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周末给女儿讲《白雪公主》,讲到最后的时候我说:"白雪公主的后妈戴着滚烫的镣铐跳舞,跳啊跳啊,火红的镣铐烧焦了她的皮肤,她疼得直打滚,到现在她还跳着呢!"女儿跳起来说:"妈妈,她为什么要一直戴着镣铐跳舞啊,知道难受还戴着,真傻。"由此,想到了我们的语文教学,在我们的语文课堂里,我们的老师有时不是也将可爱的学生戴着镣铐,让他们在不断的挣扎中跳着舞吗?  相似文献   

2.
谁是第一     
我见识过这样一堂课. 教师在课堂上抽出两篇具有代表性的学生作文进行分析点评.将近尾声,老师问还有什么问题要探讨.有几位同学提出:这两个同学的作文,到底哪个才是最好的?  相似文献   

3.
学问学问,顾名思义就是告诉我们既要勤学又要善问,对于老师同样如此.语文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的平等对话离不开一系列的问题,正是这一串串问题才构成了一个完整的语文课堂.一个好问题能够起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既能激发学生思考的欲望,又能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真正架起学生已知领域和未知领域的桥梁.那么,如何设计好课堂的提问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六个角度去考虑.  相似文献   

4.
为什么我们的教育、大学培养不出杰出人才?根本原因在于体制。作为个体的教育工作者,想必不应去等待体制的变革,而应从自己脚下开始去改革我们的教学。在我们的课堂里关键词是"人和问"。学生问着,问着的学生。大学的课堂里,尤其应当如此,否则,怎么能称得上大学?怎么能做大学问?能引导学生常问、多问的老师是好老师,能引导学生爱问、会问的老师是更好的老师,能引导学生把自己问倒而挂在黑板上的老师是最好的老师。聪明的人常问,智慧的人善问,天才的人能够石破天惊,一问惊天下。  相似文献   

5.
正语文课堂上什么声音最好听?是教师精彩的讲解?是学生动情的朗读?当然这些声音是好听,但我认为以下声音才是最动听的——"老师,为什么……?"曾听一教师执教《落花生》,忽然一学生站起来大声地问:"老师,作者的爸爸是个什么样的人?为什么说父亲回家吃花生很难得?"可见这位学生读书很认真,能一边读一边想,能勇敢地提出自己的疑问,而且提的问  相似文献   

6.
《考试周刊》2016,(78):28-29
戴着镣铐跳舞是闻一多先生在谈新诗的格律化时提出来的,著名教育学家钱梦龙把它借用到语文教学中是再恰当不过的。所谓"跳舞",指的就是语文课堂教学,"戴着镣铐"就是指中学语文教学受到的来自中考乃至高考"指挥棒"的约束。文章分析了如何在语文教学中跳好这支"戴着镣铐""舞蹈"。  相似文献   

7.
岳小飞 《小学生》2013,(5):65-65
提问是语文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再平常不过的一个教学方式,但是在聋校语文课堂中提问却成了一个难题。常常发现这样的现象:要么老师自言自语;要么一个问题问下去,犹如爆竹进了水——声不响,学生答不出来,或是学生答得文不对题。学生主动答题的积极性不高,甚至出现了畏难情绪,上课时就怕提问到自己。如此状况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能了解多少,课堂教学效率能提高多少,实在是让人担忧。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呢?原因主要有如下几个:一是受传统教学观念影响,老师讲得多,学生问得少;二是受  相似文献   

8.
有人说语文教学像面对一盘散沙,看我们教师怎样把这一盘沙子串起来。我觉得这个比喻恰到好处,怎样把这盘散沙串起来,除了认真学习课标、大纲以外,还要钻研教材,精心设计问题。但是,在语文课堂上往往会出现这样的问题:老师满堂问,学生满堂答,一节课“一问到底”,老师的“问”牵着学生的鼻子,  相似文献   

9.
<正>近期研读了陶继新老师的《教坛春秋—20位中学教师的境界与智慧》,被书中的事迹所震撼,印象最深的是钱梦龙老师的教学改革新思维——"戴着镣铐跳舞",人生也要"戴着镣铐跳舞",这种镣铐不是人生的枷锁,而是人生的规范,只有规范的人生才是有序也才能更有价值更快乐。转念一想,我们今天的教学也正是戴着镣铐跳舞,能否舞得精彩,这需要思考。初为人师,踏上三尺讲台,心中抱负无限,无奈经验不足,学校  相似文献   

10.
黄敦明 《快乐阅读》2011,(17):68-69
万事皆有法则,高考作文尤其如此。考场作文不仅限定时间,而且篇幅、内容都有着种种制约,可谓"戴着镣铐跳舞"。要想在有限的时间内写出既合乎命题要求,又能吸引读者眼球、适合阅卷老师胃口的佳作,就必须遵循以下法则,循序渐进,出奇制胜。  相似文献   

11.
“谁的胸前戴着一朵大红花?”老师问。“妈妈。”学生答。老师觉得学生的回答语句不完整,缺少谓语,便追问道:“妈妈怎么啦?”“胸前戴着一朵大红花。”老师仍然觉得学生的回答语句不完整,缺少主语,便又反问道:“谁的胸前戴着一朵大红花?”  相似文献   

