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劳工教育缘起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对工人素质结构的要求与企业的赢利本性,旨在通过教育提高劳工智能水平、生产能力与思想觉悟,增加国民财富,使劳工成为有尊严的人。经历清末民初的发展,到20世纪二三十年代,劳工教育受到劳工本人、企业主、学者与政府的普遍关注,形成劳工教育思潮。劳工教育思潮影响所及,促成了劳工教育法律出台与制度形成,使劳工教育走向法制化,并对劳工教育实践产生广泛影响。  相似文献   

2.
以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为界,民国劳工教育可划分为早期和晚期.早期劳工教育无法律而有相应制度,劳工教育实施视企业主或行业负责人对劳工教育与企业发展关系的认识程度及劳工对教育的需求程度而定,带有自发性特点.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颁布了大批劳工教育法律、法令、实施细则,形成从中央到地方的劳工教育法律体系,并建成了从中央到地方的劳工教育职能部门,承担劳工教育职责成为企业的法定责任,劳工教育带有强制性得以普遍展开,并取得一定成绩.然而,由于劳工教育法律本身及执行过程中的问题,最终使劳工教育走向自己的反面而陷于失败.民国时期劳工教育的失败,不意味着劳工教育没有成功的可能,民国时期劳工教育中积淀的思想资源和城外劳工教育的实践经验,为今日劳工教育的成功提供有益参照.  相似文献   

3.
劳工教育缘起于劳工的教育需求和企业主对利润的追求。民国时期劳工教育经历了由自发到强制实施、由零星设立到普遍推行再到特色的形成的过程,劳工教育在实施过程中获得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然而,作为强制性制度安排的结果,劳工教育中更多考虑政党的意图和企业的利益而忽视了劳工本身的利益诉求,致使以提高劳工社会地位、实现社会平等为目的的劳工教育,却以压制劳工为结果,致使劳工教育走向反面。  相似文献   

4.
陶行知被誉为“人民教育家”,是我国教育现代化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他以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怀和鲜明的民主主义思想,大力推广播音教育,致力于平民教育、乡村教育和普及教育。他充分利用了无线电广播大众性与直观性特点,先后通过晓庄师范学校、新安旅行团、山海工学团、育才学校、社会大学等具体实践.积极推动播音教育的发展,很好地满足教学发展与教育变革的需求,也是对当时科学救国、教育救国口号的生动实践。  相似文献   

5.
民国时期的汉中教育,是在清末教育改革的基础上进行,带有明显的半殖民半封建特点:一方面试图普及教育,兴办了大量的公立私立学校以及实业学校,初步形成了学校教育网,并且受到了汉中以外先进教育思想的影响;另一方面,天主教也参与学校教育活动。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教育与宣传在汉中也进行了政治教育、民主教育和抗日救亡教育。汉中地区的现代教育是在斗争中艰难发展的。  相似文献   

6.
国际劳工标准中移民劳工的社会保障机制正对其缔约国产生深切影响。二战后随着经济的发展,移民劳工跨国移动的现象日趋频繁,其权益保障问题逐渐成为国际社会的焦点。此种背景下,国际劳工组织率先制定了一系列致力于保障移民劳工的公约。公约具有独特的发展路径与共同准则,并从法律角度界定了国际社会的合法与非法劳工的问题。相关条约立法与法律实践对缔约国发生着深刻地影响。中国是所涉公约的缔约国,履行公约是中国所承担的国际义务。  相似文献   

7.
论及民国时期江苏中小学教育发展,首先需要厘清江苏区域范围的变迁。清代的江苏因两江督抚不同城,教育行政机构也分属两江学务处“江宁”和江苏学务处“苏州”,故在清末教育统计数据时,江宁、江苏被分列二地。民国建立后,全省划分为60县,结束了江宁、江苏分割而治的局面。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上海作为特别市独立出江苏省,此后,江苏管辖区域无大变动。  相似文献   

