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在在新课程标准中人们越来越关注德育的重要作用,要想使学生的德育水平得以提升,就必须充分地重视初中思想品德课的作用.在思想品德课中将生活化实例引入进来,能够使初中思想品德课的课堂效率得以极大提升,对初中思想品德生活化教学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并且介绍了初中思想品德生活化的有效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2.
思想品德课是德育性质的课程,具有重要的德育价值。为了有效实现思想品德课的德育价值,思想品德课教师在教学中要挖掘教材的德育因素,渗透对学生的道德教育;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强化实践教学,引导学生践行道德行为;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为学生提供典型示范。  相似文献   

3.
思想品德课是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的重要途径,必须注重提高其教学实效性。从提高思品教师的个人素质、突出课堂教学的德育功能、改变课程评价的内容和方式、构建学生德育的教育合力入手,以提高初中思想品德课的德育实效性。  相似文献   

4.
德育内化是培养中学生良好品德的关键,实现内化是德育的出发点和归宿。思想品德课的学科特点决定了这门课的教学任务不仅包括传授知识、培养能力,而且肩负着学生德育内化的重任。长期以来,由于受评价方式的制约,或多或少地忽视了德育功能的发挥,影响了对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道德品质以及正确的行为习惯的培养,弱化了思想品德课作为学校德育主渠道的作用。那么,提升思想品德课的德育功能,实现学生德育内化的有效途径有哪些呢?  相似文献   

5.
正《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强调:"初中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思想品德是人在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可见,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生活化是适应初中生身心发展特点的需要,是适应思想品德新课程改革的需要,是实现思想品德课德育功能的需要。一、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生活化的内涵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生活化:是指在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  相似文献   

6.
杜庆梅 《文教资料》2011,(19):156-157
在应试教育思想的指导下,一些政治教师把思想品德课看做是单纯的课本知识传授,教学就是为了应试,忽视了思想品德课的德育功能,没有发挥思想品德课作为提高学生道德水平的主渠道作用。因此政治教师必须转变教学观念,改革教学模式,积极探索并构建新的教学模式,努力还原思想品德课的德育本色,提高思品课的德育实效。那么,如何提高思品课的德育实效呢?本文作者认为:一是政治教师要提高自身的人格魅力;二是充分发挥思想品德课的德育功能;三是思想品德课教学要坚持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与家庭教育相结合。  相似文献   

7.
邱燕 《文教资料》2011,(34):193-194
德育的基础在于生活,让德育生活化,让学生的思想、习惯在生活中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才能取得德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8.
思想品德课是德育主阵地,所以思想品德教师在教育教学中要抓住教育的有利契机,用应景的案例潜移默化地渗透德育,使德育和思想品德课相辅相成,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促进学生各方面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9.
德育是我国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它与智育、体育、美育密切相关。在人的各种素质发展中,德育起着导向和促进作用;而思想品德课是向学生系统地进行社会主义思想品德和政治教育的一门课程。在诸多的德育途径中,思想品德课是实施德育工作的主渠道,在实际的操作中,作为西藏教师应该注意理论联系实际,明确指导思想,采用多种方法发挥思想品德课的德育功能。  相似文献   

10.
知识化与生活化是德育在当前社会转型中遭遇的两种困境。德育的知识化有其特定的社会历史背景,理论研究者在对知识化的批判中提出"回归生活"的德育理念,德育的生活化是对这一理念的误读。基于德育过程的展开考察这两种德育困境,无论是知识化还是生活化的德育都缺乏过程性的德育自觉与反思,困境之根本在于德育的精神性问题,即德育过程的真实的道德价值立场以及过程中学生主体生命的存在样态。知识化的德育专注于客体化的精神,师生在德育过程中无法展开交互的、内在深层的精神性活动;生活化的德育无力触碰时代精神生活矛盾,难以关照师生在德育过程中的内在精神冲突。  相似文献   

