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的深入发展,卫生学校应变革传统的信息技术教学,制定顺应时代发展的医学计算机与信息基础教学,培养复合型人才以适应信息化时代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当今社会,信息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如果学生不能掌握和适应信息化社会的学习,就会被信息化社会所淘汰。随着信息化的不断扩大,信息人才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而信息技术课程在中小学的教学应用,已是当今教育教学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本人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针对学生的未来发展,提出了以下一些教学建议。  相似文献   

3.
中美高等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当今以信息技术为主要动力的信息社会发展浪潮中,旨在培养适应信息社会要求人才的教育信息化发展正如火如荼。本文对中美高等教育信息化基本建设情况、教学信息化情况以及两国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比较,以期能够帮助促进中国高等教育信息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正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信息技术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和广泛的应用。信息技术在职业教育中的应用,促进了职业教育产生跨越式的大发展,使得职业院校能够更加适应社会现代化的发展,培养出更多技能型高素质人才,从而满足社会和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本文主要论述的是信息化教学在职业教育中发展的现状和出现的一些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一些有效的建议,促使信息化教学更多地融入职业教育中,推动职业教育的大发展。下面将对信息化教学在职业教育中发  相似文献   

5.
《考试周刊》2017,(A4):156-157
两次工业革命的发展,直接将人类带入了机器大生产时代,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教育也随之进入到了信息化时代。一方面,信息技术促进了教育的变革与发展;另一方面,教育也制约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的发展离不开人才,而教育是培养人才的特定机构。人才的培养离不开教师,教师又是由师范生演变而来。因此,素质教育工程要积极运用信息技术培养师范生的教学能力,以适应社会发展的人才需求。本文主要探讨的是信息技术视角下的音乐师范生教学能力培养。  相似文献   

6.
现如今,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国家开始重视信息化人才培养,同时,社会发展领域,对人才的信息技术素质要求也明显提高,无论是各个领域,都要求人才在掌握一定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必须具备良好信息技术操作技能。因此,初中学校应重视信息技术学科教学,教师在组织课堂教学时,重视学生创造力培养,从而提高学生信息技术学科素养,为其更好地适应信息化社会发展奠定素质基础。鉴于此,本文主要围绕如何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力展开有效分析。  相似文献   

7.
随着社会的进步,时代的发展,信息技术正在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工作和学习方式,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是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作为教育信息化的主阵地——信息技术教育,责任重大,要把我们的学生培养成为能适应信息社会发展的新型人才,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  相似文献   

8.
IT产业高级应用型人才的特征与知识结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世界科技革命进程,我国的信息化建设蓬勃发展。信息化人才是国家信息化建设的保障。信息化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同以往是不同的。2005年4月,第一届中国信息技术人才培养高峰论坛上,与会者一致认为,信息技术的研究和开发专业人才、信息技术的应用人才、信息化管理人才、信息化普及教育人才是信息化社会最急需的四种人才。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是为了适应信息管理研究的发展的需要,适应信息化建设的需要而发展起来的一个培养专门信息人才的新兴专业,它所培养的信息化人才是典型的复合型人才,具有全面均衡的IT知识结构,具有信息技术知识、管理科学知识、信息科学知识以及系统思想理论知识等。近年来我国信息产业快速发展,对信息管理人才的需求逐年增加,对他们的要求也在不断变化提高。  相似文献   

9.
徐达 《科幻画报》2022,(8):113-114
信息技术随着科技的进步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在各行各业的重要地位也日益凸显,为了顺应信息化时代对人才的需求,许多中学开设了信息技术课程,旨在培养信息时代的技术型人才。信息技术教学的游戏化,转变了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要么在课堂上使用电脑游戏、要么无法适应枯燥单一的信息技术知识的情况,引起学生兴趣,提高信息技术教学质量。本文就如何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进行游戏化教学进行探讨,旨在为初中信息化教学的游戏化提供一些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浅谈教师信息素质的培养与提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教育要实现现代化,首先要实现信息化。信息技术的发展给学校教育带来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教师应该具备与时代相符的信息素质,才能提高教学和管理的实效,培养出适应信息化社会的人才。  相似文献   