12.
如果要问一个语文老师教学中最怕的是什么?他的回答定然是作文教学;如果要问一个学生学语文最怕的是什么?他的回答定然是写作文。这是语文教学中最不该有但最普遍的一个怪现象。为什么会如此呢?因为作文难教难改,教师苦;作文难写不好得分,学生怕。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也曾有过如此困惑,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经过多年的努力,我摸索出了一些方法,在我的教学中行之有效,现总结出来与同行共勉。第一步:引导学生阅读积累,建好语文学习百宝箱教语文的老师都明白这样一个道理:厚积而薄发。学生没有一定的知识积累是无法下笔如有神的,这就好比电脑的内存…  相似文献   

13.
<正>一次,执教苏教版五下《解决问题的策略:转化》的校内教研课,课堂教学效果很好。课后,我问学生:对于这节课,你能用一句话来点评一下吗?学生的回答主要有:生1:老师,你讲的内容我都彻底弄明白了,用最简单的方法解决复杂的问题,神奇!生2:这节课老师表扬了我  相似文献   

14.
<正>一、诊断性点评,能给学生具体而明确的指向语文不同于其它学科的特点之一即其是关于语言和体验的学科,而语言具有模糊性,体验具有多样性,所以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语文课堂上的很多问题是没有"标准答案"的。但这并不意味着老师就可以一概肯定学生的答案。相反,正是因为学生不能借助课本或教辅材料获取明确的标准,老师的点评就变得尤为重要。例如在字、词、句、语法、修辞等基础知识的运用和基本  相似文献   

15.
<正>新课程改革下,教学理念不断更新,课堂教学随之不断发生改变。教学后我经常反思以下问题:在这40分钟里,学生究竟收获了多少?我们的教学有效吗?有没有更有效的教学?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值得每一位老师思考。那么,怎样才能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1.提倡学生合作学习,取长补短在学习过程中,往往会遇到新问题需要解决,当学生独立思考后还是解决不了,是知难而退,是指望老师讲解,还是有  相似文献   

16.
过去的语文课堂满堂灌受到批判,现在的语文课堂满堂问也应该批判。问不一定就是启发式教学。一节课无休止地问,连给学生思考的空间都没有,给学生阅读品味文章的时间也没有,那还叫什么语文课?语文课堂的提问存在着诸多问题。例如:肤浅性提问,看似场面热闹,老师一问学生齐声回答,表面学生全会,实则没学什么,还会导致学生养成浅尝辄止的不良习惯;质难性提问,问题高深莫测,显示老师水平高,学生目瞪口呆,不知所措;模糊性提问,问题模棱两可,学生云里雾里,一  相似文献   

17.
当前,我们的语文课堂提问存在着许多问题,比如:1、提问肤浅,看上去场面非常热闹,老师的问题一出口,学生便异口同声回答,表面上所有的学生都会,但是实际上却什么也没学到;2、提问过难,听课经常会碰到这样的现象:老师所问的问题高深莫测,可学生却云里雾里,不知从何答起;3、提问带有惩罚性质,比如,有的教师发现某一学生上课思想开小差,就会借机发问?……这类弊多利少的提问,对学生而言还不如不问。其实我们每一位语文教师都明白:语文课堂的教学效果在很大程度上是与教师的课堂提问息息相关的。我们每一个语文教师都应当多多关注语文课堂提问的有效性问题。作为年轻教师的我,学校、领导、自身各方面都要求我必须尽快学会怎样"有效提问"。在平时的语文课堂教学实践中,我做了以下尝试。  相似文献   

18.
勤学好问     
学生:老师,我有一个问题想冒昧地问一下。老师:学生就应该勤学好问!你说吧。学生:我妈妈叫我问您,您这条裙子是在哪儿买的?勤学好问@上官飞雪!541004广西桂林市环城南一路3号长盛时代5栋4-4  相似文献   

19.
有一天,一个老师和他的学生躺在大树下,他们的旁边有一大片草地。忽然,学生问老师一个问题。学生问:“老师,我想请教,如何才能找到知己?你能告诉我吗?”老师沉默了一会儿,然后回答,“嗯,这是个既简单又难回答的问题。”学生困惑地说:“是吗?”老师说:“看,那边有一大片绿草地,请你径直走过那片绿地,在路上,你给我找一棵葱翠的青草来,但不要在回头时找,记住只要一棵。”学生回答:“好的,我马上回来。”然后他就走向草地。过了一段时间,学生回来了。老师问:“我怎么没看见你拿着青草?”学生回答:“在我经过的路上,我发现了一些很美的青草,不过…  相似文献   

20.
<正>我常对我的语文课堂感觉良好。一日,我问一学生,喜欢语文课么?学生不假思索,说一般般。我心中一阵失落,问其因,生答曰:语文课基本都那样,我都能猜到老师接下来要干吗,有时候问题都一样。我事后思考,的确如此,我把每一篇不同的课文都上成相同的本领到底是何时练就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