8.
民国时期(1912-1949),关注师范生教育的有识之士们认为,师范生教育实习问题系师资养成之荦荦大端,故通过教育期刊这一平台,对当时师范实习工作作出种种讨论和思考。其认为实习是知识化为能力的契机,是教育理论落实的过程,更属学、术、经验三者兼得的修炼,因而弥足重要。针对当时实习工作的种种流弊,如实习时空之不足、实习内容之偏废、实习流程之躐等、实习各方之敷衍等问题,一些对师范教育寄予厚望而心怀忧虑者,在批评之余,亦设法提出一些务实的应对之方。这些真知灼见,对今日开展卓越师资培养等工作,殊多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9.
陈济棠是民国时期广东的地方实力派,在他统治广东时期,为发展广东的教育事业采取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措施,极大地促进了民国时期广东教育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罗家伦是民国时期致力发展边疆教育的教育界人士。他于1927—1935年主持国民党中央政治学校工作期间,组织创办了附属蒙藏学校,在包头、肃州、西宁、康定、大理等地各设了一所边疆分校。1943—1944年罗氏考察陕西、甘肃、新疆、青海、宁夏等边远省区期间,提出了许多发展西北教育的建议。这些活动和建议尽管是在国民政府高层的支持下开展和提出的,包含着维护国民党专制统治的目的,但对于推动民国时期边疆教育进步具有重要意义,对于今天发展西部边疆教育也有着宝贵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1.
中华民国时期,随着新教育的推进,宝安县的教师教育渐渐步上正轨。民国前期主要是通过宝安县教师社团组织活动和办期刊杂志宣传推动的。民国后期宝安设立了正规的教师教育机构简易师范学校,以培养宝安所需师资。宝安县立简易师范极为重视未来教师的专业思想教育、为人师表的师德教育。鉴于师资匮乏,简易师范不能满足全县学校对教师的需求,广东省教育厅令宝安县申办县立师范学校,以培养初等小学和高等小学的师资,结果泥牛入海。  相似文献   

12.
劳工是以出卖体力与技术获得工钱谋生的人。劳工教育缘起于劳工的教育需求、企业对科学技术知识的依赖以及企业主对利润的追求。近代中国劳工教育经历了学徒教育改造期、劳工教育孕育期、劳工教育发展期以及劳工教育衰落期四个阶段,前两个阶段的劳工教育带有自发性特点,发展时期的劳工教育呈现出强制性特点。由于强制性的劳工教育主要考虑的是政党的意愿、政府的意图及其企业的利益,劳工教育不断被异化,致使以提高劳工生产技能、改善劳工社会状况的劳工教育最终以失败而告终。民国时期的劳工教育积淀了丰富的历史经验和思想资源,对今日中国的农民工教育具有现实的参照意义。  相似文献   

13.
民国时期教育部先后颁布《师范教育令》、《师范学校规程》,幼儿教师教育的制度化得到了发展;正式幼儿教师教育机构的出现、新教育思潮的不断深入、壬戌学制的推行,保证并推动了幼儿教师教育的发展;爱国教育家的大量涌现,乡村幼儿师范教育的发展,幼儿教师教育开始了中国化的道路。  相似文献   

14.
民国时期藏区教育概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民国时期,现代教育开始出现于藏区,并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而从藏区自身来讲,不论是西藏还是周边各省的藏区,都在积极寻求发展现代教育的途径,也都有了很突出的成就,在开发民智、传播新思想、加强各民族关系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并为后来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但总的来看,民国时期的藏区教育还非常落后,远远不能满足藏区社会发展的需求  相似文献   

15.
民国时期,现代教育开始出现于藏区,并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而从藏区自身来讲,不论是西藏还是周边各省的藏区,都在积极寻求发展现代教育的途径,也都有了很突出的成就,在开发民智、传播新思想、加强各民族关系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并为后来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但总的来看,民国时期的藏区教育还非常落后,远远不能满足藏区社会发展的需求。  相似文献   

16.
教育译介是教育交流的重要手段、方式和途径,它对于各国、各民族之间的教育交流曾经发挥过并且仍在继续发挥着重要作用.民国时期,欧美的教育观念、教育思想、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制度和法规等被大规模地引入中国,对中国的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在这一过程中,教育译介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总结其成败得失和经验教训,可以为今后更好地开展中外教育交流、完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体系提供历史借鉴.  相似文献   

17.
民国时期就学潮泛化的问题,一些自由主义知识分子主张青年学生对参与政治活动应保持谨慎克制的态度;另一方面为化解知识分子的教育责任与其社会责任感之间的矛盾,他们提出教育界应该立足于自身独特的学术和文化品质之上来服务于国家民族的大目标,这种教育救国思想是对将教育直接导向政治斗争的狭隘的教育救国思想的升华。  相似文献   

18.
对于作为普通民众的劳工来说,教育是其获得发展的社会保障。英国劳工教育在劳工运动及劳工发展中也确实起到了相当大的社会作用。回顾历史,我们发现,英国劳工教育有着一些很明显的特征,如民间力量的积极参与、与政治密切相连、有着浓郁的人文性等。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对清末民国中学教育发展过程的考察,从整体上理清20世纪前半期我国中学教育发展的基本脉络和核心问题。为达到历史与逻辑的统一,分别从制度、课程、训育等中学教育研究中的基本问题入手,以专题研究的形式展开论述。而后试图在对有关统计资料进行归整分析的基础上,以量化形式描述清末民国时期中学教育规模和结构的动态发展。  相似文献   

20.
民国时期,随着广西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教育学研究的兴起,广西的教育期刊获得了繁荣发展,这些期具有强烈的时代特征和鲜明的行业、地域特色,主要表现在:权威性、导向性、学术性、地域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