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很多孩子缺乏良好的绘画能力,如何巧妙地培养孩子的绘画能力,成了美术教师的教学理想。孩子对故事有与生俱来的兴趣,在美术课堂教学中,可以让孩子在故事中使用色彩、线条、构图和一定形式的搭配组合,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内涵;可以借助故事来发挥孩子的想象能力,从而将绘画的形式、内容和技巧有机融合;可以利用孩子那双好奇的眼睛观察、认识事物,借助孩子真挚的童心来理解、创造画面;可以在故事的情节或意境中,折射出  相似文献   

2.
张亚军 《山东教育》2008,(12):43-44
拿到这本图画书的时候,想象这或许是一个有关祖孙之间的有趣故事,看完了才知道是一个关于死亡的沉重话题。于是我就很犹豫,这样一本图画书也可以和孩子一起读吗?我试着让孩子先从读画面入手,孩子对画面表现出了十足的兴趣,迫切地要我解释画面所表达的内容。而当我告诉孩子,  相似文献   

3.
曹茂庆 《职业技术》2012,(7):122-123
本文通过建筑画面构图和建筑画组合的阐述,表达了建筑画面构成组合的变化统一的观念,指导建筑初学者掌握建筑画面构成组合,完美表达建筑创作立意和构思,展示建筑表达技巧。  相似文献   

4.
美术课上的欣赏是指学生能够用自己的思维来理解画面的内容,能够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和情感。评述是指学生能够从专业的角度,用一些专业的术语来对画做一些评论,包括视觉上的评论或者技巧上的评论。学生的欣赏和评述的能力并不是与生俱来的,需要教师的培养,可以运用情境教学法对学生进行培养:教师安排类似情境,让学生体会内涵;视频方式再现画家作画时的心态。培养学生欣赏与评述的能力还要求教师做到两点:转变观念,给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不随便否定学生的评述。  相似文献   

5.
美术课上的欣赏是指学生能够用自己的思维来理解画面的内容,能够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和情感。评述是指学生能够从专业的角度,用一些专业的术语来对画做一些评论,包括视觉上的评论或者技巧上的评论。学生的欣赏和评述的能力并不是与生俱来的,需要教师的培养,可以运用情境教学法对学生进行培养:教师安排类似情境,让学生体会内涵;视频方式再现画家作画时的心态。培养学生欣赏与评述的能力还要求教师做到两点:转变观念,给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不随便否定学生的评述。  相似文献   

6.
视觉意象的表达就是观众主观的"意"与影视画面中客观的"象"相融合,内心情感与外界景象的统一。电影符号中的色彩、影调、镜头、转场及其蒙太奇的技巧都能够很好地传达画面的意象,经过剪辑技巧和形式上的加工,创作者可以更好地将意图通过艺术手法表达出来,从而转化为观众心理上理解的"意境"。  相似文献   

7.
李凌 《早期教育》2007,(5):25-25
答:用传统的方法教孩子,孩子学的是一种表现技巧.虽然立竿见影,画得很像。但这是老师灌输给孩子的死知识,孩子是被动的接受。新的教法是老师启发后由孩子独立完成画面构思。教师辅导时可顺着孩子的思路去发展孩子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相似文献   

8.
鸟戏大嘴怪     
<正>学生年段:5~6岁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图片,让孩子了解小鸟和大嘴怪的故事及造型特征。2.能够大胆地运用剪贴形式表现小鸟和大嘴怪的形象,并大胆运用色彩表达形象。掌握使用滚筒的技巧。3.培养孩子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教会孩子勇敢和自信,拓展联想问题的思路。教学重点:运用剪贴形式表现小鸟和大嘴怪的形象,突出大与小的对比。教学难点:画面大嘴怪和小鸟的位置安排,呈现不一样的故事情节。  相似文献   

9.
唐代诗人能巧妙地选取意象、画面或场景并加以巧妙地组合,以传情达意.从画面的摄取和组合角度来看,唐代诗人能够非常娴熟地运用蒙太奇组合技巧,给自己的诗作带来流动变化的美感和迭出的意象.  相似文献   

10.
构图在画面中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有时候一副艺术作品的好坏就取决于其构图的方式和技巧,不管是在绘画作品中,还是在影视画面或摄影作品中都是如此。好的构图可以让画面熠熠生辉,让人产生美的感受,同时也可以更好地渲染主题,掩盖画面中的某些不足。再平常的事物如果经过艺术家独特地处理,即对物象进行分解、重组后,画面会产生出奇制胜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文学评论又叫"文艺评论",高中生写文学评论,可以训练阅读和写作的基本能力,一般只要求对具体的作品作评论,评论的重点是作品的内容、语言和表达技巧。本文主要指出写作文学评论应注意的几点要求和要谨防的四种失误。  相似文献   

