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陶渊明的《归园田居》中有一句:“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课文对“守拙”的注解是“安(分)守本分,这里指清贫自守。”我认为此注不妥。一、从词义看:文中在本义上解释“守拙”为“安守本分”是不确的,因为“安守本分”不是“守拙”,而是“守分”。(见《辞海》)课文在意译上解释“守拙”为“清贫自守”也同样是不妥的。据《辞海》:“守拙”指“旧谓无应世之才,宁愿困守田园不出去做  相似文献   

2.
在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必修②)第三单元的《赤壁赋》中,课文注解把“诵明月之诗”解释为“朗诵明月之诗,指《诗经·陈风·月出》”。很显然,作注者认为这里的“明月之诗”特指《诗经》中的该章节。  相似文献   

3.
上海古籍出版社版唐诗小集本《崔颢崔国辅诗注》(万竟君注),《杜审言诗注》(徐定祥注)注释详明浅显,阅读极为方便。美中不足者,有些注解不够精确,今试就二书中愚见所及掇录于下。①崔颢《辽西作》(第5页) 露重宝刀湿,沙虚金甲鸣注:“沙虚,指沙漠行军,脚下不实,一步一陷。二句描写边防战士作战和生活的艰  相似文献   

4.
《陋室铭》是中学语文的传统经典篇目,但是关于“无丝竹之乱耳”中的“丝竹”解释却是一直说不清道不明。人教版八年级上册中关于“丝竹”的解释秉承了传统的说法:“琴瑟、箫管等乐器,这里指奏乐的声音。”记得以前浙教版的注解也是这样的:“乐器奏出的声音。丝竹,指弦乐器和管乐器。”这种字典式的解释显然无助于文本的理解与主旨的把握,甚至于带来阅读的矛盾与困惑。丝竹,指弦乐器和管乐器或琴瑟、箫管等乐器本身没有什么错。“丝”与“竹”本是我国古代乐器分类法中的两个种类。《礼记·乐记》里说:“金石丝竹,乐之器也。”问题是这里显…  相似文献   

5.
人民教育出版社初中《语文》四年制课本第四册《核舟记》中“其船背稍夷”课文注释是:船顶很平。背,脊背。这里指船顶。与其配套的教师教学用书《核舟记》赏析(隋树森《课文分析集》,广东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中“其船背稍夷”也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6.
敦煌莫高窟第323窟(张大千编号:128,伯希和编号:140),是初唐时期开凿的中型洞窟。此窟分前后两室。前室为平顶,南北壁上各凿一盝形顶小窟,北壁小窟现编为第325窟,南壁小窟现编为第324窟。前室表层壁画均西夏时重绘。通后室的窟门为长方形,平顶,表层壁画为西夏时重绘。后室平面呈长方形,顶为覆斗形。后室正壁(西壁)凿一平顶方形敞口龛。龛内有清塑山峦及改塑塑像一铺,共五身,正中为一倚坐佛,南北两侧塑夹侍弟子和菩萨各一身,皆立于莲花座上。龛内顶部仍存有初唐开窟时壁画。西壁龛沿以下部位,西夏时重绘结跏坐佛一列。窟顶和南、北壁,均为初唐壁  相似文献   

7.
人民教育出版社初中《语文》四年制课本第四册《核舟记》中"其船背稍夷"课文注释是:船顶很平.背,脊背.这里指船顶.与其配套的教师教学用书《核舟记》赏析(隋树森《课文分析集》,广东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中"其船背稍夷"也作了分析,"船背"一词,现语文课本加了注释.有的旧语文课本把它注为"船底".  相似文献   

8.
“其文漫灭,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游褒禅山记》)“其文漫灭”作何解?教材注:“碑文模糊,磨灭。文,指碑文。下文‘独其为文’的‘文’指碑上残存的文字。”课文这样注解,仍来解释清楚“碑文”之“文”与“残存文字”之“文”有何区别。其实,“其文漫灭”的“文”是“纹”的通假字。“舍其文轩”(《墨子·公输》)、  相似文献   

9.
张弈在《山西建筑》2007年第21期撰文指出,作为仪式场所的建筑环境设施同仪式活动之间有一种相互呼应的关系。国子监建筑群从空间上分为两大部分:孔庙与学宫。其中,孔庙在左侧,学宫在右侧。孔庙的建筑空间是由相串而成的三重院落组成。从街道穿过先师门来到前院,前院尺度较小,进深小于面阔,其功用在于“收心”。  相似文献   

10.
朱绍禹先生说:“给课文作注,要注得准确无误,就要求编者是造诣深厚的语文学家;注得适应教学需要,就要求是精通语文教学规律的语文教育家;课文内容涉及百科知识,又要求编者是个杂家。”应该说,我国语文教科书中的注释内容准确,安排严密,达到了较高的水平。综观我国以往语文教科书的注解,在“授知”方面内容不可谓不丰富,有题目解释、作者作品介绍、字词音义的注释,还有典故的介绍等等;在“助读”方面,主要采取两种形式,第一种也是较多的一种是在课文的“预习提示”或“单元导语”中给出,第二种是对课文采用加注加评的方法。这样的注释,离真正…  相似文献   