11.
根据杜威的德育思想构建生活化德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威的德育思想全面而又系统地构建了生活化德育的合理本质与内核。以杜威的“教育即生活”思想作为理论依据,文章解释了生活化德育“回归生活”的基本价值取向,即把社会生活作为德育的本源与基础,在新课程的教材上体现了回归有意义的儿童生活的主题;“做中学”思想说明了“经验”和“活动”在生活化德育课程中的重要作用,它们是形成儿童道德品性的重要教育方法;“儿童主体性原则”确立了德育中儿童的主体地位,通过发挥儿童主动性,培养儿童的能力和情感。文章从杜威的思想联系德育实际探讨了生活德育的价值观、方法论和学生发展观。  相似文献   

12.
初中正是学生世界观、价值观以及人生观形成的重要时期。作为学校德育教育的重要途径与核心,思想品德课在培养学生的思想观念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且各大中学在这一块上都倾注了极大的心血与努力,教学效果也很显著。但是纵观当下学生的道德现状,还需要广大教师同行进一步加强德育教育,尤其是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上,要不断强化德育功能。结合教学经验,探究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上如何进行德育渗透。  相似文献   

13.
德育生活化要求通过学生主体的德育生活实践,引导学生在生活中探索人生的价值,感悟生活的真谛,形成高尚的情操,不断优化自己的道德行为。从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德育活动、德育管理、德育评价五个角度对初中生德育生活化的基本原则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4.
德育教学是整个教育工作的核心,而小学的德育教学又是关键,它决定了我国教育工作的方向,同时也关系到我国教育改革的深化和提升。在对学生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教育中,德育是首要的,是小学教学中的重中之重。德育工作也不是孤立纯粹的工作,它渗透到其它各个方面的教学中,小学德育教学应当多角化。一、从思想品德课的教学中让学生系统了解德育教学的内容。思想品德课是向学生系统地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一门课程,在各种教学内容中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在小学的思想品德课中,有系列化的、完整的德育基础知识的学习,也有一些抽象…  相似文献   

15.
新课程下更加强调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评价。思想品德课本质上就是一门特殊的德育课程,如何在教学中渗透德育,既让学生学到常识,提高能力,又让学生学会做人?基于当前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缺失现象的根源,在思想品德课中渗透德育教育是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本文中,笔者结合思想品德课程谈谈对中学生的德育渗透,藉此求教于同行。  相似文献   

16.
初中学生正处于身心迅速发展和学习参与社会公共生活的重要阶段,处于思想和价值观念形成的关键时期,迫切需要在思想品德的发展上得到有效帮助和正确指导。初中思想品德课是对初中学生进行品德教育的主渠道和基本环节,它不仅在学科德育工作中,而且在整个初中德育工作中都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思想品德课教师应准确把握本学科的特点,充分利用和挖掘新教材的德育资源,把课堂教学与丰富多彩的活动结合起来,把传授知识与情感体验、实践锻炼结合起来,更好地发挥思想品德课的德育功能。现就如何发挥七年级思想品德课的德育功能谈谈自己的体会。  相似文献   

17.
素质教育的根本理念就是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德育一般是指思想、政治、品德、心理健康等培养人格的教育。德育的根本目标是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素质。思想品德课的一个突出特点就在于它的实效性,它不仅是一门知识性和理论性的学科课程,更是一门实践性和活动性的德育课程。思想品德课的教  相似文献   

18.
传统的学校德育目标一是口号高,二是目标大.德育内容思想政治色彩浓,脱离学生生活实际,与新课程德育标准严重脱节.本文所研究的德育生活化,使学校的德育目标基于生活,使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德育方式、德育管理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连接,并融为一体.从而引导学生在探究生活的过程中,感悟生活,领悟德育内涵,激发道德情感,并加以内化和升华,从而真正提高德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9.
新课程改革为思想品德课德育功能的发挥提供了广阔的平台,为思想品德课德育功能的发挥提供了丰富的新的教育理念,为思想品德课德育功能的发挥提供了许多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20.
初中思想品德课是学校德育的主阵地,且它蕴含了丰富的人际交往的德育内容。因此,本文充分挖掘初中思想品德课中关于人际交往的德育因素,使思想品德教学如春风化雨般滋养学生的心灵,潜移默化地提升学生进行人际交往的素质与能力。一、倾心交流,渗透亲子交往德育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而父母是孩子最亲的人。理解、体谅、孝敬父母,既是中国的传统美德,也是为人之基本。因此,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