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当代哲学的对象是“存在的意义” ,其性质是对存在对于人的意义的形上觉解。联系全球和我国当下的“大存在” ,“实践人本主义”关注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生态环境问题、“和平”问题、“发展”问题、“信息”存在的“意义”、“文明”和“宗教”问题等  相似文献   

4.
蔡元培和洪堡德都对所在国的教育尤其是大学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他们的教育思想是一笔重要的财富,其重要性并没有随着时间的推移有所减轻。文章对蔡元培和洪堡德的教育思想和大学办学理念进行了比较分析,试图厘清他们的教育思想的渊源、异同及其产生的影响,以期有助于我国的教育改革与发展。  相似文献   

5.
在18世纪的欧洲,奥斯丁塑造了伊丽莎白这样的新女性形象,传达了觉醒中的新妇女意识.尤其在爱情和婚姻方面,伊丽莎白凭借自信自尊的性格特点、独立自主的反抗意识和平等自由的爱情追求最终获得了胜利.  相似文献   

6.
在全球性的知识分子身份危机背景下,邢中桂以知识分子的身份坚守着人文精神家园,其在小人物画、历史人物画的创作中实践着知识分子的操守。  相似文献   

7.
周梅森的反腐小说从《人间正道》到《绝对权力》,从人性视角挖掘腐败成因,摒弃了简单的抽象的人性论调,表现了真实而壮阔的社会现实,以及对人的价值的终级关怀和浓厚的人文意识;在人民性制高点上的立意及其艺术而别致的传达,使其创作(或作品)环绕在人民性的命脉之上,从而丰富、创新了现实主义新内涵。  相似文献   

8.
浅析手机短信中的设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设歧是表达者故意暂时保留话语中关键性部分,让接受者产生歧解从而达到幽默,曲折,引人入胜的一种修辞手法。手机短信中运用设歧这一修辞手法有其自身的特点,同时又是表达者与接受者双方期待心理和思维惯性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9.
What is poetry? Pressed for an answer, Robert Frost made a classic reply“: Poetry is the kind of thing poets write.”In all likelihood, Frost was not trying merely to evade the question but to chide his questioner into thinking for himself. A trouble wit…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能力的培养是高等教育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本文通过教学过程中对教学方法的改革研究,探讨如何培养和提高大学生动手能力和自学能力,为课堂和实践教学的改革提供建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非法传销"魔爪"逐渐伸向大学生、研究生等高文化、高素质人群。媒体报道中不乏高校学生被骗加入非法传销组织,导致学业荒废、前途尽毁的案例,引起很大社会反响。高校非法传销案的屡屡发生,说明大学生安全防范意识较差。高校应开展就业安全教育,加强就业安全管理,及时排查并消除毕业生的就业安全隐患,警惕与防范非法传销陷阱,确保毕业生的就业安全。  相似文献   

12.
在小学低年级英语教学中,我经常以Twins组合的这首经典英文儿歌"A For Apple B For Boy",帮助学生趣味性地学习英文字母,初步掌握简单的英语单词,为他们今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A For Apple B For Boy a,b,c,d,e,f,g sing a song of a,b,c  相似文献   

13.
人文教育遮蔽与人文精神失落有着多方面不可忽视的重要原因,而不仅限于教育这一狭隘视域.从中国语境出发并分析得出,20世纪以来传统文化的近现代命运造成了人文教育的失守,急剧的社会转型带来了价值意义的迷失,政治化、意识形态化的人文教育引起了人文精神的深深失落.  相似文献   

14.
在倡导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包括家族企业在内的民营经济的发展将极大地促动经济的繁荣,从而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良好的物质基础。然而提高家族企业的经济效益,扶持其成长,不仅需要依靠企业的人力、物力、财力,更需要文化力来助其一臂之力,因此,如何提高企业的文化软实力,如何将家文化与现代企业文化融合起来,是摆在所有家族企业面前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5.
船山先生从正统儒家之"正本清源"的立场,抱负着"六经责我开生面"的学术使命,对道家的"老庄之学"在历史上的流弊进行了清理——即"格道"。其"格道"的方法是"入其垒,袭其辎,暴其恃,而见其瑕矣,见其瑕而后道可使复也。"其"格道"的目的则是"返儒",即复归于儒家的"礼乐中和之极"的"圣道"。  相似文献   

16.
“因教而学”作为一个新课题提出之后,园内已有学者对此做过专文论述。①从教学论的角度来讲,因教而学是指学生主动适应教师的教学策略和教学风格,积极调整自己的学习策略,从而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由此可见,我们只有在师生教学互动的意义上来解读因教而学,并将之作为因材施教的对应面,才能深刻理解其理论价值。② 学生因教而学的能力是在学习过程中通过主动地探求与实践而习得的,因此它有一个渐趋成熟的发展历程。在普通教育阶段,学生由于心理成熟水平较低,认知结构尚不完善,因而其因教而学的能力还处于形成与发展水平,教师的…  相似文献   

17.
18.
19.
For starters     
《TechTrends》1989,34(1):2-2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