11.
兰焰雄 《学语文》2007,(1):48-48
现行人教版(2002年审定本)高中语文教材第一册《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一课中,课文注释对“赤也为之小”的结构分析值得商榷。课文注释对“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一句作的详细注解是:“如果公西华(赤)只能给诸候做一个小相,那么谁能做大事呢?为之小,之,指诸侯。小,  相似文献   

12.
一不要脱离课文.指导学生写小论文的本意学课文(的基本观点)、用课文(的基本观点去观察分析问题)、进一步理解课文.脱离课文去写有违写小论义的初衷.二不要包办代替.如果教师一切都为学生准备得现现成成的,学生写出的小论文不是“自己的”,不能达到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帅包办代替,只能助长学生的依赖性.三不要面面俱到.小论文的“小”实质是一个“精”  相似文献   

13.
段玉裁《说文解字.叙》注中所谓的古字,分为两种情况:一是段玉裁对许慎的《叙》本身用字所作的注解(20条);二是段玉裁在注解过程中所使用的文字(16条)。段氏在著述中与许慎保持一致,尽量用古字进行注解,或指出某字“只作某”、“当作某”,即为古字。这反映了段玉裁的用字观。  相似文献   

14.
《项羽本纪·垓下之战》:“项王身亦被十余创,顾见汉骑司马吕马童,曰:‘若非吾故人乎?’马童面之,指王翳曰:‘此项王也。’”人教社高中语文实验教材《文言读本》课文注解:“[面之]面向项王(见他)。”此注值得商榷。“面”除了面向义外,还有“相背”义。“通‘偭’,以背相向。”  相似文献   

15.
初中语文第四册《核舟记》一文,对“其船背稍夷”的注释为:“船顶很平。背,脊背,这里指船顶。”无疑,编者把“船背”理解为“船顶”。我认为这是误解,应作“船底”解更为合理。理由如下:其一,原解不合事理。这里的“船顶”显然指船舱的顶部。课文前面有言:“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箬篷”,即箬竹做成的船篷。但它并非雕刻者另取箬竹为之,而是“因势象形”,模拟箬竹的样子。那么,观者何以辨出是竹非木?我想根据只有一个——竹节。另外,竹子形圆,部开后也是弓状,用它拼成船篷,中间定有间缝。即便剖成条状相拼,也沟壑难填,如竹席、竹垫等…  相似文献   

16.
教学要求: 1.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2.掌握本课生字新词,体会课文是怎样有顺序地具体地描写月亮湾的美景的。 3.教给学生熟读成诵的方法。教学时间:两课时第一课时阅读课文,读准字音,理解字义。教学过程。 xiang 一、出示课题:26.我的家乡 (说明:“乡”字先出现音节,再慢写字形,让学生注意字的笔画、笔顺。) 指读。讲解“家乡”的意思。(家庭世代居住的地方) 提问:我们的家乡是天津,课文中“我”的家乡在哪?是个什么样的地方?课文中哪句话告诉了 wan 我们?(板书:月亮湾是个美丽的村子) 二、讲读课文: (一)学习第一节。 1.指读课文。指读“湾”,“村子”(“村”平舌音,指导读好。)  相似文献   

17.
(一)关于“浮图”《游褒禅山记》一课中注解“浮图”说:“[浮图]梵语音译,也写作‘浮屠’或‘佛图’,本义是佛或佛教徒,这里指和尚。”这样注解是不准确的。“浮图”还有一个含义:佛家把僧人中修行圆满到大彻大悟者称为“浮图”。这是对佛教徒的尊称。非泛指一般和尚而言。文中说:“唐浮图慧褒”就是“唐代高僧慧褒”的意思。  相似文献   

18.
人教版高中语文第四册第五单元是文言文单元,其中有几处课文注释及教参的注解值得商榷。在《陈情表》中“,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臣之进退,实为狼狈。”“告诉不许”,课文注释为“申诉不被允许。告诉,申诉(苦衷)。“”申诉”,《现代汉语词典》的注解:①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和政党、团体成员等对所受处分不服时,向处理机关或上级机关提出自己的意见。②诉讼当事人或其他公民对已发生效力的判决或裁定不服时,依法向法院提出重新处理的要求。联系课文及作者李密的生平,显然对“告诉”的注解是不妥的。根据古汉语的知识及…  相似文献   

19.
人教社语文二室编的高语第一册教学参考书,对《拿来主义》一课中的“送去”,作注如下:“送去,指国民党政府所奉行的媚外卖国政策和出卖领土主权等种种罪恶行径。”笔者认为,此注是不确的,它实际上是把课文中的“送去”和“送去主义”这两个不同的概念混为一谈,又将之视同如“卖国主义”,这在对课文的理解上,只会引教学者入于迷途。依了这样的注解,就连上述参考书的编者自己,也感到课文有“疑难之处”:“主要是怎样正确理解第一段中‘送去主义’的关于‘学艺上’的事例。一般的看法部认为这些事例是揭露反动派的  相似文献   

20.
人教社2004年版高中语文第三册有《离骚》(节选)一文,其中有几个注解值得商榷。1“.摄提贞于孟陬兮”注解将“摄提”注为“星名,指寅年”,不准确。这里使用了太岁纪年法,古人根据岁星(木星)在天体中运行的规律来纪年,木星大体是十二年绕天一周,由于它是由西向东运行,与十二辰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