12.
埃舍尔是制造幻象的大师,他以平面分割技巧,将三维物象利用二维透视组织在一个画面里,从而表达了他对循环、再生、悖论、相对性等方面的思索与感悟,深刻地揭示了大自然的秩序与变化规则。  相似文献   

13.
画外音是指电影、电视等并非画面中的人或物直接发出的声音。解答画外音拟写题要把握三点:一是要达到解说、补充画面的效果,要将蕴藏在画面里的深意表达出来:二是要有适当的描述或评论,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三要注意感情色彩,语言力求生动、明快、幽默。  相似文献   

14.
我认为在语文教学中应该适当地使用简笔画辅助教学,这种信手拈来的简笔画,以其简洁明快的线条、直观形象的画面,紧紧地吸引孩子,他们不但看得不累,学得也有兴趣。更重要的是孩子们会对具有这样绘画技巧的老师敬佩不已,然后爱上这样的语文课。妙笔生"画"打造情智共生的魅力课堂,课堂教学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贴贴乐(3)     
拼贴新艺术孩子在游戏创作中得到的种种体验,有助于发展想象力、发明力与原创力。6岁~8岁的拼贴创作游戏,着重于运用丰富的、可塑性高的材料,引导孩子表现独特的观念或构想,增加空间概念(组合、分开、改变物体形状等)与感受,创造丰富的画面肌理,强调个人的构思技巧与解决问题的独特方式。下面提供两则适合6岁~8岁孩子玩的拼贴游戏。  相似文献   

16.
<正>纵观历年的语文高考试题,多数试卷直接或是间接考查到诗歌的表达技巧,即便是考形象、内容、语言的试题,也往往会涉及到表达技巧的鉴赏。特别是近几年,有关鉴赏与分析诗歌表达技巧的试题呈现出明显的增加趋势。为帮助学生明晰诗歌表达技巧的常见形式,促使学生掌握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方法,现从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行文结构三个方面详细探讨诗歌表达技巧的鉴赏方式,让学生更为精确、全面地掌  相似文献   

17.
高峰 《文教资料》2006,(12):63-64
手绘技巧和方法的自由和随意的特点,在丰富表现语言方面,具有其他表现手段无法比拟的优势。艺术生动的技巧在设计师灵巧的手笔之间流泻并贯穿于表现的始终,是设计师能动艺术地掌控环境表达效果能力的体现。寥寥数笔就能准确地展示事物的形象特征;简练而不单调,严谨而不呆板,笔法沉稳而流畅,转折变化而丰富,形态准确而生动,笔顺有序而和谐,是艺术地增强画面效果感染力的有效手法。  相似文献   

18.
色彩的魔幻天地当孩子能自如地运用水彩创作、表达心中所想,并对构图方式有基本概念后,可以加入其它画材或媒材,使其体会不同的美感、表现不同的画面肌理。水彩之外多样化的媒材有油画棒、彩色笔、色拉油、盐巴、墨汁、浆糊……,它们能与水彩调变出新奇的视感,玩出新创意;运用各种表现技法,如平涂、渲染、甩喷、刮刷、盖印,能让孩子发现艺术  相似文献   

19.
电影叙事和写作两个不同领域有交叉融合,可打通壁垒,借鉴学习。电影叙事技巧中的特写、冲突、蒙太奇与记叙文写作中的细节描写、情节一波三折和事件或画面的衔接组合有相似的运用方式和表达效果。将电影叙事技巧和记叙文写作相融合,既可丰富初中语文写作的课堂资源,也可将电影叙事技巧和写作技巧相融合,实现跨学科的写作教学尝试。  相似文献   

20.
在美术教学中,我常常惊诧着感动着学生作品中出现的那些无意识的宛如大师手笔的画面。他们用创造性的稚拙天真、富有魅力的绘画语言.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情绪。或许他们的行为大部分是无意识的,但那恰恰是他们自己观察世界和解释世界的方式,画面充满着浓厚的情趣色彩。本文试就孩子美术教学中,应用大师的稚趣,如何遵循孩子的天性,顺其内心世界的朴素的自发性、瞬间性、一般性和坦率性,激发孩子的创作灵感和激情,作一粗浅的探讨,以供商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