书琳琅满目。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讲,靠的是教师  相似文献   

12.
朱贵 《广西教育》2013,(9):37-37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教师在努力提高课堂阅读教学效率的同时,必须重视学生的课外阅读,使课内外阅读有机结合起来,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一、创造课外阅读的氛围只有当学生对课外阅读产生兴趣时,他们才会有强烈的求知欲,才会将传统被动的学习方式"要我读"转化为自觉主动的"我要读",才能培养学习的持久性,提  相似文献   

13.
本文中笔者针对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在了解学生自身阅读情况的前提下,为学生营造了一个书香浓郁的班级读书氛围,进而通过多样的课堂教学和形式多样的阅读活动,激起了学生的阅读兴趣,使他们实现了从"要我读"到"我要读"直至"我乐读"的转变。  相似文献   

14.
一、培养兴趣与习惯,让学生爱读书巧布空白,诱导兴趣。有位教师课堂上这样提示学生:鲁迅的《社戏》描写了江南水乡看“社戏”的情景。我国地域辽阔,风土人情各异,在北方小镇看“野台子戏”又是怎样的呢?请同学们阅读萧红的《呼兰河传》。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学生自然跃跃欲“读”。营造氛围,支撑兴趣。结合校园文化建设,营造书香校园,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和感染。静态的,如设置橱窗,订阅报刊,敞开学校图书馆,建立班级读书角;动态的,如举办校园读书节,组织班级读书会。特别是开设课外阅读指导课,教师和学生一起读书,一起探讨…  相似文献   

15.
<正>随着全民读书和书香校园活动的开展,中小学生课外阅读的现状已经出现了非常可喜的变化。不少地方从教育主管部门到基层学校领导,无不将学生课外阅读活动的开展列入重要的议事日程。书香校园建设在专题"读书节"、校园书市、班级图书角、图书漂流、读书笔记展评、读书征文、读书演讲以及"作家零距离"、亲子阅读、书香家庭评比等活动的支持下,开展得如火如荼,成效斐然。但是,在基层调研中我们发现,作为与读书行为如影随形的学生读书笔记,则普遍显得内容  相似文献   

16.
《语文课程标准》在各个学段对学生的课外阅读量提出了要求:第一学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第二学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第三学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这就需要我们语文教师树立大语文观,“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引导学生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我在实践中所做的就是多渠道培养小学生广泛的课外阅读兴趣。  相似文献   

17.
<正>《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小学语文必须高度重视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对学生的阅读量还做了明确的规定:5-6年级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高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知识量和阅读量,可以独立阅读一些相对有深度的课外书籍,因此加强对他们的课外阅读指导,引导他们大量接触课外书籍是十分重要的。我在班级开展了"我阅读,我快乐"的读书活动,并注重在以下几个环节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有所收获。  相似文献   

18.
课外阅读是学生在课外根据自身的喜好而进行的阅读活动。实践证明,正是由于课外阅读尊重读者的兴趣这一特性,使其成为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提出教师应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并从"好读书"、"读好书"和"读书好"几个方面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9.
课外阅读对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从低年级就开始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十分必要。为了让学生真正喜欢课外阅读,并从中受益,笔者通过亲子共读、课前故事王、读书漂流、读书手绘画等形式,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阅读在整个义务教育阶段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让孩子积极阅读的关键在于兴趣,只有注重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学生才会从老师的"要我读"转化成自主进行的"我要读",从而尝到读书的乐趣,读书的幸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