11.
在21世纪的今天,高速发展的信息化在给人们生产和生活方式带来巨大改变的同时,也在不断影响和渗透教育领域。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作为培养21世纪信息化、技术化人才的基础课程,其教学是否具有实效,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文章结合现阶段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实际情况,提出有助于提高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课堂实效性的几项对策与措施,以期进一步实现高中信息技术教学高效课堂,为培养信息化、技术化人才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2.
黄燕 《成才之路》2010,(35):77-78
信息技术教育是新世纪教育发展战略中一个重大项目,要将信息化教育资源和现代信息技术广泛、充分、恰当、有效地用于教育教学中,从而实现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现代化,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培养出适应信息社会所需要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相似文献   

13.
张艳丽 《考试周刊》2007,(35):114-115
随着全球信息化进程的加快,信息技术已成为主导我们社会发展的生产力,为了使学生了解必要的信息技术知识,掌握必备的信息技术技能,适应信息社会的发展需要,为社会培养合格的人才,按照国家教育部规定,信息技术课被列为各类中小学必修课程。在现阶段,如何上好中学信息技术课,是中学教学中的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利用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的优势,开展探究性学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指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人力资源和课程内容有机地结合,以实现课程教学日标最优化,完成相应的课程教学任务的一种新型教学方式。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有机整合是一种信息化的学习方式,其基本宗旨要培养学生能够在信息化的学习环境中,利用信息技术完成课程学习日标并学会进行终身学习的本领,以适应新世纪人才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5.
当今,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推广普及,已经进入信息化时代。这样一个时代,必然对人才以及人才的专业技能要求越来越高,中等职业学校的美术课教学也应该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积极主动地适应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与需要。所以,在中等职业学校,站在社会经济需求和学生未来就业与发展的高度,就必须顺应科技发展的新形势,注重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改革美术课课堂教学模式,以实现为社会培养大批中等实用型美术人才的教学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16.
日本中小学的计算机教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世界教育信息》2000,(12):11-14
一、中小学计算机教学的发展目标为迎接21世纪信息技术发展的挑战,培养适应21世纪信息技术发展需要的人才,日本政府于1999年12月制定了《教育信息化实施计划》。该计划对中小学计算机教学进行了综合规划,确定了中小学计算机教学的目标,提出了发展计算机教学的具体措施,有利地促进了日本中小学计算机教学的发展。日本“教育信息化实施计划”提出,到2005年,全国中小学所有科目都要实现计算机和因特网授课。中小学通过使用计算机和因特网教  相似文献   

17.
21世纪是信息化的时代,信息、网络已渗透到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信息素养是新时代人才所要具备的最基础的素质,信息技术课作为一门新兴的课程,对培养学生综合能力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将从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出发简要谈谈在中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并探索适应于教学的教学策略,使信息技术更好地发展。  相似文献   

18.
社会的高速发展和信息化,要求我们培养出来的人才必须具有信息化的时代特征,在学习和生活当中能懂得一些基本的信息技术知识,会应用简单的信息技术手段,能快速适应高速发展的社会,为将来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而这种人才的培养,必须以信息技术教学顺利、有效地开展为前提。但是,现实情况是小学的信息技术课要么形同虚设,要么是打开电脑让学生自己玩游戏,大多流于形式,没有发挥出信息技术课真正的作用。因此,在小学阶段的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要合理运用各种有效的方式和手段创新课堂,激发学生  相似文献   

19.
面对科技飞速发展的挑战和机遇,为了适应现代信息化社会的需求,改革人才的培养和评价制度,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适合21世纪的杰出创新人才,本文将以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为例,阐述在信息技术教育中对学生发展性评价的实践策略。  相似文献   

20.
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资源可以改革传统教学中不适应时代潮流的部分,尤其是信息技术和音乐教学的整合,极大地丰富教学手段和教学资源,有效激发学生创造和再创造的能力,是培养创新性人才的必然选择。本文分析了信息化技术在音乐教学中的重要作用,阐述了具体的实施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